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柜体可移动的橱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855发布日期:2018-12-07 22:15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柜体可移动的橱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柜体可移动的橱柜。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现在的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非常注重,普通橱柜的造型设计和简单的功能应用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整体橱柜的高要求,整体配置的橱柜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目前市面上的橱柜包括有比较多的柜体,然而,这些柜体都是固定设置的,即市面上的橱柜的柜体的高度及位置都无法移动,灵活性差,无法满足家庭的高质量需求,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柜体可移动的橱柜,其柜体可移动,灵活性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柜体可移动的橱柜,包括:支撑板;下柜体,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其中下柜体设置有多个第一柜体;第二柜体,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支撑板上;第三柜体,与第二柜体间隔设置,其中第三柜体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支撑板上;第四柜体,设置在第二柜体和第三柜体的下方,其中第四柜体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支撑板上;其中,支撑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中设置有第一滑杆,第二滑槽中设置有第二滑杆,且第二柜体设有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滑杆上的第一滑动块,第三柜体设有可移动设置在第二滑杆上的第二滑动块。

其中,第一滑槽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柜体的底部或顶部设置有用于卡置在第一通孔中的第一卡置柱,以通过第一卡置柱将第二柜体固定在第一滑槽中。

其中,第二柜体的底部或顶部设置有第三滑杆,第一卡置柱可移动设置在第三滑杆上。

其中,第二滑槽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三柜体的底部或顶部设置有用于卡置在第二通孔中的第二卡置柱,以通过第二卡置柱将第三柜体固定在第二滑槽中。

其中,第三柜体的底部或顶部设置有第四滑杆,第二卡置柱可移动设置在第四滑杆上。

其中,第一滑槽呈矩形状设置,第二柜体呈矩形状设置,其中第二柜体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第一滑槽的宽度。

其中,第二滑槽呈矩形状设置,第三柜体呈矩形状设置,其中第三柜体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第二滑槽的宽度。

其中,支撑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下方,其中承载板上设有第五滑杆,且第四柜体设有用于收容第五滑杆的收容孔,以使得第四柜体通过收容孔可移动设置在第五滑杆上。

其中,第五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置部和第二卡置部,以通过第一卡置部和第二卡置部将第四柜体卡置在第五滑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柜体可移动的橱柜,包括:支撑板;下柜体,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其中下柜体设置有多个第一柜体;第二柜体,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支撑板上;第三柜体,与第二柜体间隔设置,其中第三柜体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支撑板上;第四柜体,设置在第二柜体和第三柜体的下方,其中第四柜体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支撑板上;其中,支撑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中设置有第一滑杆,第二滑槽中设置有第二滑杆,且第二柜体设有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滑杆上的第一滑动块,第三柜体设有可移动设置在第二滑杆上的第二滑动块。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橱柜的柜体可移动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移动柜体的位置,灵活性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柜体可移动的橱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柜体可移动的橱柜的结构示意图。该柜体可移动的橱柜包括支撑板10、下柜体11、第二柜体12、第三柜体13和第四柜体14。

支撑板10可拆卸设置在墙体上,可以根据需要及时更换支撑板10。

下柜体11设置在支撑板10的底部,其中下柜体11设置有多个第一柜体。具体地,第一柜体可伸缩设置在下柜体11中。

第二柜体12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支撑板10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0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101,第一滑槽101中设置有第一滑杆102,且第二柜体12设有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滑杆102上的第一滑动块,以使得第二柜体12通过第一滑动块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滑杆102上。应理解,第一滑杆102通过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设置在第一滑槽101中。

优选地,第一滑槽101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03,第二柜体12的底部或顶部设置有用于卡置在第一通孔103中的第一卡置柱,以通过第一卡置柱将第二柜体12固定在第一滑槽101中。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第一滑槽101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03进行排气。

