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8996发布日期:2018-12-22 08:0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吸尘器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保持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通过吸入和擦拭待清洁表面上的灰尘或异物来执行清洁的设备。

这样的吸尘器可分类为在使用者直接移动吸尘器的同时执行清洁的手动吸尘器和在吸尘器通过自身驱动的同时执行清洁的自动吸尘器。取决于吸尘器的类型,手动吸尘器可分类为罐式吸尘器、直立式吸尘器、手持式吸尘器、棒式吸尘器等。

上述吸尘器可具有嵌入其中的可再充电电池,并且可再充电电池可仅在频繁充电时才供应用于操作吸尘器的电力。因此,吸尘器需要同时为可再充电电池充电并保持吸尘器的保持器。

真空吸尘器充电座的内容在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10-2012-0103956(作为现有技术)中公开。

根据现有技术的真空吸尘器充电座包括:基座,其用于保持真空吸尘器的头部以同时为真空吸尘器充电并保持真空吸尘器;和支撑件,其具有为真空吸尘器充电的充电引脚。

根据现有技术的充电座包括突出支撑件,突出支撑件沿竖直方向形成以支撑真空吸尘器。然而,因为根据现有技术的突出支撑件被构造成简单地插入到真空吸尘器的下侧中,所以难以稳定地支撑真空吸尘器。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尘器的吸尘器保持器,其具有可固定吸尘器而不管如何保持吸尘器的分离式固定构件。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尘器的吸尘器保持器,其可以使用分离构件通过固定吸尘器的上侧和下侧稳定地固定吸尘器。

技术方案

一种吸尘器保持器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具有被构造成为吸尘器充电的充电端口;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连接到所述第一主体,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吸尘器并且具有将电池容纳在其中的容纳空间;和锁定部分,所述锁定部分能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主体并被构造成固定所述吸尘器,其中,当具有预定大小的力沿一个方向施加到所述锁定部分时,所述锁定部分沿第一方向旋转以联接至所述吸尘器,使得所述吸尘器被固定;并且,当具有预定大小的力沿另一个方向施加到所述锁定部分时,所述锁定部分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以从所述吸尘器脱离。

一种吸尘器保持器,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具有构造成为吸尘器充电的充电端口;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连接到所述第一主体,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吸尘器并且具有将电池容纳在其中的容纳空间;第一固定构件,所述第一固定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中并联接至所述吸尘器的电池壳体以固定到所述吸尘器;和第二固定构件,所述第二固定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中并联接至所述吸尘器的灰尘容器以固定到所述吸尘器,其中,在所述第二主体中设置有吸尘器引导件,所述吸尘器引导件与所述吸尘器的灰尘容器接触以引导所述吸尘器的运动。

有利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锁定部分联接至所述吸尘器的电池壳体,而不管被构造成保持所述吸尘器的第二主体如何,使得可稳定地保持所述吸尘器。

此外,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吸尘器的充电座的优点在于,当在吸尘器引导件引导所述吸尘器的同时按压所述锁定部分的推动部分时,所述锁定部分可通过旋转而联接至所述吸尘器,从而可容易地固定所述吸尘器。

此外,在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吸尘器的充电座中,多个连杆构件和弹性构件连接到所述锁定部分,因此可以维持锁定部分打开或闭合的状态,从而可提高使用者便利性。

此外,在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吸尘器的充电座中,使用所述锁定部分固定所述电池壳体,固定凸台联接至所述吸尘器的灰尘容器,并因此可同时固定所述吸尘器的上侧和下侧,从而可更稳定地固定所述吸尘器。

此外,所述固定凸台被弹性部分弹性地支撑并因此容易地插入到所述吸尘器的固定槽中,并且所述固定凸台可通过操纵按钮与所述吸尘器分离,使得容易使所述吸尘器与用于所述吸尘器的所述充电座安装或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吸尘器的保持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用于吸尘器的保持器的正视图;

图4是图1的用于吸尘器的保持器的后视图;

图5是示出吸尘器被保持在保持器上的状态的视图;

