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煮饭吸水温度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01155发布日期:2018-07-24 20:09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煮饭控制技术,尤指一种煮饭吸水温度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饭煲的煮饭流程中都有一个吸水的过程,在确定功能的情况下,吸水时间都是固定的,为了煮出口感好的米饭,在完成吸水阶段后,大米的含水率需要达到30%左右,而且需要控制在合适的温度;温度过低,大米吸水速度慢,在固定时间内达不到需要的含水率;温度过高,大米的吸水率快,但过高的温度会使大米外表面糊化,导致米饭口感变差,甚至导致米饭夹生。

目前市面上的饭煲的煮饭功能在吸水温度的控制上都采用固定底部加热温度的控制方法,由于吸水时间是固定的,所以此种方法在米量不同的情况下,使得实际吸水温度相差比较大。在小米量的情况下,实际吸水温度会比较高,而在大米量的情况下,实际吸水温度会比较低。由于大米在吸水阶段只有在合适的吸水温度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上述控制方法使得吸水温度不一致,会导致煮出的米饭效果很差,在米量不同的情况下,米饭的口感也会有很大区别。当然,如果把吸水温度控制的过低,时间加长也可以使得大小米量的总温度比较一致,但是由于吸水温度过长,这一方案会导致用户体验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煮饭吸水温度的控制方法,能够在不同米量情况下,在短时间内使得大米在吸水阶段的温度保持基本一致,保证米饭的口感,并提高用户体验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煮饭吸水温度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间歇加热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预设的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多个温度段包括至少第一温度段和第二温度段,所述第二温度段的平均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段的平均温度;其中,每个温度段内均预先设置了温度上限值和温度下限值;

当锅内的水温处于任意的温度段时,统计从温度上限值降温到温度下限值的第一时长t1,并将第一时长t1与预设的时长阈值tb相比较;其中,针对每一个温度段均设置有相应的时长阈值tb;

当在任意的温度段内获得比较结果为第一时长t1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tb时,将水温直接加热至预设的吸水温度段的温度上限值,并使水温在吸水温度段内保持预设的第二时长t2。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当在任意的温度段内获得比较结果为第一时长t1小于时长阈值tb时,继续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后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

可选地,上述通过间歇方式实现加热的过程,结合第二温度段的平均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段的平均温度,能够在不同米量情况下,在短时间内使得大米在吸水阶段的温度保持基本一致,具体地温度段采用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多个温度段的温度值逐渐升高,所述第一温度段的温度上限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段的温度下限值。

方式二:第一温度段与第二温度段包含相同的温度,即第一温度段与第二温度段存在温度交叉,温度交叉可以为相同的温度值或相同的温度范围区间。

进一步地,以方式一的具体方式进行详细展开说明。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当锅内的水温已经变化至吸水温度段,且从吸水温度段的温度上限值降温到吸水温度段的温度下限值的第三时长t3小于预先设置的与吸水温度段对应的第一时长阈值tb-1时,将锅内的水温保持在吸水温度段内,并保持预设的第二时长t2。

可选地,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预设的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包括:将锅内的水温从任意的第一温度段的温度下限值加热到与第一温度段相邻的第二温度段的温度上限值,并从第二温度段的温度上限值自然降温到第二温度段的温度下限值。

可选地,在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预设的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时,加热方式包括:全功率加热。

可选地,随着煮饭时间的延长,相邻的温度段中预设的温度上限值和温度下限值均减小。

可选地,随着煮饭时间的延长,与不同的温度段相对应的时长阈值tb增大。

可选地,在任意的温度段内,温度上限值和温度下限值保持相同的温度差。

可选地,相同的温度差包括:1℃-3℃。

可选地,相邻的温度段之间所述温度上限值间的温度差以及所述温度下限值间的温度差均包括:1℃-3℃;

第二时长t2包括:10-40分钟;

时长阈值tb包括第一时长阈值tb-1,并且时长阈值tb包括:3-5分钟。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预设的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其中,每个温度段内均预先设置了温度上限值和温度下限值;当锅内的水温处于任意的温度段时,统计从温度上限值降温到温度下限值的第一时长t1,并将第一时长t1与预设的时长阈值tb相比较;其中,针对每一个温度段均设置有相应的时长阈值tb;当在任意的温度段内获得比较结果为第一时长t1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tb时,将水温直接加热至预设的吸水温度段的温度上限值,并使水温在吸水温度段内保持预设的第二时长t2。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在不同米量情况下,在短时间内使得大米在吸水阶段的温度保持基本一致,保证了米饭的口感,并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2、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任意的温度段内获得比较结果为第一时长t1小于时长阈值tb时,继续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后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通过该实施例方案,使得无论米量多少,吸水温度都能精准的保持在需要的控制温内。

