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槽式洗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9093发布日期:2019-04-09 21:5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槽式洗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涤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槽式洗涤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厨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的是为了使繁琐的家务简单化。厨房厨具的干净卫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通常当面对用餐过后的一片狼藉,满手油污而感到难以忍受。现有技术中人们主要利用洗涤剂对蔬菜、水果和碗碟进行清洗,这样的清洗方式中,一些洗涤剂会残留在物体表面,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含有洗涤剂的水进入下水道,造成污染。洗碗机作为一款优秀的产品也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洗碗机是自动清洗碗、筷、盘、碟、刀、叉等餐具甚至果蔬的设备,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现有的洗碗机多采用机械及由机械产生的水流冲击力进行清洗,其存在着洗净率低、易损餐具、功能单一、实用性差、不易普及等缺点,且市面上现有的普通洗碗机往往是通过高温煮洗的方式,利用高温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槽式清洗机的出现解决了大量带有油污的餐具无需沾手就能轻松清洗的问题,做到了自动洗碗的目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水槽式清洗机是将常见的水槽与洗碗机进行了一体式设计,具有加温去油腻、水流去食物残渣、消毒去农药残留等功能,适用于餐具、蔬果等物品的清洗,现有的水槽式洗碗机一般采用都是超声波清洗方式,但是现有的水槽式洗碗机通常杀菌消毒效果不够理想。众所周知,臭氧具有除臭、消毒、使有机物质氧化的特性。臭氧作为强氧化剂使许多有机着色剂脱色并杀灭细菌。其作为消毒剂用于酒厂和冷藏室中以及用于净化饮用水,其中臭氧通过氧化破坏调味品、气味物质和着色剂以及不纯净的水的细菌、病毒。目前市面上利用臭氧对蔬菜、水果和碗碟进行消毒灭菌的装置还很少。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槽式洗涤设备,包括:洗涤槽、臭氧装置,所述洗涤槽包括叠放设置的内槽和外槽,所述内槽和外槽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容置空间的预溶腔;所述臭氧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设置于外槽上并且顶端朝向预溶腔的出气装置、连接出气装置和臭氧发生器的导气管。本实用新型中的水槽式洗涤设备通过合理的设置出气装置在洗涤设备中的位置,能够较大程度的改善臭氧的在洗涤水中的溶解能力,提高臭氧洗涤水中的臭氧含量,进而明显提高臭氧洗涤水的杀菌能力。该水槽式洗涤设备可为水槽式洗碗机。所述内槽内部为洗涤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水槽式洗涤设备,包括:洗涤槽、臭氧装置,所述洗涤槽包括叠放设置的内槽和外槽,所述内槽和外槽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容置空间的预溶腔;所述臭氧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设置于外槽上并且顶端朝向预溶腔的出气装置、连接出气装置和臭氧发生器的导气管。所述预溶腔用于预溶、盛放臭氧洗涤水。

通过上述设计,解决了普通的洗碗机中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约在65~80℃之间,对于某些耐高温的细菌不能有效杀死的问题。某些用户可能使用塑料餐具,在高温煮洗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变性,甚至产生毒素,危害消费者健康。本实用新型利用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溶于水中后,利用臭氧洗涤水对餐具进行洗涤,利用化学反应杀灭细菌,杀菌速度快,不会对餐具造成任何破坏,同时还能去除瓜果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清除异味,真正实现了一种“绿色”的杀菌消毒过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外槽的底部,并嵌入其中;

通过上述设计,更加合理的设置了出气装置的位置。臭氧相对于洗涤水的密度较低,将出气装置设置于外槽的底部能够明显增加臭氧气泡在洗涤水中的溶解行程,增加臭氧气泡与洗涤水的接触几率,进而提高臭氧的溶解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槽与外槽连通,预溶腔与内槽内的洗涤腔连通,预溶腔与洗涤腔之间设有过滤装置。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预溶腔内的臭氧洗涤水能够更畅通的流入洗涤腔,实现臭氧洗涤水对餐具、果蔬的浸泡清洗;并且,本技术方案中的洗涤装置在配合喷淋装置使用时,可以同时用臭氧洗涤水对餐具、果蔬进行浸泡、喷淋多种方式混合的清洗。另一方面,臭氧装置产生的臭氧不可能完全溶于洗涤水中,使得一部分臭氧以气体的形式存在,气态臭氧会在洗涤设备内向上方移动,使得餐具、果蔬浸没于臭氧气氛中,通过气体臭氧对餐具、果蔬进行杀菌消毒,增加了洗涤设备的臭氧利用率的同时,也实现了多种臭氧消毒方式之间的配合,提高了消毒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槽向下凹陷形成第二腔;出气装置设置在预溶腔底部,使得出气装置的位置相对于预溶腔靠下部、相对于第二腔靠上部。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水槽式洗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清洗掉的细小的污浊物沉入第二腔内,不会对出气装置造成影响,毕竟出气装置上设有气孔,若气孔堵塞(如液体油脂,久而久之会凝结成块)则导致出气装置无法完全发挥其功能性。各腔之间的配合关系、及出气装置的位置、结构设计则完全解决了该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顶端设有多个供气体通过的气孔;

