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工位水容器的饮料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5311发布日期:2018-09-07 23:2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饮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双工位水容器的饮料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处理包含预包装成分的胶囊、囊包、盒、小袋或其它单服包装以用于借助于热和可能加压的水来生产饮料的饮料生产设备,这些饮料生产设备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并且正在努力减少其成本和尺寸,以及包装和输运成本,并且还在努力使它们在可用空间很小的房屋中的使用更加实用。

目前的饮料生产设备设有可移动水容器,当设备不使用时从进水连接拆卸下来并可接收在提供于设备中的回收座的内部的非操作位置中,使用时,拆卸安装麻烦,浪费时长,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无法快速便捷的进行换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双工位水容器的饮料生产设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双工位水容器的饮料生产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水容器、出料器、顶盖、扭转装置、机体、旋转套,所述底座一侧机体垂直连接,所述机体顶部连接有顶盖,所述机体为倒l型,所述机体顶部连接有出料器,所述机体安装有扭转装置,所述安装有扭转装置与套设在机体上的旋转套相连接,所述旋转套与水容器固定连接,所述水容器与机体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所述扭转装置由壳体、复位装置、拉动装置、导向辅助装置、旋转定位装置、张紧装置、传动装置组成,所述壳体为圆形,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复位装置、拉动装置、导向辅助装置、旋转定位装置、张紧装置、传动装置,所述旋转定位装置与拉动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定位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旋转套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张紧装置滑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复位装置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导向辅助装置相接触。

作为优化,所述导向辅助装置由固定座、顶升弹簧、弹簧座、铰链座、杠杆、限位杆组成,所述固定座左端与顶升弹簧底部焊接,所述顶升弹簧顶部与弹簧座相连接,所述弹簧座铰接在杠杆的左端,所述杠杆中间与铰链座铰链连接,所述杠杆右端与传动装置相接触,所述铰链座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右端垂直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顶部与杠杆右端活动接触。

