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7747发布日期:2020-04-07 14:4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食物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食物处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原汁机、榨汁机等食物处理机,在实现汁渣分离时,其滤网结构均为环形结构,即滤网结构沿螺杆的周向方向设置一整圈,这种结构在安装时榨汁杯、螺杆、滤网结构通过同一轴芯定位,从而导致需要对位的零件较多,对位安装麻烦,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该种结构的滤网结构的网孔较小,清洗非常麻烦。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新的安装简单、易清洗的食物处理机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物处理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食物处理机,包括:食物处理杯;螺杆,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食物处理杯内;过滤组件,安装在所述食物处理杯内,位于所述食物处理杯与所述螺杆之间,并与所述食物处理杯围成一储汁腔,且所述过滤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汁腔连通的滤汁通道;其中,所述过滤组件沿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周向方向呈非环形设置,所述食物处理杯与所述螺杆之间的间隙从所述食物处理杯的杯口至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底壁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可为原汁机、榨汁机等结构,而食物处理机包括食物处理杯和螺杆和过滤组件,而过滤组件安装在食物处理杯内,位于螺杆与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壁之间,能够与螺杆配合,实现食材的汁渣分离。其中,过滤组件上设置有滤汁通道,食物汁可通过滤汁通道被过滤组件过滤出,而通过过滤组件过滤出的食物汁可储存在过滤组件与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壁或过滤组件与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壁和内底壁围成的储汁腔内。而过滤组件沿食物处理杯的周向方向呈非环形设置,也即过滤组件不是环形结构或筒状结构,而是片状结构或板状结构等非环形结构,这样过滤组件便没有沿螺杆或食物处理杯的整圈设置,即没有套设安装在螺杆的整个周向方向上,这样便可通过非环形的过滤组件取代现有的滤网筒或碗型滤网结构,从而可简化产品的结构,降低产品的成本。另外,非环形结构的过滤组件的面积较小,因此清洗起来会更加容易,因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食物处理机的滤网难清洗的现象。还有非环形结构的过滤组件在安装时,不需要像螺杆那样进行轴芯定位,因此可减少需要对位的零件个数,简化安装过程,降低安装难度,另外非环形结构的过滤组件在拆装时,也不会与螺杆发生干涉,因而既可先拆装螺杆,后拆装过滤组件,也可先拆装过滤组件,后拆装螺杆,以提高螺杆和过滤组件拆装的随意性和便利性。

其中,食物处理杯与螺杆之间的间隙从食物处理杯的杯口至食物处理杯的底壁减小,优选为逐渐减小。这样能够使食物处理杯与螺杆之间形成的物料通道越来越窄,从而能够将食材逐渐处理成越来越小的块,这样便可提高出汁率。进一步优选地,食物处理杯可呈锥形设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片,安装在所述食物处理杯内,位于所述食物处理杯与所述螺杆之间,能够与所述食物处理杯围成一所述储汁腔,所述过滤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过滤孔;至少一个插入条,能够一一对应插入安装到所述多个过滤孔内,且每一所述插入条均能够与一对应的所述过滤孔围成一个或多个与所述滤汁通道。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过滤组件具体包括过滤片和插入条,其中,过滤片用于与食物处理杯围成一储汁腔,而过滤片上还设置有过滤孔,这样食物汁便可通过过滤孔而进入到储汁腔内。而插入条能够插入到过滤孔内,以减小过滤孔的开口面积,这样便可减小过滤组件的滤汁通道的开口面积,以提高过滤组件的过滤效果,防止大块的食物渣穿过过滤组件而进入到储汁腔内。而这种过滤组件,由于滤汁通道是由过滤片和插入条组合而成的,因此,可将过滤片上的过滤孔较之滤网结构的滤网孔设置的稍微大一些,然后通过插入条来减小其开口面积,以使过滤组件的滤汁通道的开口面积能够满足滤汁需求。这种结构在清洗时,可将过滤片和插入条拆开后清洗,而由于过滤片的面积较小,且过滤孔较大,因此清洗起来非常容易,这样便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滤网难清洗的痛点,从而可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插入条一体设置在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壁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插入条,这样便可通过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壁上的插入条与一过滤片而形成一过滤组件,以实现对食材的过滤。而这种结构能够在降低清洗难度的同时,还能够将插入条一体设置在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壁上,从而还可减少零件的个数,从而可简化产品的结构,提高安装效率,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其中,在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过滤组件安装在安装槽内时,可将至少一个插入条设置在安装槽的底壁上。

