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的防开盖装置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9872发布日期:2019-05-07 21:0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器具的防开盖装置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防开盖装置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烹饪器具中的微压电饭煲是电饭煲的发展方向,微压电饭煲在煮饭时烹饪腔内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因此水在沸腾时的温度高于100℃,米粒可以得到更好的加热效果,有助于提升米饭的口感。微压电饭煲在烹饪时烹饪腔内的压力较大,各零部件都承受较大的变形力,这时如果强行打开电饭煲上盖,不但会造成电饭煲零部件的损坏,还很容易引起烫伤事故。

因此,在微压电饭煲上设置安全可靠的防开盖结构,防止在保压烹饪阶段用户提前打开上盖而发生事故,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防开盖装置及烹饪器具,能防止在保压烹饪阶段用户提前打开上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防开盖装置,所述防开盖装置包括触发部件和与所述触发部件电连接的动作部件;所述触发部件包括当所述烹饪器具内压力达到预设值时使所述动作部件通电的触发键,所述动作部件包括通电时伸出以阻止所述烹饪器具开盖的伸缩顶杆。

上述方案中,所述触发部件为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有触头,所述触头为所述触发键。

上述方案中,所述触发部件为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包括设置在底部的触头和触发臂,所述触发臂包括摆动端和位于所述触头下方的触发端,所述触发端的根部设有使所述触发臂摆动的支点;所述触头与所述触发臂组成所述触发键。

上述方案中,所述动作部件为设有第一伸缩杆的电磁铁,所述第一伸缩杆为所述伸缩顶杆;或所述动作部件为设有第二伸缩杆的电动缸,所述第二伸缩杆为所述伸缩顶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设备壳体、设置于设备壳体中的加热腔、封闭所述加热腔的上盖、设置于所述上盖中的浮动杆和上面所述的防开盖装置;

所述上盖设有扣合在所述设备壳体外壁的第一扣合部,所述设备壳体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扣合部匹配的第二扣合部;

所述浮动杆能随所述加热腔内压力值变化而上下运动,所述触发部件设置于所述上盖内并位于所述浮动杆的上方,当所述加热腔内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浮动杆向上运动能与所述触发键接触;所述动作部件设置于所述上盖内或所述设备壳体内,以使所述伸缩顶杆通电伸出时能阻止所述第一扣合部或所述第二扣合部运动以保持扣合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盖包括面盖和内盖板,所述浮动杆设置于所述面盖和内盖板之间;所述内盖板设有连通所述加热腔的泄压孔,所述浮动杆的下端设置于所述泄压孔的上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盖包括面盖和内盖板,所述浮动杆设置于所述面盖和内盖板之间;所述内盖板由受压易于形变的材质制成,所述浮动杆下端设置于所述内盖板的上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设备壳体还设有推动所述第二扣合部运动并脱离扣合状态的开盖按钮;所述动作部件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底端,且所述伸缩顶杆的伸出方向朝下;所述设备壳体和所述上盖对应所述伸缩顶杆的位置均开设有让位孔,所述伸缩顶杆在伸出状态时穿过所述让位孔抵靠在所述第二扣合部的内壁。

上述方案中,所述设备壳体还设有推动所述第二扣合部运动并脱离扣合状态的开盖按钮;所述动作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扣合部内侧的设备壳体上,且所述伸缩顶杆的伸出方向朝向所述第二扣合部的内壁,所述伸缩顶杆在伸出状态时抵靠在所述第二扣合部的内壁。

上述方案中,所述设备壳体还设有推动所述第二扣合部运动并脱离扣合状态的开盖按钮;所述设备壳体还设有挡块,所述动作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扣合部的内壁上,且所述伸缩顶杆伸出方向朝上,所述伸缩顶杆在伸出状态时抵靠在所述挡块上以阻止所述第二扣合部的运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触发部件为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有触头,所述触头为所述触发键。

上述方案中,所述触发部件为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包括设置在底部的触头和触发臂,所述触发臂包括摆动端和位于所述触头下方的触发端,所述触发端的根部设有使所述触发臂摆动的支点;所述触头与所述触发臂组成所述触发键;当所述加热腔达到预设压力值时所述浮动杆向上运动能与所述触发端接触。

