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茶具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3585发布日期:2018-09-14 21:5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加水、自动倒茶的智能茶具套件。



背景技术:

文献号为cn202128226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组合茶具,主要包括一储水容器、控制装置及茶具底座,储水容器是设于控制装置的上端,且控制装置是紧固于茶具底座上;控制装置呈倒喇叭状,储水容器是活动设在控制装置的大口端处,控制装置的小口端与茶具底座紧固于一体,在控制装置的小口端处还设有阀门板,控制装置内还设有导水孔,茶具底座上还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是与控制装置中的小口端处的导水孔口相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观赏性强,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进行泡茶时,其整个过程简单、快捷、方便,不容易被开水烫伤。

——上述专利的方案简化了泡茶的过程且更为安全具有观赏性,该类茶具的普及也体现了人们对于具有新功能、新形态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接受度,故设计制造使用更为方便、安全且智能化的茶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共同追求。

另外,市面上最新型的与茶具配用的烧水壶通过在底座上的供电座中间安装进水连接头,在烧水壶底部安装带有单向阀的进水接头,使得能够将水从水桶中直接经壶底抽入至烧水壶中,省去了在底座上方设置水龙头的结构,方便了用户使用。

然而该种烧水壶仍有可改进之处,比如烧水壶在出水方式上也有进一步改进余地,再比如消毒锅仅支持通过将水加热至沸腾来对茶杯、茶壶进行高温消毒,然对于使茶具泛黄的茶渍单纯的加热并无作用。

另一方面,臭氧由于其强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祛除有色污渍的功能,但是现有的臭氧发生器一般通过配合气泵、气石将臭氧排入水中进行消毒,但是从水中溢出的臭氧会对人的呼吸系统产生伤害,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且功能丰富的茶具套件。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茶具套件,包括有整体呈长方体形状的茶盘,安装在茶盘右侧的烧水壶套件,转动地安装在茶盘左侧的茶杯转盘,通过磁力吸附在茶杯转盘上的多个茶杯,以及安装在茶盘上位于烧水壶套件和茶杯转盘之间的茶壶;

所述烧水壶套件包括有底座、烧水壶和消毒锅;

所述烧水壶侧壁下部一体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朝向正下方;所述烧水壶侧壁远离出水管一侧连接有把手;所述茶壶位于所述出水管的下方;

所述茶盘右侧成型有用于定位所述烧水壶套件的烧水壶套件定位座,所述茶盘上靠近烧水壶左侧的位置成型有用于定位所述茶壶的圆形槽体形状的茶壶安装座;

所述茶壶包括有插接在茶壶安装座上的茶壶座,设置在茶壶座上端的壶体以及设置在壶体上端的茶壶盖;

所述茶壶盖上成型有用于供烧水壶的出水管往茶壶内注入开水的注水口;

所述壶体底面偏离中心点的位置成型有出茶孔,且壶体下端固定连接有高铝瓷材质的固定阀片;所述茶壶座上端中间成型有阀片安装槽,所述茶壶座上端朝向茶杯转盘一侧成型有向外延伸的出茶通道,且出茶通道与阀片安装槽相连通;所述阀片安装槽内转动地安装有一个高铝瓷材质的旋转阀片,所述旋转阀片的一侧成型有缺口部,所述旋转阀片远离缺口部的一侧成型有阀柄部,所述阀柄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出茶磁铁a,所述茶壶座上端对应阀柄部及出茶磁铁a的位置成型有圆弧形的阀柄容槽;所述旋转阀片以及固定阀片配合构成一个控制茶水流出的阀门;

所述旋转阀片转动至缺口部与出茶孔对齐时,所述阀门导通,壶体的出茶孔与出茶通道连通;所述旋转阀片转动至缺口部与出茶孔错开时,所述阀门闭合;

所述茶盘内顶部位于茶壶安装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输出轴竖直朝上设置的出茶电机。所述茶壶安装座上方设有与出茶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出茶驱动盘,所述出茶驱动盘上偏离中心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出茶磁铁a通过磁力配合驱动旋转阀片转动出茶磁铁b;所述茶壶座下端成型有容纳所述出茶驱动盘的驱动腔;

