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室内装饰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0331发布日期:2018-08-04 15:3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环保室内装饰门,属于室内装潢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装饰门是人们生活中房屋装修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装潢后的效果及对环境的影响等。用于室内装饰的房门结构的形式种类繁多,但其通常的做法却基本相同,即一般均采用密度板作为木门的门芯,然后在密度板的两侧加贴三夹板,并在三夹板的表面镶嵌装饰线框以达到装饰效果。这种室内工艺装饰门立体感较差、档次低,装饰效果难以满足人们对于现代高档家居装饰的要求。而如果采用原木雕刻工艺制作室内工艺装饰门,不仅要浪费大量宝贵的木材资源,而且生产效率极低,不能形成规模生产,且成本也较高,故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态环保,促进废气降解和氧气释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造型美观,能够控制通风与否的环保室内装饰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环保室内装饰门,包括门本体,所述门本体下部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外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挡板,所述门本体中间位置设有植物养殖箱,所述植物养殖箱为透明玻璃制成的中空长方体,所述植物养殖箱前后两侧的透明玻璃上均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植物养殖箱内部设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上设有植物,所述植物养殖箱上部设有补光灯和夜灯,所述门本体中间位置设有若干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固定植物养殖箱,所述门本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层竹板、活性炭吸附层、稳定层、阻燃板和底层竹板,所述面层竹板、活性炭吸附层、稳定层、阻燃板和底层竹板经热压粘合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为雕花镂空板或实心板。

作为优选,所述阻燃板内部设有若干珍珠岩和玻璃微珠。

该装置的有益效果是,1、门本体两侧分别采用面层竹板和底层竹板,竹子生长周期短,原材料丰富,是一些实木板的良好替代材料,为保护稀有的树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面层竹板和底层竹板具有不变形,不开裂,质量非常稳定等优异性能,而且能显现出不同的纹理,具有相当的观赏性,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惬意;2、门本体包括活性炭吸附层,活性炭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保证门本体不释放有害物质的同时可以净化室内的空气;3、门本体中间位置设置植物养殖箱,植物养殖箱种植有植物,可以释放氧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同时夜间夜灯照射植物,可以起到装饰的效果;4、门本体下部设有通风口,通风口外侧设有滑槽,滑槽内放置挡板,挡板可以为镂空或实心的,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安装,分别起到通风和封闭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保室内装饰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门本体;2、通风口;3、滑槽;4、挡板;5、植物养殖箱;6、培养基;7、植物;8、补光灯;9、夜灯;10、连接部;11、面层竹板;12、活性炭吸附层;13、稳定层;14、阻燃板;15、底层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室内装饰门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的环保室内装饰门,包括门本体1,门本体1下部设有通风口2,通风口2外侧设有滑槽3,滑槽3内设有挡板4,门本体1中间位置设有植物养殖箱5,植物养殖箱5为透明玻璃制成的中空长方体,植物养殖箱5前后两侧的透明玻璃上均设有若干透气孔,植物养殖箱5内部设有培养基6,培养基6上设有植物7,植物养殖箱5上部设有补光灯8和夜灯9,门本体1中间位置设有若干连接部10,连接部10用于固定植物养殖箱5,门本体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层竹板11、活性炭吸附层12、稳定层13、阻燃板14和底层竹板15,面层竹板11、活性炭吸附层12、稳定层13、阻燃板14和底层竹板15经热压粘合在一起。挡板4为雕花镂空板或实心板。阻燃板14内部设有若干珍珠岩和玻璃微珠。

该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门本体1两侧分别采用面层竹板11和底层竹板15,竹子生长周期短,原材料丰富,是一些实木板的良好替代材料,为保护稀有的树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面层竹板11和底层竹板15具有不变形,不开裂,质量非常稳定等优异性能,而且能显现出不同的纹理,具有相当的观赏性,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惬意。

门本体1包括活性炭吸附层12,活性炭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保证门本体1不释放有害物质的同时还可以净化室内的空气。

门本体1中间位置设置植物养殖箱5,植物养殖箱5内种植有植物7,植物7可以释放氧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夜间时夜灯9照射植物,可以起到装饰美化的效果。

门本体1下部设有通风口2,通风口2外侧设有滑槽3,滑槽3内放置挡板4,挡板4为镂空或实心,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安装,分别起到通风和封闭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