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4449发布日期:2019-01-05 10:1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扫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一般设有集尘盒和风机,当把风机和集尘盒集成一体时,需要从扫地机器人内部引线对风机供电并控制风机的启停。由于集尘盒需要经常从扫地机器人内取出以清理集尘盒内的垃圾,每次将集尘盒放回扫地机器人内时都需要将风机与扫地机器人的连接线接上,这样操作比较繁琐,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实现风机与扫地机器人电连接的扫地机器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盒体、风机、对接组件和壳体;风机设于盒体内,对接组件设于盒体上,风机与对接组件电连接;壳体上设有安装缺口,安装缺口上设有与对接组件匹配的连接组件,盒体插接于安装缺口且对接组件抵接于连接组件。

进一步地,对接组件包括支架和金属片,金属片卡接于支架上且与风机电连接;

盒体上设有与支架相适配的插槽,支架插入于插槽内。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第一滑条、第二滑条、插接块,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分别设于插接块的相对两端,金属片套接于插接块上,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均插入于插槽内。

进一步地,插槽包括相对设置的左滑槽和右滑槽,左滑槽和右滑槽分别与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匹配。

进一步地,支架还包括隔块,隔块和插接块均至少为两个,插接块设于隔块之间且隔块与插接块间设有间隙,隔块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连接。

进一步地,金属片包括相互连接的套接部和连接部,套接部上设有与插接块配合的套孔,连接部与风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包括金属接头和安装架,金属接头夹设于安装架上,壳体上设有与安装架配合的插孔;当盒体插接于安装缺口时,金属接头抵接金属片。

进一步地,安装架包括左夹板和右夹板,左夹板和右夹板上均设有弧形槽,左夹板与右夹板相互扣合以将金属接头夹紧于弧形槽之间。

进一步地,左夹板两端设有扣环,右夹板的两端设有与扣环相适配的扣位。

进一步地,安装缺口相对两侧设有导轨,盒体上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导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锁紧件和复位件,锁紧件设于盒体上,且复位件一端与锁紧件抵接,另一端与盒体抵接,以使锁紧件可在盒体上往复运动,锁紧件至少部分凸出清洁箱且与壳体卡接。

进一步地,盒体具有限位槽,锁紧件设于限位槽且可沿限位槽上下滑动,复位件设于限位槽,且复位件一端抵接于限位槽底壁,另一端抵接于锁紧件;限位槽顶部还设有通孔,锁紧件部分穿过通孔卡接于壳体。

进一步地,限位槽的相对两侧设有导向槽,锁紧件上设有与滑槽配合的导条。

本发明的扫地机器人,通过在盒体上设置与风机电连接的对接组件,再在壳体上设置连接组件,当盒体插入到壳体上时,对接组件抵接连接组件,这样就能实现连接组件与对接组件的电连接,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可以准确快速的实现风机与扫地机器人的电连接,而且连接稳定,保证对风机的持续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集尘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上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上盒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集尘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弹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10是图7中封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集尘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侧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4中e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1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f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1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集尘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对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限位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g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2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集尘盒,包括盒体1、吸气组件以及过滤组件2;盒体1内设有集尘室121和风室122,集尘室121与风室122连通,集尘室121与外界连通;过滤组件2设于集尘室121与风室122之间,用于过滤从集尘室121流入风室122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吸气组件设于风室122内,用于驱动空气从外界依次流经集尘室121、过滤组件2后流入风室122。

上述的集尘盒,通过将吸气组件设于盒体1的风室122内,吸气组件可以驱动空气从外界流入盒体1内,然后使空气中的颗粒物被过滤组件2过滤留在集尘室121中,起到很好的清洁效果,而且吸气组件设于盒体1内,需要维修时只需拆卸盒体1即可,维修操作比较方便。

参照图1、图2,上述盒体1包括上盒11和下盒12,上盒11盖合下盒12以形成内部空间,集尘室121和风室122均设于内部空间内。盒体1由上盒11和下盒12组成,采用分体式的结构,更方便拆卸,以对盒体1内的吸气组件进行维修。