3、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预设的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时,加热方式包括:全功率加热。通过该实施例方案,保证了每次加热的一致性,不会因为间歇加热过程中热量的耗散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4、本发明实施例中,随着煮饭时间的延长,相邻的温度段中预设的温度上限值和温度下限值均减小。通过该实施例方案,采用逐渐降低控制温度的方式,使得锅内的水温尽快达到吸水温度。

5、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任意的温度段内,温度上限值和温度下限值保持相同的温度差。该是实施例方案简化了控制方案,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煮饭吸水温度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煮饭吸水温度的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煮饭吸水温度的控制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一种煮饭吸水温度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间歇加热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预设的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多个温度段包括至少第一温度段和第二温度段,所述第二温度段的平均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段的平均温度;其中,每个温度段内均预先设置了温度上限值和温度下限值;

当锅内的水温处于任意的温度段时,统计从温度上限值降温到温度下限值的第一时长t1,并将第一时长t1与预设的时长阈值tb相比较;其中,针对每一个温度段均设置有相应的时长阈值tb;

当在任意的温度段内获得比较结果为第一时长t1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tb时,将水温直接加热至预设的吸水温度段的温度上限值,并使水温在吸水温度段内保持预设的第二时长t2。

可选地,上述通过间歇方式实现加热的过程,结合第二温度段的平均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段的平均温度,能够在不同米量情况下,在短时间内使得大米在吸水阶段的温度保持基本一致,具体地温度段采用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多个温度段的温度值逐渐升高,所述第一温度段的温度上限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段的温度下限值。

方式二:第一温度段与第二温度段包含相同的温度,即第一温度段与第二温度段存在温度交叉,温度交叉可以为相同的温度值或相同的温度范围区间,例如第一温度段的温度范围为40-50℃,第二温度段的温度范围可以为45-55℃,或者第二温度段的温度范围可以为50-55℃,通过温度值的不断修正,能实现精准的吸水温度的控制。

进一步地,以方式一的具体方式进行详细展开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煮饭吸水温度的控制方法,如图1、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101-s103:

s101、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预设的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其中,每个温度段内均预先设置了温度上限值和温度下限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当前的煮饭控制方法中,在吸水阶段均采用固定的锅内的水温,使得不同米量时的吸水温度不一致,从而导致煮出的米饭效果很差,在米量不同的情况下,米饭的口感也会有很大区别,降低了用户体验感。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煮饭过程中设置多个连续的、不同的温度段,并使得锅内的水温在该多个连续的、不同的温度段内变化,根据不同的米量自行寻找合适的吸水温度的方法,该实施例方法可以使得针对不同的米量,最后获得的吸水温度基本保持一致,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得该吸水温度,保证了米饭的口感,并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之前,需要预先设置该多个连续的、不同的温度段,并且每个温度段内均包含相应的温度上限值tmax_a和温度下限值tmin_a。如图3所示,该多个温度段可以包括:tmax_a-tmin_a、tmax_b-tmin_b、……tmax_n-tmin_n等,其中,tmax_n-tmin_n是最终获得的吸水温度段。

可选地,在任意的温度段内,温度上限值和温度下限值可以保持相同的温度差。可选地,该相同的温度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3℃,例如,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tmax_a的温度设置范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60℃-70℃,tmin_a的温度设置范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58℃-68℃。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经验可知,米的吸水温度的最佳温度值一般为40℃左右,因此,根据这一数值,可以设置为tmax_n的温度范围包括:38℃-46℃,tmin_n的温度范围可以包括:36℃-44℃。

可选地,随着煮饭时间的延长,相邻的温度段中预设的温度上限值和温度下限值均减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tmax_a>tmax_b>……>tmax_n,tmin_a>tmin_b>……>tmin_n。

可选地,相邻的温度段之间所述温度上限值间的温度差以及所述温度下限值间的温度差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3℃;例如,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tmax_a、tmax_b、……tmax_n相邻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以及tmin_a、tmin_b、……tmin_n相邻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均可以保持2℃。例如,tmax_a的温度设置范围可以包括:60℃-70℃,tmax_b的温度设置范围可以包括:58℃-68℃;tmin_a的温度设置范围可以包括:58℃-68℃,tmin_b的温度设置范围可以包括:56℃-6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使锅内的水温在预设的多个温度段内(如tmax_a-tmin_a、tmax_b-tmin_b、……tmax_n-tmin_n)进行变化之前,还可以预先设置一个较高温t1和较低温t2,使得锅内的水温先上升到该较高温t1,并再次降低到较低温t2后,再次从该t2变化到温度tmax_a,并执行上述的在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的控制方案,该方案可以使得预先有一个缓冲阶段,提高温度控制的准确性,从而增加控制精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t1的温度设置范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60℃-80℃,t2的温度设置范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58℃-68℃。

