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2822发布日期:2018-11-24 11:25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特别是一种具有限压阀及排气孔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和饭煲是两种非常普遍的家用厨房小家电产品,电压力锅由于可以上压,所以更容易烹饪难熟的食物,而煮饭因为容易溢出的问题基本是靠焖熟的,煮出来的米饭口感不佳。而饭煲是无压力烹饪,可以充分沸腾加热,主要用于煮米饭。为了全面满足烹饪需求,有些家庭是既有电压力锅又有电饭煲,而两个产品占据了厨房不少的空间。

还有一种电压力锅,其具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通过限压阀形成有压的工作环境,另一种是通过开启不受该限压阀限制的其他排气孔来形成无压的工作环境,但是实现这两种工作模式的切换结构比较复杂。

确有必要对上述烹饪器具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其能够实现有压及无压两种工作模式并且模式切换易操作。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烹饪器具,设有锅盖及锅体,所述锅盖上设有限压阀及排气组件,该限压阀设有容纳腔及位于容纳腔内的阀芯,该排气组件包括上排气管及下排气管,所述上排气管的上端伸入所述限压阀的容纳腔内,并由所述阀芯堵住其上端的排气口,所述上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下排气管连接以与该下排气管共同形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组件还设有排气孔,所述下排气管带动所述上排气管转动,该上排气管在转动过程中产生上下方向的位移,使所述上排气管顶端与所述下排气管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连通所述排气孔及所述排气通道,使所述排气孔对外排气。本申请中的上排气管借助下排气管的带动转动并上下移动,与下排气管之间产生间隙使排气孔对外排气,将该烹饪器具由有压工作模式切换至无压工作模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排气管上端侧壁设有外突的凸出部或内凹的凹槽,所述上排气管对应设有凹槽或凸出部,所述下排气管借助此凹凸结构的互配带动所述上排气管转动。所述上、下排气管借助凹凸互配实现一起转动,结构简单可靠。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锅盖由外向内依次包括上盖、衬盖、及不锈钢内盖,所述上盖表面固定有把手,所述排气组件固定在该衬盖上,并且所述下排气管的底部穿过所述衬盖与所述不锈钢内盖连接,转动所述把手带动所述不锈钢内盖转动,所述不锈钢内盖转动进一步带动所述下排气管转动。用户通过转动把手即可使下排气管转动,结构简单合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气组件还设有抬升杆,该抬升杆固定在所述上排气管侧壁上并向外延伸;所述衬盖上设有凸筋,在所述上排气管转动过程中,所述抬升杆沿所述凸筋的顶面爬升,并带动该上排气管上移。本申请借助抬升杆及凸筋实现上排气管的向上位移,以产生连通所述排气孔及所述排气通道的前述间隙,实现该烹饪器具由有压工作模式至无压工作模式的切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衬盖设有供所述排气组件穿过的通孔,所述凸筋呈弧形设置在该通孔的周围,所述抬升杆伸出所述上排气管的部分抵压在所述凸筋的顶面上;并且所述排气组件设有多个抬升杆,所述衬盖相应设有多个凸筋。本申请的凸筋及抬升杆为多个设置,使所述上排气管转动过程中的上移运动更加平稳。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抬升杆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上排气管侧壁上。本申请的抬升杆固定可靠。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抬升杆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上排气管侧壁上。本申请的抬升杆固定可靠。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排气组件还设有固定螺母,所述下排气管上端伸入该上排气管内后,该固定螺母由下而上组装与所述上排气管的底部螺纹锁合,并且该下排气管的顶端与该固定螺母之间还夹设有弹簧。所述下排气管之间借助螺母与弹簧被可移动的固定在上排气管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排气组件还包括排气密封圈,所述上排气管的下端套在所述下排气管的上端外侧,所述上排气管与所述下排气管的连接处通过该排气密封圈进行密封连接,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排气通道之间被该排气密封圈密封隔开;所述上排气管通过向上位移离开所述排气密封圈并产生所述间隙,进而使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上、下排气管,保证有压工作环境;在上排气管上移时解除该密封状态,切该烹饪器具换至无压工作环境。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排气管包括上部以及扩宽的下部,所述上部与下部之间形成过渡壁;所述排气密封圈固定在该下排气管的顶端,位于该过渡壁与所述下排气管的顶面之间,所述排气孔贯穿设置在该过渡壁上;在所述间隙产生前,所述排气密封圈封堵所述排气孔。本申请所述排气孔形成在所述上排气管的过渡壁上并由固定在该下排气管的顶端地所述密封圈封堵,结构简单合理。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依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所示烹饪器具的锅盖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烹饪器具的排气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排气组件的下排气管的俯视图。