参照图2、图4、图5,上述集尘盒还包括螺钉,下盒12设有内螺孔柱123,上盒11上设有连接孔111,螺钉穿过连接孔111,且与内螺孔柱123配合将上盒11与下盒12固定连接形成上述盒体1。通过螺钉与内螺孔柱123的配合,将下盒12与上盒11连接固定,连接稳固,上盒11与下盒12不易松脱,拆卸时也只需把螺钉拆卸下来,就能打开盒体1对吸气组件进行检测或维修,操作简便。

参照图2,上述下盒12包括下中隔板124、下后侧板125、下左侧板126以及下右侧板127;下左侧板126和下右侧板127间隔连接于下后侧板125的相对两端;下中隔板124一端与下后侧板125中部连接,另一端与下右侧板127的端部连接,以将下盒12分隔形成集尘室121和风室122。优选的,下中隔板124呈圆弧状。通过下中隔板124将下盒12分隔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即风室122和集尘室121,进入风室122的空气只能流经过滤组件2后才能流入风室122内,保证空气中的颗粒物被过滤掉,避免流入风室122后影响吸气组件的正常工作;而且通过下中隔板124、下后侧板125、下左侧板126以及下右侧板127一起围合形成风室122和集尘室121,简化了下盒12的结构,下盒12的加工也比较方便。

参照图5,上述上盒11包括上中隔板112、上后侧板113、上左侧板114以及上右侧板115;上中隔板112与下中隔板124配合,上后侧板113与下后侧板125配合,上左侧板114和上右侧板115分别与下左侧板126、下右侧板127配合。通过在上盒11上设置与下中隔板124、下后侧板125、下左侧板126以及下右侧板127一一对应的上中隔板112、上后侧板113、上左侧板114以及上右侧板115,在上盒11盖合下盒12时,上中隔板112、上后侧板113、上左侧板114以及上右侧板115分别与下中隔板124、下后侧板125、下左侧板126以及下右侧板127抵接,以在盒体1内部形成两个相对密封的风室122和集尘室121。

参照图2、图5,上述下中隔板124、下后侧板125、下左侧板126以及下右侧板127上均设有阶梯凸起128;上中隔板112、上后侧板113、上左侧板114以及上右侧板115上均设有与阶梯凸起128相配合的阶梯凹陷116。在上盒11盖合下盒12时,上中隔板112、上后侧板113、上左侧板114以及上右侧板115上的阶梯凹陷116就会分别与下中隔板124、下后侧板125、下左侧板126以及下右侧板127上的阶梯凸起128配合,避免风室122与集尘室121之间存在缝隙导致空气直接从集尘室121直接进入风室122,还可以避免上盒11与下盒12之间存在缝隙而导致盒体1内的颗粒物泄露,提高盒体1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下中隔板124、下后侧板125、下左侧板126以及下右侧板127的高度大于上中隔板112、上后侧板113、上左侧板114以及上右侧板115的高度;这样可以有利于减轻上盒11的重量,在拿取上盒11进行装配时更加省力,且还可以减少上盒11的高度,便于加工。

参照图2,上述下后侧板125上设有与风室122连通的下通风口1251。设置下通风口1251,进入风室122的空气可以下通风口1251排出,使风室122内的空气可以及时排到外界,加快盒体1内的空气流动速度,集尘盒吸尘速度更快,吸力更大。

参照图5,上后侧板113上与下通风口1251对应处设有上通风口1131。上通风口1131和下通风口1251一起进行排气,可以加大排气量,空气能更快的排出到盒体1外,盒体1内的空气流动速度更快,有利于提高集尘盒的吸尘速度。

参照图4,上述上盒11设有安装槽117,安装槽117与集尘室121连通,且过滤组件2设于安装槽117内,上盒11上还设有与风室122连通的圆孔118,圆孔118与安装槽117连通。优选的,安装槽117的槽底设有方孔1171,安装槽117通过方孔1171与集尘室121连通,过滤组件2设于方孔1171背离集尘室121的一侧。风室122通过安装槽117与集尘室121连通,把过滤组件2设于安装槽117内,不仅便于安装,而且可以将过滤组件2与集尘室121分离,避免过滤组件2占用集尘室121的空间,保证集尘室121具有足够大的空间收集颗粒物。在本实施例中,上盒11还设有斜槽119,圆孔118和安装槽117分别设于斜槽119两侧,且安装槽117通过斜槽119与圆孔118连通;外界的空气进入集尘室121后,依次经过过滤组件2、安装槽117、斜槽119以及圆孔118,然后流入风室122;且在安装槽117与圆孔118之间设置斜槽119,可以引导空气从安装槽117流向圆孔118,空气流动更顺畅。

