一种便于更换扫把头的扫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3408发布日期:2019-01-22 21:54阅读:1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扫把头的扫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把,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扫把头的扫把。



背景技术:

扫把是家庭、工作中最为常见的生活工具。扫把的发明也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创举,对人类的健康生活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制成了第一把扫帚。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即换上竹条、草等为原料,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很多扫把都是固定的扫把头,还有很多需要将灰尘单独用工具装入,这样使用特别不方便,简单的扫把功能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更换扫把头的扫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扫把头的扫把,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更换扫把头的扫把,包括扫把杆、固定块和扫帚毛,所述扫把杆下方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方设有扫帚毛,所述扫把杆下端与U型卡箍焊接连接,所述U型卡箍下方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侧设有卡槽,所述旋转轴一侧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端与外壳相连,所述扫把杆一侧设有悬挂孔,所述外壳内部设有集尘盒,所述外壳下端与旋转盘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盘一侧设有扫帚固定件和扫帚毛,且扫帚固定件位于旋转盘与扫帚毛之间,所述扫帚固定件内部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下端与喷洒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一侧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一侧设有照明灯。

进一步地,所述U型卡箍与卡槽活动相连,所述外壳与集尘盒活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便于更换扫把头的扫把,通过设有的U型卡箍和卡槽,能将U型卡箍卡入卡槽内,达到便于更换和拆卸扫把头。

2、通过在扫帚固定件内部设有的喷洒头,通过注水口进行储水槽注水,储水槽与喷洒头相连,利用喷洒头有序进行地面的喷洒,能起到有效降尘的效果,使用方便,通过设有的集尘盒,能将扫帚毛清扫的灰尘集中收集起来,达到清洁度好的效果。

3、通过设有的照明灯,便于在黑暗的角落里看清,便于打扫清洁角落卫生。通过设有的旋转轴,能进行任意角度方向的旋转使用,便于有些低位处的清扫,可以平行摆放扫把杆,进行灰尘清理。

4、通过设有的悬挂孔,可将整体进行悬挂放置,达到防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更换扫把头的扫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于更换扫把头的扫把的接头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扫把杆;2、固定块;3、集尘盒;4、外壳;5、旋转盘;6、扫帚固定件;7、出水孔;8、喷洒头;9、扫帚毛;10、照明灯;11、线路板;12、悬挂孔;13、U型卡箍;14、卡槽;15、固定轴;16、旋转轴;17、注水口;18、储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更换扫把头的扫把,包括扫把杆1、固定块2和扫帚毛9,所述扫把杆1下方设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下方设有扫帚毛9,所述扫把杆1下端与U型卡箍13焊接连接,所述U型卡箍13下方设有旋转轴16,所述旋转轴16一侧设有卡槽14,所述旋转轴16一侧设有固定轴15,所述固定轴15一侧设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下端与外壳4相连,所述扫把杆1一侧设有悬挂孔12,所述外壳4内部设有集尘盒3,所述外壳4下端与旋转盘5相连。

其中,所述旋转盘5一侧设有扫帚固定件6和扫帚毛9,且扫帚固定件6位于旋转盘5与扫帚毛9之间,所述扫帚固定件6内部设有出水孔7,所述出水孔7下端与喷洒头8相连。

其中,所述外壳4一侧设有线路板11,所述线路板11一侧设有照明灯10。

其中,所述U型卡箍13与卡槽14活动相连,所述外壳4与集尘盒3活动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更换扫把头的扫把,工作时,手握住扫把杆1,更换扫把头时,可将用手将U型卡箍13,拉开,然后卡入卡槽14内,再松手,外壳4内部有设有注水口17,通过注水口17进行储水槽18内部注水,再出水孔7进行有序排出,根据需要设有水管,将储水槽18与喷洒头8相连,水通过喷洒头8,进行喷洒,当黑暗的角落看不清底面时,可打开照明灯10,这样就便于打扫清洁角落的卫生,通过旋转轴16,能进行任意角度方向的旋转使用,通过扫帚毛9进行扫地,最后可将扫帚毛9清扫的灰尘集中收集在集尘盒3内,由于集尘盒3与外壳4抽拉活动连接,可将其抽出倒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