优选地,所述多个气孔呈周期性排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顶端的气孔分布的密度大于10PPI。

通过上述设计,减小气孔的尺寸,能够明显减小溢出出气装置的臭氧气泡的体积,进而增加臭氧气泡与洗涤水接触的比表面积,增加臭氧的在洗涤水中的溶解度;气孔的周期性分布能够保障溢出的臭氧气泡之间尽可能的等距离分布,避免臭氧气泡在洗涤水中移动时互相干扰,进而避免臭氧气泡分布过于集中而影响臭氧的溶解能力。而对于未能溶解的臭氧,上述技术方案则能使其在洗涤进入洗涤槽时就保持良好的分散性,易于发挥臭氧的消毒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为陶瓷材质;

优选地,所述出气装置为具有臭氧活化性能的功能性陶瓷材质。

通过上述设计,改善了臭氧的溶解问题。如果直接将臭氧通过出气装置通到水中,臭氧不易溶于水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加入了陶瓷出气装置结构,使得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能够更好地溶于水中。当臭氧以分子形态与洗涤水接触时,其溶解能力是有限的,具有臭氧活化性能的功能性陶瓷能够将与其接触的臭氧分子活化为臭氧离子,显然,臭氧离子在洗涤水中的溶解度高于臭氧分子,本技术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臭氧在洗涤水中的溶解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气管上设有仅允许气体通过的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单向阀的数量为多个。

通过上述设计,能够防止洗涤水倒灌入臭氧发生器内,单向阀的设置较大程度的拓展了导气管的结构适用性,此种情况下,导气管可为现有技术中任何结构的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式洗涤设备包括与所述预溶腔连通的、从预溶腔中汲取臭氧洗涤水溶液喷淋至内槽中进行清洗作业的喷淋装置;

优选地,所述喷淋装置的数量为多个。

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实现臭氧洗涤水与洗涤水的分离。设备使用时,仅当需要进行消毒时才进行臭氧洗涤水喷淋操作,避免洗涤初期餐具上残留食物残渣过多引起的该部分可通过常规洗涤去除的污物浪费臭氧洗涤水的清洁能力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的顶端与所述外槽的内表面弧度一致并共同形成一平滑过渡的表面。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出气装置不突出于外槽的内表面,臭氧洗涤水在预溶腔中预溶时不会因为预溶腔内的结构不均一而影响臭氧洗涤水的流动性,进而避免影响臭氧在臭氧洗涤水中的溶解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气装置分布设置于所述外槽的底部。

通过上述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臭氧在臭氧洗涤水中的溶解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外侧的周向位置上设有多个用于连接的凸起/凹槽,所述外槽与出气装置连接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凸起/凹槽对应的凹槽/凸起,使得所述凸起/凹槽能够滑动嵌入所述凹槽/凸起中;

优选地,所述对应设置的凹槽和凸起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凹槽和凸起沿出气装置和外槽的连接处均匀分布;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对应设置的凹槽和凸起均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条形结构;

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凸起和凹槽的断面为尺寸相同的优弧面;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优弧面的铉边与出气装置的外侧周向位置相割。

通过上述设计,实现了出气装置与洗涤槽之间的合理连接,多个凸起/凹槽的设计能够将出气装置与洗涤槽之间牢固连接的同时,还能够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相对旋转,进而避免连接位置处产生缝隙。并且,在实现出气装置和洗涤槽之间的稳定连接的同时,尽可能的控制连接部件的数量,避免连接处结构过于复杂而不利于加工生产。还能够使得连接处的凹槽、凸起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并且增加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应力集中,引起使用性能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和外槽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为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包括配合连接的座部和顶部,所述座部为中通管状结构,座部的下端为下连接部,座部的上端为上连接部,顶部嵌入上连接部中实现连接;所述顶部上设有供气体通过的气孔;