参照图7,上述集尘盒还包括弹片3和封盖4,弹片3弹性卡接于安装槽117侧壁;当未安装过滤组件2时,弹片3可抵顶封盖4,以阻挡封盖4盖合安装槽117;当将过滤组件2安装到安装槽117内时,弹片3夹设于过滤组件2与安装槽117侧壁之间,封盖4盖合安装槽117。上述的集尘盒,通过设置弹片3,使封盖4在盖合安装槽117时,如果未安装过滤组件2,弹片3就会抵顶封盖4,封盖4不能盖合到安装槽117上,若安装了过滤组件2,弹片3就会被挤压到安装槽117的侧壁上,封盖4就可以顺利盖合安装槽117,这样可以避免漏装过滤组件2而导致带有灰尘等颗粒物的空气从集尘室121直接流入风室122,对风室122内的吸气组件造成损害,保证了吸气组件的正常工作和延长了吸气组件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弹片3为金属弹片,例如铁片、钢片等等。

为了避免封盖4与安装槽117之间存在缝隙而导致漏气,在封盖4四周边缘或安装槽117四周边缘设置橡胶条。

参照图4,上述安装槽117侧壁设有容置槽1172,容置槽1172端部设有卡接槽1173,弹片3端部插接于卡接槽1173内,过滤组件2安装到安装槽117内时,弹片3被过滤组件2压设于容置槽1172内。通过设置容置槽1172,在将过滤组件2安装到安装槽117内后,弹片3就可以被过滤组件2挤压到容置槽1172内,既可以避免弹片3凸出到安装槽117中影响过滤组件2的装配空间,也可以避免弹片3抵顶封盖4,保证封盖4可以完成盖合安装槽117。

参照图4、图8,上述弹片3包括抵接部31和卡接部32,卡接部32连接于抵接部31的端部且插接于卡接槽1173内;当未安装过滤组件2时,抵接部31突出于容置槽1172且可抵顶封盖4;当将过滤组件2安装到安装槽117内时,抵顶部被过滤组件2压设于容置槽1172内。在本实施例中,抵接部31与卡接部32之间的夹角为140°-160°,其中以150°为佳。通过卡接部32插接在卡接槽1173,而抵接部31凸出容置槽1172,当未安装过滤组件2,封盖4盖合安装槽117时,抵接部31就会抵顶封盖4,封盖4无法盖合安装槽117,这样就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避免漏装过滤组件2。

参照图8,上述抵接部31端部设有弧形侧缘311。优选的,抵接部31的上端也设有弧形侧缘311。在本实施例中,弧形侧缘311由抵接部31的端部向远离过滤组件2一侧弯曲形成的。设置弧形侧缘311,可以避免抵接部31的端部尖锐部位与过滤组件2发生刮蹭,进而损坏过滤组件2。

参照图10,上述封盖4上设有可与抵接部31抵接的骨位41,当未安装过滤组件2时,封盖4盖合安装槽117可使骨位41与抵接部31抵接。设置骨位41,可以减少封盖4的厚度和弹片3的高度,避免封盖4过厚造成加工困难。当封盖4盖合安装槽117时,如果为安装过滤组件2,则骨位41与抵接部31抵接,封盖4无法盖合安装槽117。

参照图8,上述抵接部31上设有抵接凸起312,当未安装过滤组件2时,封盖4盖合安装槽117可使骨位41抵接于抵接凸起312。设置抵接凸起312,可以缩短骨架的高度,减少封盖4在加工过程中的拔模深度,封盖4加工更方便。

参照图4、图8,上述弹片3还包括弧形部33,弧形部33一端与卡接部32连接,另一端与抵接部31连接,且弧形部33向靠近过滤组件2一侧弯曲,以使抵接部31突出于容置槽1172。将过滤组件2安装到安装槽117时,过滤组件2会抵顶抵接部31一侧壁,这时抵接部31就会绕弧形部33摆动,直到抵接部31完全陷于容置槽1172内,当把过滤组件2从安装槽117内取出时,抵接部31就会以弧形部33为支点弹出容置槽1172。