所述茶盘左侧上端成型有一个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底部中间成型有一个向上延伸的转盘安装柱,所述茶杯转盘转动安装在所述转盘安装柱上;

所述茶杯转盘包括有圆形的盘体,固定连接在盘体上端中间的提手,等间距地固定连接在盘体外周的多个整体呈l形的导磁块,以及一体连接在盘体下端中间的环形的从动套;

所述从动套转动套设在转盘安装柱的上部外壁,所述从动套上沿周向等距连接有多个转盘磁铁a;所述转盘安装柱内固定安装有输出轴竖直朝上的茶杯转动电机,所述茶杯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茶杯驱动转盘,所述茶杯驱动转盘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各个转盘磁铁a通过磁力配合从而驱动茶杯转盘转动的转盘磁铁b;

所述茶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导磁块通过磁力吸紧的固定磁铁;所述茶盘内位于集水槽的外壁安装有霍尔传感器c;上方放置有茶杯的导磁块经过霍尔传感器c的位置时,霍尔传感器c检测到信号;

所述茶盘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霍尔传感器c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茶杯转动电机、出茶电机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壶体内底部外周成型有上凸圈,所述壶体内位于上凸圈上端设置有一个不锈钢材质的过滤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盘体上位于导磁块和从动套之间的环形区域内成型有多个上下贯通的下水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茶盘上位于集水槽的上端外周成型有与茶杯转盘下端外周滑动连接的台阶部;所述茶杯转盘的下端外周成型有与台阶部相抵的支撑柱。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集水槽内壁呈上宽下窄的槽体结构,所述集水槽下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从茶盘侧壁穿出;所述茶盘下端连接有底盖。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烧水壶套件的底座上端安装有用于为烧水壶供电的供电座a和用于为消毒锅供电的供电座b;所述供电座a、供电座b的具有以同心圆布置的供电电极,所述供电座a、供电座b的中间连接有进水连接头;所述烧水壶、消毒锅的底部安装有与进水连接头密封套接的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内安装有自下而上单向导通的单向阀;

所述消毒锅上端设有锅盖,所述消毒锅内成型有纵向设置的隔板,所述消毒锅内位于隔板的一侧为盛水部,另一侧为回气部;所述回气部内底部成型有一个排气孔,所述消毒锅底部连接有两个同圆心设置的密封环a,所述排气孔位于两个密封环a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消毒锅安装到供电座b上之后,所述密封环a与底座上端面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所述底座上端位于两个所述密封环a之间的空间内成型有排气槽,所述底座上位于排气槽内连接有排气接头,所述排气接头连接有管道e;

所述底座内安装有隔膜泵和臭氧发生管;

所述隔膜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a、管道b分别与烧水壶、消毒锅下方的进水连接头相连接,通向烧水壶的管道a上串联有第三电磁阀,通向消毒锅的管道b上串联有第四电磁阀;

所述隔膜泵的进口端通过管道c、管道d连接有插设在水桶上端桶口的水桶接头;

所述水桶接头包括有下接头体以及固定连接在下接头体上端的上接头体,所述下接头体和上接头体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吸水树脂球;

所述下接头体包括有上宽下窄的圆锥形的插接部以及一体连接在插接部上端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外径大于插接部上端部的外径;所述下接头体内底面均匀成型有透气孔;所述下接头体内底部一体连接有抽水管和回气管,所述抽水管、回气管上端延伸到下接头体内上部,所述抽水管下端延伸到水桶内底部;

所述上接头体上端一体成型有抽水接头、吸气接头和回气接头,所述抽水接头下端与抽水管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回气接头下端与回气管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吸气接头与下接头体内上部连通;

所述管道c与抽水接头连接,所述管道c上串联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管道d与吸气接头连接,所述管道d上串联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管道e与回气接头连接;