上述方案中,所述动作部件为设有第一伸缩杆的电磁铁,所述第一伸缩杆为所述伸缩顶杆;或所述动作部件为设有第二伸缩杆的电动缸,所述第二伸缩杆为所述伸缩顶杆。

上述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为微压电饭煲。

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防开盖装置及烹饪器具,当烹饪器具内压力达到预设值时,触发部件被触发并控制动作部件通电,动作部件通电后伸出伸缩顶杆阻止烹饪器具的上盖开启,从而有效防止在保压烹饪阶段用户提前打开烹饪器具的上盖。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微压电饭煲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Ⅱ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上盖开启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Ⅲ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的防开盖装置动作后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Ⅳ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微压电饭煲中的另一种微动开关结构;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微压电饭煲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防开盖装置动作后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Ⅴ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微压电饭煲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Ⅵ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防开盖装置,所述防开盖装置包括触发部件和与所述触发部件电连接的动作部件;所述触发部件包括当所述烹饪器具内压力达到预设值时使所述动作部件通电的触发键,所述动作部件包括通电时伸出以阻止所述烹饪器具开盖的伸缩顶杆。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利用烹饪器具内压力触发部件,触发部件发出得电信号给动作部件,动作部件得电后伸出伸缩顶杆以阻止烹饪器具的上盖的开启,从而有效防止在保压烹饪阶段用户提前打开上盖。

为了能够更详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应用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微压电饭煲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微压电饭煲包括设备壳体1、设置于设备壳体1中的加热腔2、封闭加热腔2的上盖3、设置于上盖3中的浮动杆8和防开盖装置;其中,所述加热腔2和上盖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这样保证加热腔的保温效果。

图2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2所示,所述上盖3设有扣合在设备壳体1外壁的第一扣合部31,设备壳体1的外壁设有与第一扣合部31匹配的第二扣合部13;设备壳体1外壁还设有推动第二扣合部13运动并脱离扣合状态的开盖按钮12。

所述防开盖装置包括触发部件和与所述触发部件电连接的动作部件;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发部件为带有触头的微动开关9,所述触头为所述触发键,所述动作部件包括为带第一伸缩杆151的电磁铁15,第一伸缩杆151为所述伸缩顶杆,在电磁铁15通电时第一伸缩杆151向外伸出,阻止第二扣合部13运动以保持扣合状态。能够理解的是,所述触发部件也可以是行程开关、接近开关等位置开关;动作部件也可以是带第二伸缩杆的电动缸,第二伸缩杆为所述伸缩顶杆。

图3为图1中Ⅱ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3所示,上盖包括面盖30和内盖板33,浮动杆8设置于面盖30和内盖板33之间;浮动杆8能随加热腔2内压力值变化而上下运动,微动开关9设置于上盖3内并位于浮动杆8的上方,当加热腔2内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浮动杆8向上运动能与微动开关9的触头接触;电磁铁15设置于上盖3内,以使第一伸缩杆151通电伸出时能阻止第二扣合部13运动以保持扣合状态;加热腔2的气体压力的预设值可以根据烹饪器具的安全性设置,例如可以将用户打开上盖可能会产生危险的最低气体压力作为预设值。

具体地,内盖板33设有连通加热腔2的泄压孔32,浮动杆8的下端设置于泄压孔32的上方;这样,加热腔2的内部的气体压力增大后,气体从泄压孔32流出,推动浮动杆8向上运动,与所述触发部件的触发键接触;更具体地,泄压孔32上方设有弹性环7,浮动杆8固定在弹性环7上,弹性环7在泄压孔32流出气体的作用下,会向上弹起,带动浮动杆8向上运动;弹性环7也具有密封的作用,即隔离加热腔2和上盖3,以保证加热腔2的保温效果。

如图1、2所示,所述动作部件设置于上盖3的底端,且第一伸缩杆151的伸出方向朝下,第一伸缩杆151在伸出状态时抵靠在第二扣合部13的内壁;这样,当电磁铁15通电后,第一伸缩杆151向下伸出,抵靠在第二扣合部13的内壁,第二扣合部13无法在开盖按钮12的作用下向内运动,也就无法脱离扣合状态,用户不能打开上盖3;具体地,设备壳体1和上盖3对应第一伸缩杆151的位置均开设有让位孔131,第一伸缩杆151在伸出状态时穿过让位孔131抵靠在第二扣合部13的内壁。