参照图9,卡接部32包括左夹片321、右夹片322以及连接片323,左夹片321和右夹片322间隔连接于连接片323相对两侧;卡接槽1173上设有卡接片1174,弹片3端部插接于卡接槽1173内时,卡接片1174被夹设于左夹片321和右夹片32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右夹片322一端与连接片323连接,另一端与弧形部33连接。通过设置卡接片1174,并且使左夹片321和右夹片322夹紧卡接片1174,可以将弹片3端部稳固的安装在卡接槽1173上,在抵接部31受过滤组件2挤压时,弹片3依然可以稳固的插接在卡接槽1173内。

参照图9,上述左夹片321和右夹片322均设有弹块324;当卡接片1174置于左夹片321和右夹片322之间时,左夹片321和右夹片322上的弹块324就会被卡接片1174分别挤向左夹片321、右夹片322的一侧,弹块324的反作用力就会将卡接片1174牢固的夹紧在左夹片321和右夹片322之间,弹片3不易从卡接槽1173中脱落。

参照图4,安装槽117一侧壁间隔设有斜条1175,斜条1175呈直角三角形,斜条1175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安装槽117的底壁和侧壁连接。设置斜条1175,可以引导过滤组件2滑入安装槽117内,安装更方便。进一步地,斜条1175至少有两个,且两个斜条1175间隔设于安装槽117一侧壁上。再进一步地,斜条1175之间的安装槽117侧壁上还设有可以抵顶过滤组件2的底条1176,底条1176可以防止过滤组件2在安装槽117内移动或晃动,避免影响过滤组件2的对空气的颗粒物的过滤效果。

参照图11,上述过滤组件2包括初效滤网21和高效滤网22,高效滤网22层设于初效滤网21顶部,初效滤网21与安装槽117的底部抵接。优选的,初效滤网21为铝框过滤网。采用层叠设置的初效滤网21和高效滤网22,可以保证过滤效果,使进入盒体1内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也被截留在集尘室121内,清洁效果更好。

参照图5、图7、图10,上述封盖4端部设有连接段42,连接段42上设有弧形凹槽421,上盒11上设有插接孔110,插接孔110内的上盒11内壁设有与弧形凹槽421相配合的弧形凸起1101。连接段42插入插接孔110内时,弧形凹槽421即可包覆在弧形凸起1101上,转动封盖4,连接段42即沿弧形凸起1101转动,这样打开和关闭封盖4就比较方便。

参照图4、图10,上述封盖4上与连接段42相对的一端设有卡接扣43,卡接扣43上设有卡接凸起431,上盒11上设有与卡接扣43配合的卡槽120,卡槽120侧壁设有与卡接凸起431相适配的卡接台阶1201。当封盖4盖合安装槽117时,卡接扣43即插入到卡槽120内,且卡接凸起431卡接在卡接台阶1201上,这样封盖4即固定盖合在安装槽117上。优选的,卡接扣43呈u形,卡接凸起431设于卡接扣43远离封盖4的侧面上。当需要打开封盖4时,掰动卡接扣43一端使卡接扣43一端向靠近封盖4一侧移动,即可使卡接凸起431与卡接台阶1201分离,封盖4绕弧形凸起1101转动,就能打开封盖4。

参照图4、图11,上述初效滤网21一侧壁设有凸块211,安装槽117一侧壁设有与凸块211配合的匹配槽1177。当过滤组件2安装到安装槽117内时,凸块211插入于匹配槽1177中。通过凸块211和匹配槽1177的配合,可以避免过滤组件2在安装槽117内颠倒放置,保证初效滤网21在下、高效滤网22在上,避免装反的情况出现。

参照图12,上述集尘盒还包括侧盖5,侧盖5与下盒12转动连接,且侧盖5上设有吸尘口51,集尘室121通过吸尘口51与外界连通。通过设置侧盖5,在需要倒出集尘室121内的颗粒物等垃圾时,打开侧盖5即可将垃圾倒出,简单方便。