图6的(a)是示出吸尘器联接至支撑部分的状态的视图;

图6的(b)是示出锁定部分联接至吸尘器的状态的视图;

图7是示出锁定部分与第一主体分离的状态的视图;

图8是示出锁定部分的后表面的视图;

图9是示出前盖与第一主体分离的状态的视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锁定部分向上旋转的状态的视图;

图11是示出图9的锁定部分被去除的状态的视图;

图12是示出锁定部分向上旋转时的连杆构件的形状的视图;

图13是图11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在锁定部分闭合状态下的保持器的纵向剖视图,其中保持器被切割使得其剖切面穿过第一连杆构件;

图15是示出在锁定部分闭合状态下的保持器的纵向剖视图,其中保持器被切割使得其剖切面穿过第二连杆构件;

图16是示出在锁定部分闭合状态下的保持器,其中保持器被切割使得其剖切面穿过第二连杆构件的引导构件;

图17是示出在锁定部分打开状态下的保持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18是示出辅助电池与用于吸尘器的保持器分离的状态的视图;

图19是示出图18的第二主体的内侧的视图;

图20是示出充电座的剖视图;

图21是示出管嘴与充电座分离的状态的视图;

图22是示出充电座与基座分离的状态的视图;

图23是示出将吸尘器保持在其上的充电座安装在墙壁表面上的状态的视图;以及

图24是示出充电座由地板支撑的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注意,当附图中的部件由附图标记指定时,即使在不同的附图中示出了部件,相同的部件也尽可能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当确定公知构造或功能的详细描述妨碍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理解时,将省略详细描述。

另外,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和(b)之类的术语。每个术语仅仅用于将对应的部件与其他部件区分开,并且不界定对应部件的本质、顺序或序列。应当理解,当一个部件“连接”、“联接”或“接合”至另一个部件时,前者可以直接连接或接合至后者,或者可以用插入其间的第三部件“连接”、“联接”或“接合”至后者。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吸尘器保持器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的吸尘器保持器的正视图;图3是示出图1的吸尘器保持器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图1的吸尘器保持器的后视图;而图5是示出吸尘器被保持在吸尘器保持器上的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1至图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吸尘器保持器10包括用于为吸尘器300的电池充电的充电座100。充电座100可同时支撑吸尘器300并为设置在吸尘器300中的电池充电。

吸尘器300可包括:吸尘器主体310,其具有吸入马达;电池壳体320,其中容纳有电池;延伸管330;和吸入管嘴340。吸尘器主体310可包括:灰尘分离器312,其用于分离灰尘;和灰尘容器314,由灰尘分离器312分离的灰尘被储存在灰尘容器314中。外部空气可在吸尘器主体310中产生的吸力的作用下经由吸入管嘴340和延伸管330被引入,并且可移动至设置在吸尘器主体310中的灰尘容器314。

充电座100包括第一主体110。

第一主体110包括第一充电端口113。第一充电端口113可与吸尘器300的端子接触,从而为设置在吸尘器300中的电池充电。

充电座100包括第二主体130,额外电池302容纳在第二主体130中。第二主体130连接到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30可从第一主体110突出。如图所示,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30可一体地形成。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额外电池302可能拆卸地连接到吸尘器300,以供应电力来驱动吸尘器300。被构造成为额外电池302充电的第二充电端口131(参见图19)可设置在第二主体130中。

可以独立地执行由第一充电端口113为吸尘器300充电以及由第二充电端口131为额外电池302充电。详细地,可同时为吸尘器300和额外电池302充电。以其他方式,可以对其中的任何一个充电,然后可以对其中的另一个充电。此外,可以交替地为吸尘器300和额外电池302充电。