在上述另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过滤片靠近所述食物处理杯的一面上;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插入条均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还可在过滤片之外在额外设置一个连接件,以便能够将一个或多个插入条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便可通过连接件来实现一个或多个插入条在过滤片上的安装,以便能够简化过滤组件的安装过程。此外,该种结构,由于插入条没有设置在食物处理杯上,从而一方面可简化食物处理杯的结构,另一方面还使得过滤组件能够整体可拆卸,从而能够提高清洗便利性和后续维修的便利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插入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插入条相互平行并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过滤孔的数量与所述插入条的数量一致,所述过滤孔沿所述食物处理杯的轴向方向分布,所述过滤孔靠近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底壁的一端开口,所述多个插入条能够从所述食物处理杯的轴向方向一一对应插入安装到所述多个过滤孔内。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插入条的数量为多个,过滤孔的数量与插入条的数量一致,这样能够形成多个滤汁通道,从而可提高过滤组件的过滤性能。而多个插入条相互平行并间隔设置在连接件上,过滤片上平行并间隔设置有多个过滤孔,这样使得过滤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而过滤孔沿食物处理杯的轴向方向分布,且过滤孔的下端开口,插入条能够从过滤片的下端插入安装到过滤片的上端,这样使得过滤片与插入条能够从上下方向进行插装,从而可提高过滤片与插入条之间的安装便利性。

