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0840发布日期:2020-12-18 13:2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颈枕。



背景技术:

颈枕,是枕在脖子底下的一种枕头,其主要作用就是预防和治疗颈椎病。众所周知,人的正常颈椎是呈弧状弯曲的,通过颈枕可以环绕脖颈,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3106519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护颈枕,包括枕芯和枕套,枕芯包括颈枕芯和设置在颈枕芯上的头枕芯,颈枕芯与头枕芯连为一体,所述头枕芯的形状呈u形,头枕芯中部向下微微凹陷形成弧形凹槽。

上述专利在就坐中使用时,由于护颈枕呈u形,角度不好调节,当座椅有头部靠垫时,护颈枕前部的开口使得低头时下巴处没有支撑点,当座椅无头部靠垫时,人体的后脑勺缺少了支撑点,这些都导致倚靠使用中难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护颈枕进行有效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护颈枕难以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调节方便的颈枕,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颈枕,包括长条状的枕体,所述枕体长度方向的中心处嵌设有枕垫,所述枕体和所述枕垫内均填充设置有用于提高颈枕舒适度的支撑体;

所述枕体与所述枕垫之间设置有绗缝线,所述绗缝线的两端于所述枕体内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枕体与所述枕垫的连接通道;

所述枕体的一端设置有卡头,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头插接适配的卡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扣与卡头配合使得枕体首尾连接呈环状,当座椅有头部靠垫时,使用者可将枕垫内的支撑体通过连接通道挤入枕体内,进而枕体可以环绕在脖颈上,当座椅无头部靠垫时,使用者可将枕体内的支撑体通过连接通道挤入枕垫内,使得枕垫起到头部靠垫的作用,调节方便,适用性更强,携带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枕体长度方向远离所述枕垫一侧的中心处一体设置有支撑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垫可以对头部形成一个支撑作用,同时使得枕体的形状更加符合人体力学的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枕体和所述枕垫共同包括两个主倚面和一个连接面,两个所述主倚面长度方向的一侧相互缝合连接,另一侧通过所述连接面缝合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面可直接与使用者的脖颈皮肤接触,枕体的两端贴合时也更加紧密,使得使用者下颌也能受到主倚面的支撑,头部四周受到的支撑更加均匀且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主倚面和所述连接面的缝合处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端均设置有拉链。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链可快速更换枕体内的支撑体,进而改变颈枕的厚度或者体积的大小,同时使得颈枕的柔软度得以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的中间段处于所述枕垫上,所述开口的两端处于所述枕体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开口的位置同时位于枕体和枕垫上,使得拉链可以同时调节枕体和枕垫的体积大小,方便更换支撑体。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为中空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空管体积小,质量轻,形变程度小,支撑力更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圆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体之间的贴合更加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枕体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存放所述卡头和所述卡扣的收纳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头和卡扣均可以存放在枕体两端的收纳槽内,进而颈枕的外表更加光洁,触摸更加舒适,枕体首尾连接后的缝隙更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形状容易调节,携带方便,并且通过卡扣与卡头配合使得枕体首尾连接呈环状,连接后没有缝隙,可有效对头部起到支撑作用;

(2)当座椅有头部靠垫时,枕翼内的支撑体通过连接通道进入枕体内,进而枕体可以环绕在脖颈上,使用更加舒适;

(3)当座椅无头部靠垫时,枕体内的支撑体通过连接通道进入枕垫内,进而枕垫可以支撑后脑勺,使用更加舒适;

(4)通过开启拉链,可以对枕体和枕垫内的支撑体进行大规模数量的交换和更替,调节更加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颈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一种颈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枕体;2、枕垫;3、支撑体;4、绗缝线;5、连接通道;6、卡头;7、卡扣;8、主倚面;9、连接面;10、拉链;12、圆角;13、收纳槽;14、支撑垫;15、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颈枕,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呈长条状的枕体1,枕体1外壁的中心处与其一体缝合连接有枕垫2,枕垫2位于枕体1的内侧。一体设置的枕体1和枕垫2共同包括两个主倚面8和一个连接面9,两个主倚面8长度方向的一侧相互缝合连接,另一侧通过连接面9缝合连接,枕垫2位于连接面9的一侧。使用颈枕的过程中,通过主倚面8可对使用者下颌进行支撑,通过连接面9与使用者的脖颈皮肤直接接触,首尾拼接后枕体1的两端贴合更加紧密,最终头部四周受到的支撑更加均匀且平稳,倚靠更加舒适。

如图1所示,枕体1长度方向远离枕垫2一侧的中心处为支撑垫14,支撑垫14和枕体1一体设置且呈“人”字形。支撑垫14可以对头部形成一个支撑作用,同时使得枕体1的形状更加符合人体力学的设计。

如图3和图4所示,枕体1和枕垫2内均填充设置有用于提高颈枕舒适度的支撑体3,支撑体3为塑料中空管,支撑体3的两端均设置有圆角12且支撑体3密集充斥在枕体1和枕垫2内。支撑体3对枕体1和枕垫2内部进行支撑,中空管体积小,质量轻,形变程度小,支撑力更强,密集填充后的支撑体3之间贴合更加紧密。

如图1所示,主倚面8和连接面9之间的缝合处开设有开口15,开口15沿主倚面8和连接面9的缝合线设置,开口15的中间段处于枕垫2上,开口15的两端处于枕体1上,开口15同时横跨枕体1和枕垫2,开口15的两端均设置有拉链10。通过拉链10可开启开口15并快速更换枕体1内和枕垫2内的支撑体3,进而调节颈枕的厚度大小,同时使得颈枕的柔软度得以调节。

如图1和图2所示,枕体1的两端均开设有收纳槽13,收纳槽13处于主倚面8和连接面9之间的缝合处,枕体1一端的收纳槽13内通过弹性绳连接有卡头6,枕体1另一端的收纳槽13内通过弹性绳连接有与卡头6插接适配的卡扣7。通过卡头6和卡扣7的插接配合使得枕体1可以首尾拼接呈环状,未插接时携带更加方便,另外,卡头6和卡扣7均可以存放在枕体1两端的收纳槽13内,进而枕体1的外表更加光洁,触摸更加舒适,枕体1首尾连接后的缝隙更小。

如图2和图3所示,枕体1与枕垫2之间设置有绗缝线4,绗缝线4呈弧形,绗缝线4的两端于枕体1内设置有用于连通枕体1与枕垫2的连接通道5。支撑体3可在枕体1和枕垫2之间流动,进而在不使用拉链10的情况下对枕体1和枕垫2的大小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7与卡头6配合使得枕体1首尾连接呈环状,连接后没有缝隙,对头部的支撑效果更好,未连接时枕体1的携带更方便。使用者穿戴后,当座椅有头部靠垫时,使用者可将枕垫2内的支撑体3通过连接通道5挤入枕体1内,减小枕垫2的体积,进而枕体1可以环绕在脖颈上,使用更加舒适。当座椅无头部靠垫时,使用者可将枕体1内的支撑体3通过连接通道5挤入枕垫2内,使得枕垫2起到头部靠垫的作用,进而支撑后脑勺。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启拉链10,可以大数量的更替和交换枕体1和枕垫2内的支撑体3。本实用新型调节方便,携带便捷,适用性更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