作为优化,所述传动装置由转轴、转盘、滑块、旋转座、转杆、第二滑块、大齿轮、小齿轮、从动皮带轮、传动带组成,所述转盘通过转轴安装在壳体中心处,所述转盘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转杆的短端滑动连接,所述转杆铰接在旋转座上,所述转杆的长端与设在大齿轮上的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所述小齿轮与从动皮带轮同轴连接,所述从动皮带轮通过传动带与旋转定位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与张紧装置滑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旋转套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张紧装置由张紧轮、轮架、移动板、弹簧、伸缩杆组成,所述伸缩杆的固定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与移动板垂直焊接在一起,所述张紧轮通过轮架安装在移动板上,所述张紧轮与传动带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弹簧,所述移动板通过弹簧与壳体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旋转定位装置由主动皮带轮、转轮、凸块、制动机构、环形架、总导向轮组成,所述主动皮带轮与转轮为同心圆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转轮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个凸块,所述制动机构设有个并均匀围绕在转轮外围,所述制动机构安装在环形架内,所述凸块与制动机构相配合,所述总导向轮设在环形架外侧,所述总导向轮与制动机构滑动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制动机构由弹力块、导向杆、导套、分导向轮、拉绳、制动弹簧组成,所述弹力块为弧形且圆心与转轮一致,所述弹力块的两侧通过制动弹簧与环形架相连接,所述弹力块中间与导向杆一端相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套设在导套内,所述导套固定连接在环形架内,所述导向杆套设在导套内的一端与拉绳一端相连接,所述拉绳另一端依次绕过分导向轮、总导向轮与拉动装置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拉动装置由拉环、滑轮、牵绳、弧形滑杆、支杆、拉力弹簧、连接杆、固定轴、旋转盘、弧形滑轨组成,所述弧形滑杆设在弧形滑轨内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轨的首尾端通过连接杆与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通过支杆与弧形滑杆中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杆中间通过拉力弹簧与弧形滑轨相连接,所述弧形滑杆的右端与拉绳相连接,所述述弧形滑杆左端与牵绳一端相连接,所述牵绳另一端绕过滑轮与设在壳体外的拉环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复位装置由主动链条轮、链条、从动链条轮、传动齿轮、弧形齿条、弧形导轨、活动杆、铰链轴、压缩弹簧、支架组成,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所述支架设有铰链轴,所述铰链轴与活动杆中间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右端通过压缩弹簧与固定座相连接,所述活动杆左端铰接在弧形齿条上,所述弧形齿条与弧形导轨相配合,所述弧形齿条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从动链条轮为同心圆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链条轮通过链条与主动链条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链条轮与大齿轮同轴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要对水容器进行换位时,参考图3,旋转转轮来带动小齿轮旋转,转轮上的凸块与弹力块的配合能够对转轮进行定位和制动,大齿轮的周长刚好是小齿轮的2倍,大齿轮与小齿轮的啮合能够实现转杆长端大距离旋转180度,能够使转杆通过杠杆原理轻易带动转轴进行180度旋转,使旋转套带动水容器旋转到机体背面,张紧装置能够对传动带进行张紧,防止打滑,导向辅助装置的顶升弹簧能够使杠杆将滑块向要移动的方向推,起到导向辅助的作用,当水容器进行收回时,参考图4,拉动牵绳,使弧形滑杆在弧形滑轨上滑动,拉动拉绳使弹力块向环形架移动,松开对转轮的制动,导向杆与导套的配合能够对弹力块进行导向,通过复位装置的活动杆与压缩弹簧的配合能够使弧形齿条带动扭转装置及水容器进行复位,然后松开拉环,通过拉力弹簧、制动弹簧的作用对制动机构进行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扭转转轮就能够将水容器进行换位,再复位时,拉动拉环便可松开制动,水容器自动进行复位,换位方便快捷,节省时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双工位水容器的饮料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扭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扭转装置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扭转装置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扭转装置的细化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水容器2、出料器3、顶盖4、扭转装置5、机体6、旋转套7、壳体50、复位装置51、拉动装置52、导向辅助装置53、旋转定位装置54、张紧装置55、传动装置56、固定座530、顶升弹簧531、弹簧座532、铰链座533、杠杆534、限位杆535、转轴560、转盘561、滑块562、旋转座563、转杆564、第二滑块565、大齿轮566、小齿轮567、从动皮带轮568、传动带569、张紧轮550、轮架551、移动板552、弹簧553、伸缩杆554、主动皮带轮540、转轮541、凸块542、制动机构543、环形架544、总导向轮545、弹力块5430、导向杆5431、导套5432、分导向轮5433、拉绳5434、制动弹簧5435、拉环520、滑轮521、牵绳522、弧形滑杆523、支杆524、拉力弹簧525、连接杆526、固定轴527、旋转盘528、弧形滑轨529、主动链条轮510、链条511、从动链条轮512、传动齿轮513、弧形齿条514、弧形导轨515、活动杆516、铰链轴517、压缩弹簧518、支架5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双工位水容器的饮料生产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底座1、水容器2、出料器3、顶盖4、扭转装置5、机体6、旋转套7,所述底座1一侧机体6垂直连接,所述机体6顶部连接有顶盖4,所述机体6为倒l型,所述机体6顶部连接有出料器3,所述机体6安装有扭转装置5,所述安装有扭转装置5与套设在机体6上的旋转套7相连接,所述旋转套7与水容器2固定连接,所述水容器2与机体6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所述扭转装置5由壳体50、复位装置51、拉动装置52、导向辅助装置53、旋转定位装置54、张紧装置55、传动装置56组成,所述壳体50为圆形,所述壳体50内安装有复位装置51、拉动装置52、导向辅助装置53、旋转定位装置54、张紧装置55、传动装置56,所述旋转定位装置54与拉动装置52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定位装置54通过传动装置56与旋转套7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56与张紧装置55滑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56与复位装置51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56与导向辅助装置53相接触。

所述导向辅助装置53由固定座530、顶升弹簧531、弹簧座532、铰链座533、杠杆534、限位杆535组成,所述固定座530左端与顶升弹簧531底部焊接,所述顶升弹簧531顶部与弹簧座532相连接,所述弹簧座532铰接在杠杆534的左端,所述杠杆534中间与铰链座533铰链连接,所述杠杆534右端与传动装置56相接触,所述铰链座533固定在固定座530上,所述固定座530右端垂直连接有限位杆535,所述限位杆535顶部与杠杆534右端活动接触。

所述传动装置56由转轴560、转盘561、滑块562、旋转座563、转杆564、第二滑块565、大齿轮566、小齿轮567、从动皮带轮568、传动带569组成,所述转盘561通过转轴560安装在壳体50中心处,所述转盘561上设有滑块562,所述滑块562与转杆564的短端滑动连接,所述转杆564铰接在旋转座563上,所述转杆564的长端与设在大齿轮566上的第二滑块565滑动连接,所述大齿轮566与小齿轮567相啮合,所述小齿轮567与从动皮带轮568同轴连接,所述从动皮带轮568通过传动带569与旋转定位装置54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569与张紧装置55滑动连接,所述转轴560与旋转套7相连接。