其中,优选地,连接件为围设在所述多个插入条周围的框体。

在上述又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插入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连接件为一安装板,多个所述插入条呈多列多排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过滤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滤孔对应多个所述插入条呈多列多排的设置在所述过滤片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连接件设置成安装板,然后可在安装板上等间隔设置多列多排的插入条,此时,可在过滤片上对应设置多列多排的过滤孔,在安装时,可将安装板安装在过滤片的后侧上,以使插入条能够从过滤片的后侧插入安装到过滤孔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过滤片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扣配合,以使所述连接件卡扣安装在所述过滤片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连接件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卡扣,而在过滤片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卡扣,这样便能够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配合将连接件简单快速地卡扣安装在过滤片上,以便能够简单方便地实现连接件与过滤片之间的安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扣为卡槽和凸起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卡扣为所述卡槽和所述凸起中的另一个,所述凸起能够卡入到所述卡槽内。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连接件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卡槽,而在过滤片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凸起,这样便能够通过卡槽和凸起的配合将连接件简单快速地卡扣安装在过滤片上,以便能够简单方便地实现连接件与过滤片之间的安装。当然,在另一方案中,也可将卡槽设置在过滤片上,而对应地在连接件设置凸起,以实现连接件与过滤片之间的安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插入条远离所述食物处理杯的侧壁的面与所述过滤片远离所述食物处理杯的侧壁的面平齐。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插入条远离食物处理杯的侧壁的面与过滤片远离食物处理杯的侧壁的面平齐,也即过滤组件靠近螺杆安装的一面为一平面,这样能够使过滤组件靠近螺杆安装的面比较平整,从而可防止过滤组件与螺杆发生勾挂等现象,或者防止出现过滤组件勾挂食材等现象,这样便能够防止过滤组件干涉螺杆运动,且也能够减少过滤组件上残留的食材,降低过滤组件的清洗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汁通道在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为t,其中,0.19mm≤t≤1.29mm,或0.3mm≤t≤0.9mm。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合理设置滤汁通道的宽度可合理设置过滤组件的过滤能力,从而可确保出汁效率和食物汁的纯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过滤片靠近所述食物处理杯的侧壁的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过滤片靠近食物处理杯的一面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加强筋,以便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加强筋来增强过滤片的强度,防止过滤片在与螺杆挤压时发生变形。同时设置加强筋还能够防止过滤片与食物处理杯完全贴合,这样便能够使过滤片与食物处理杯之间能够始终留有一定的缝隙,以便能够通过缝隙形成储汁腔,即这样设置可防止过滤片的过滤孔被食物处理杯的壁堵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网片和安装架,所述网片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也可将过滤组件设置成网片和安装架的结构,且优选地,可将网片和安装架一体注塑成型。而在具体安装时,可将网片和安装架组成的结构插入安装到螺杆与食物处理杯的侧壁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螺杆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值为d2,其中,0.19mm≤d2≤1.99mm,或0.29mm≤d2≤0.99mm。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食物处理杯内设置一个螺杆,这样可通过螺杆与食物处理杯的配合实现对食材的挤压等粉碎处理。而将过滤组件与螺杆之间的第二间隙d2设置在0.19mm-1.99mm之间,或0.29mm-0.99mm之间,能够使过滤组件与螺杆之间的第二间隙非常小,这样在螺杆转动时,螺杆一方面能够与过滤组件配合,以实现对食材的充分挤压,从而确保出汁率,另一方面螺杆能够直接刮擦在过滤组件的表面,从而能够将过滤组件上的食物渣带走,以实现对过滤组件的清洗,这样便能够减少残留在过滤组件上的食物渣,降低过滤组件的清洗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远离所述食物处理杯的侧壁的面上设置有手扣槽。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过滤组件靠近螺杆安装的一面上设置一个手扣槽,这样可通过手扣槽来实现过滤片的移动以及与插条之间的插接。而手扣槽的设置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操作部位,从而能够使过滤组件的拆装更加便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在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从所述食物处理杯的杯口至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底壁逐渐变窄,或所述过滤组件呈扇形,所述过滤组件沿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周向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侧之间的夹角为γ,其中,45°≤γ≤135°,或60°≤γ≤120°。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将过滤组件设置成上大下小的结构,比如扇形结构,这样在通过过滤组件与食物处理杯围成储汁腔时,便能够使储汁腔上宽下窄,这样便能够将储汁腔的下端逐渐收窄,从而更利于储汁腔内的汁液的排出。同时,可优选将过滤组件设置成扇形,因为扇形为比较常见且比较好加工的形状,因而可简化过滤组件的加工难度。而过滤组件左右两侧之间的角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优选地,可设置在45°至135°之间,或60°至120°之间,这样能够使过滤组件的宽度能够逐渐变窄,而不至于剧烈突变,从而可防止过滤组件底部过尖或底部过宽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储汁腔在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径向方向上的宽度从所述食物处理杯的杯口方向至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底壁方向变窄,所述食物处理杯的侧壁或底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储汁腔导通的出汁口,所述出汁口位于所述储汁腔在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径向方向上的宽度最窄的位置处。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储汁腔在食物处理杯的径向方向上的宽度从食物处理杯的杯口方向至食物处理杯的底壁方向变窄,能够使储汁腔上宽下窄,这样便能够将储汁腔的下端逐渐收窄,从而更利于储汁腔内的汁液的排出。同时,可优选在储汁腔的径向宽度最小的位置处设置一个出汁口,以便能够通过出汁口将储汁腔内的汁液排出,而这种设置,能够在汁液排出过程中将储汁腔中的汁液自动聚集到出汁口处,从而能够使储汁腔内的汁液自动排出的更加顺畅干净,从而可减少储汁腔内的汁液的残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食物处理机还包括:进料杯,安装在所述食物处理杯的杯口处,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食物处理杯的杯口;其中,所述过滤组件靠近所述进料杯的一端限位安装至所述进料杯。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食物处理杯的杯口处设置一个进料杯,以通过进料杯来实现进料,这里进料杯即可为带有推料棒的筒状,也可为带有存料平台和切削装置的结构。同时,可将过滤组件的上端安装至进料杯,以便能够通过进料杯实现过滤组件的限位安装,这样便可防止过滤组件沿食物处理杯的轴向方向窜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过滤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形状大小与所述过滤组件的形状大小相互适配。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在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壁上设置一个安装槽,这样可通过安装槽来实现过滤组件的安装,而这种结构,可利用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壁的厚度来容纳过滤组件,从而能够将过滤组件部分或全部嵌入安装到食物处理杯的侧壁内,这样能够增大食物处理杯的空间的利用率,使过滤组件与食物处理杯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以降低产品的整体体积。另外,该种结构还可通过安装槽的两边对过滤组件的周向自由度进行限位,从而可防止过滤组件沿食物处理杯的周向方向窜动。

