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型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5851发布日期:2018-11-07 20:3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用型保温杯。



背景技术:

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做成的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

现有的保温杯都是保温层与盛水容器一体的设计,保温效果优异。但是在保温杯的实际应用中,使用者经常需要及时饮用刚打的热水,这时保温杯起了反作用,让热水迟迟不能降温,此时换用普通的杯子去打热水,不仅麻烦,而且使用者容易被装有热水的杯子烫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现象的存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合理的一种两用型保温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用型保温杯,包括上杯体和下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体包括杯盖一和杯身一,所述杯盖一和杯身一铰接,所述杯盖一和杯身一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圈,所述杯身一的内部设有感温条,所述感温条包括三部分,分别为低温、适温和高温,所述低温、适温和高温沿着杯身一的高度方向从下到上依次布置,所述杯身一包括壳体一和内胆一,所述壳体一和内胆一之间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为气凝胶层,所述内胆一的外侧设有镀铜层,所述内胆一的内部设有加热管,所述壳体一的下部设有充电口,所述壳体一的一侧设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上设有刻度线,所述杯身一的下端设有轴套,所述下杯体包括杯盖二和杯身二,所述杯盖二和杯身二铰接,所述杯身二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通过轴套和凹槽的配合插接,所述杯身二包括壳体二和内胆二,所述壳体二和内胆二之间设有相变材料,所述壳体二的外表面设有杯套,所述杯套和杯身二同轴设置,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的直径相同,所述下杯体的下端设有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设置,能保证杯体的密封性,保温性更好,在上杯体内装有热水时,感温条首先感受到水的温度,低温、适温和高温的设置,能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出现不同颜色的变化,感温条和可视窗对应设置,可通过可视窗观察到水杯内的温度,可视窗上还设置有刻度线,对杯体内的水量有精准的测量,特别是针对调制饮品等一些对水量有严格要求的食品,刻度线的设置使得该保温杯更加实用,在内胆一的外侧设置镀铜层和气凝胶层,进一步加强该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在需要对上杯体内的水进行加热时,可通过加热管对其加热,通过感温条的变化达到适宜的水温,轴套和凹槽的配合使用,可将上杯体和下杯体连接,在用水杯进行打热水时,可拿捏下杯体的表面,不会造成烫手,壳体二和内胆二之间设置的相变材料,可将水温快速将至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防滑垫的设置,能增强保温杯放置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充电口和加热管通过导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相变材料采用盐类化合物以及某些醇类、芳香烃类化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上杯体的高度大于下杯体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杯盖一的内部设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和密封圈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在上杯体内装有热水时,感温条首先感受到水的温度,低温、适温和高温的设置,能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出现不同颜色的变化,感温条和可视窗对应设置,可通过可视窗观察到水杯内的温度。2.壳体二和内胆二之间设置的相变材料,可将水温快速将至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防滑垫的设置,能增强保温杯放置的稳定性。3.可视窗上还设置有刻度线,对杯体内的水量有精准的测量,特别是针对调制饮品等一些对水量有严格要求的食品,刻度线的设置使得该保温杯更加实用。4.在内胆一的外侧设置镀铜层和气凝胶层,进一步加强该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在需要对上杯体内的水进行加热时,可通过加热管对其加热,通过感温条的变化达到适宜的水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两用型保温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两用型保温杯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杯盖一;2、密封圈;3、杯身一;4、高温;5、适温;6、低温;7、感温条;8、杯盖二;9、凹槽;10、壳体二;11、内胆二;12、杯身二;13、相变材料;14、轴套;15、壳体一;16、内胆一;17、腔体;18、加热管;19、充电口;20、可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两用型保温杯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两用型保温杯,包括上杯体和下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体包括杯盖一1和杯身一3,所述杯盖一1和杯身一3铰接,所述杯盖一1和杯身一3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圈2,所述杯身一3的内部设有感温条7,所述感温条7包括三部分,分别为低温6、适温5和高温4,所述低温6、适温5和高温4沿着杯身一3的高度方向从下到上依次布置,所述杯身一3包括壳体一15和内胆一16,所述壳体一15和内胆一16之间设有腔体17,所述腔体17为气凝胶层,所述内胆一16的外侧设有镀铜层,所述内胆一16的内部设有加热管18,所述壳体一15的下部设有充电口19,所述壳体一15的一侧设有可视窗20,所述可视窗20上设有刻度线,所述杯身一3的下端设有轴套14,所述下杯体包括杯盖二8和杯身二11,所述杯盖二8和杯身二12铰接,所述杯身二12的两侧设有凹槽9,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通过轴套14和凹槽9的配合插接,所述杯身二12包括壳体二10和内胆二11,所述壳体二10和内胆二11之间设有相变材料13,所述壳体二10的外表面设有杯套,所述杯套和杯身二12同轴设置,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的直径相同,所述下杯体的下端设有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2的设置,能保证杯体的密封性,保温性更好,在上杯体内装有热水时,感温条7首先感受到水的温度,低温6、适温5和高温4的设置,能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出现不同颜色的变化,感温条7和可视窗20对应设置,可通过可视窗20观察到水杯内的温度,可视窗20上还设置有刻度线,对杯体内的水量有精准的测量,特别是针对调制饮品等一些对水量有严格要求的食品,刻度线的设置使得该保温杯更加实用,在内胆一16的外侧设置镀铜层和气凝胶层,进一步加强该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在需要对上杯体内的水进行加热时,可通过加热管18对其加热,通过感温条7的变化达到适宜的水温,轴套14和凹槽9的配合使用,可将上杯体和下杯体连接,在用水杯进行打热水时,可拿捏下杯体的表面,不会造成烫手,壳体二10和内胆二11之间设置的相变材料13,可将水温快速将至相变材料13的相变温度,防滑垫的设置,能增强保温杯放置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充电口19和加热管18通过导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相变材料13采用盐类化合物以及某些醇类、芳香烃类化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上杯体的高度大于下杯体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2采用橡胶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杯盖一1的内部设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和密封圈2同轴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