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篮升降系统和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8732发布日期:2019-03-08 17:46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碗篮升降系统和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碗篮升降系统和洗碗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洗碗机多是采用嵌入式的方式,但是开门方式多为侧开门或者抽屉式,这样造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的频繁弯腰去取放碗碟,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碗篮升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洗碗机。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碗篮升降系统,用于洗碗机,洗碗机包括机身,碗篮升降系统包括:碗篮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机身内,碗篮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碗篮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部和第四固定部;电机,电机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轮;第一吊绳,第一吊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第一吊绳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二吊绳,第二吊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固定部和第四固定部相连接,第二吊绳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驱动吊绳,驱动吊绳为一条,驱动吊绳绕设在驱动轮上且驱动吊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或驱动吊绳为两条,其中一条驱动吊绳的一端与驱动轮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另一条驱动吊绳的一端与驱动轮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碗篮升降系统,通过设置与碗篮组件相连接的吊绳和电机以驱动碗篮组件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使得当用户想要取放碗碟时可以将碗篮组件向上升起,以便于用户不用弯腰就可以取放碗碟;另外,通过第一吊绳和第二吊绳分别连接四个固定部,同时在吊绳的中部设置活动的连接件,使得在升降碗篮组件时碗篮组件两侧的运动距离相等,即保证了碗篮组件能够竖直地上下运动,避免其发生倾斜,并且使得碗篮组件在升降时能够更加平顺,避免碗篮组件发生倾斜摩擦机身。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碗篮升降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碗篮组件包括:碗篮;碗架,设置在机身内,碗篮与碗架相连接,第一固定部设置在碗架的右侧前部,第二固定部设置在碗架的右侧后部,第三固定部设置在碗架的左侧前部,第四固定部设置在碗架的左侧后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碗篮设置在碗架上,各个固定部分别设置在碗架的对应位置,通过升降碗架实现升降碗篮的功能,同时碗篮可与碗篮分离,以便于用户取出和送入碗篮,也便于用户取放碗碟餐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碗篮组件与机身之间的导向件,用于引导碗篮组件相对机身平稳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碗篮组件与机身之间设置导向件实现对于碗篮组件升降过程中的导向,保证碗篮组件在升降时不会晃动,同时减少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和噪音。其中的导向件可选用滚轮或滚珠。另外,导向件可以独立地设置在碗篮组件与机身,与可以选择设置在碗篮组件上或机身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导轮,导轮的数量为多个并分别设置在机身上,第一吊绳、第二吊绳和驱动吊绳分别与导轮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身上设置多个导轮以用于吊绳的导向,这样使得各个部件的设置能够更加自由,同时能够保证吊绳的稳定传动和碗篮平顺地升降运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碗架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凸起,机身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槽,定位凸起与定位槽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碗架的底部和机身的底部分别设置定位凸起和定位槽,使得当碗架降下后能够稳定地固定在机身内,保证碗架的定位,避免洗碗时碗架发生晃动。其中,定位凸起和定位槽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位置也可以根据碗架和机身的实际结构进行设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位凸起上设置有导向斜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定位凸起上设置导向斜面,使得定位凸起更便于与定位槽相配合并插入定位槽中,提升了碗架升降时的平顺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碗架的上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碗架的下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滑轨;碗篮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碗篮和第二碗篮,第一碗篮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与第一滑轨相适配,第二碗篮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与第二滑轨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碗架和碗篮上分别设置滑轨和滚轮,使得碗篮还能够沿滑轨水平移动,进而抽出和送入碗篮,进一步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洗碗机,包括:机身;及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碗篮升降系统,碗篮升降系统设置在机身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洗碗机,通过设置上述的碗篮升降系统,使得当用户想要取放碗碟时可以将碗篮组件向上升起,以便于用户不用弯腰就可以取放碗碟,提升了用户使用洗碗机时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减少了用户使用时的疲劳,增强了洗碗机的功能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洗碗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门体,设置在机身的顶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机身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门体,用户在打开第一门体后可升起碗篮组件以便于向碗篮组件中取放碗碟,同时因机身位于碗篮组件的下方,也可以避免一些菜汤和食物残渣掉落在洗碗机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门体,设置在机身的侧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门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机身的侧面上,这样用户也可以通过打开第二门体抽出碗篮以放置碗碟,方便用户的使用,同时第二门体还可以用于支撑抽出的碗篮并接住碗碟中的食物残渣,保持地面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洗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中碗篮组件和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结构中碗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结构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碗篮组件,12碗架,122第一固定部,124第二固定部,126第三固定部,128导向件,130第一滑轨,132第二滑轨,142第一碗篮,1422第一滚轮,144第二碗篮,1442第二滚轮,162电机,164驱动轮,1662第一吊绳,1664第二吊绳,1666驱动吊绳,168导轮,2洗碗机,202机身,204第一门体,206第二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碗篮升降系统和洗碗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碗篮升降系统,用于洗碗机2,洗碗机2包括机身202,碗篮升降系统包括:碗篮组件1,可移动地设置在机身202内,碗篮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22和第二固定部124,碗篮组件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部126和第四固定部;电机162,电机16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轮164;第一吊绳1662,第一吊绳166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部122和第二固定部124相连接,第一吊绳1662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二吊绳1664,第二吊绳166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固定部126和第四固定部相连接,第二吊绳1664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驱动吊绳1666,驱动吊绳1666为一条,驱动吊绳1666绕设在驱动轮164上且驱动吊绳166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或驱动吊绳1666为两条,其中一条驱动吊绳1666的一端与驱动轮164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另一条驱动吊绳1666的一端与驱动轮164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在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各个固定部直接设置在了碗架12上,而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碗架,而直接将各个吊绳与与碗篮相连接,也能够实现碗篮升降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碗篮升降系统,通过设置与碗篮组件1相连接的吊绳和电机以驱动碗篮组件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使得当用户想要取放碗碟时可以将碗篮组件1向上升起,以便于用户不用弯腰就可以取放碗碟;另外,通过第一吊绳1662和第二吊绳1664分别连接四个固定部,同时在吊绳的中部设置活动的连接环,使得在升降碗篮组件1时碗篮组件1两侧的运动距离相等,即保证了碗篮组件1能够竖直地上下运动,避免其发生倾斜,并且使得碗篮组件1在升降时能够更加平顺,避免碗篮组件1发生倾斜摩擦机身202。