在上述又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食物处理杯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食物处理机还包括:出汁嘴,所述出汁嘴的一端通过所述安装孔能够拆卸地安装到所述食物处理杯内;其中,所述过滤组件安装在所述出汁嘴伸入到所述食物处理杯内的一端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也可将过滤组件直接通过出汁嘴等能够拆卸地安装在一安装孔处,这样食物汁被过滤组件过滤后便能够顺着安装孔和出汁嘴排出,该种结构能够将过滤组件和出汁嘴结合安装在一起,从而可优化产品的结构。其中,这里过滤组件优选为网片和安装架组成的滤网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配合筋,所述配合筋能够与所述螺杆配合,以对食材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食物处理杯从所述食物处理杯的杯口至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底壁依次包括安装区、挤压区和研磨区,所述配合筋包括:挤压筋,设置在所述食物处理杯的侧壁上,从所述食物处理杯的挤压区延伸至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底壁;研磨筋,设置在所述食物处理杯的研磨区的侧壁上,并延伸至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底部。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壁上设置一些配合筋,比如挤压筋和研磨筋,这样便能够通过挤压筋、研磨筋等配合筋与螺杆进行配合,以加强螺杆对食材的处理效果。同时,可将食物处理杯从食物处理杯的杯口至食物处理杯的底壁依次设置为安装区、挤压区和研磨区,其中,可通过安装区来实现食物处理杯与进料杯或真空罩等之间的安装,而通过挤压区来对食材进行初步挤压或切削处理,而通过研磨区来对食材进行研磨,以进一步提高螺杆对食材的挤压效果。而通过设置挤压筋可增大挤压区和研磨区对食材的处理效果。而设置研磨筋能够进一步对研磨区的局部研磨效果进行增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螺杆与所述配合筋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宽度值为d1,其中,0.19mm≤d1≤1.99mm,或0.29mm≤d1≤0.99mm。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食物处理杯内设置一个螺杆,这样可通过螺杆与食物处理杯的配合实现对食材的挤压等粉碎处理。而将配合筋与螺杆之间的第一间隙d1设置在0.19mm-1.99mm之间,或0.29mm-0.99mm之间,能够使配合筋与螺杆之间的第一间隙非常小,这样在螺杆转动时,螺杆一方面能够与配合筋配合,以实现对食材的充分挤压,从而确保出汁率,另一方面螺杆能够直接刮擦在配合筋的表面,从而能够将配合筋上的食物渣等带走,这样便能够减少残留在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壁上的食物渣,降低食物处理杯的清洗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底壁或侧壁上设置有出渣通道,所述出渣通道的侧壁为非孔侧壁。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食物处理杯上设置有出渣通道,其中,出渣通道即可设置在食物处理杯的底壁上,也可设置在食物处理杯的侧壁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而出渣通道用于排出汁渣分离后的食物渣,而出渣通道的侧壁为非孔侧壁,即出渣通道靠近食物处理杯的中心的一侧的侧壁为非孔侧壁,且出渣通道远离食物处理杯的中心的一侧的侧壁也为非孔侧壁,也就是说出渣通道的内外侧的侧壁均没有开设通孔结构,也即出渣通道的内外侧的侧壁均为封闭结构,这样能够增强出渣通道与食物渣配合的面积,从而食物渣从出渣通道排出时,便能够与出渣通道的侧壁进行充分挤压,这样便能够在出渣过程中,增强渣与渣之间的挤压力度,以确保出渣处的出渣阻力,从而使得食物的汁渣能够彻底的分离,以确保出汁效率。