参照图13、图15、图16、图17,上述盒体1上设有圆弧槽130,侧盖5上设有与圆弧槽130配合的连接圆柱52,且连接圆柱52上设有棱形凸起521,通过连接圆柱52与圆弧槽130的配合,以实现侧盖5与盒体1的转动连接。具体地,圆弧槽130设于下盒12一侧面。通过设置圆弧槽130以及与圆弧槽130配合的连接圆柱52,连接圆柱52可以在圆弧槽130内转动,进而使侧盖5可以在盒体1上转动,使侧盖5盖合盒体1或远离盒体1;另外还在连接圆柱52上设置棱形凸起521,这样当连接圆柱52在圆弧槽130内转动使棱形凸起521开始进入圆弧槽130时,需要用力掰动侧盖5才可以使棱形凸起521与连接圆柱52一起在圆槽内转动,如果没用力掰动侧盖5,则连接圆柱52停止在圆弧槽130内转动,这样可以控制侧盖5打开的幅度,可以根据需要将不完全打开或完全打开,以便于倒出盒体1内的颗粒物等垃圾。

参照图17,上述盒体1上设有弧形片140,弧形片140一端与盒体1连接,另一端与盒体1间隔设置,以形成圆弧槽130。将侧盖5安装到盒体1上时,连圆接柱沿弧形片140与盒体1之间的空隙插入到圆弧槽130中,这样侧盖5即可绕盒体1转动,侧盖5即安装完毕。通过设置弧形片140,避免直接在盒体1上开孔,加工更方便。

参照图13,上述侧盖5上与连接圆柱52对应处设有与弧形片140配合的导孔53。设置导孔53,当侧盖5在盒体1上转动时,弧形片140可插入导孔53中且沿导孔53转动,这样可以使侧盖5更平稳地在盒体1上转动。

参照图17,圆弧槽130的槽口相对两侧的弧形片140和盒体1上均设有导向凸起150,导向凸起150用于将连接圆柱52限制于圆弧槽130内。优选的,导向凸起150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圆柱52的直径。当连接圆柱52插入到圆弧槽130中时,导向凸起150从两侧抵接连接圆柱52的弧形侧面,将连接圆柱52限制在圆弧槽130内,避免侧盖5从盒体1上脱落。

参照图16,上述盒体1上与圆弧槽130对应处设置有成型槽160。设置成型槽160,可以避免盒体1注塑成型过程中出现缩水的情况,保证生产加工质量,减少次品或废品的数量。

参照图12,上述集尘盒还包括挡板6,挡板6设于吸尘口51与集尘室121之间且挡板6可盖合吸尘口51。设置挡板6,在吸气组件未工作时,挡板6盖合在吸尘口51上,可以避免集尘室121内的颗粒物等垃圾从吸尘口51流出;当吸气组件工作时,挡板6就会被吸起而不再盖合吸尘口51,外界的空气就可以从吸尘口51流入到集尘室121内,过滤组件2可以收集吸入的气体中的颗粒物等垃圾,并将这些垃圾堆积在集尘室121中。在本实施例中,挡板6呈片状,可以由pvc材料制成,也可以由pet材料制成,以保证挡板6具有较小的重量,便于吸气组件工作时,挡板6更容易被吸起。

参照图13,上述侧盖5设有连接柱54,挡板6上设有与连接柱54配合的卡接孔61。通过卡接孔61与连接柱54的配合,将挡板6挂接在连接柱54上,可以使挡板6稳定地盖合吸尘口51,当吸气组件工作时,挡板6沿连接柱54摆动使吸尘口51打开,外界空气就可以从吸尘口51进入壳体20内。

参照图13,上述连接柱54之间间隔设置有顶条55,侧盖5在盒体1上转动时,顶条55可抵顶挡板6。通过设置顶条55,可以避免挡板6沿连接柱54摆动时与连接柱54脱离,导致挡板6被吸入集尘室121内,当吸气组件停止工作时,吸尘口51没有了挡板6的覆盖,集尘室121内的颗粒物等垃圾可能会从吸尘口51流出,影响室内清洁的效果。

参照图13、图16,上述侧盖5上设有卡扣56,盒体1上设有与卡扣56配合的卡位170。通过卡扣56和卡位170的配合,可以使侧盖5固定在盒体1上,阻止侧盖5在盒体1上的转动。

参照图12,上述集尘盒还包括密封棉7,密封棉7设于侧盖5与盒体1之间。通过设置密封棉7,可以避免侧盖5与盒体1之前存在空隙而导致集尘室121内的颗粒物等垃圾从空隙漏出,保证盒体1的密封性。