所述臭氧发生管连接在管道d上吸气接头与第二电磁阀之间;

所述底座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供电座a、供电座b、臭氧发生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烧水壶的上端可拆卸地旋接有壶盖,所述壶盖下端一体连接有一个纵向设置的排气阀管,所述排气阀管内滑动安装有一个阀杆,所述排气阀管下端固定连接有阀管封盖,所述阀杆下端连接有导磁钢片,所述阀杆下端与阀管封盖上端之间安装有用以将阀杆上推的弹簧;所述阀管顶部成型有限制阀杆上端向上脱出的定位壁;

所述阀管上部侧壁成型有通气口a,所述阀杆上部成型有与通气口a相连通的l形的通气口b;所述阀杆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阀杆顶部侧壁将所述通气口a封堵;

所述烧水壶的底部靠近出水管一侧安装有磁铁a,所述底座内左侧安装有通过检测磁铁a位置从而判断出水管位置的霍尔传感器;

所述烧水壶的底部靠近把手一侧安装有导磁钢柱,所述底座内安装有磁化所述导磁钢柱、导磁钢片的电磁铁;

所述导磁钢柱、导磁钢片磁化后相互吸引,将阀杆向下拉动封堵所述通气口a;

所述霍尔传感器、电磁铁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茶杯转动电机驱动茶杯转盘转动,并通过出茶电机控制旋转阀片的开闭,使得茶壶中的茶能够自动倒入茶杯转盘上的各个茶杯中。

另外,茶杯底部的固定磁铁一方面用于将茶杯定位在茶杯转盘上,一方面固定磁铁能够将导磁块磁化,在茶壶倒茶之前,可通过茶杯转动电机控制茶杯转盘旋转一周,便可通过霍尔传感器c检测到茶杯转盘上的茶杯数量和位置,这样可以为计算出烧水壶往茶壶中加水的量。

另外,茶杯转盘由于其与茶杯转动电机是通过磁力实现传动的,这样茶杯转盘可以方便拆下,方便了对集水槽内进行清洗。

所述烧水壶套件的所述隔膜泵配合电磁阀可实现往烧水壶、消毒锅内泵入水或空气或臭氧气体。

当消毒锅内需要进行臭氧消毒时,隔膜泵及臭氧发生管同时工作使臭氧气体进入消毒锅内,对消毒锅内的茶具进行消毒、祛除污渍。

当烧水壶需要实现自动出水时,通过电磁铁使壶盖上的通气口a封闭后,隔膜泵往烧水壶内通入空气使烧水壶内气压增大使水从出水管流出,从而实现自动出水。

可见,本发明中隔膜泵配合四个电磁阀、臭氧发生管及电磁铁实现了进水、出水、臭氧进气消毒多个功能。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臭氧溢出到空气中对人体呼吸系统的伤害,本发明通过在消毒锅内设置隔板使消毒锅内隔板一侧的小部分空间形成回气部,进入消毒锅内的臭氧气体经回气部、排气孔、排气槽、排气接头、管道e、回气接头、回气管流回到水桶内上部的空间,使得臭氧在彻底分解之前在消毒锅与水桶之间循环,只要保证水桶接头与水桶之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此处所述的封闭不等同于密封,比如隔膜泵往烧水壶内泵入空气时,空气可通过水桶接头与水桶桶口之间的缝隙进入水桶内),绝大部分的臭氧气体就不会散发到空气中。

另外,烧水壶出水时将烧开的水倒入茶壶内,这就需要对烧水壶出水管的位置进行确认,只有出水管的位置正确才能出水。故在烧水壶底部安装磁铁a,在底座内安装霍尔传感器来实现烧水壶出水管的定位,在出水管的位置确定之后,通过电磁铁使导磁钢柱磁化进而吸引导磁钢片磁化从而使导磁钢片和导磁钢柱相互吸紧,从而使阀杆压缩弹簧向下移动,进而使阀杆顶部侧壁将通气口a封堵,再进一步通过隔膜泵向烧水壶内泵入空气使烧水壶内气压增大,从而使开水从出水管流出。