可选地,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预设的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可以包括:将锅内的水温从任意的第一温度段的温度下限值加热到与第一温度段相邻的第二温度段的温度上限值,并从第二温度段的温度上限值自然降温到第二温度段的温度下限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的控制过程可以是将锅内的水温加热到tmax_a后,采用自然降温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降低到tmin_a,并再次将锅内的水温从tmin_a加热到tmax_b后,采用自然降温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降低到tmin_b,……,根据上述方式使得锅内的水温在设置的各个温度段之间变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设置了温度端t1-t2的情况下,需要先将锅内的水温加热到t1,再通过自然降温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降低到t2,并再次将锅内的水温从t2加热到tmax_a,后续控制方式与上一段落中描述的控制方式相同。

可选地,在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预设的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时,加热方式包括:全功率加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刚开始加热时由于锅内的水温比较低,锅胆和机器本身也是在常温状态,底部加热功率可以控制在比较高的状态,并且可以采用间歇加热的方式,使得锅内的水温慢慢升温到t1,后续在预设的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时,可以使用全功率加热,可以保证每次加热的一致性,不会因为在间歇过程中热量的耗散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s102、当锅内的水温处于任意的温度段时,统计从温度上限值降温到温度下限值的第一时长t1,并将第一时长t1与预设的时长阈值tb相比较;其中,针对每一个温度段均设置有相应的时长阈值tb。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锅内的水温在每一个温度段内变化过程中,可以实时统计每个温度段内从温度上限值降温到温度下限值的时长,即上述的第一时长t1。例如,在tmax_a-tmin_a温度段内,统计从tmax_a降低到tmin_a的时长t1_a,在tmax_b-tmin_b温度段内,统计从tmax_b降低到tmin_b的时长t1_b,类推,在锅内的水温达到每个温度段时统计相应的温度变化时长t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温度段,还预先设置了分别与各个温度段相对应的时长阈值tb,例如,与tmax_a-tmin_a温度段相对应的时长阈值tb_a,与tmax_b-tmin_b温度段相对应的时长阈值tb_b等。

可选地,该时长阈值tb可以包括但不限于:3-5分钟。

可选地,随着煮饭时间的延长,与不同的温度段相对应的时长阈值tb增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与不同温度段相对应的不同的时长阈值t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自行定义。在具体实施中,为了提高控制的准确性,可以设置为随着煮饭时间的延长,与不同的温度段相对应的时长阈值tb增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任意的温度段内,统计出从温度上限值降温到温度下限值的第一时长t1以后,可以将第一时长t1与和该温度段相对应的时长阈值tb相比较,以确定统计出的第一时长t1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并根据比较结果是否可以直接进入吸水阶段,即使水温保持在预设的吸水温度段tmax_n-tmin_n内。

s103、当在任意的温度段内获得比较结果为第一时长t1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tb时,将水温直接加热至预设的吸水温度段的温度上限值,并使水温在吸水温度段内保持预设的第二时长t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预设要求可以是:第一时长t1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tb;当获得比较结果为第一时长t1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tb时,可以确定锅内的水温变化到当前温度段时,已经可以进入吸水阶段,因此可以控制锅内的水温处于吸水温度段tmax_n-tmin_n内,并可以根据预设的吸水时间,即上述的第二时长t2,使水温保持在该吸水温度段内第二时长t2,以使得米在该吸水温度段内充分吸水。