还有,该种结构通过将出渣通道的侧壁设置成封闭的结构,能够增强出渣力度,确保汁渣分离的效果,同时,该种结构没有借助挤压硅胶即可实现汁渣分离,从而去掉了挤渣硅胶的使用,减少了产品的零件数量,提高了产品的安装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还有该种结构,不需要在出渣通道的侧壁处打孔,即无需在出渣通道的侧壁处设置安装挤渣硅胶的孔,因而还可简化食物处理杯的结构,降低食物处理杯的加工难度,从而降低产品的总体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出渣通道的入口的后侧相对所述出渣通道的入口的前侧向所述食物处理杯的杯口方向凸出设置。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出渣通道的入口设置在食物处理杯的内底壁内,而压榨碎的食材会随着螺杆一起转动,而在食材随螺杆的转动过程中,食物先与出渣通道的入口接触的一侧为出渣通道的入口的前侧,而后与食物接触的一侧为后侧,即这里的前后指的是与食物接触的先后顺序。而出渣通道的入口的后侧相对出渣通道的入口的前侧向食物处理杯的杯口方向凸出设置,也即出渣通道的入口的后侧高于出渣通道的入口的前侧,其中,出渣通道的入口的后侧与出渣通道的入口的前侧之间设置有高度差h,这样在压榨碎的食材随螺杆旋转时,食材先通过出渣通道的入口的前侧,然后被出渣通道的入口的后侧所阻挡,这样便会有越来越多的粉碎的食材逐渐聚集在出渣通道的入口处,从而粉碎的食材便能够在螺杆与出渣通道的入口的后侧的双重作用下实现挤压,这样便能够确保出渣阻力,以使汁渣能够彻底分离,而分离后的食物渣由出渣通道排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出渣通道设置在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底壁上,所述出渣通道包括:嵌入段,安装在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外底壁内;伸出段,与所述嵌入段连接,并凸出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外底壁面设置;其中,所述伸出段靠近所述食物处理杯的中心的一侧的内壁面上设置有挤压面,所述挤压面从靠近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底壁的一方至远离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底壁的一方由所述食物处理杯的中心方向向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外侧方向倾斜延伸。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将出渣通道设置在食物处理杯的底壁上,这样可利用重力实现食物渣的排出。而出渣通道包括嵌入段和伸出段,其中嵌入段嵌入安装在食物处理杯内,这里嵌入段优选与食物处理杯的底壁垂直设置,这样便能够使出渣方向与食物渣的重力方向完全一致,从而可借助食物渣的重力进行出渣。而伸出段设置在食物处理杯的外底壁上,用于将食物渣引导到更方便的位置进行接渣,比如可将伸出段沿食物处理杯的径向方向进行弯折,并使伸出段从食物处理杯的外侧壁伸出,这样食物渣便能够从食物处理杯的底部排出,但依旧能够在食物处理杯的侧壁处进行接渣,而不用从食物处理杯的底部进行接渣,从而能够在利用重力进行出渣的同时,使得接渣位置更加便利。而通过在伸出段靠近食物处理杯的中心的一侧的内壁面上设置挤压面,即在伸出段的内侧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挤压面,而挤压面从靠近食物处理杯的底壁的一方至远离食物处理杯的底壁的一方由食物处理杯的中心方向向食物处理杯的外侧方向倾斜延伸,即是说,挤压面由上至下从内向外倾斜设置,这样挤压面便能够逐渐朝向食物处理杯的外侧方向设置,从而便能够在嵌入段与伸出段的连接处的下方形成一个支撑面,这样食物渣进入到出渣通道后,便能够被出渣通道的入口侧的后端、螺杆和挤压面进行多方位挤压,从而能够确保汁渣分离所需要的出渣阻力,这样便能够确保汁渣分离的效果,确保出汁率,降低食物渣中的水分,确保食物渣的干燥度。