优选地,所述顶部与所述上连接部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

或者,所述上连接部的内侧设有台阶,使得顶部的底端能够搭接在所述台阶上,在出气装置的外侧顶部通过止挡件实现与上连接部之间的限位。

通过上述设计,获得了更加合理的出气装置结构,该出气装置结构便于安装,还能实现良好的臭氧喷出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部和座部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容置空间的储气腔。

通过上述设计,将来自于导气管的臭氧气体通入出气装置后导入储气腔,由于储气腔具有一定的容置空间,使得臭氧在该处聚集并一定程度的压缩,形成具有一定的压力臭氧气体,进而使得臭氧在气孔喷出时具有更大的压力和行进速度,有助于臭氧溶解与洗涤水中。并且储气腔的设置能够增加臭氧气体与功能陶瓷之间接触几率,有利于臭氧的离子化,从而增加臭氧的溶解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连接部向所述储气腔内延伸一定距离形成环形台阶。

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增加出气装置的防洗涤水倒灌的能力。由于气孔尺寸较小,在臭氧气压较低的情况下,其允许气体通过的能力有限,使得即使在设备没有运行臭氧发生程序时储气腔内仍能够时刻保证储有一定的气体,该部分气压足以保障储气腔内不会灌入洗涤水;但也难免会出现随时间延长,洗涤水通过毛细现象渗入储气腔的可能,该环形台阶则可在储气腔内形成水滴后防止水滴流入导气管,进而防止水滴流入臭氧发生器。并且,在洗涤装置不工作时也能避免该处存水,避免引起细菌污染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储气腔内平行于所述顶部延展的方向上设有多个层叠设置、与所述座部在周向位置上留有至少一处空隙的陶瓷导气层;

优选地,所述陶瓷导气层为具有臭氧活化性能的功能性陶瓷材质。

通过上述设计,能够进一步增加臭氧在储气腔内的行走距离,增加臭氧与功能陶瓷之间的接触能力,有利于增加臭氧分子的离子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与导气管连接的一端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外槽,并在外槽的另一侧与连接件连接,实现出气装置与外槽的定位;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与连接件的连接处设有配合的螺纹结构以实现两者的连接。另一方面,当该结构设计配合出气装置与外槽的凸起、凹槽结构时,凸起、凹槽结构还能够在出气装置的周向方向上为出气装置提供定位作用,使得组装出气装置时,仅需将出气装置摆正位置,让后将连接部与连接件进行旋接,旋接时用户无需人工或者通过其他辅助工具对出气装置的顶端进行固定,用户仅需旋动连接件即可完成操作,而无需进行其他辅助操作,特别是在洗涤槽的尺寸设计的较深的情况下,用户是很难在洗涤槽的两侧分别对连接部件进行定位的。可见,该结构之间的配合能够明显增加部件之间的装配性能,简化了装、拆作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式洗涤设备为洗碗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完全解决普通高温消毒方式对餐具以及洗涤装置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臭氧对餐具、果蔬进行消毒,利用化学反应杀灭细菌,杀菌速度快,不会对餐具造成任何破坏,同时还能去除瓜果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清除异味,真正实现了一种“绿色”的杀菌消毒过程;

2、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更加合理的设置了出气装置的位置。臭氧相对于洗涤水的密度较低,将出气装置设置于外槽的底部能够明显增加臭氧气泡在洗涤水中的溶解行程,增加臭氧气泡与水的接触几率,进而提高臭氧的溶解能力;