此外,消毒锅底部的进水接头同时用于进水和进气,但在使用臭氧进行消毒时,为了使臭氧能够与消毒锅内的水充分接触,故而在消毒锅的进水接头上端连接进水进气罩,在确保能够以正常速度进水的基础上,使进入消毒锅内的臭氧气体能够与消毒锅内的水充分接触以增加溶解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茶盘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茶杯转盘、茶杯及茶杯转动电机部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茶壶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烧水壶套件中主要部件的连接框图。

图7是底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底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烧水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烧水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壶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消毒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消毒锅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消毒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水桶接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水桶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是进水进气罩剖视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是上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p、烧水壶套件;1、底座;11、上壳体;110、下壳体;111、供电座a;112、供电座b;113、排气槽;114、排气接头;115、管接头组;12、电磁铁;13、隔膜泵;14、臭氧发生管;15、霍尔传感器;2、烧水壶;20、把手;21、出水管;22、壶盖;221、壶盖把手;222、排气阀管;2221、通气口a;223、阀杆;2231、通气口b;224、弹簧;225、阀管封盖;226、导磁钢片;23、导磁钢柱;24、磁铁a;3、消毒锅;3a、隔板;301、排气孔;302、密封环a;31、锅盖;32、进水进气罩;321、下板体;3211、上凸圈;3212、上凸头;3213、连接卡口;322、上罩体;3220、冒气板;3221、冒气孔;3222、中空浮环;3223、套接圈;3224、出水孔;3225、密封环b;3226、连接卡头;4、水桶接头;41、下接头体;41a、支撑部;41b、插接部;411、透气孔;412、抽水管;413、回气管;42、上接头体;421、抽水接头;422、吸气接头;423、回气接头;431、第一电磁阀;432、第二电磁阀;433、第三电磁阀;434、第四电磁阀;40、水桶;51、茶盘;510、底盖;511、集水槽;5111、台阶部;512、转盘安装柱;513、茶壶安装座;515、烧水壶套件定位座;516、霍尔传感器c;52、茶杯转盘;521、提手;522、导磁块;523、下水孔;524、从动套;53、茶杯;531、固定磁铁;54、茶壶;541、茶壶座;5411、阀片安装槽;5412、出茶通道;5413、阀柄容槽;5414、驱动腔;542、旋转阀片;5421、缺口部;5422、阀柄部;5423、出茶磁铁a;543、壶体;5431、上凸圈;5432、出茶孔;5433、固定阀片;544、过滤网;545、茶壶盖;5451、注水口;55、茶杯转动电机;551、茶杯驱动转盘;56、出茶电机;561、出茶驱动盘;57、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智能茶具套件,包括有整体呈长方体形状的茶盘51,安装在茶盘右侧的烧水壶套件p,转动地安装在茶盘左侧的茶杯转盘52,通过磁力吸附在茶杯转盘上的多个茶杯53,以及安装在茶盘上位于烧水壶套件和茶杯转盘之间的茶壶54。

所述烧水壶套件包括有底座1、烧水壶2和消毒锅3。

所述烧水壶侧壁下部一体连接有出水管21,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朝向正下方;所述烧水壶侧壁远离出水管一侧连接有把手20;所述茶壶位于所述出水管的下方。

所述茶盘右侧成型有用于定位所述烧水壶套件的烧水壶套件定位座515,所述茶盘上靠近烧水壶左侧的位置成型有用于定位所述茶壶的圆形槽体形状的茶壶安装座513。

所述茶壶包括有插接在茶壶安装座上的茶壶座541,设置在茶壶座上端的壶体543以及设置在壶体上端的茶壶盖545。

所述茶壶盖上成型有用于供烧水壶的出水管往茶壶内注入开水的注水口5451。

所述壶体底面偏离中心点的位置成型有出茶孔5432,且壶体下端固定连接有高铝瓷材质的固定阀片5433;所述茶壶座上端中间成型有阀片安装槽5411,所述茶壶座上端朝向茶杯转盘一侧成型有向外延伸的出茶通道5412,且出茶通道与阀片安装槽相连通;所述阀片安装槽内转动地安装有一个高铝瓷材质的旋转阀片542,所述旋转阀片的一侧成型有缺口部5421,所述旋转阀片远离缺口部的一侧成型有阀柄部5422,所述阀柄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出茶磁铁a5423,所述茶壶座上端对应阀柄部及出茶磁铁a的位置成型有圆弧形的阀柄容槽5413;所述旋转阀片以及固定阀片配合构成一个控制茶水流出的阀门。