其中,如图3至图5所示,驱动吊绳1666可以为一条,这样可以先将驱动吊绳1666绕设在驱动轮164上,之后驱动吊绳1666的两端分别再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接,保证在收起驱动吊绳1666时,驱动吊绳1666的两端可以同步运动,进而使碗篮组件1竖直地向上移动,避免碗篮组件1运动时发生倾斜;或者驱动吊绳1666可以为两条,这样先将驱动吊绳1666的一端与驱动轮164相连,而两条驱动吊绳166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接,同样能够使得碗篮的两侧能够同步运动,避免碗篮组件1运动时发生倾斜。另外,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为连接环或其他结构,套设在第一吊绳1662或第二吊绳1664上;或者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也可以直接由第一吊绳1662或第二吊绳1664的中段处直接弯折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碗篮组件1包括:碗篮;碗架12,设置在机身202内,碗篮与碗架12相连接,第一固定部122设置在碗架12的右侧前部,第二固定部124设置在碗架12的右侧后部,第三固定部126设置在碗架12的左侧前部,第四固定部设置在碗架12的左侧后部。

在该实施例中,碗篮设置在碗架12上,各个固定部分别设置在碗架12的对应位置,通过升降碗架12实现升降碗篮的功能,同时碗篮可与碗篮分离,以便于用户取出和送入碗篮,也便于用户取放碗碟餐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设置在碗篮组件1与机身202之间的导向件128,用于引导碗篮组件1相对机身202平稳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碗篮组件1与机身202之间设置导向件128实现对于碗篮组件1升降过程中的导向,保证碗篮组件1在升降时不会晃动,同时减少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和噪音。其中的导向件128可选用滚轮或滚珠。另外,导向件可以独立地设置在碗篮组件与机身,与可以选择设置在碗篮组件上(如图4和图5所示,设置在碗架12上)或机身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还包括:导轮168,导轮168的数量为多个并分别设置在机身202上,第一吊绳1662、第二吊绳1664和驱动吊绳1666分别与导轮168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机身202上设置多个导轮168以用于吊绳的导向,这样使得各个部件的设置能够更加自由,同时能够保证吊绳的稳定传动和碗篮平顺地升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碗架12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凸起,机身202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槽,定位凸起与定位槽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碗架12的底部和机身202的底部分别定位凸起和定位槽,使得当碗架12降下后能够稳定地固定在机身202内,保证碗架12的定位,避免洗碗时碗架12发生晃动。其中,定位凸起和定位槽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位置也可以根据碗架12和机身202的实际结构进行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定位凸起上设置有导向斜面。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定位凸起上设置导向斜面,使得定位凸起更便于与定位槽相配合并插入定位槽中,提升了碗架12升降时的平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碗架12的上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130,碗架12的下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滑轨132;碗篮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碗篮142和第二碗篮144,第一碗篮14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滚轮1422,第一滚轮1422与第一滑轨130相适配,第二碗篮144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滚轮1442,第二滚轮1442与第二滑轨132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碗架12和碗篮上分别设置滑轨和滚轮,使得碗篮还能够沿滑轨水平移动,进而抽出和送入碗篮,进一步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洗碗机2,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身202;及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碗篮升降系统,碗篮升降系统设置在机身202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洗碗机2,通过设置上述的碗篮升降系统,使得当用户想要取放碗碟时可以将碗篮组件1向上升起,以便于用户不用弯腰就可以取放碗碟,提升了用户使用洗碗机2时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减少了用户使用时的疲劳,增强了洗碗机2的功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第一门体204,设置在机身202的顶部。

在该实施例中,机身20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门体204,用户在打开第一门体204后可升起碗篮组件1以便于向碗篮中取放碗碟,同时因机身202位于碗篮的下方,也可以避免一些菜汤和食物残渣掉落在洗碗机2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第二门体206,设置在机身202的侧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门体206可旋转地设置在机身202的侧面上,这样用户也可以通过打开第二门体206抽出碗篮以放置碗碟,方便用户的使用,同时第二门体206还可以用于支撑抽出的碗篮并接住碗碟中的食物残渣,保持地面的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