作为一个示例,在吸尘器300由第一充电端口113充满电之后,额外电池302开始由第二充电端口131充电。作为另一个示例,在额外电池302由第二充电端口131充满电之后,吸尘器300由第一充电端口113充满电。额外管嘴303和304可联接至第一主体110。管嘴303和304可附接至吸尘器300/从吸尘器300拆卸等。通常,根据用途,吸尘器可包括多个可更换吸入管嘴。因此,不方便储存未使用的吸入管嘴。然而,以这种方式,当吸入管嘴303和304在联接至充电座100的同时进行储存时,丢失风险降低,并且使用者可容易地使用它。额外管嘴303和304可被称为附件。

用于固定吸尘器主体310的固定构件116可设置在第二主体130中。固定构件116可从第二主体130突出。此外,由于弹性构件(未示出)分别连接到固定构件116,固定构件116可在外力作用下选择性地插入到第二主体130中。同时,固定构件116可不设置在第二主体130中而是设置在第一主体110中。

固定构件116可插入到吸尘器主体310中以固定吸尘器主体310。固定槽(未示出)可形成在吸尘器主体310中,固定构件116插入该固定槽中。

同时,虽然未示出,但是用于控制插入/取出固定构件116的操纵按钮(未示出)可设置在充电座100中。详细地,当使用者按下操纵按钮时,随着固定构件116插入到第二主体130中,固定构件116和吸尘器主体310可拆开。

用于引导吸尘器主体310的安装的吸尘器引导件137可设置在第二主体130中。吸尘器引导件137可平行于地板。吸尘器主体310沿着吸尘器引导件137被向后引导,以与第一充电端口113接触。吸尘器引导件137可引导吸尘器主体310,同时可支撑吸尘器主体310的重量。根据需要,吸尘器引导件137可被称为“吸尘器支撑件137”。

当吸尘器300被保持在吸尘器引导件137上时,额外电池302可被遮住,从外部看不到。如图所示,虽然吸尘器引导件137和第二主体130可一体地形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固定构件116可设置在吸尘器引导件137的后端处。因此,吸尘器主体310可在沿着吸尘器引导件137朝向第一充电端口113引导之后联接至固定构件116。

充电座100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主体110中的锁定部分120。锁定部分120可设置在第一主体110上方。锁定部分120可联接至吸尘器300以稳定地固定吸尘器300。

详细地,锁定部分120可联接至电池壳体320以支撑吸尘器300。锁定部分120的内周面的形状可对应于电池壳体320的外周面的形状,以包围电池壳体320的外周面。

使用者可选择性地使锁定部分120向前/向后旋转,使得锁定部分120可联接至电池壳体320。锁定部分120可包括防滑部分122,防滑部分122提供摩擦力,使得使用者可容易地抓握锁定部分120。防滑部分122可包括位于锁定部分120的外周面上的多个凸台。

吸尘器保持器10可进一步包括用于支撑充电座100的基座200。

基座200可包括:基部210,其支撑在地板上;和支撑件220,其设置在基部210中。支撑件220可能拆卸地联接至充电座100。

支撑件220的下端连接到基部210,并且支撑件220的上端连接到充电座100。支撑件220的上端可在充电座100的重心(g)的竖直下侧连接到充电座100。因此,支撑件220可稳定地支撑充电座100。

用于供应电力的电线114可设置在第一主体110中。电线114可从第一主体110的后表面111延伸。

连接有电线114的连接端子117可设置在第一主体110中。电线114的一端可经由连接端子117连接到第一主体110。

第一充电端口113和第二充电端口131连接到连接端子117。因此,经由电线114施加的电力可供应至第一充电端口113和第二充电端口131。

连接端子117可设置在第一主体110的后表面111上。此外,连接端子117可布置在第一充电端口113和第二充电端口131之间。也就是说,连接端子117可布置在第一充电端口113下方,并且第二充电端口131可布置在连接端子117下方。

电源插头(未示出)可连接到电线114的另一端。电源插头可连接到插座等以接收外部电力。

电线114可联接至支撑件220。详细地,电线114连接到支撑件220的后表面以朝向基部210延伸。用于固定电线114的构件可设置在支撑件220的后表面上。

电线114可穿过基部210的上端延伸至基部210的内部,并且可再次穿过基部210的侧表面或底表面延伸至基部210的外部。

其上缠绕有电线114的卷线器(未示出)可设置在基部210中。详细地,卷线器可设置在基部210内侧。因此,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调节电线114的延伸长度。