图5为图3所示排气组件的上排气管的仰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烹饪器具锅盖的立体图,为了便于观察,该锅盖的上盖及把手已被移除,其中所述排气组件处于第一状态。

图7与图6相似,取自不同角度。

图8为沿图7中的a-a线的剖面图。

图9为图8中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与图6相似,只是锅盖上的排气组件处于第二状态。

图11与图9相似,但其中的排气组件也处于第二状态。

附图标号说明:

上盖1、把手10、把手座12、衬盖2、凸筋21、顶面23、不锈钢内盖3、安装孔32、固定件33、限压阀4、容纳腔40、阀芯42、排气组件5、排气通道500、排气口501、间隙502、上排气管51、上部511、下部512、过渡壁513、排气孔514、凹槽516、下排气管52、顶端520、突缘521、配合部522、凸出部524、排气密封圈53、固定螺母55、弹簧56、抬升杆57。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装置、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能够提供有压及无压两种工作模式。请结合图1及图2所示,该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及锅体,所述烹饪器具的锅盖由外向内依次包括上盖1、衬盖2及不锈钢内盖3,所述上盖1上还安装有把手10,所述衬盖2上设有与把手10配合的把手座12。所述锅盖还设有限压阀4及排气组件5,所述排气组件5固定在所述衬盖2上,所述限压阀4固定在上盖1上,并堵住所述排气组件5的顶端。

参考图3,并结合图6至图9所示,该排气组件5包括上排气管51、下排气管52及排气密封圈53。该排气组件5安装在所述衬盖2上,其中上排气管51的上端突出于所述衬盖2的上表面。重点参考图9,位于所述上盖1上的限压阀4设有容纳腔40及位于容纳腔40内的阀芯42,所述上排气管51的上端伸入所述限压阀4的容纳腔40内,并由所述阀芯42堵住其上端的排气口501,所述上排气管51的下端与所述下排气管52连接以与该下排气管52共同形成排气通道500。

所述上排气管51与所述下排气管52的连接处通过所述排气密封圈53进行密封连接。继续参考图9所示,所述上排气管51包括上部511以及扩宽的下部512,所述上部511与下部512均为筒状,两者之间形成过渡壁513。所述上排气管51的下端,即下部512套在所述下排气管52的上端外侧,所述排气密封圈53固定在所述下排气管52的顶端520。

该排气组件5还包括固定螺母55及弹簧56。将所述下排气管52的上端伸入所述上排气管51的下部512内后,将弹簧56圈住该下排气管52并由下而上塞入所述上排气管51的下部512内,所述下排气管52的顶部设有一圈突缘521,供所述弹簧56的顶端抵靠。最后将所述固定螺母55套住所述下排气管52并由下而上与所述上排气管51底部进行螺纹锁合,在所述固定螺母55固定好后,所述弹簧56的顶端抵靠所述下排气管52,底端抵靠所述固定螺母55。组装好后排气组件5的所述上排气管51不能向下运动因为其过渡壁513抵靠到了所述下排气管52,但是可以向上运动,只要克服该弹簧56的弹力即可。本申请上排气管51及下排气管52之间借助固定螺母55与弹簧56实现了可移动的连接。

所述排气组件5具有2个状态,图6至图9中的排气组件5位于第一状态下,此时该密封圈53被该过渡壁513及所述下排气管52的顶面夹持,实现两者的密封连接。在此状态下,该烹饪器具锅内的气体由所述下排气管52的底端进气口进,由所述上排气管51排气口501出。因为限压阀4的阀芯42堵在该排气口501处,只要当压力达到一阈值时,阀芯42移开,该排气口501才能对外排气,在锅内压力未达到所述阈值前,锅内处于有压工作状态,更适合于烹饪难煮的食物。