当然,在其它方案中,也可将伸出段的内侧的侧壁直接垂直于食物处理杯的底部设置,这样便无法通过伸出段对食物渣进行挤压,但能够使食物渣流动的更加顺畅,可防止食物渣在伸出段内堵塞,当然,也更利于伸出段的清洗。

其中,优选地,所述嵌入段竖直设置,优选垂直于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底壁设置。而伸出段优选从食物处理杯的内侧向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外侧方向延伸,且优选与食物处理杯的壁设置成一体式结构,进一步优选地,伸出段远离嵌入段的一端从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外侧壁面处伸出到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外侧。

在上述多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挤压面为倾斜平面或弧形面,所述倾斜平面与所述食物处理杯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为β,其中,19.9°≤β≤59.9°,或29.9°≤β≤49.9°。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挤压面即可沿同一角度倾斜设置,以形成一个倾斜平面,此时倾斜平面与食物处理杯的底部之间的夹角β优选在19.9°-59.9°之间,进一步优选地,夹角β可在29.9°-49.9°之间,这样能够使倾斜平面的倾斜度比较适中,从而既能够确保挤压面的挤压力度又能够使食物渣顺畅下料,以防止食物通道堵塞。当然,在其它方案中,挤压面也可呈弧形,以形成弧形的挤压面。

在上述多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食物处理杯还包括:出渣嘴,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出渣通道的出口处,能够相对所述出渣通道进行伸缩或折叠。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出渣通道处额外设置一个能够伸缩或能够折叠的出渣嘴,这样在出渣时可通过出渣嘴来引导食物渣,以改变接渣高度或接渣位置,而在出渣完成后,可将出渣嘴缩回或折叠起来,以改变出渣嘴凸出到出渣通道外的长度,或者将出渣嘴完全缩回安装到出渣通道内,以实现出渣嘴的隐藏收纳,这样便能够减小食物处理杯的整体尺寸,以减少产品收纳、运输以及包装的成本。具体地,比如可将出渣嘴沿圆周方向转动地安装在出渣通道处,或者将出渣嘴沿轴向方向移动地安装在出渣通道处,当然,也可将出渣嘴能够折叠地安装在出渣通道处。