所述旋转阀片转动至缺口部与出茶孔对齐时,所述阀门导通,壶体的出茶孔与出茶通道连通;所述旋转阀片转动至缺口部与出茶孔错开时,所述阀门闭合。

所述壶体底部沿周向成型有两个以上的插接柱,所述茶壶座上端成型有与插接柱配合插接的插接孔,使得壶体与茶壶座不能相对转动。

另外,所述茶壶座底部与茶壶安装座内底部之间也对应的设置有阻挡茶壶座相对茶壶安装座转动的定位头和定位口。

所述茶盘内顶部位于茶壶安装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输出轴竖直朝上设置的出茶电机56。所述茶壶安装座上方设有与出茶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出茶驱动盘561,所述出茶驱动盘上偏离中心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出茶磁铁a通过磁力配合驱动旋转阀片转动出茶磁铁b;所述茶壶座下端成型有容纳所述出茶驱动盘的驱动腔5414。

所述茶盘左侧上端成型有一个集水槽511,所述集水槽的内底部中间成型有一个向上延伸的转盘安装柱512,所述茶杯转盘转动安装在所述转盘安装柱上。

所述茶杯转盘包括有圆形的盘体,固定连接在盘体上端中间的提手521,等间距地固定连接在盘体外周的多个整体呈l形的导磁块522,以及一体连接在盘体下端中间的环形的从动套524。

所述从动套转动套设在转盘安装柱的上部外壁,所述从动套上沿周向等距连接有多个转盘磁铁a;所述转盘安装柱内固定安装有输出轴竖直朝上的茶杯转动电机55,所述茶杯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茶杯驱动转盘551,所述茶杯驱动转盘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各个转盘磁铁a通过磁力配合从而驱动茶杯转盘转动的转盘磁铁b。

所述茶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导磁块通过磁力吸紧的固定磁铁531;所述茶盘内位于集水槽的外壁安装有霍尔传感器c516;上方放置有茶杯的导磁块经过霍尔传感器c的位置时,由于固定磁铁将导磁块磁化,霍尔传感器c检测到信号。

所述茶盘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为基于单片机的控制器。所述霍尔传感器c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茶杯转动电机、出茶电机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壶体内底部外周成型有上凸圈5431,所述壶体内位于上凸圈上端设置有一个不锈钢材质的过滤网544。

所述盘体上位于导磁块和从动套之间的环形区域内成型有多个上下贯通的下水孔523。

所述茶盘上位于集水槽的上端外周成型有与茶杯转盘下端外周滑动连接的台阶部5111;所述茶杯转盘的下端外周成型有与台阶部相抵的支撑柱。支撑柱与台阶部之间形成间隙,当茶杯中的剩余茶水倒到茶杯转盘上之后,部分的茶水从茶杯转盘与集水槽之间的缝隙流到集水槽内。

所述集水槽内壁呈上宽下窄的槽体结构,所述集水槽下端连接有排水管57,所述排水管从茶盘侧壁穿出;所述茶盘下端连接有底盖510。

本发明通过设置茶杯转动电机驱动茶杯转盘转动,并通过出茶电机控制旋转阀片的开闭,使得茶壶中的茶能够自动倒入茶杯转盘上的各个茶杯中。

另外,茶杯底部的固定磁铁一方面用于将茶杯定位在茶杯转盘上,一方面固定磁铁能够将导磁块磁化,在茶壶倒茶之前,可通过茶杯转动电机控制茶杯转盘旋转一周,便可通过霍尔传感器c检测到茶杯转盘上的茶杯数量和位置,这样可以为计算出烧水壶往茶壶中加水的量。