参考图10及图11,其中的排气组件5位于第二状态,为本申请烹饪器具提供了无压的工作状态。本申请所述下排气管52能够带动所述上排气管51转动,并且该上排气管51转动过程中还能够相对于下排气管52向上移动,使所述过渡壁513离开所述排气密封圈53,在所述过渡壁513与所述下排气管52的顶端之间形成间隙502。所述过渡壁513上设有排气孔514,在所述排气组件5处于图9所示的第一状态时,所述排气孔514与所述排气通道500之间被该排气密封圈53密封隔开,无法排气,在本实施例中是由所述排气密封圈53直接封堵住所述排气孔514;而当所述上排气管51通过位移离开所述排气密封圈53并产生上述间隙502后,所述排气孔514通过该间隙502与所述排气通道500连通,对外排气。所述上盖1的限压阀4不起作用,借助所述排气孔514,该烹饪器具处于无压的工作状态。

本申请借助下排气管52带动所述上排气管51转动并上移,产生间隙502,使排气孔514对外排气,相应的烹饪器具具有2种工作状态,一种不排气,由限压阀限压,处于有压工作状态,另一种排气,限压阀不工作,处于无压工作状态,更适合煮米饭。

请留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排气管51是上移,不难理解的是,上述间隙的形成并不仅仅限于所述上排气管51上移,通过所述上排气管51下移也可以,只要将下排气管52顶端调整为罩在上排气管51外侧,那么两者连接处的结构就是下排气管52在上,上排气管51在下,上排气管51不能上移只能下移,下移后出现间隙,排气孔514调整到设置位于外侧的下排气管52顶端即可,当然还可以有其他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将描述上排气管51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先看上排气管51的转动方式。

请参考图3至图11所示,所述下排气管52在其突缘521上进一步设有外突的凸出部524,所述上排气管51对应设有凹槽516,该凹槽516向下贯穿该上排气管51的下端面,结合图9所示,在所述下排气管52向上组装至所述上排气管51内时,所述凸出部524卡入所述凹槽516内,借助此凹凸结构的互配,所述下排气管52能够带动所述上排气管51一起转动。当然,作为简单地替换实施例,也可以是所述下排气管52提供凹槽,所述上排气管51提供凸出部,形成此凹凸互配结构。本申请上、下排气管51、52借助凹凸互配实现一起转动,结构简单

所述下排气管52的底部设有配合部522,该配合部522为非圆结构,该配合部522穿过与上述不锈钢内盖3的安装孔32由一固定件33固定至所述不锈钢内盖3。所以在转动把手10带动不锈钢内盖3转动时,所述不锈钢内盖3会带动所述下排气管52转动,结合前一段的描述,所述下排气管52的转动可以带动所述上排气管51的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而对于电压力锅而言,关于把手10带动不锈钢内盖3是该类产品的通用技术,不再赘述。

下面将描述该上排气管51的向上移动过程,请重点参考图3及图7,该排气组件5还设有多个抬升杆57,所述抬升杆57一端固定在所述上排气管51的侧壁上,固定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或者焊接,使抬升杆57固定可靠。所述衬盖2设有供该排气组件5穿过的通孔,在该通孔的周围设有一些凸筋21,这些凸筋呈弧形。所述下排气管52带动上排气管51转动的转动方向,该方向其实也是不锈钢内盖3的开盖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逆时针方向。所述凸筋21的顶面23沿逆时针方向呈上升趋势,可以是斜面或弧面等。所述抬升杆57的另一端抵压在所述凸筋21的顶面23上。所述上排气管51在转动过程中,所述抬升杆57沿该凸筋21的顶面23爬升,并带动该上排气管21上移产生前述间隙502,实现排气孔514与排气通道500的连通,进而能够通过排气孔514对外排气。所述凸筋21及抬升杆57均为多个设置,使上排气管12的上移运动更加平稳。

本申请烹饪器具的排气组件5借助下排气管52带动上排气管51转动,该上排气管51在转动时发生上下方向的位移,产生间隙502,使排气孔514与该排气组件5的排气通道500连通,向外排气,实现了该烹饪器具的2种工作模式的简单切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