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2069发布日期:2019-07-13 09:2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房小家电,特别是一种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在此之前申请了一件专利号为“cn201620511374.4”,名称为“一种自动清洗的豆浆机”。在该专利中公开了:豆浆机具有的排液管的出口端在连接管和排液管连通时旋转至排浆位置进行排浆或者旋转至排废水位置进行排废水。实现豆浆机自动排浆和自动清洗,消费者使用非常便捷。

对于该豆浆机来说,排液管一般都是外露机器外部,并且,机器外还设置有接浆杯和废水盒,排液管会在接浆杯与废水盒的位置之间进行旋转切换。但是,在上述专利中“转阀电机带动转阀旋转的同时,带动排液管通向不同的位置实现排浆或排废水”。而本发明人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在排浆或排废水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排液管即将转动到位,但还未转动至预定位置时,粉碎腔内的液体已经开始排出,特别容易发生排出的高温浆液或者清洗水喷射到接浆杯或者废水盒外部,造成饮品浪费,严重时甚至会发生使用者烫伤的风险。

因此,对于可转动的排液管进行排浆或排废水的豆浆机来说,如何提高豆浆机排浆或排废水的可靠性及人性化是本申请人需要持续研究和改进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止排液管在转动的过程中不发生排液现象,能够有效提升排液可靠性的食品加工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粉碎杯、设置于粉碎杯内的粉碎装置、与粉碎杯连通的排液管和位于排液管下方的接浆杯和余水盒,所述排液管在位于接浆杯与余水盒之间转动切换进行排浆或排废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与粉碎杯之间设置有控制通断的排液阀,所述排液阀包括具有连通孔的静阀片、由电机驱动的驱动装置、用于开启或关闭连通孔的动阀片和带动排液管转动的从动组件,所述动阀片和从动组件均由驱动装置驱动,其中,所述电机带动驱动装置运转时,所述从动组件与动阀片不同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不完全齿轮和第二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带动从动组件转动,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带动动阀片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上设置有不完全的第一主动齿,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上设置有不完全的第二主动齿,所述第一主动齿与第二主动齿上下交错布置;

或者,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与第二不完全齿轮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从动齿轮和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驱动中间齿轮转动,所述排液管与从动齿轮连接成一体;

或者,所述从动组件为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驱动从动齿轮转动,所述排液管与从动齿轮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排液管与从动齿轮一体成型;

或者,所述从动齿轮在轴向上呈贯穿结构,所述从动齿轮套装于排液管的后端,并与排液管固定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具有不完全的第一主动齿和相对第一主动齿上下错开的圆弧部,所述从动组件上设置有从动齿和止转筋,所述第一主动齿与从动齿啮合完毕后,所述止转筋与圆弧部相配合形成从动组件的止转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止转筋具有与圆弧部轮廓相对应的圆弧面,且圆弧面与圆弧部的侧面相配合时,随着电机带动第一不完全动齿轮转动,圆弧部可沿圆弧面的表面运动;

或者,所述圆弧部的圆弧长度不小于8mm。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作周期转动的圆柱销,所述从动组件为由圆柱销驱动的槽轮,所述槽轮带动排液管转动,所述圆柱销与槽轮形成槽轮机构;

或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从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动阀片,其中,第一驱动装置与从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装置与动阀片形成两组间歇传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排液阀还包括安装壳体,所述静阀片、动阀片、驱动装置、从动组件均安装于安装壳体内,所述静阀片包括上静阀片和下静阀片,所述动阀片在位于上静阀片与下静阀片之间转动,且上静阀片和下静阀片与安装壳体之间均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动阀片上设置有感应体,所述安装壳体内设置有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感应板,所述感应体转动至与感应板正对时,感应板传输信号至控制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转阀与排液管都是由转阀电机带动旋转的,并且,转阀上设置有液体通过的连通孔,该连通孔的大小,一般为φ=10mm~20mm。当排液管即将转动到预定位置,但还未完全转动到预定位置时,转阀上的连通孔开始慢慢的与管路上的管口相重叠(局部相通),此时,粉碎腔内的液体已经开始经过管路进入转阀的连通孔,并通过连通孔从排液管中流出,而当排液管完全转动到预定位置时,转阀上的连通孔与管路上的管口完全重叠(完全相通),此时,排液流量最大。因此,该豆浆机在排液时,会伴随着漏浆、漏水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烫伤消费者。