设备壳体1还设有复位弹簧14,用于第二扣合部13的复位。

图4为图1中的上盖开启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Ⅲ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4、5所示,当加热腔2内的压力没有达到预设值时,按动开盖按钮12,第二扣合部13向内运动,脱离扣合状态。

图6为图1中的防开盖装置动作后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Ⅳ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6、7所示,当加热腔2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第一伸缩杆151向下伸出,抵靠在第二扣合部13的内壁;这样,当按动开盖按钮12时,第二扣合部13无法运动,也就是当加热腔2压力超过预设值时,上盖3被锁止;具体地,设备壳体1和上盖3对应第一伸缩杆151的位置均设有让位孔131,第一伸缩杆151在伸出状态时穿过让位孔131抵靠在第二扣合部13的内壁。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微压电饭煲中的另一种微动开关16的结构,如图8所示,微动开关16包括设置在底部的触头和触发臂17,触发臂17包括摆动端和位于所述触头下方的触发端,所述触发端的根部设有使触发臂17摆动的支点;所述触头与触发臂17组成所述触发键;当加热腔2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浮动杆8向上运动能与所述触发端接触。

这样,浮动杆8上升带动触发臂17的转动就是一个省力杠杆,触发更灵敏。

实施例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微压电饭煲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防开盖装置动作后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Ⅴ处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例中,除了动作部件的设置不同于所述实施例一之外,其它内容与所述实施例一相同,下面具体说明所述实施例二中的动作部件的设置。

如图9、10、11所示,设备壳体1还设有挡块18,电磁铁15设置于第二扣合部13的内壁上,且第一伸缩杆151伸出方向朝上,第一伸缩杆151在伸出状态时抵靠在挡块18上以阻止第二扣合部13的运动;

这样,当电磁铁15通电后,第一伸缩杆151向上伸出,抵靠在挡块18上,阻止了第二扣合部13的向内运动,即按动开盖按钮12时,第二扣合部13无法运动,也就是当加热腔2压力超过预设值时,上盖3被锁止。

本实施例中,动作部件设置于第二扣合部13上,设备壳体1和上盖3均不需开让位孔,使结构简化,制造工艺性好。

实施例三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微压电饭煲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Ⅵ处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例中,除了动作部件的设置、浮动杆的设置不同于所述实施例一之外,其它内容与所述实施例一相同,下面具体说明所述实施例三中的动作部件的设置、浮动杆的浮动结构。

如图12、13所示,电磁铁15设置于第二扣合部13内侧的设备壳体1上,且第一伸缩杆151的伸出方向朝向第二扣合部13的内壁,第一伸缩杆151在伸出状态时抵靠在第二扣合部13的内壁;这样,当电磁铁15通电后,第一伸缩杆151向上伸出,抵靠在第二扣合部13的内壁,阻止了第二扣合部13的向内运动,按动开盖按钮12时,第二扣合部13无法运动,也就是当加热腔2压力超过预设值时,上盖3被锁止。

本实施例中,动作部件设置于设备壳体1上,设备壳体1和上盖3均不需开让位孔,使结构简化,制造工艺性好。

如图12所示,所述内盖板由受压易于弹性变形的材质制成,浮动杆8设置于内盖板33的上方;这样,加热腔2的内部的气体压力增大后,内盖板33产生变形,即向上鼓起,推动浮动杆8向上浮动,进而触发微动开关9;内盖板33可以采用弹性性能好的材料,例如可以是薄钢板等。

采用本实施例,可以不用在内盖板33上开泄压孔,使结构简化,制造工艺性好,也使加热腔的保温性能更佳。

从上面介绍的三个实施例的内容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烹饪器具的防开盖装置中的动作部件的设置有三种方式,浮动杆的设置有两种方式,触发部件至少包括微动开关、行程开关和接近开关三种,微动开关的结构有两种方式,动作部件至少包括电磁铁和电动缸两种等,而且相互之间可以随意组合,因此可以组合数十种技术方案,也就是数十个实施例,为表述简洁,不作一一展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