基部210可包括:倾斜表面213,吸尘器300的吸入管嘴340被保持在倾斜表面213上;和止动件215,其用于防止吸尘器300的吸入管嘴340与之分离。

止动件215可从倾斜表面213的一端突出。止动件215用于支撑吸入管嘴340,使得可维持将吸入管嘴340稳定地安放在基部210上的状态。

同时,集尘器(未示出)可设置在第一主体110中。集尘器可与设置在吸尘器主体310中的灰尘容器315连通。收集在灰尘容器315中的灰尘可通过吸尘器主体310的吸入马达所产生的吸力或设置在集尘器中的分离设备所产生的吸力而移动至集尘器。因为由于集尘器而不需要直接排空灰尘容器315中收集的灰尘,所以可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用于维持第一主体110和墙壁表面之间的预定距离的间隔构件(未示出)可设置在第一主体110的后表面111上。间隔构件可从第一主体110的后表面111向后延伸。由于间隔构件,可以防止第一主体110在外力作用下与墙壁表面碰撞。

用于将充电座100固定到墙壁表面等的固定部分115a和115b可设置在第一主体110的后表面111上。因此,充电座100可在与支撑件220分离的同时固定到墙壁表面(参见图23)。固定部分115a和115b可具有孔或槽形状。因此,装设在墙壁表面上的钉子等被插入到固定部分115a和115b中,使得第一主体110可固定到墙壁表面。

下文中,将描述用于将吸尘器300联接至保持器10的方法。

图6是示出吸尘器被保持在吸尘器保持器上的状态的视图。详细地,图6的(a)示出了由吸尘器引导件引导吸尘器的状态,而图6的(b)示出了锁定部分联接至吸尘器的状态。

参照图6,吸尘器主体310可在被支撑引导件137支撑的同时沿着吸尘器引导件137向前/向后移动。因此,吸尘器主体310可选择性地与第一充电端口113接触。

锁定部分120可在预定角度内能旋转地连接到第一主体110。图6的(a)示出了锁定部分120最大程度地向后(沿图6的(a)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

第一主体110可包括用于将弹力施加到锁定部分120的弹性构件(未示出)。在锁定部分120向后旋转的状态下,弹性构件(未示出)可向其后侧施加弹力,从而维持锁定部分120向后旋转的状态。

锁定部分120可包括推动部分123。推动部分123可设置在锁定部分120内侧。推动部分123可在吸尘器主体310沿着引导件137移动的同时被电池壳体320按压。

当推动部分123被电池壳体320按压时,锁定部分120可被操作。

详细地,当锁定部分120被操作时,锁定部分120可向前(沿图6的(b)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而联接至电池壳体320的外周面。因此,锁定部分120可覆盖电池壳体320的至少一部分。

当锁定部分120向前旋转时,弹性构件(未示出)可施加弹力,从而维持锁定部分120向前旋转的状态。因此,锁定部分120可用于将电池壳体320固定到第一主体110。

下文中,将描述锁定部分120的详细描述和操作原理。

图7是示出锁定部分与第一主体分离的状态的视图,而图8是示出锁定部分的后表面的视图。

参照图7至图8,锁定部分120包括盖部分121和推动部分123。盖部分121可具有弧形,并且推动部分123可连接到盖部分121的底表面。

当锁定部分120联接至吸尘器300时,盖部分121包围吸尘器300的电池壳体320的至少一部分。

能旋转地联接至第一主体110的第一铰链124设置在推动部分123的后表面123a上。

第一铰链124铰链联接至设置在第一主体110中的铰链联接部分1104。因此,锁定部分120可围绕第一铰链124沿竖直方向旋转。如图所示,提供一对第一铰链124。

锁定部分120沿其向上方向的旋转范围可由锁定部分120的后端125限制。也就是说,当锁定部分120向上旋转一预定角度时,锁定部分120的后端125与第一主体110的一端(上止动件)接触,从而可限制锁定部分120沿其向上方向的旋转范围。