应理解,由于第二柜体12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01中,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第一卡置柱将第二柜体12固定在第一滑杆102的预定位置,灵活性好,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01呈矩形状设置,第二柜体12呈矩形状设置,其中第二柜体12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第一滑槽101的宽度,且第二柜体12的长度小于第一滑槽101的长度。

进一步的,第二柜体12的底部或顶部设置有第三滑杆,第一卡置柱可移动设置在第三滑杆上,在需要移动第二柜体12时,可以将第三滑杆离开第一通孔103,从而将第二柜体12移动至预定位置,当需要固定第二柜体12时,将第三滑杆插入第一通孔103中,以将第二柜体12固定在第一滑槽101的预定位置。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柜体12的底部设有第一弹簧,使得第二柜体12在移动至第一滑槽101的底部时,可以通过第一弹簧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的,第一滑槽101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孔,以通过第一排水孔排水。

第三柜体13与第二柜体12间隔设置,其中第三柜体13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支撑板10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0沿竖直方向设有与第一滑槽101间隔设置的第二滑槽104,第二滑槽104中设置有第二滑杆105,且第三柜体13设有可移动设置在第二滑杆105上的第二滑动块,以使得第三柜体13通过第二滑动块可移动设置在第二滑杆105上。应理解,第二滑杆105通过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设置在第二滑槽104中。

优选地,第二滑槽104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106,第三柜体13的底部或顶部设置有用于卡置在第二通孔106中的第二卡置柱,以通过第二卡置柱将第三柜体13固定在第二滑槽104中。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第二滑槽104可以通过第二通孔106进行排气。

应理解,由于第三柜体13可移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04中,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第二卡置柱将第三柜体13固定在第二滑杆105的预定位置,灵活性好,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槽104呈矩形状设置,第三柜体13呈矩形状设置,其中第三柜体13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第二滑槽104的宽度,且第三柜体13的长度小于第二滑槽104的长度。

进一步的,第三柜体13的底部或顶部设置有第四滑杆,第二卡置柱可移动设置在第四滑杆上,在需要移动第三柜体13时,可以将第四滑杆离开第二通孔106,从而将第三柜体13移动至预定位置,当需要固定第三柜体13时,将第四滑杆插入第二通孔106中,以将第三柜体13固定在第二滑槽104的预定位置。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柜体13的底部设有第二弹簧,使得第第三柜体13在移动至第二滑槽104的底部时,可以通过第二弹簧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的,第二滑槽104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孔,以通过第二排水孔排水。

第四柜体14设置在第二柜体12和第三柜体13的下方,其中第四柜体14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支撑板10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0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承载板107,承载板107设置在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101的下方,其中承载板107上设有第五滑杆108,且第四柜体14设有用于收容第五滑杆108的收容孔,以使得第四柜体14通过收容孔可移动设置在第五滑杆108上。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柜体14的收容孔内壁设有磁体层,而第五滑杆108为金属材料(如铜或铁)构成,可以通过磁体层将第四柜体14稳定固定在第五滑杆108上。

优选地,第五滑杆10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置部和第二卡置部,以通过第一卡置部和第二卡置部将第四柜体14卡置在第五滑杆108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置部朝向第二卡置部的一侧设有第三弹簧,第二卡置部朝向第一卡置部的一侧设有第四弹簧,使得第四柜体14移动至第一卡置部或第二卡置部时,可以通过第三弹簧或第四弹簧起到缓冲作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柜体可移动的橱柜,包括:支撑板;下柜体,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其中下柜体设置有多个第一柜体;第二柜体,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支撑板上;第三柜体,与第二柜体间隔设置,其中第三柜体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支撑板上;第四柜体,设置在第二柜体和第三柜体的下方,其中第四柜体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支撑板上;其中,支撑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中设置有第一滑杆,第二滑槽中设置有第二滑杆,且第二柜体设有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滑杆上的第一滑动块,第三柜体设有可移动设置在第二滑杆上的第二滑动块。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橱柜的柜体可移动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移动柜体的位置,灵活性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