参照图13-15,上述侧盖5上设有环形槽57,密封棉7设于环形槽57内。优选的,环形槽57沿侧盖5一端四周边缘设置。通过设置环形槽57,并将密封棉7设于环形槽57内,不仅便于安装,而且密封棉7安装更稳固,不易从侧盖5脱落。

参照图5、图18,上述吸气组件包括风机8,上盒11上设有安装柱180,风机8固定于安装柱180上,且上盒11盖合下盒12以将风机8置于风室122内。通过在上盒11上设置安装柱180,并将风机8固定到安装柱180上,然后将上盒11与下盒12盖合,这样就将风机8安装到风室122内,安装更方便,而且与在下盒12上设置安装柱180相比较,在上盒11上设置安装柱180更便于加工,拔模也更方便,降低了盒体1的加工难度,模具成本更低。

参照图5、图6、图19,上述风机8上设有连接耳81,连接耳81上设有通孔811,安装柱180上设有螺纹孔1801,通过螺钉穿过通孔811,且与螺纹孔1801配合将风机8固定于安装柱180上。在安装风机8时,先将连接耳81上通孔811与安装柱180的端部对齐且使通孔811对准螺纹孔1801,然后将螺钉穿过通孔811旋入螺纹孔1801中,即可将风机8固定在安装柱180上,连接稳固,不易松脱。

参照图19,上述连接耳81上设有加强筋812。通过设置加强筋812,可以提高连接耳81的强度,避免连接耳81发生断裂导致风机8从安装柱180上脱落,集尘盒的吸尘效果。

参照图5、图6,上述安装柱180端部设有与通孔811相适配的凸柱1802。通过凸柱1802与通孔811的配合,可以实现连接耳81与安装柱180的预定位,更便于旋入螺钉,安装更方便。

参照图5,上述安装柱180包括长柱181和短柱182,长柱181和短柱182呈对角设置且长柱181的长度大于短柱182的长度;对应地,连接耳81为两个,且两个连接耳81分别与长柱181、短柱18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长柱181和短柱182上均设有螺纹孔1801;通过将安装柱180分为长柱181和短柱182,当风机8通过连接耳81固定到安装柱180上时,风机8即在风室122内倾斜设置,这样有利于减少风室122的空间而增大集尘室121的空间,使集尘盒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收集颗粒物等垃圾。

参照图6,长柱181包括支撑段1811和固定段1812,支撑段1811一端与上盒11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段1812连接,螺纹孔1801设于固定段1812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段1811呈四棱柱形,可以提供足够的强度,使长柱181不易发生断裂。

参照图6,支撑段1811上设有长槽1813。通过设置长槽1813,可以避免长柱181在注塑加工过程中出现缩水的现象,保证长柱181具有较高的加工质量和足够的强度。

参照图6,支撑段1811上设有与风机8侧面形状相适配的弧形凹口1814。通过设置弧形凹口1814,可以避免支撑段1811与风机8侧面抵接而影响风机8的安装。

参照图18,上述圆孔118与风机8的进风口之间设有棉圈9。设置棉圈9,可以避免从圆孔118流入的空气直接进入风室122而导致风机8的吸风效果降低,保证集尘盒具有足够的吸力吸入外界的颗粒物等垃圾,集尘盒的清洁效果更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上述任一项的集尘盒。

参照图20,上述扫地机器人还包括对接组件10和壳体20;对接组件10设于盒体1上,风机8与对接组件10电连接;壳体20上设有安装缺口201,安装缺口201上设有与对接组件10匹配的连接组件30,盒体1插接于安装缺口201且对接组件10抵接于连接组件30。通过在盒体1上设置与风机8电连接的对接组件10,再在壳体20上设置连接组件30,当盒体1插入到壳体20上时,对接组件10抵接连接组件30,这样就能实现连接组件30与对接组件10的电连接,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可以准确快速的实现风机8与扫地机器人的电连接,保证对风机8的持续供电。优选的,壳体20内设有主板,连接组件30与主板电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主板控制风机8的启停,进而控制扫地机器人的清洁工作。

参照图21,上述对接组件10包括支架101和金属片102,金属片102卡接于支架101上且与风机8电连接;盒体1上设有与支架101相适配的插槽190,支架101插入于插槽190内。通过设置支架101,并将金属片102卡接在支架101上,金属片102安装牢固,而再把支架101插接到插槽190内,在金属片102与连接组件30抵接时,整个对接组件10不易发生移动,可以与对接组件10保持紧密抵接,金属片102与对接组件10保持电连接状态。