前盖1101设置在第一主体110中,第一充电端口113从前盖1101突出。

被构造成限制锁定部分120沿其向下方向的旋转范围的下止动件1102可设置在前盖1101上。

开口1103可形成在前盖1101中。锁定部分120的一部分可插入到开口1103中,以接收弹力来操作锁定部分120。连杆构件设置在第一主体110内侧,以将弹力传递到锁定部分120。

连接到连杆构件的第二铰链126设置在推动部分123的后表面123a上。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锁定部分120的操作原理。

图9是示出前盖与第一主体分离的状态的视图;图10是示出图9的锁定部分向上旋转的状态的视图;图11是示出图9的锁定部分被去除的状态的视图;而图12是示出锁定部分向上旋转时的连杆构件的形状的视图;图13是示出图11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示出在锁定部分闭合状态下的充电座的纵向剖视图,其中充电座被切割使得其剖切面穿过第一连杆构件;图15是示出在锁定部分闭合状态下的充电座的纵向剖视图,其中充电座被切割使得其剖切面穿过第二连杆构件;图16是示出在锁定部分闭合状态下的充电座的纵向剖视图,其中充电座被切割使得其剖切面穿过第二连杆构件的引导构件;而图17是示出在锁定部分打开的状态下的充电座的纵向剖视图。

参照图9至图17,连接到锁定部分120的多个连杆构件140和150可设置在第一主体110内侧。

所述多个连杆构件140和150包括:第一连杆构件140,其连接到锁定部分120;和第二连杆构件150,其连接到第一连杆构件140。

第一连杆构件140的一侧能旋转地连接到锁定部分120,并且第一连杆构件140的另一侧能旋转地连接到第二连杆构件150。第二连杆构件150能竖直移动地装设在第一主体110内侧。

第一连杆构件140可包括:主体142;第一铰链轴144,其设置在主体142中并且能旋转地连接到锁定部分120;和第二铰链轴146,其设置在主体142中并且能旋转地连接到第二连杆构件150。

第一铰链轴144可联接至锁定部分120的第二铰链126。因此,第一连杆构件140可围绕锁定部分120旋转。

第二连杆构件150可包括:主体152;联接槽154,其设置在主体152中,与第一连杆构件140的第二铰链轴146联接;和引导构件156,其设置在主体152中并且联接至第一主体110以竖直地移动。

联接槽154可向上敞开。第一连杆构件140的第二铰链轴146可经由敞开部插入到联接槽154中。以这种方式,联接槽154可具有向上敞开形状,使得第一连杆构件140和第二连杆构件150可容易地联接至彼此。

用于引导第二连杆构件150竖直移动的引导肋部1106可设置在第一主体110中。此外,引导肋部1106可竖直延伸。此外,引导肋部1106可插入到第二连杆构件150的引导构件156中。因此,可引导第二连杆构件150的竖直移动。

同时,如图所示,联接槽154和引导构件156一体地形成。

弹性构件160可设置在第二连杆构件150下方。弹性构件160的一侧连接到第二连杆构件150的下侧,并且弹性构件160的另一侧固定到第一主体110。弹性构件160可将弹力向上施加到第二连杆构件150。插入槽153可形成在第二连杆构件150中,弹性构件16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插入槽153中。

在锁定部分120闭合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锁定部分120最大程度地向下旋转的状态下,维持第一连杆构件140最大程度地向下旋转。详细地,可维持第一连杆构件140相对于第二连杆构件150的运动轨迹向后旋转。因此,即使当弹性构件160将弹力向上施加到第二连杆构件150时,第二连杆构件150也不会抬起。

