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地暖散热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8070发布日期:2018-07-27 18:2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座,具体为一种无动力地暖散热底座。



背景技术:

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水地暖是指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输送到地板下的水管散热网络,通过地板发热而实现采暖目的的一种取暖方式。但是,目前的家具在使用中由于家具底座距离地面较近,并且因为热空气的特性是:温度高的会上升,温度低的会下降,这样在实际使用中的家具的底面的上方会集聚相当多的热量,过多热量的积累对于家具是有相当大的危害。因此,对于安装地暖的业主,装修设计师一般都会强烈建议业主的家具底部距离装有地暖的地面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便于来自地暖上的热量散出。但是并不是所有业主都喜欢家具底部距离地面有间隙的设计,因此对于把地暖产生的热量如何更高效地从家具底部散出去,成了现在家装行业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为了让置于地暖地面上的家具拥有更好的散热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地暖散热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地暖散热底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朝向地面的位置是内凹结构;该内凹结构内固设相对水平地面有倾斜夹角的导热板,在该导热板距离地面最高处设有若干个使底座内凹结构与外部环境相通的排热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内凹结构的底部设有与地面平行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一端敞口与外部环境相接触,另一端插入底座内凹结构的内部;所述进风管朝向地面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贯穿的出气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管在插入底座内部的另一端为半封闭状,且该半封闭状的敞口部分靠近地面,封闭部分远离地面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热板上以排热孔为中心辐射状设有若干个由第一凹板和第二凹板拼合构成的凹陷部,所述第一凹板和第二凹板与导热板平面构成的夹角相同,该凹陷部内嵌在导热板的平面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倾斜放置的导热板和排热孔可以实现更好地散热;同时在加装进风管后,可以更好地让外界的空气与底座内的热气构成对流,实现了无动力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侧向结构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进风管另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出气孔安装在进风管上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凹陷部在导热板上位置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导热板、21第一凹板、22第二凹板、3排热孔、4进风管、41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至5所示,一种无动力地暖散热底座,包括底座1,对于该底座1的上方可以是榻榻米、衣柜或者床等家具,但是其所述底座1内部朝向地面的位置是内凹结构,这个内凹的结构就会让从地暖上的热量上升并且集聚到内凹结构的顶部,形成上方比较热的情况;该内凹结构内固设相对水平地面有倾斜夹角的导热板2,导热板2的结构就是最普通的平板状,这样有利于热量的移动,并且倾斜导热板2的较低处有利于让热量挤压较高处的热量,这样会让热量具有一定的运动趋向;在该导热板2距离地面最高处设有若干个使底座1内凹结构与外部环境相通的排热孔3,该排热孔3可以是任意形状的镂空装结构。

在打开地暖后,在地暖持续不断的加热后,地暖产生的热量会均匀的上升,并且由于导热板2的放置是倾斜着的,因此当热量遇到该导热板2后较低处的热量最先会发生沿着导热板2的外壁上升,并且跟随导热板2上升的热空气还会冲击到与较高处导热板2发生碰撞的上升热空气,这样两股或多股的热空气就会在导热板2上层形成一个运动的热空气气流,加之排热孔3的位置是设在导热板2的最高处,通过这种气流的流动,更便于热空气从排热孔3的排出,对于增加导热板2后产生排出热空气的动力,主要有三方面的好处,第一:导热板2较高位置处的热空气都会汇聚到一起后便于排出;第二:导热板2较低处的热量会冲击导热板2较高处的热量,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会造成一定的热空气的流动,而排热孔3的存在让热空气得以释放,等于加剧了这种热空气的流动。这样,导热板2的作用不仅具有让热量聚集到导热板2高处的汇聚作用,还具有促成热空气的流动性质;第三:导热板2的作用还具有热空气隔绝的作用,将热空气与家具的底部隔绝开,这样就可以让热量不会直接进入家具的底部的最上层。

实施例二:在图1至4中,由于实施例一仅仅是可以实现更好的散热,但是在只有散热的功能下,如果遇到热量较多的情况,还会导致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失,为了更好的让热量排出,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内凹结构的底部设有与地面平行的进风管4,所述进风管4一端敞口与外部环境相接触,另一端插入底座1内凹结构的内部;所述进风管4朝向地面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贯穿的出气孔41。由于上方排热孔3的作用,可以让热量更好的从上方排出,但是为了实现底座1底部内凹结构中空气气压的平衡,通过进风管4的安装可以让进风管4上的进风口进入来自外界较冷的空气,进入到底座1内凹结构处,这样就实现了底座1内凹结构的气压平衡,同样也就解决了在只有排热孔3时候,当底座1与地面之间的空气是静止的情况下,热量只有依靠热量传导这一种方式,但是在加入进风管4后,不仅具有热传导还具有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通过从进风管4进入的冷风会快速的进入到底座1内凹结构处,并且让地暖产生的热量快速地上升到导热板2的顶端,这样就与外部的冷空气构成了一个外循环。同时利用在进风管4处的出气孔41,还可以直接冲击到地板上,这样也便于地板上热量的散失。

还可以如图3中所述的,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4在插入底座1内部的另一端为半封闭状,且该半封闭状的敞口部分靠近地面,封闭部分远离地面位置。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来自外界的冷空气冲击到底座1内部,这样可以加快热量的对流速度。

在前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还可以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2上以排热孔3为中心辐射状设有若干个由第一凹板21和第二凹板22拼合构成的凹陷部,这种凹陷部的形状可以是圆弧形或者是三角形的结构,所述第一凹板21和第二凹板22与导热板2平面构成的夹角相同,该凹陷部内嵌在导热板2的平面内。通过这种相对于导热板2平面凹陷的结构,可以让热空气中温度更高的进入到凹陷部中,可以快速的进入排热孔3中,这不仅相当于给较高温度热空气一个快速流动的速度,对较高温度的热空气还具有导流作用,通过导流作用可以实现温度高的热空气最快的从凹陷部进入排热孔3中,便于快速排出。还可以让导热板2与底座1处在夹缝处的热量尽快的沿着第一凹板21和第二凹板22构成的凹陷部快速的流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