所述张紧装置55由张紧轮550、轮架551、移动板552、弹簧553、伸缩杆554组成,所述伸缩杆554的固定端与壳体50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554的伸缩端与移动板552垂直焊接在一起,所述张紧轮550通过轮架551安装在移动板552上,所述张紧轮550与传动带569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554的两侧分别设有弹簧553,所述移动板552通过弹簧553与壳体50相连接。

所述旋转定位装置54由主动皮带轮540、转轮541、凸块542、制动机构543、环形架544、总导向轮545组成,所述主动皮带轮540与转轮541为同心圆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转轮541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4个凸块542,所述制动机构543设有4个并均匀围绕在转轮541外围,所述制动机构543安装在环形架544内,所述凸块542与制动机构543相配合,所述总导向轮545设在环形架544外侧,所述总导向轮545与制动机构543滑动连接。

所述制动机构543由弹力块5430、导向杆5431、导套5432、分导向轮5433、拉绳5434、制动弹簧5435组成,所述弹力块5430为弧形且圆心与转轮541一致,所述弹力块5430的两侧通过制动弹簧5435与环形架544相连接,所述弹力块5430中间与导向杆5431一端相连接,所述导向杆5431的另一端套设在导套5432内,所述导套5432固定连接在环形架544内,所述导向杆5431套设在导套5432内的一端与拉绳5434一端相连接,所述拉绳5434另一端依次绕过分导向轮5433、总导向轮545与拉动装置52相连接。

所述拉动装置52由拉环520、滑轮521、牵绳522、弧形滑杆523、支杆524、拉力弹簧525、连接杆526、固定轴527、旋转盘528、弧形滑轨529组成,所述弧形滑杆523设在弧形滑轨529内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轨529的首尾端通过连接杆526与固定轴52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527上套设有旋转盘528,所述旋转盘528通过支杆524与弧形滑杆523中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杆524中间通过拉力弹簧525与弧形滑轨529相连接,所述弧形滑杆523的右端与拉绳5434相连接,所述述弧形滑杆523左端与牵绳522一端相连接,所述牵绳522另一端绕过滑轮521与设在壳体50外的拉环520相连接。

所述复位装置51由主动链条轮510、链条511、从动链条轮512、传动齿轮513、弧形齿条514、弧形导轨515、活动杆516、铰链轴517、压缩弹簧518、支架519组成,所述支架519固定连接在固定座530上,所述支架519设有铰链轴517,所述铰链轴517与活动杆516中间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516的右端通过压缩弹簧518与固定座530相连接,所述活动杆516左端铰接在弧形齿条514上,所述弧形齿条514与弧形导轨515相配合,所述弧形齿条514与传动齿轮513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513与从动链条轮512为同心圆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链条轮512通过链条511与主动链条轮510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链条轮510与大齿轮566同轴连接。

要对水容器2进行换位时,参考图3,旋转转轮541来带动小齿轮567旋转,转轮541上的凸块542与弹力块5430的配合能够对转轮541进行定位和制动,大齿轮566的周长刚好是小齿轮567的2倍,大齿轮566与小齿轮567的啮合能够实现转杆564长端大距离旋转180度,能够使转杆564通过杠杆原理轻易带动转轴560进行180度旋转,使旋转套7带动水容器2旋转到机体6背面,张紧装置55能够对传动带569进行张紧,防止打滑,导向辅助装置53的顶升弹簧531能够使杠杆534将滑块562向要移动的方向推,起到导向辅助的作用,当水容器2进行收回时,参考图4,拉动牵绳522,使弧形滑杆523在弧形滑轨529上滑动,拉动拉绳5434使弹力块5430向环形架544移动,松开对转轮541的制动,导向杆5431与导套5432的配合能够对弹力块5430进行导向,通过复位装置51的活动杆516与压缩弹簧518的配合能够使弧形齿条514带动扭转装置5及水容器2进行复位,然后松开拉环520,通过拉力弹簧525、制动弹簧5435的作用对制动机构543进行复位。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通过扭转转轮就能够将水容器进行换位,再复位时,拉动拉环便可松开制动,水容器自动进行复位,换位方便快捷,节省时长,提高工作效率。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