另外,茶杯转盘由于其与茶杯转动电机是通过磁力实现传动的,这样茶杯转盘可以方便拆下,方便了对集水槽内进行清洗。

实施例2

结合图6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以下改进:所述烧水壶套件的底座上端安装有用于为烧水壶供电的供电座a111和用于为消毒锅供电的供电座b112;所述供电座a、供电座b的具有以同心圆布置的供电电极,所述供电座a、供电座b的中间连接有进水连接头;所述烧水壶、消毒锅的底部安装有与进水连接头密封套接的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内安装有自下而上单向导通的单向阀。

现有技术中的该类烧水壶底座内安装有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供电座a通常包括用于给加热器供电的两个供电电极,以及与壶底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的2-3个电极。相应的,烧水壶和消毒锅的底部相应的设有同心圆布置的受电座,所述进水接头位于受电座的中间。由于该部分技术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文中不再赘述。

所述消毒锅上端设有锅盖31,所述消毒锅内成型有纵向设置的隔板3a,所述消毒锅内位于隔板的一侧为盛水部,另一侧为回气部;所述回气部内底部成型有一个排气孔301,所述消毒锅底部连接有两个同圆心设置的密封环a302,所述排气孔位于两个密封环a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消毒锅安装到供电座b上之后,所述密封环a与底座上端面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所述底座上端位于两个所述密封环a之间的空间内成型有排气槽113,所述底座上位于排气槽内连接有排气接头114,所述排气接头连接有管道e。

所述底座内安装有隔膜泵13和臭氧发生管14。

所述隔膜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a、管道b分别与烧水壶、消毒锅下方的进水连接头相连接,通向烧水壶的管道a上串联有第三电磁阀433,通向消毒锅的管道b上串联有第四电磁阀434。

所述隔膜泵的进口端通过管道c、管道d连接有插设在水桶上端桶口的水桶接头4。

所述水桶接头包括有下接头体41以及固定连接在下接头体上端的上接头体42,所述下接头体和上接头体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吸水树脂球。吸水树脂球由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制成,吸水树脂球使得通过臭氧发生管的气体较为干燥,确保臭氧发生管能够正常工作。

所述下接头体包括有上宽下窄的圆锥形的插接部41b以及一体连接在插接部上端的支撑部41a,所述支撑部的外径大于插接部上端部的外径;所述下接头体内底面均匀成型有透气孔411;所述下接头体内底部一体连接有抽水管412和回气管413,所述抽水管、回气管上端延伸到下接头体内上部,所述抽水管下端延伸到水桶内底部。

所述抽水管位于下接头体底面下方的部分可为软管。所述锥形的插接部便于插入桶口,所述支撑部抵在桶口上端。

所述上接头体上端一体成型有抽水接头421、吸气接头522和回气接头423,所述抽水接头下端与抽水管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回气接头下端与回气管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吸气接头与下接头体内上部连通。

所述管道c与抽水接头连接,所述管道c上串联有第一电磁阀431;所述管道d与吸气接头连接,所述管道d上串联有第二电磁阀432;所述管道e与回气接头连接。

所述臭氧发生管连接在管道d上吸气接头与第二电磁阀之间。

所述底座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供电座a、供电座b、臭氧发生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板可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通过单片机配合继电器控制电磁阀、电磁铁、加热器、臭氧发生管等的工作均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文中的功能描述可以容易实现,且具体电路控制部分并非本发明的重点,文中不展开描述。

所述烧水壶侧壁下部一体连接有出水管21,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朝向正下方;所述烧水壶侧壁远离出水管一侧连接有把手20。

