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杯盖及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1470发布日期:2019-05-07 21:0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溢杯盖及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小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溢杯盖及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加工机因其功能强大已然成为厨房新宠;在食品加工机不断的产品升级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食品加工机不仅局限于只做冷食或热食。众所周知,食品加工机通常都是利用刀具的高速旋转进行食材的粉碎加工,在冷热功能兼备的情况下,有些食材在制作或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尤其是豆制品类饮料如豆浆。若不能及时对食品加工机内的产生的泡沫进行消泡处理可能发生溢浆的情况,一方面会造成食材污染,另一方面对食品加工机的用电安全也带来一定的隐患。传统食品加工机中有设置防溢电极来来达到泡沫检测的目的,但是防溢电极的控制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频繁断电降温来实现防溢,会造成食品加工时间变长,不利于食品的快速制备,影响消费者使用体验。

因此,需要一种能及时消泡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溢杯盖。

一种防溢杯盖,包括杯盖主体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杯盖主体上的可拆盖组件,所述可拆盖组件上设有第一腔室及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腔室上设有进蒸汽孔及排蒸汽孔,所述第一腔室内的蒸汽推动所述转动机构绕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转动件及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件下方的搅拌装置,所述第一腔室内的蒸汽推动所述转动件转动并带动搅拌装置同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杯盖主体上设有安装所述可拆盖组件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上设有蒸汽回流弧面,所述可拆盖组件上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与所述回流弧面贴合密封的弧形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设有冷凝水回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包括底板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叶片,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第一腔室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一组装孔,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叶及与所述第一组装孔组装的第二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装孔的截面为D型,所述第二转轴至少部分截面为D型,所述第一组装孔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转轴适配的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盖组件包括第一盖体及组装于所述第一盖体下方的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合围形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进蒸汽孔及排蒸汽孔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上,所述冷凝水回流孔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体上设有超声波线,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超声波焊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盖体中心设有第二组装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组装孔与所述第一组装孔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上端面上,所述搅拌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靠近下端面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体上方设置有第三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三盖体合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三盖体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杯盖主体上设有防溢探针。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防溢探针上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

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及设置于所述机座上的杯体,所述杯体上设有杯盖,所述杯盖为如上所述的防溢杯盖。

进一步地,所述杯盖主体包括伸入所述杯体内的下杯盖及位于所述杯体外的上杯盖,所述下杯盖上设有与所述杯体密封的第二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上设有卡扣凸块,所述上杯盖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凸块配合的扣位。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杯盖内设置转动机构,在杯盖上设置可容纳蒸汽的腔室,利用蒸汽流经腔室时产生的热压推动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转动机构在转动过程中可消除食品加工机内产生的过量泡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防溢杯盖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防溢杯盖的部分组装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防溢杯盖的组装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第一盖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转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搅拌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防溢杯盖与杯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食品加工机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食品加工机100

机座1 杯体2 卡扣凸块20

防溢杯盖3

杯盖主体30 收容部301 蒸汽回流弧面302

防溢探针303 上杯盖31 扣位310

下杯盖32 第二密封件320

可拆盖组件4

第一盖体40 第一腔室401 进蒸汽孔4011

排蒸汽孔4012 第二腔室402 顶壁403

卡槽4031 第一环形壁404 第二环形壁405

第一密封件406 弧形部4061 枢接孔407

第二盖体41 第二组装孔410 冷凝水回流孔411

第三盖体42 排汽孔420

转动件5 底板50 第一组装孔501

第一转轴51 叶片52 弹簧53

搅拌装置6

主体部60 搅拌叶601 第二转轴602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本申请中所提到的“多个”均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一种食品加工机100,包括机座1及设置于所述机座1上的杯体2,所述杯体2上设有杯盖,所述杯体内设有刀具组件(未标号),所述杯盖为防溢杯盖3。所述机座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刀具组件转动进行食品加工。

所述防溢杯盖3包括杯盖主体30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杯盖主体30上的可拆盖组件4。将杯盖设置为可拆卸组装方式,便于杯盖的清洗。所述杯盖主体30上设有防溢探针303。

所述杯盖主体30包括伸入所述杯体2内的下杯盖32及位于所述杯体2外的上杯盖31,所述下杯盖32上设有与所述杯体2密封的第二密封件320。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320可保证在所述杯盖主体30与杯体2组装后的密封性,防止杯体2内的热量散失或杯内液体自杯体2口部流出造成污染。

所述杯体2上设有卡扣凸块20,所述上杯盖31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凸块20配合的扣位310。所述卡扣凸块20与扣位310的组装配合,一方面可以检测杯盖主体与杯体是否组装到位,另一方面可在轴向上对所述杯盖主体进行限位。

所述可拆盖组件4上设有第一腔室401及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401内的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腔室401上设有进蒸汽孔4011及排蒸汽孔4012,所述第一腔室401内的蒸汽推动所述转动机构绕轴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拆盖组件4包括第一盖体40及组装于所述第一盖体40下方的第二盖体41,所述第一盖体40与所述第二盖体41合围形成所述第一腔室401。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401内的转动件5及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件5下方的搅拌装置6,所述第一腔室401内的蒸汽推动所述转动件5转动并带动搅拌装置6同时转动。