参照图21,上述支架101包括第一滑条1011、第二滑条1012、插接块1013,第一滑条1011和第二滑条1012分别设于插接块1013的相对两端,金属片102套接于插接块1013上,第一滑条1011和第二滑条1012均插入于插槽190内。在安装时,先把金属片102套接在插接块1013上,然后将第一滑条1011、第二滑条1012沿插槽190的相对两侧壁插入到插槽190内,对接组件10即安装完毕。

参照图21,上述插槽190包括相对设置的左滑槽1901和右滑槽1902,左滑槽1901和右滑槽1902分别与第一滑条1011和第二滑条1012匹配。优选的,左滑槽1901和右滑槽1902分为两段,且分别设于上盒11和下盒12上;安装时,先把安装有金属片102的支架101插入到下盒12上的左滑槽1901和右滑槽1902上,且支架101有部分凸出下盒12的上端,再把上盒11盖合下盒12,使支架101凸出下盒12的部分插入到上盒11的左滑槽1901和右滑槽1902中,这样支架101就被上盒11与下盒12夹紧,金属片102与连接组件30抵顶对接时,支架101也不会发生偏移,金属片102与对接组件10的稳定抵接。

参照图21,上述支架101还包括隔块1014,隔块1014和插接块1013均至少为两个,插接块1013设于隔块1014之间且隔块1014与插接块1013间设有间隙,隔块1014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条1011和第二滑条1012连接。设置隔块1014,且使插接块1013设于隔块1014之间,这样就可以避免两个金属片102相互抵接而影响导电效果,防止出现短路的现象。

参照图21,金属片102包括相互连接的套接部1021和连接部1022,套接部1021上设有与插接块1013配合的套孔1023,连接部1022与风机8电连接。优选的,当盒体1插入到安装缺口201时,连接组件30与套接部1021抵接;连接部1022上设有接线孔1024,可以将导线的金属部分插入接线孔1024挂接在连接部1022上,导线的另一端再与风机8连接,以实现连接部1022与风机8的电连接。通过在套接部1021上设置套孔1023,然后通过套孔1023与插接块1013的配合将金属片102安装到支架101上,安装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块1013的厚度小于隔块1014的厚度,且套接部1021套设到插接块1013上时,套接部1021靠近对接组件10一侧的表面与隔块1014平齐。这样可以避免套接部1021凸出盒体1靠近对接组件10一侧的壁面而阻挡盒体1插入安装缺口201,使盒体1的端面与安装缺口201的避免紧密贴合,结构更紧凑。

参照图22,上述连接组件30包括金属接头301和安装架302,金属接头301夹设于安装架302上,壳体20上设有与安装架302配合的插孔202;当盒体1插接于安装缺口201时,金属接头301抵接金属片102。通过安装架302夹设金属接头301,在金属接头301与金属片102抵接时,金属接头301不易发生偏移,保证金属接头301与金属片102的紧密连接,以对风机8的持续供电。

参照图22,上述安装架302包括左夹板3021和右夹板3022,左夹板3021和右夹板3022上均设有弧形槽3023,左夹板3021与右夹板3022相互扣合以将金属接头301夹紧于弧形槽3023之间。通过左夹板3021和右夹板3022夹设金属接头301,安装方便。

参照图22,上述左夹板3021两端设有扣环3024,右夹板3022的两端设有与扣环3024相适配的扣位3025。在装配时,先将金属接头301放入左夹板3021或右夹板3022的弧形槽3023内,然后将左夹板3021和右夹板3022合在一起使扣环3024与扣位3025配合,这样就实现左夹板3021和右夹板3022的固定连接,金属接头301也被稳定的夹设在左夹板3021和右夹板3022之间,不易松脱

参照图23,安装缺口201相对两侧设有导轨203,盒体1上设有与导轨203相配合的导槽100。通过导轨203与导槽100配合的导向作用,引导盒体1插入到安装缺口201内,便于安装。