3、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明显减小溢出出气装置的臭氧气泡的体积,进而增加臭氧气泡与洗涤水接触的比表面积,进而增加臭氧的在洗涤水中的溶解度;周期性分布能够保障溢出的臭氧气泡之间尽可能的等距离分布,避免臭氧气泡在洗涤水中移动时互相干扰,进而避免臭氧气泡分布过于集中而影响臭氧的溶解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水槽式洗涤设备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水槽式洗涤设备的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水槽式洗涤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槽;2、臭氧发生器;3、出气装置;4、导气管;5、出气装置顶端。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所述的水槽式洗涤设备,包括:洗涤槽、臭氧装置,洗涤槽用于清洗餐具、果蔬,臭氧装置与洗涤槽连接,用于形成臭氧洗涤水;所述洗涤槽包括叠放设置的内槽和外槽;所述内槽和外槽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容置空间的预溶腔,预溶腔用于预溶、盛放臭氧洗涤水。内槽与外槽连通,使得预溶腔与内槽内的洗涤腔连通,预溶腔与洗涤腔之间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臭氧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设置于外槽上并且顶端朝向预溶腔的出气装置、用于连接出气装置和臭氧发生器的导气管。优选地,出气装置设置于外槽的底部,其出气部位朝向上方。该设计使得预溶腔内的臭氧洗涤水能够更畅通的流入洗涤腔,实现臭氧洗涤水对餐具、果蔬的浸泡清洗;并且,本实施例中的洗涤装置在配合喷淋装置使用时,可以同时用臭氧洗涤水对餐具、果蔬进行浸泡、喷淋多种方式混合的清洗。另一方面,臭氧装置产生的臭氧不可能完全溶于洗涤水中,使得一部分臭氧以气体的形式存在,气态臭氧会在洗涤设备内向上方移动,使得餐具、果蔬浸没于臭氧气氛中,通过气体臭氧对餐具、果蔬进行杀菌消毒,增加了洗涤设备的臭氧利用率的同时,也实现了多种臭氧消毒方式之间的配合,提高了消毒效率。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使得水槽式洗涤设备能够实现单独用臭氧气体进行消毒的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仅对餐具、果蔬进行消毒而不进行清洗。比如,母婴用品即使使用过后要进行及时清理,再次使用前仍需进行消毒才能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则完全解决了该问题。仅用臭氧气体对餐具、果蔬进行消毒不会打湿其表面,此种消毒方式能够保持器具表面的清洁、干燥,便于器具的储存、包装操作。使得某些物品,如婴儿奶瓶,消毒后需立即包装携带,其表面干燥、清洁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完全适用于该类情况。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水槽式洗涤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水槽式洗涤设备包括:洗涤槽、臭氧装置,洗涤槽用于清洗餐具、果蔬,臭氧装置与洗涤槽连接,用于形成臭氧洗涤水;所述洗涤槽包括叠放设置的内槽(图中未标出)和外槽1;外槽1在下方和四周将内槽包裹于其中;所述内槽和外槽1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容置空间的预溶腔(图3的上侧位置,图中未标出),预溶腔用于预溶、盛放臭氧洗涤水,预溶腔与洗涤腔不直接连通,避免普通清洗时臭氧洗涤水混入普通洗涤水中;实际使用时,可以在洗涤程序开始时即启动设备的臭氧生成功能以生成臭氧洗涤水,待需要消毒洗涤时再将臭氧洗涤水喷淋至餐具上。该操作方式能够在形成臭氧洗涤水的过程中延长臭氧在洗涤水中的扩散时间,提高臭氧在洗涤水中的溶解度;所述臭氧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2、设置于外槽1上并且顶端朝向预溶腔的出气装置3、用于连接出气装置3和臭氧发生器2的导气管4。臭氧洗涤水的形成过程,需将预溶腔中灌入一定量的洗涤水,臭氧发生器2开始工作生成臭氧,臭氧沿导气管4进入出气装置3,并由出气装置顶端5喷入预溶腔内的洗涤水中。

本实施例中的出气装置3设置于所述外槽1的底部,并嵌入其中。外槽1在出气装置3的四周将其包围固定,实现两者的连接。且所述出气装置顶端5与所述外槽1的内表面弧度一致,使得安装后两者构成一平滑过渡的表面。该设计使得出气装置不突出于外槽的内表面,臭氧洗涤水在预溶腔中预溶时不会因为预溶腔内的结构不均一而影响臭氧洗涤水的流动性,进而避免影响臭氧在臭氧洗涤水中的溶解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所述的水槽式洗涤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出气装置包括配合连接的座部和顶部(位于所述出气装置顶端),所述座部为中通管状结构,座部的下端为下连接部,座部的上端为上连接部,顶部嵌入上连接部中实现连接;所述顶部与所述上连接部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设有多个供气体通过的气孔;优选地,所述多个气孔呈周期性排列。所述气孔分布的密度大于10PPI。该设计能够明显减小溢出出气装置的臭氧气泡的体积,进而增加臭氧气泡与洗涤水接触的比表面积,增加臭氧的在洗涤水中的溶解度;气孔周期性分布能够保障溢出的臭氧气泡之间尽可能的等距离分布,避免臭氧气泡在洗涤水中移动时互相干扰,进而避免臭氧气泡分布过于集中而影响臭氧的溶解能力。优选地,气孔分布的密度值为30PPI、60PPI、75PPI、80PPI、90PPI。

