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课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2591发布日期:2019-01-08 21:1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课桌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课桌椅。



背景技术:

现目前市面上的课椅为让椅子下方支架保证足够的稳定安全性,结构往往比较复杂繁琐,椅子整个重量也比较大,但是现在的学生也希望椅子在满足安全的情况下结构更加简单、造型更加美观,椅子整体更加轻便、更便于移动。椅子支架结构越复杂对加工要求也更高,安装也更加费时费力。座板与靠背的安装角度多呈直角,这样安装的椅子舒适度不够,长时间使用也容易变形。多数课椅没有安装扶手,因为学生会觉得使用椅子时不方便,但长时间使用椅子也会需要扶手搭手放松一下;就算安装扶手的椅子也不能根据学生需要调节扶手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课桌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椅子支架结构复杂、不够美观,椅子过重,生产、安装费时费力,椅子使用寿命短,椅子上没有设扶手或设有扶手但不能调节高度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课桌椅,包括靠背、座板及位于座板下方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架及连接两个支架的U形支撑管;

所述支架包括安装管、斜管、触地管,其中安装管与斜管夹角呈钝角,斜管与触地管夹角呈锐角,安装管与斜管通过第一圆弧管连接,斜管与触地管一端通过第二圆弧管连接,所述斜管从第二圆弧管与触地管连接处向使用着所在侧倾斜;两触地管之间设有连接管;

所述U形支撑管包括两个平行的承重管及过渡管,所述承重管与过渡管夹角呈直角,过渡管两端与两承重管通过第三圆弧管连接,两承重管之间设有加固管;承重管与斜管靠近第一圆弧管端固接;

所述承重管外侧设有可拆卸的调节扶手,所述调节扶手包括拉伸部件及位于其下方连接的水平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拉伸部件包括拉伸杆,所述拉伸杆包括与承重管平行设置的水平杆及位于其两侧下方竖直设置的竖杆,水平杆与竖杆夹角呈直角,水平杆与竖杆通过圆弧杆过渡连接;每个竖杆下方均设有与其套接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下端与竖杆下端通过弹性部件连接,所述固定筒一侧铰接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竖杆上设有与固定杆配合的多个固定孔;每个固定筒均与承重管可拆卸固定,支撑杆背离使用侧与斜管可拆卸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支架与U形支撑为椅子的支撑架部分,这样的设计使椅子结构更加简单,更加独特、美观;椅子的整个钢结构更少使其重量更小、整体更加轻便、更容易移动;椅子的简单结构使其的生产、安装都更加省时省力;承重管与斜管通过第一圆弧管连接还可以产生一定的微变形,对体重过大的使用者倚靠靠背时有个缓冲作用,可以让椅子保证长时间的不变形,更加持久耐用;可拆卸的调节扶手,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选择性的安装或使用,调节扶手可以通过固定杆与固定孔的配合达到调节扶手高度的目的,满足不同使用者对扶手高度的需求,找到适合其最舒适的坐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扶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扶手的支撑架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扶手的支撑架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调节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靠背1、槽孔11、条形通孔12、座板2、支架3、安装管31、第一圆弧管32、斜管33、第二圆弧管34、触地管35、加固管4、连接管5、U形支撑管6、承重管61、第三圆弧管62、过渡管63、安装孔64、防滑胶套7、防滑座8、调节扶手9、水平杆91、竖杆92、固定筒93、固定杆94、支撑杆95。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课桌椅,包括靠背1、座板2及位于座板2下方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架3及连接两个支架3的U形支撑管6,所述支架3包括安装管31、斜管33、触地管35,其中安装管31与斜管33夹角呈钝角,斜管33与触地管35夹角呈锐角,安装管31与斜管33通过第一圆弧管32连接,斜管33与触地管35一端通过第二圆弧管34连接,所述斜管33从第二圆弧管34与触地管35连接处向使用着所在侧倾斜;两触地管35之间设有连接管5;所述支架3为椭圆管弯折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为保证产品质量可采用模具成型生产,加工更加简单。所述触地管35另一端设有防滑胶套7,加防滑胶套7除了可防止触地管35加工切口带来的伤害外,还可以对椅子起到防滑固定的作用;由于斜管33与触地管35是通过第二圆弧管34连接的,在第二圆弧管34的外侧设置的三角形的防滑座8可进一步对椅子起到固定的作用。

所述U形支撑管6包括两个平行的承重管61及过渡管63,所述承重管61与过渡管夹角呈直角,过渡管63两端与两承重管61通过第三圆弧管62连接,两承重管61上均设置有与座板连接的多个安装孔64;同样的U形支撑管6也为椭圆管弯折成的一体式结构,为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为加工更加便捷,可以才有模具倒模成型;两承重管61之间设有加固管4,承重管61与加固管4的连接呈“工”字形的稳固结构,进一步对U形支撑架起加固的作用,也可以使通过安装孔64固定安装的座板2更加稳固;所述U形支撑管6的过渡管63位于触地管35末端的上方,在体重较大的使用者使用座板2时,过渡管63的安装可以给座板2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保证椅子的使用安全的同时还能延缓U形支撑管6的形变,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座板2的形状设计成与U形支撑管6匹配的形状,座板2通过螺钉与安装孔配合使用安装在U形支撑管6上。承重管61与斜管33靠近第一圆弧管32端固接,这样的结构除对座板2有支撑作用以为还对支架3有连接固定作用。

所述承重管61外侧设有可拆卸的调节扶手9,所述调节扶手9包括拉伸部件及位于其下方连接的水平设置的支撑杆95,所述拉伸部件包括拉伸杆,所述拉伸杆包括与承重管61平行设置的水平杆91及位于其两侧下方竖直设置的竖杆92,水平杆91与竖杆92夹角呈直角,水平杆91与竖杆92通过圆弧杆过渡连接;每个竖杆92下方均设有与其套接的固定筒93,所述固定筒93下端与竖杆92下端通过弹性部件连接,所述固定筒93一侧铰接设置有固定杆94,所述竖杆92上设有与固定杆94配合的多个固定孔;每个固定筒93均与承重管61可拆卸固定,支撑杆95背离使用侧与斜管33可拆卸连接。可拆卸的调节扶手9的设计,当使用者觉得扶手妨碍活动的时候既可以拆卸,也可以让扶手处于最低位置,但是当觉得想要放松的时候又可以调节扶手高度,让使用者找到最舒适的姿势。

所述靠背1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靠背1上开设有矩形结构的槽孔11、多个条形通孔12及位于其两侧的安装孔,靠背1通过将安装孔套接在安装管31上从而固定在支架3上,靠背1的弧形设计更加贴合背部,可以使使用者拥有较舒适的感官享受,靠背1上的条形通孔12可以起到通气的作用等。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