相反,当锁定部分120打开时,也就是说,当锁定部分120向上旋转时,第一连杆构件140的第一铰链轴144沿着锁定部分120移动至锁定部分120的前上侧。这里,第一连杆构件140的第二铰链轴144可仅通过第二连杆构件150沿竖直方向移动,被限制向前或向后,并因此向上移动。因为弹性构件160将弹力向上施加到第二连杆构件150,所以第二连杆构件150也通过抬起第一连杆构件140而抬起。

在锁定部分120最大程度地向上旋转的状态下,可通过弹性构件160的弹力维持锁定部分120打开的状态。这里,当具有预定大小的旋转力向下施加到锁定部分120时,锁定部分120可再次返回至闭合状态。

同时,虽然未示出,构造成抬起或降低第二连杆构件150的操纵按钮(未示出)可设置在充电座100中。使用者可操纵按钮以自动地抬起第二连杆构件150而使锁定部分120旋转使得锁定部分120处于打开状态下,或者自动地降低第二连杆构件150而使锁定部分120旋转使得锁定部分120处于闭合状态下。

被构造成控制锁定部分120的旋转的操纵按钮被称为“第一操纵按钮”,并且被构造成控制固定构件116的操纵按钮可被称为“第二操纵按钮”。

图18是示出辅助电池与用于吸尘器的充电座分离的状态的视图;图19是示出图18的第二主体的内侧的视图;而图20是示出充电座的纵向剖视图。

参照图18至图20,用于容纳额外电池302的电池容纳空间130a形成在第二主体130中。电池容纳空间130a可向下凹陷到第二主体130的上表面中。

用于为额外电池302充电的第二充电端口131设置在第二主体130内侧。第二充电端口131可布置成比第一充电端口113低。第二充电端口131可选择性地与容纳在第二主体130中的额外电池302接触。

将第二充电端口131设置在其中的凹陷部分133可设置在第二主体130中。

凹陷部分133可从第二主体130的底表面向下凹陷。第二充电端口131可设置在凹陷部分133的底表面上并且可从凹陷部分133的底表面向上突出。第二充电端口131向上突出的长度可小于凹陷部分133的深度。因此,第二充电端口131的上端可布置得比电池容纳空间130a的底表面130b低。也就是说,因为第二充电端口131被容纳在凹陷部分133中,可以使因外力对第二充电端口131的损坏最小化。

用于允许使用者容易地抓握容纳在电池容纳空间130a中的额外电池302的槽132、134和112可形成在电池容纳空间130a的一侧上。使用者可经由槽132、134和112抓握额外电池302的侧面。槽132、134和112可包括:第一槽132,其设置在电池容纳空间130a的前面;以及第二槽134和第三槽112,其设置在电池容纳空间130a的后侧上。

第一槽132可具有从第二主体130的前表面的上端向下切割的形状。第二槽134可具有从第二主体130的后表面的上端向下切割的形状。因此,第二槽134连接到电池容纳空间130a。此外,第二槽134可布置成面向第一槽132。

第三槽112是凹陷的,使得使用者的手指被插入到第三槽112中以与第二联接部分134接触。详细地,第三槽112可设置在第一主体110中并且可从第一主体110向后凹陷。此外,第三槽112可向上和向下延伸以至少部分地与电池容纳空间130a重叠。此外,第三槽112可连接到第二槽134。因此,第二槽134可将第三槽112和电池容纳空间130a连接到彼此。如图所示,第三槽112可与第二槽134一起构成一个槽。

第二主体130可进一步包括显示单元135,显示单元135用于显示额外电池302的剩余量。与示出的情况不同,显示单元135可设置在第一主体110中。

显示单元135可包括可显示各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led)灯。作为一个示例,显示单元135可以三个阶段显示额外电池302的剩余量。详细地,显示单元135可将额外电池302的剩余量划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并且可取决于阶段而显示不同的颜色。此外,当显示单元135在为额外电池302充电期间闪烁时,显示单元135可向使用者通知充电状态。

用于引导额外电池302的电池引导件136可设置在吸尘器引导件137下方并且可向下延伸。

电池引导件136的形状可对应于额外电池302的形状。因此,插入到第二主体130中的额外电池302的端子的位置可与第二充电端口131的位置准确地对准。虽然未示出,但是用于有效地引导额外电池302的插入或取出的凸台或槽可形成在电池引导件136中。