而本发明中,由于从动组件与动阀片在由驱动装置同时驱动的过程中,并不会同时发生转动。因此,当驱动装置驱动从动组件带动排液管转动到预定位置后,动阀片再由驱动装置驱动至阀门开启状态,实现排液管排液。相比于现有技术,完全的阻止了排液管还未转动到位即开始排液的问题,大大的提升了排液管排浆或排废水的可靠性,防止了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烫伤的风险,同时,本发明的食品加工机充分的考虑了人机操作的逻辑性,大大的提升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食品加工机的排液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排液阀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排液阀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排液阀驱动排液管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排液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基座1、设置于基座1上的粉碎杯6、粉碎杯6内设置有粉碎装置(图中未画出)、排液管2、位于排液管2下方的接浆杯3和余水盒4,所述粉碎杯6内形成制浆腔室,并且,制浆腔室通过管路7与排液管2连通,其中,管路7中设置有控制通断的排液阀8,排液阀8一端连通管路7,另一端与排液管2连接成一体,并带动排液管2转动。所述排液阀8固定于粉碎杯6底部。

对于本发明的排液阀8来说,包括具有连通孔810的静阀片81、由电机5驱动的驱动装置82和用于开启或关闭连通孔810的动阀片83,所述驱动装置82驱动动阀片83相对静阀片81转动,并且,所述排液阀8还包括由驱动装置82驱动的从动组件84,所述从动组件84与排液管2连接成一体,并带动排液管2转动,其中,所述电机5带动驱动装置82运转时,所述从动组件84与动阀片83不同时转动。

同时,本发明的静阀片81包括上静阀片811和下静阀片812,并且,上、下静阀片上分别开设的连通孔810正对设置,动阀片83在位于上静阀片811与下静阀片812之间进行转动,其中,上静阀片811上的连通孔810通过管路7与粉碎杯6连通,下静阀片812上的连通孔810与排液管2密封连通。

另外,动阀片83上还设置有通孔830,动阀片83会带动其上的通孔830转动至与上、下静阀片的两连通孔810相通,实现排液管2排浆或排废水。

在本申请人此前申请的专利中,转阀与排液管都是由转阀电机带动旋转的,并且,转阀上设置有液体通过的连通孔,该连通孔的大小,一般为φ=10mm~20mm。当排液管即将转动到预定位置,但还未完全转动到预定位置时,转阀上的连通孔开始慢慢的与管路上的管口相重叠(局部相通),此时,粉碎腔内的液体已经开始经过管路进入转阀的连通孔,并通过连通孔从排液管中流出,而当排液管完全转动到预定位置时,转阀上的连通孔与管路上的管口完全重叠(完全相通),此时,排液流量最大。因此,该豆浆机在排液时,会伴随着漏浆、漏水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烫伤消费者。

而本发明的食品加工机在排液时,并不会存在这种问题。因为,其排液阀的从动组件与动阀片在由驱动装置同时驱动的过程中,并不会同时发生转动。当驱动装置驱动从动组件带动排液管转动到预定位置后,动阀片再由驱动装置驱动至阀门开启状态,实现排液管排液。相比于现有技术,完全的阻止了排液管还未转动到位即开始排液的问题,大大的提升了排液管排浆或排废水的可靠性,防止了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烫伤的风险,同时,本发明食品加工机充分的考虑了人机操作的逻辑性,大大的提升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对于本发明来说,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此处,以排浆为例对食品加工机的排液系统排浆过程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当粉碎杯内的浆液制作完成后,电机驱动驱动装置先开始驱动从动组件,使得从动组件带动排液管旋转至接浆杯的上方,当排液管转动到预定位置后,驱动装置再驱动动阀片相对静阀片旋转,当动阀片上的通孔与上、下静阀片上的连通孔连通时,粉碎杯内的浆液开始通过管路、上静阀片上的连通孔、动阀片上的通孔、下静阀片上的连通孔流入排液管,直至流入接浆杯中,实现顺畅排浆。