所述烧水壶的上端可拆卸地旋接有壶盖22,所述壶盖下端一体连接有一个纵向设置的排气阀管222,所述排气阀管内滑动安装有一个阀杆223,所述排气阀管下端固定连接有阀管封盖225,所述阀杆下端连接有导磁钢片226,所述阀杆下端与阀管封盖上端之间安装有用以将阀杆上推的弹簧224;所述阀管顶部成型有限制阀杆上端向上脱出的定位壁。

所述阀管上部侧壁成型有通气口a2221,所述阀杆上部成型有与通气口a相连通的l形的通气口b2231;所述阀杆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阀杆顶部侧壁将所述通气口a封堵。

所述烧水壶的底部靠近出水管一侧安装有磁铁a24,所述底座内左侧安装有通过检测磁铁a位置从而判断出水管位置的霍尔传感器15。

所述烧水壶的底部靠近把手一侧位于导磁钢片的正下方安装有导磁钢柱23,所述底座内安装有磁化所述导磁钢柱、导磁钢片的电磁铁12。具体的,所述电磁铁将导磁钢柱磁化之后,导磁钢柱吸引导磁钢片。

所述导磁钢柱、导磁钢片磁化后相互吸引,将阀杆向下拉动封堵所述通气口a。

所述霍尔传感器、电磁铁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烧水壶内壁上部成型有旋接部,所述壶盖外壁成型有与旋接部配合连接的凸条;所述壶盖外壁套设有密封圈a,所述密封圈a与烧水壶上端密封相抵;所述壶盖上端中间位置连接有壶盖把手,所述壶盖把手往出水管一侧延伸。所述把手方便用户分辨壶盖的方向。

所述底座包括有上壳体11以及通过螺钉连接在上壳体下端的下壳体110。

所述上壳体侧壁安装有管接头组115,管接头组包括三路分别与管道c、管道d和管道e串联的管接头。

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有升压变压器,所述升压变压器的高压输出端与臭氧发生管电连接。

另外,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或者通过无线电与控制器实现电连接。

所述底座上端靠近烧水壶一侧安装有控制按键组,控制按键组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控制按键组包括有电源开关键、烧水壶加水键、烧水壶烧水键、烧水壶出水键、消毒锅加水键、消毒锅消毒键和消毒锅加热键。

在控制电路板控制下,按设定执行以下操作:

一次按下电源开关键,方可继续操作其它按键;再次按下电源开关键,其它按键不可输入。

一次按下烧水壶加水键,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导通,隔膜泵工作;再次按下烧水壶加水键,隔膜泵停止工作,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截止。

一次按下烧水壶烧水键,供电座a通电使烧水壶内的加热器对烧水壶内的水进行加热;再次按下烧水壶烧水键,供电座a断电。

一次按下消毒锅加水键,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导通,隔膜泵工作;再次按下消毒锅加水键,隔膜泵停止工作,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截止。

一次按下消毒锅消毒键,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导通,隔膜泵、臭氧发生管工作;再次按下消毒锅消毒键,隔膜泵、臭氧发生管停止工作,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截止。

一次按下消毒锅加热键,供电座b通电使消毒锅内的加热器对消毒锅内的水进行加热;再次按下消毒锅加热键,供电座b断电。

一次按下烧水壶出水键,若霍尔传感器检测到信号,证明烧水壶出水管的位置正确,则电磁铁通电,使导磁钢柱和导磁钢片磁化,导磁钢片与导磁钢柱由于磁力相吸引从而将阀杆向下拉,阀杆顶部侧壁封堵通气口a,接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导通,隔膜泵工作,使烧水壶内气压升高,烧水壶内的水在压力作用下由出水管流出;再次按下烧水壶出水键,电磁铁、隔膜泵停止工作,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截止。

若霍尔传感器未检测到信号,证明烧水壶出水管的位置不正确,控制电路板通过与之电连接的蜂鸣器发出警报,提示用户调整烧水壶位置。

——上述按压烧水壶出水键的方式可用于手动泡茶。

在2秒钟内连续按压烧水壶出水键两次,则进入自动泡茶模式。具体的,控制电路板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茶杯转动电机工作,使茶杯转盘转动360°,放有茶杯的导磁块经过霍尔传感器c时被霍尔传感器c检测到,控制器可获知茶杯转盘上的茶杯数量,从而确定往茶壶内加水的量;