可选地,该第二时长t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0-40分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二时长t2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自行定义,对于其具体数值不做限制。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当在任意的温度段内获得比较结果为第一时长t1小于时长阈值tb时,继续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后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获得比较结果为第一时长t1小于时长阈值tb时,可以确定锅内的水温变化到当前温度段时,还不能直接进入吸水阶段,即还不能直接将水温控制在预设的吸水温度段tmax_n-tmin_n内,因此,需要继续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后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直至满足到达某一个温度段以后,统计出的第一时长t1大于或等于与该温度段对应的时长阈值tb,或者可以直接检测出水温已经处于预设的吸水温度段tmax_n-tmin_n内,则不再依据上述的控制方式控制锅内的水温在各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当锅内的水温已经变化至吸水温度段,且从吸水温度段的温度上限值降温到吸水温度段的温度下限值的第三时长t3小于预先设置的与吸水温度段对应的第一时长阈值tb-1时,将锅内的水温保持在吸水温度段内,并保持预设的第二时长t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前述的方案可知,可以通过统计每个温度段内锅内的水温变化的时长,即第一时长t1,与预设的时长阈值tb的关系来确定当前锅内的水温是否已经满足进入吸水温度段tmax_n-tmin_n的要求,即如果第一时长t1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tb,可以明确地确定当前水温已经可以直接进入吸水阶段,即进入吸水温度段tmax_n-tmin_n内,如果第一时长t1小于时长阈值tb,并且通过检测出的锅内的水温值可以明确地确定当前锅内的水温还未达到吸水温度段tmax_n-tmin_n,则可以继续使锅内的水温在后续温度段内进行变化。但是如果通过检测出的锅内的水温值可以明确地确定当前锅内的水温已经达到了吸水温度段tmax_n-tmin_n,但通过第一时长t1和时长阈值tb的比较结果可知仍然是第一时长t1小于时长阈值tb时,这时不会再控制锅内的水温根据温度段的不同进行变化,因为在具体实施中,在吸水温度段以后不会再设置后续的温度段,并且如果再使锅内的水温进行变化也会错过最佳的吸水温度,因此,需要将锅内的水温保持在该吸水温度段内,并保持预设的第二时长t2,使米在该预设的吸水温度段内充分吸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时长t1包括与吸水温度段tmax_n-tmin_n对应的第三时长t3,并且上述的时长阈值tb包括与吸水温度段tmax_n-tmin_n对应的第一时长阈值tb-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上述方案实施的总时长,即第四时长t4,该第四时长可以包括从预设的第一个温度段进行变化,到最终吸水阶段中保持第二时长t2结束,即t4=t1_a+t1_b+……+t3+t2。

可选地,该第四时长t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0-40分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四时长t4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自行定义,对于其具体数值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案,无论米量多少,吸水温度都能精准的保持在需要的控制温内。并能够快速的到达吸水需要的温度,使得大米含水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30%左右,在保持口感良好的情况下,缩短了整体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给出了实施例一中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控制大米的吸水温度为40℃,将可以t1设置为76℃,t2和tmin_a设置为62℃,tmax_a设置为64℃,每次tmax_a和tmin_a递减温度2℃,tmax_n设置为42℃,tmin_n设置为40℃,t2设置为30分钟,t1设置为3分钟。

在小米量的情况下,当tmin_a递减到58℃时,降温时间t1就超过了3分钟,这时直接把水温设置在tmax_n和tmin_n之间,即设置水温上限为42℃,水温下限为40℃,此时后续大米吸水阶段的水温就能较好的控制在40℃。

在中米量的情况下,当tmin_a递减到50℃时,降温时间t1就超过了3分钟,这时也可以直接把水温设置在tmax_n和tmin_n之间,即设置水温上限为42℃,水温下限为40℃,此时后续大米吸水阶段的水温就能较好的控制在40℃。

在大米量的情况下,当tmin_a递减到44℃时,降温时间t1就超过了3分钟,这时同样可以直接把水温设置在tmax_n和tmin_n之间,即设置水温上限为42℃,水温下限为40℃,此时后续大米吸水阶段的水温就能较好的控制在40℃。

如果在吸水过程中,当tmax_a已经递减到42℃,tmax_a已经递减到40℃,即水温已经处于吸水温度tmax_n和tmin_n之间时,降温时间t1仍没有达到过3分钟,则将水温保持在tmax_n和tmin_n之间不再递减,并一直保持到吸水时间30分钟t4结束。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预设的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其中,每个温度段内均预先设置了温度上限值和温度下限值;当锅内的水温处于任意的温度段时,统计从温度上限值降温到温度下限值的第一时长t1,并将第一时长t1与预设的时长阈值tb相比较;其中,针对每一个温度段均设置有相应的时长阈值tb;当在任意的温度段内获得比较结果为第一时长t1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tb时,将水温直接加热至预设的吸水温度段的温度上限值,并使水温在吸水温度段内保持预设的第二时长t2。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在不同米量情况下,在短时间内使得大米在吸水阶段的温度保持基本一致,保证了米饭的口感,并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2、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任意的温度段内获得比较结果为第一时长t1小于时长阈值tb时,继续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后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通过该实施例方案,使得无论米量多少,吸水温度都能精准的保持在需要的控制温内。

3、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使锅内的水温在预设的多个温度段内进行变化时,加热方式包括:全功率加热。通过该实施例方案,保证了每次加热的一致性,不会因为间歇加热过程中热量的耗散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4、本发明实施例中,随着煮饭时间的延长,相邻的温度段中预设的温度上限值和温度下限值均减小。通过该实施例方案,采用逐渐降低控制温度的方式,使得大米吸水温度尽快达到吸水温度。

5、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任意的温度段内,温度上限值和温度下限值保持相同的温度差。该是哈私立方案简化了控制方案,易于实施。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