当然,本发明食品加工机进行排废水的工作原理与排浆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实现从动组件与动阀片不同时转动的原理主要在于,驱动装置具有同一电机驱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从动组件带动排液管转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动阀片相对静阀片转动,其中,第一驱动装置与从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装置与动阀片形成了两组间歇传动机构。两组间歇传动机构有效的避免了排液管还未转动到位,阀门已经开启排液的问题。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由同一电机驱动的第一不完全齿轮821和第二不完全齿轮822,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821带动从动组件转动,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822带动动阀片83转动,其中,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821上设置有不完全的第一主动齿8211,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822上设置有不完全的第二主动齿8221,所述第一主动齿8211与第二主动齿8221上下交错布置。同时,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从动齿轮841和与从动齿轮841相啮合的中间齿轮842,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821驱动中间齿轮842转动,所述排液管2与从动齿轮841连接成一体,实现中间齿轮842间接带动排液管2转动。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第一不完全齿轮与第二不完全齿轮一体成型,以形成同一电机驱动第一不完全齿轮与第二不完全齿轮同时转动,并且,排液管与从动齿轮在排液管的后端一体成型,以形成第一不完全齿轮驱动中间轮转动时带动从动齿轮和排液管转动。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由于第一主动齿与第二主动齿上下交错布置,没有重叠部,因此,可以实现电机驱动第一不完全齿轮驱动从动组件转动时,第二不完全齿轮不与动阀片啮合,使得从动组件与动阀片不同时转动。当然,对于本实施例来说,第一不完全齿轮与第二不完全齿轮也可以为分体件,单独的安装于同一电机转轴上。同时,排液管与从动齿轮也可以分体件,比如,通过在从动齿轮的轴向上设置贯穿孔,将从动齿轮紧固套装于排液管的后端,也可以实现从动齿轮带动排液管转动。当然,对于本实施例来说,从动组件也可以为从动齿轮,第一不完全齿轮直接与从动齿轮啮合,实现排液管的间歇传动。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不完齿轮与从动组件以及第二不完全齿轮与动阀片为两组间歇传动机构,因此,能够实现从动组件与动阀片不同时转动的目的。当然,对于本实施例来说,驱动装置也可以是具有作周期转动的圆柱销,从动组件为由圆柱销驱动的槽轮,利用槽轮带动排液管转动,其中,圆柱销与槽轮形成了槽轮间歇传动机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上述结构的变化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其它的实施例。

实施例二:

如图4、图5、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做的改进。本实施例中,排液阀还包括安装壳体85,其中,上静阀片811、动阀片83、下静阀片812、第一不完全齿轮821、第二不完全齿轮822、从动齿轮841、中间齿轮842均安装于安装壳体85内,并且,上静阀片811与安装壳体85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垫813,下静阀片812与安装壳体85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垫814,实现静阀片连通孔的密封。

同时,食品加工机中设置有控制装置(图中未画出),所述安装壳体85上还安装有感应板86,所述感应板86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动阀片83上设置有感应体87,利用感应板86与感应体87的感应配合,实现检测动阀片83是否转动到预定的连通位置,以利于控制电机的停转。当感应体87转动至感应板86正对时,感应板86传输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停止转动。

另外,第一不完全齿轮821还具有与第一主动齿8211上下错开设置的圆弧部8212,中间齿轮842上设置有与第一主动齿8211相啮合的从动齿8421和止转筋8422,其中,当第一主动齿8211与从动齿8421啮合完毕后,止转筋8422与圆弧部8212相配合形成从动组件的止转结构。

对于本实施例中,由于止转筋具有与圆弧部轮廓相对应的圆弧面,圆弧面与圆弧部的侧面相配合时,随着电机带动第一不完全齿轮转动,圆弧部可以沿着圆弧面的表面运动。从而实现了第一不完全齿轮间歇传动从动组件。但是,由于止转筋与圆弧部形成了止转结构,因此,若施加外力转动排液管时,从动组件无法发生转动,从而有效避免了在排液的过程中,发生排液管误转动的现象,避免了消费者烫伤的风险。

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一不完全齿轮上的圆弧部及第一主动齿可以有多个,并且,有多个时,圆弧部与第一主动齿需要间隔布置,并且,相邻圆弧部与第一主动齿均需要呈错开状态。当然,对于本实施例来说,第一不完全齿轮的上下两个端面上均可以设置圆弧部,此时,中间齿轮的上下两个端面也需要设置与圆弧部相对的两个止转筋。该设置可以加强从动齿轮的锁止强度,防止因外力过大造成止转筋断开的问题出现。并且,本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对于单个圆弧部的圆弧长度来说,一般不小于8mm,因为若单个圆弧部的圆弧长度过小,且小于8mm以后,通过主动对排液管施加外力,止转筋仍可以绕过圆弧部,从而发生从动组件仍可以转动的现象。基于此,对于本实施例的结构来说,一般圆弧部及止转筋的圆弧长度均要求不小于8mm。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排液管具有两个排液状态,排浆状态与排废水状态,因此,中间齿轮上需要设置两个对称的止转筋,以实现不同位置排液时与不同的止转筋配合止转。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具有实施例一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变化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对于本发明的食品加工机来说,可以是电机下置的破壁料理机,也可以是框式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