接着,控制电路板控制烧水壶进入出水程序,出水前的判断步骤与上述手动泡茶的步骤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根据控制器返回的茶杯数量信息调整出水管出水的时间,也就是控制隔膜泵往烧水壶泵入空气的时间。

在烧水壶往茶壶内完成加水之后,控制器控制出茶电机工作,即霍尔传感器c检测到一个茶杯到达茶壶所在工位时,通过出茶电机带动旋转阀片转动使阀门打开一段时间(1.5-3s)。需要说明的是,霍尔传感器c安装在茶壶和茶杯转盘的中心连线上时最为方便,若安装在其它位置,则在霍尔传感器c检测到茶杯后,还需要通过茶杯转动电机控制茶杯继续转动一个角度(该角度大小等于当前茶杯、茶杯转盘中心连线与茶壶、茶杯转盘的中心连线的夹角),使茶杯与茶壶的出茶通道对齐。

若茶杯数量较多,茶壶的容量不足以一次加满所有茶杯,则茶壶需要进行两次甚至三次加水,仅需要重复加水、出茶的流程即可。

为了倒入每个茶杯中的茶浓度一致,或者说浓度差较小,可先往每个茶杯中倒入半杯茶,直到每个茶杯倒入半杯茶之后,茶杯转盘反向转动继续依次往茶杯中加入另外半杯茶。由于茶叶浸泡时间越长会使茶水浓度越高,上述方式能够使得各杯茶的浓度保持相近。

实施例3

结合图17、图18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以下改进:所述消毒锅内进水接头的上端连接有一个进水进气罩32;所述进水进气罩包括有下板体321以及滑动套接在下板体外周的上罩体322。

所述下板体的上端外周等距地成型有多个上凸头3212,所述上板体上端位于上凸头的内周成型有上凸圈3211,所述下板体的外周等距地成型有2或3个连接卡口3213。

所述上罩体包括有圆形的冒气板3220、连接在冒气板外周的环形的中空浮环3222,以及一体连接在冒气板下端的套接圈3223。

所述冒气板上均匀成型有冒气孔3221,所述套接圈内周与下板体外周滑动连接,所述套接圈上均匀开设有出水孔3224;所述冒气孔的面积小于出水孔面积的1/10。出水孔的面积为0.1-0.5cm²。

所述冒气板的下端对应上凸圈的位置连接有密封环b3225,所述套接圈内周的下端部成型有与连接卡口等数量的连接卡头3226。

所述下板体的中间通过螺纹连接在进水接头的上端。所述上罩体与下板体之间通过2-3对连接卡口和连接卡头实现连接,连接之后连接卡口和连接卡头的位置相互错开,这样在正常使用时上罩体与下板体脱离的概率很低,需要彻底清洗消毒锅时又能方便地将上罩体拆下。

消毒锅底部的进水接头同时用于进水和进气,但在使用臭氧进行消毒时,为了使臭氧能够与消毒锅内的水充分接触,故而在消毒锅的进水接头上端连接进水进气罩,在确保能够以正常速度进水的基础上,使进入消毒锅内的臭氧气体能够与消毒锅内的水充分接触以增加溶解度。

具体的,在消毒锅进水过程中,水流将上罩体向上推起,水从冒气孔和出水孔进入消毒锅内;随着消毒锅内水位的上升,上罩体的中空浮环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使的上罩体整体向上浮起,从而使得出水孔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由于大部分的水是从口径较大的出水孔流到消毒锅内,阻力相对较小,不会显著影响水流入消毒锅内的速度。当消毒锅内放入待消毒物件后,压迫上罩体向下移动,使得密封环b与上凸圈密封相抵,往消毒锅内通入臭氧气体时气体只能从处于导通状态的冒气孔冒出,口径较小的冒气孔使臭氧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改善了消毒、去污渍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