入口138可设置在电池引导件136中,经由入口138引入/取出额外电池302。入口138可设置在电池引导件136上并且可向上延伸至具有预定高度。因此,入口138的上端可布置得比容纳在电池容纳空间130a中的额外电池302的上端高。

入口138的内周面可相对于电池引导件136是阶梯状的以便于插入额外电池302。详细地,入口138的内周面可比电池引导件136的内周面宽。因此,安置部分1382可形成在入口138和电池引导件136之间的边界处,并且额外电池302的台阶3028可安放在安置部分1382上。

以这种方式,因为电池引导件136的形状对应于额外电池302的形状,所以难以直接插入额外电池302。然而,由于入口138具有比电池引导件136宽的宽度,可容易地插入额外电池302。

排液孔139可设置在第二主体130中。排液孔139可形成在第二主体130的底表面上以与外部空间连通。排液孔139是为了防止引入到第二主体130中的液体(诸如水)收集到第二主体130内侧。因此,可以防止第二充电端口131因液体(诸如水)而受损。

排液孔139可设置在凹陷部分133中并且可布置成与第二充电端口131相邻。因此,收集在第二充电端口131附近的液体(诸如水)可直接排出。此外,与示出的排液孔139不同,排液孔139可以是多个。

图21是示出管嘴与充电座分离的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21,第一主体110可包括连接器118a和118b,额外管嘴303和304被选择性地联接至连接器118a和118b。连接器118a和118b可从第一主体110的一侧延伸。

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将管嘴303和304附接至连接器118a和118b/从连接器118a和118b拆卸管嘴303和304。因此,因为容易地储存和使用额外管嘴303和304,所以可提高使用者便利性。

图22是示出充电座与支撑件分离的状态的视图;而图23是示出充电座安装在墙壁表面上的状态的视图,其中吸尘器被保持在充电座上。

参照图22和图23,清洁基座100可包括联接部分119,支撑件220联接至联接部分119。联接部分119可设置在第一主体110中。支撑件220可能拆卸地联接至联接部分119。因此,使用者可容易地将充电座100和支撑件220彼此分离。

根据需要,使用者可使用固定部分115a和115b将充电座100(支撑件220与充电座100分离)固定到墙壁表面2。

图24是示出充电座由地板支撑的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24,充电座100的后表面111可由地板支撑。为了实现这一点,充电座100的后表面111可具有平面形状。

吸尘器300可安放并保持在第一主体110上,并且锁定部分120可联接至吸尘器300的侧面以固定吸尘器300。

以这种方式,因为充电座100可以根据使用情况以各种方案保持,所以可提高使用者便利性。

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吸尘器的保持器可包括:充电座,其具有构造成为吸尘器的电池充电的充电端口;锁定部分,其能旋转地设置在充电座中并联接至吸尘器以固定吸尘器;和吸尘器引导件,其设置在充电座中以引导吸尘器使得吸尘器连接到充电端口。

推动部分可设置在锁定部分中,该推动部分被构造成在借助外力按压时操作锁定部分。

在吸尘器通过吸尘器引导件朝向充电端口引导的同时,推动部分可被吸尘器按压。

可将电池容纳空间可设置在充电座中,电池容纳在该电池容纳空间中。

槽可设置在电池容纳空间的一侧上,使得使用者可容易地保持电池。

被构造成固定附件的连接器可设置在充电座中。

用于固定到墙壁表面的固定部分可设置在充电座的后表面上。

保持器可进一步包括被构造成支撑充电座的基座。

基座可包括支撑在地板上的基部和从基部延伸且能拆卸地连接到充电座的支撑件。

连接到充电座的电线可固定到支撑件。

倾斜表面和止动件可形成在基部中,吸尘器的吸入管嘴保持在该倾斜表面上,该止动件被构造成防止吸入管嘴分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