所述第一盖体40上方设置有第三盖体42,所述第一盖体40与所述第三盖体42合围形成第二腔室402。所述第三盖体42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402连通的排汽孔420。

所述第一盖体40包括顶壁403及自所述顶壁403下表面延伸的第一环形壁404及与所述第一环形壁404同心的第二环形壁405。所述第一盖体40的上表面上设有环形卡槽4031,所述第三盖体42旋合固定于所述卡槽4031内。

所述第一腔室401的底部设有冷凝水回流孔411。所述搅拌装置6位于所述防溢探针303上方,避免搅拌装置6在转动中撞到防溢探针303。

具体地,所述进蒸汽孔4011及排蒸汽孔4012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40的第一环形壁404上。所述进蒸汽孔4011及排蒸汽孔4012对称设置,进蒸汽孔4011的孔径大于所述排蒸汽孔4012的孔径。这样保证进入所述第一腔室401内的蒸汽能足够推动所述转动件5进行旋转。

所述第二环形壁405上套设有第一密封件406。所述杯盖主体30上位于其中心的位置设有安装所述可拆盖组件4的收容部301,所述收容部301上设有蒸汽回流弧面302。所述第一密封件406上设有与所述蒸汽回流弧面302贴合密封的弧形部4061。当所述可拆盖组件4组装于所述杯盖主体30后,所述第一密封件406能有效防止杯内蒸泡外漏。

所述转动件5包括底板50及设置于所述底板50上的第一转轴51,所述第一转轴51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底板50连接的叶片52,所述叶片52沿同一方向呈螺旋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盖体40上设有所述第一转轴51的枢接孔407,所述第一转轴51上套设有弹簧53并收容于所述枢接孔407内。所述转动件5可在所述枢接孔407内绕所述第一转轴51旋转。

所述底板50朝向所述第一腔室401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一组装孔501,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搅拌叶601及与所述第一组装孔501组装的第二转轴602。

所述第一组装孔501的截面为D型,所述第二转轴602至少部分截面为D型,所述第一组装孔501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转轴602适配的磁铁。通过所述磁铁使所述搅拌装置6与所述转动件5的组装更加可靠,同时上下两端的定位使所述转动件5转动更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体41卡扣组装于所述第一盖体40,所述第二盖体41中心设有第二组装孔410,所述第二转轴602穿过所述第二组装孔410与所述第一组装孔501组装。

所述冷凝水回流孔411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41上并位于所述第二组装孔410外侧,以便于在第一腔室401内的蒸汽冷凝回流至杯体2内。

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主体部60,所述第二转轴602位于所述主体部60的上端面上,所述搅拌叶601设置于所述主体部60靠近下端面处。所述搅拌叶601为间隔且水平设置的搅拌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为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的4个搅拌棒。

当杯体2内的蒸汽从进蒸汽孔4011入,在所述第一腔室401内形成一定的热压,进蒸汽孔4011源源不断有蒸汽进入,此时热压促使叶片52转动,带动搅拌装置6转动,当杯内食材产生泡沫时,液面的气泡上升至搅拌叶601所在的平面时,所述搅拌叶601的转动就会打破泡沫,防止泡沫外溢。第一腔室401内多余的蒸汽会通过出蒸汽孔4012并经排气孔420排出,第一腔室401内蒸汽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回流孔411回流到杯体2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杯盖主体30结构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可拆盖组件4的结构。所述可拆盖组件4包括第一盖体40及组装于所述第一盖体40下方的第二盖体41,所述第一盖体40与所述第二盖体41合围形成所述第一腔室401。所述第二盖体41上设有超声波线(未标号),所述第一盖体40与所述第二盖体41超声波焊接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腔室内401设有转动件5,所述第一腔室401上设有进蒸汽孔4011及排蒸汽孔4012,所述转动件5下方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搅拌装置6,所述第一腔室401内的蒸汽推动所述转动件5转动并带动搅拌装置6同时转动。所述可拆盖组件4上设有第一密封件406。所述进蒸汽孔4011及排蒸汽孔4012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40上,进入所述第一腔室401内的蒸汽通过第一盖体40上设置的排蒸汽孔4012直接排放进入外界环境。

所述第二盖体41上设有冷凝水回流孔411,所述第一腔室401内的蒸汽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回流孔411回流到杯体2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5及搅拌装置6的结构及组装方式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溢杯盖3的机构设置于前述两实施例中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可拆盖组件4包括第一盖体40、通过超声波焊接于所述第一盖体40下方的第二盖体41及通过超声波焊接于所述第一盖体40上方的第三盖体42。所述第三盖体42与所述第一盖体40焊接后形成第二腔室402,所述第三盖体42顶部设有排汽孔420。所述第一盖体40的结构与前述两实施例同,所述第一腔室401内的蒸汽自所述排蒸汽孔4012进入所述第二腔室402内,设置第二腔室402对所述第一腔室内的蒸汽有一定的保温性能,防止蒸汽的液化率,利于所述第一腔室401内的蒸汽保持足够的热压推动转动件5转动,保证搅拌装置6的消泡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