参照图24,上述扫地机器人还包括限位机构40,限位机构40包括锁紧件401和复位件402,锁紧件401设于盒体1上,且复位件402一端与锁紧件401抵接,另一端与盒体1抵接,以使锁紧件401可在盒体1上往复运动,锁紧件401至少部分凸出盒体1且与壳体20卡接。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402可以为弹簧。通过按压锁紧件401,可以使锁紧件401完成陷于盒体1内,在盒体1插入安装缺口201的过程中,避免锁紧件401凸出而阻止盒体1插入到安装缺口201内;而且通过按压锁紧件401,使锁紧件401在盒体1上往复运动,以便于将盒体1从安装缺口201内取出或卡紧在安装缺口201内,盒体1拆装方便。

参照图25,盒体1具有限位槽200,锁紧件401设于限位槽200且可沿限位槽200上下滑动,复位件402设于限位槽200,且复位件402一端抵接于限位槽200底壁,另一端抵接于锁紧件401;限位槽200顶部还设有贯穿孔2001,锁紧件401部分穿过贯穿孔2001卡接于壳体20。通过设置限位槽200,并将锁紧件401设置在限位槽200内,再通过在锁紧件401和限位槽200底壁之间设置复位件402,在锁紧件401沿限位槽200向下运动时,锁紧件401凸出于限位槽200顶部的部分就会与壳体20分离而陷于贯穿孔2001内,这样就可以将盒体1从安装缺口201取出;而当按住锁紧件401使锁紧件401完全陷于限位槽200内,然后将盒体1插入安装缺口201,在松开锁紧件401,复位件402就会顶起锁紧件401使锁紧件401顶部穿过贯穿孔2001卡接于壳体20上,以将盒体1限制在安装缺口201内。

参照图25,上述限位槽200的相对两侧设有导向槽2002,锁紧件401上设有与导向槽2002配合的导条40131。在限位槽200和锁紧件401上分别设置导向槽2002和导条40131,通过导向槽2002和导条40131配合的导向作用,可以使锁紧件401平稳地在限位槽200内滑动。

参照图25,上述导向槽2002由间隔设置的左侧墙2003和右侧墙2004围合形成,导条40131插接于左侧墙2003和右侧墙2004之间,且可在左侧墙2003和右侧墙2004之间上下滑动。设置左侧墙2003和右侧墙2004,无需在限位槽200的侧壁上开槽,可以保证限位槽200侧壁的厚度均匀,不仅便于加工,而且可以保证限位槽200侧壁具足够的强度。

参照图25,上述限位槽200内设有固定柱2005,复位件402套接于固定柱2005。通过设置固定柱2005,并将复位件402套接于固定柱2005,可以使复位件402稳定的置于限位槽200内,避免锁紧件401沿限位槽200上下滑动时复位件402移位而导致锁紧件401受力不均匀,影响锁紧件401的平稳滑动。

参照图25-27,上述锁紧件401包括按压部4011、插接部4012以及导向部4013,按压部4011设于导向部4013的一端,插接部4012设于按压部4011的一侧,导向部4013插接于限位槽200,插接部4012部分穿过贯穿孔2001卡接于壳体20。在本实施例中,导条40131设于导向部4013的相对两侧;插接部4012呈片状,且厚度小于贯穿孔2001的宽度。更具体地,导向部4013形成有凹槽40132,凹槽40132内设有导柱40133,固定柱2005顶部设有与导柱40133配合的导向圆孔20051,复位件402一端套接于导柱40133且抵顶凹槽40132的槽底。用力按下按压部4011,可以使导向部4013带动按压部4011和插接部4012沿限位槽200滑动,导柱40133向下运动时会插入导向圆孔20051中,使锁紧件401可以更平稳地在限位槽200内滑动,进而使插接部4012与壳体20分离或使插接部4012卡接于壳体20上。

参照图23,上述壳体20上设有与插接部4012配合的锁紧槽204。盒体1插入到安装缺口201后,插接部4012就会插入到锁紧槽204内,这样就可以阻止盒体1与壳体20分离,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

参照图26,上述锁紧件401还包括限位部4014,限位部4014设于按压部4011的两侧且间隔连接于插接部4012的相对两侧。优选的,限位部4014的高度小于插接部4012的高度。限位部4014可以抵顶限位槽200的顶部,以限制插接部4012凸出限位槽200的距离,避免插接部4012将壳体20顶起形成凸包,影响壳体20的外观;而且设置限位部4014,可以提高插接部4012的强度,避免插接部4012发生断裂而影响盒体1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