本实施例中的出气装置为陶瓷材质;优选地,所述出气装置为具有臭氧活化性能的功能性陶瓷材质。该设计改善了臭氧的溶解能力问题。如果直接将臭氧通到水中,臭氧不易溶于水中。而在本实用新型中,改善了陶瓷出气装置结构,使得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能够更好地溶于水中。当臭氧以分子形态与洗涤水接触时,其溶解能力是有限的,具有臭氧活化性能的功能性陶瓷能够将与其接触的臭氧分子活化为臭氧离子,显然,臭氧离子在洗涤水中的溶解度高于臭氧分子,本技术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臭氧在洗涤水中的溶解能力。并且陶瓷的耐高温能力较强,即使在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也不会发生结构、性能的变化,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水槽式洗涤设备还可以增加加热装置以提高洗涤水的温度,并且增加加热装置的改进并不会对陶瓷出气装置的结构性能造成影响。

本实施例中的水槽式洗涤设备,所述顶部和座部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容置空间的储气腔。在所述储气腔内平行于所述顶部延展的方向上设有多个层叠设置、与所述座部在周向位置上留有一处空隙的陶瓷导气层;通过上述设计,能够进一步增加臭氧在储气腔内的行走距离,增加臭氧与功能陶瓷之间的接触能力,有利于增加臭氧分子的离子化程度。

本实施例中的水槽式洗涤设备,所述出气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气装置分布设置于所述外槽的底部。该设计使得臭氧装置能够多点释放臭氧,宏观的角度上改善了臭氧的释放环境,增加了臭氧与洗涤水的接触几率,进而提高了臭氧的溶解能力。并且,本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臭氧溶解于洗涤水中的速度,提高臭氧洗涤水的生成效率,适合臭氧洗涤水消耗较大的洗涤环境。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所述的水槽式洗涤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导气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仅允许气体通过。通过上述设计,能够防止洗涤水倒灌入臭氧发生器内,单向阀的设置较大程度的拓展了导气管的结构的适用范围,此种情况下,导气管可为现有技术中任何结构的管。

本实施例中的水槽式洗涤设备包括与所述预溶腔连通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从预溶腔中汲取臭氧洗涤水溶液喷淋至内槽中进行清洗。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实现臭氧洗涤水与洗涤水的分离,设备使用时,仅当需要进行消毒时才进行臭氧洗涤水喷淋操作,避免洗涤初期餐具上残留食物残渣过多引起的该部分可通过常规洗涤去除的污物浪费臭氧洗涤水的清洁能力的现象。并且,喷淋装置的设计能够将臭氧洗涤水均匀的喷洒在餐具、果蔬上,提高臭氧洗涤水的利用率,避免浪费。同时,喷淋的洗涤方式能够使臭氧洗涤水形成小水滴,降低臭氧在洗涤水中的溶解能力,提高臭氧洗涤水的臭氧释放能力,充分发挥臭氧的消毒功能,提高臭氧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提高臭氧的消耗率也能避免洗涤过后洗涤槽内还残留臭氧或臭氧水溶液,显然,臭氧残留若释放到厨房空气中对人体是有害的,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则完全解决了该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喷淋装置可以为多个,多个喷淋装置对餐具、果蔬的喷淋位置、方式不同,使得水槽式洗涤设备能够多角度的对待清洗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效果。

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水槽式洗涤设备均可为水槽式洗碗机。

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完全解决普通高温消毒方式对餐具以及洗涤装置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臭氧对餐具、果蔬进行消毒,利用化学反应杀灭细菌,杀菌速度快,不会对餐具造成任何破坏,同时还能去除瓜果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清除异味,真正实现了一种“绿色”的杀菌消毒过程;更加合理的设置了出气装置的位置。臭氧相对于洗涤水的密度较低,将出气装置设置于外槽的底部能够明显增加臭氧气泡在洗涤水中的溶解行程,增加臭氧气泡与水的接触几率,进而提高臭氧的溶解能力;能够明显减小溢出出气装置的臭氧气泡的体积,进而增加臭氧气泡与洗涤水接触的比表面积,进而增加臭氧的在洗涤水中的溶解度;周期性分布能够保障溢出的臭氧气泡之间尽可能的等距离分布,避免臭氧气泡在洗涤水中移动时互相干扰,进而避免臭氧气泡分布过于集中而影响臭氧的溶解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