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节约的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6019发布日期:2018-06-08 19:4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节约的水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水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节约的水杯。



背景技术:

茶叶泡水喝有利于人体健康,在许多商场、餐厅也有免费提供的茶水,但这些茶水在泡好后倒出的过程中,容易掺杂茶叶影响饮用,即使采用网兜过滤也难免掺有茶叶末,而茶叶可以重复泡制,茶叶漏出不利于高效节约的多次泡制茶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节约的水杯,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节约的水杯,包括杯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杯体顶端面的杯口,所述杯体右端面底部设置有容槽,所述杯口底端壁上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中设置有容筒,所述容筒底部可安拆地设置有滤板,所述容筒顶部固定设置有底端面与所述杯口底端壁接抵的环板,所述腔体底部右侧设置有槽孔,所述槽孔中固设有滤棉,所述槽孔与所述容槽之间连通有弯管,所述腔体左右两端壁中相应设置有与所述杯口相通的滑槽,所述杯体中在所述腔体下方设置有驱进腔,所述杯体中在所述驱进腔右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弯管的连槽,所述滑槽中配合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槽中还设置有与所述滑板螺旋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下端穿过所述滑槽的底端壁并延长到所述驱进腔中,所述驱进腔中在所述第一螺旋杆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轮,所述驱进腔中点固定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左右两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螺旋杆背对所述马达的那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轮咬合的第二锥轮,所述连槽中设置有可左右滑运的滑块,所述连槽中还设置有与所述滑块螺旋纹配合连接的第三螺旋杆,所述第三螺旋杆左端穿过所述连槽的左端壁并延长到所述驱进腔中,所述驱进腔中在所述第三螺旋杆左端固定设置有与右侧的所述第一锥轮咬合的第三锥轮,所述杯体左右两端面上相应设置有手拉槽,所述马达上设置有减噪缓震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手拉槽分别设置在所述杯体左右两端面的中点,所述弯管位于所述容槽顶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右侧的所述第二锥轮与所述第三锥轮相对,所述第三螺旋杆与所述连槽的左端壁可回旋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杆与所述滑槽的底端壁可回旋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板的顶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滑块的顶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防漏垫。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减噪缓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马达上下两侧面的减噪垫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马达前后两侧面的缓震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装茶水的杯子放入到容槽中,再将煎煮好的中药从砂锅中倒入容筒中,而在滤板的分离过滤作用下,茶水就会流入到腔体中,茶叶则留在容筒中,而后,控制马达工作驱动第二螺旋杆回旋,第二螺旋杆回旋在第一锥轮、第二锥轮和第三锥轮的传动下使得第一螺旋杆和第三螺旋杆同时回旋,第一螺旋杆回旋驱动滑板向上滑运伸入到杯口中,从而通过滑板将环板向上顶出,以使得容筒向上顶出,第三螺旋杆回旋驱动滑块向左滑运,当滑块向左滑运到连槽的最左端位置时,弯管被打开,茶水经过滤棉从弯管流出,从而流入到装茶水的杯子,而茶水经过滤棉会使得茶叶末吸附在滤棉上,从而使得从弯管流出的茶水纯净,而环板此时被向上顶出杯口外,以便于通过环板将容筒取出,从而将容筒中的茶叶倒出。

2.通过在滑板的顶端面上设置橡胶垫可防止滑板长时间与环板接触而产生磨损,通过在滑块的顶端面上设置防漏垫可有效保证滑块将弯管关闭时的密封性,通过左右相应的两个手拉槽方便对本装置进行移动移动。

3.本发明的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将茶叶茶水进行分离,并倒出纯净的茶水,速度快,效率高,且携带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新型节约的水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弯管处于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新型节约的水杯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节约的水杯,包括杯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杯体1顶端面的杯口2,所述杯体1右端面底部设置有容槽9,所述杯口2底端壁上设置有腔体3,所述腔体3中设置有容筒4,所述容筒4底部可安拆地设置有滤板5,所述容筒4顶部固定设置有底端面与所述杯口2底端壁接抵的环板41,所述腔体3底部右侧设置有槽孔6,所述槽孔6中固设有滤棉7,所述槽孔6与所述容槽9之间连通有弯管8,所述腔体3左右两端壁中相应设置有与所述杯口2相通的滑槽11,所述杯体1中在所述腔体3下方设置有驱进腔16,所述杯体1中在所述驱进腔16右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弯管8的连槽22,所述滑槽11中配合设置有滑板12,所述滑槽11中还设置有与所述滑板12螺旋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旋杆15,所述第一螺旋杆15下端穿过所述滑槽11的底端壁并延长到所述驱进腔16中,所述驱进腔16中在所述第一螺旋杆15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轮20,所述驱进腔16中点固定设置有马达17,所述马达17左右两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螺旋杆18,所述第二螺旋杆18背对所述马达17的那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轮20咬合的第二锥轮19,所述连槽22中设置有可左右滑运的滑块24,所述连槽22中还设置有与所述滑块24螺旋纹配合连接的第三螺旋杆23,所述第三螺旋杆23左端穿过所述连槽22的左端壁并延长到所述驱进腔16中,所述驱进腔16中在所述第三螺旋杆23左端固定设置有与右侧的所述第一锥轮20咬合的第三锥轮21,所述杯体1左右两端面上相应设置有手拉槽10,所述马达17上设置有减噪缓震装置。

其中,两个所述手拉槽10分别设置在所述杯体1左右两端面的中点,通过两个所述手拉槽10方便移动所述杯体1,所述弯管8位于所述容槽9顶部。

其中,右侧的所述第二锥轮19与所述第三锥轮21相对,所述第三螺旋杆23与所述连槽22的左端壁可回旋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杆15与所述滑槽11的底端壁可回旋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滑板12的顶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垫13,从而防止所述滑板12的顶端面产生磨损,所述滑块24的顶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防漏垫26,从而增加弯管8关闭时的密封性。

其中,所述减噪缓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马达17上下两侧面的减噪垫17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马达17前后两侧面的缓震板172,所述减噪缓震装置能够有效减少所述马达17作业产生的噪音和震动。

在初始位置状态时,所述马达17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滑板12处于所述滑槽11中,所述容筒4处于所述腔体3中,所述环板41底端面与所述杯口2底端壁接抵,所述滑板12顶端面与所述环板41底端面接抵,所述滑块24处于所述连槽22的最右端位置以将所述弯管8进行封堵,所述弯管8此时处于关闭状态;

需要进行倒茶时,先将装茶水的杯子放入到所述容槽9中,再将泡好的茶水倒入所述容筒4中,而在所述滤板5的分离过滤作用下,茶水就会流入到腔体3中,茶叶则留在所述容筒4中,而后,控制所述马达17工作驱动所述第二螺旋杆18回旋,所述第二螺旋杆18回旋在所述第一锥轮20、第二锥轮19和第三锥轮21的传动下使得所述第一螺旋杆15和所述第三螺旋杆23同时回旋,所述第一螺旋杆15回旋驱动所述滑板12向上滑运伸入到所述杯口2中,从而通过所述滑板12将所述环板41向上顶出,以使得所述容筒4向上顶出,所述第三螺旋杆23回旋驱动所述滑块24向左滑运,当所述滑块24向左滑运到所述连槽22的最左端位置时,控制所述马达17停止工作,此时所述弯管8被打开,茶水经过滤棉7从所述弯管8流出,从而流入到装茶水的杯中,而茶水经过滤棉7会使得茶叶末吸附在滤棉7上,从而使得从弯管8流出的茶水纯净,而所述环板41此时被向上顶出所述杯口2外,以便于通过环板41将所述容筒4取出,从而将所述容筒4中的茶叶倒出;

倒茶完成以后,将所述容筒4从所述杯口2放回所述腔体3中,使得所述环板41底端面与所述滑板12顶端面接抵,而后控制所述马达17工作反转,以使得所述滑板12向下滑运,所述滑块24向右滑运将所述弯管8关闭,从而使得本装置恢复到初始位置状态,以便于下一次使用,最后将装茶水的杯取出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装茶水的杯子放入到容槽中,再将泡好的茶水倒入容筒中,而在滤板的分离过滤作用下,茶水就会流入到腔体中,茶叶则留在容筒中,而后,控制马达工作驱动第二螺旋杆回旋,第二螺旋杆回旋在第一锥轮、第二锥轮和第三锥轮的传动下使得第一螺旋杆和第三螺旋杆同时回旋,第一螺旋杆回旋驱动滑板向上滑运伸入到杯口中,从而通过滑板将环板向上顶出,以使得容筒向上顶出,第三螺旋杆回旋驱动滑块向左滑运,当滑块向左滑运到连槽的最左端位置时,弯管被打开,茶水经过滤棉从弯管流出,从而流入到装茶水的杯子,而茶水经过滤棉会使得茶叶末吸附在滤棉上,从而使得从弯管流出的茶水纯净,而环板此时被向上顶出杯口外,以便于通过环板将容筒取出,从而将容筒中的茶叶倒出。

2.通过在滑板的顶端面上设置橡胶垫可防止滑板长时间与环板接触而产生磨损,通过在滑块的顶端面上设置防漏垫可有效保证滑块将弯管关闭时的密封性,通过左右相应的两个手拉槽方便对本装置进行移动移动。

3.本发明的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将茶叶和水进行分离,并倒出纯净的茶水,速度快,效率高,且携带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