在上述多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食物处理杯的底壁上设置有通孔,驱动装置为一电机,其中,电机的电机轴或螺杆的螺杆轴或设置在螺杆与电机轴之间的中间轴可穿过通孔,以使电机与螺杆驱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食物处理杯为立式榨汁杯。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食物处理杯优选为立式榨汁杯,即过滤组件优选用于立式榨汁的食物处理机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螺杆包括螺旋体和设置在所述螺旋体上的螺旋筋,所述螺旋体从所述螺旋体的顶部至所述螺旋体的底部依次包括切削段、挤压段和研磨段,所述螺旋筋包括至少一个从所述螺旋体的顶部延伸到所述螺旋体的底部的主螺旋筋,以及多个从所述切削段延伸到所述螺旋体的底部的副螺旋筋,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研磨段上的研磨螺旋筋。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螺杆包括螺旋体和螺旋筋,其中,螺旋筋用于与螺旋体形成螺旋槽,以实现对食材的输送。而螺旋体从上至下可分成三段,即切削段、挤压段和研磨段,其中,切削段用于对食材进行初步挤压切削,而挤压段用于对食材进行初步挤压,而研磨段用于对食材进行精确研磨。而为了提高各个段对食材的处理效果,可在螺旋体上从头到尾设置至少一个主螺旋筋,以及从螺旋体的中上部设置一个或多个副螺旋筋,同时,还可在研磨区段在额外设置一个或多个研磨螺旋筋,以增强研磨段的局部研磨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螺旋筋在所述螺杆的径向方向上的高度从所述螺旋体的顶部至所述螺旋体的底部减小,所述螺旋体的横截面积从所述螺旋体的顶部至所述螺旋体的顶部增大,所述螺旋体的顶面的边缘与所述螺旋体的轴线在所述螺杆的径方向上的投影距离为a,其中,3.99mm≤a≤9.99mm,或4.99mm≤a≤7.99mm。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螺旋筋的径向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变窄,以便能够逐渐减小螺旋筋与螺旋体围成的螺旋槽的深度,这样便使螺旋槽的深度与食材的颗粒大小相适应,从而能够将食材越处理越碎。而螺旋体优选设置成锥形结构,而螺旋体上端的边缘与螺旋体的轴线在螺杆的径方向上的投影距离a优选设置在3.99mm-9.99mm,或进一步优选设置在4.99mm-7.99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食物处理机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与所述螺杆配合,以驱动所述螺杆转动;其中,所述食物处理杯能够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食物处理机包括底座、食物处理杯、螺杆和过滤组件等,其中,可优选将食物处理杯安装在底座上,并使食物处理杯内的螺杆与驱动装置配合,这样便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螺杆在食物处理杯内转动,以对食物处理杯内的食物进行搅拌等处理。而这里的底座一方面用于支撑安装食物处理杯,另一方面用于提供驱动螺杆转动的驱动力,以及用于进行产品的电动控制。

其中,优选地,食物处理机为原汁机或榨汁机,当然,食物处理机也还可以是除原汁机和榨汁机之外的其它结构,比如破壁机等。

根据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食物处理杯与过滤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过滤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过滤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过滤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不含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d-d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螺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食物处理杯,12出渣通道,122嵌入段,124伸出段,1242挤压面,14出渣嘴,16出汁口,18配合筋,182挤压筋,184研磨筋,2过滤组件,20滤汁通道,22过滤片,220过滤孔,222凸起,224手扣槽,226加强筋,24插入条,26连接件,262卡槽,28网片,29安装架,3储汁腔,4螺杆,42螺旋体,44螺旋筋,442主螺旋筋,444副螺旋筋,446研磨螺旋筋,5进料杯,6底座,7出汁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

如图1至图24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食物处理机,包括:食物处理杯1、过滤组件2和螺杆4,其中,螺杆4能够转动地安装在食物处理杯1内;过滤组件2安装在食物处理杯1内,位于食物处理杯1与螺杆4之间,并与食物处理杯1围成一储汁腔3,且过滤组件2上设置有与储汁腔3连通的滤汁通道20;其中,过滤组件2沿食物处理杯1的周向方向呈非环形设置,食物处理杯1与螺杆4之间的间隙从食物处理杯1的杯口至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可为原汁机、榨汁机等结构,而食物处理机包括食物处理杯1和螺杆4和过滤组件2,而过滤组件2安装在食物处理杯1内,位于螺杆4与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壁之间,能够与螺杆4配合,实现食材的汁渣分离。其中,过滤组件2上设置有滤汁通道20,食物汁可通过滤汁通道20被过滤组件2过滤出,而通过过滤组件2过滤出的食物汁可储存在过滤组件2与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壁或过滤组件2与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壁和内底壁围成的储汁腔3内。而过滤组件2沿食物处理杯1的周向方向呈非环形设置,也即过滤组件2不是环形结构或筒状结构,而是片状结构或板状结构等非环形结构,这样过滤组件2便没有沿螺杆4或食物处理杯1的整圈设置,即没有套设安装在螺杆4的整个周向方向上,这样便可通过非环形的过滤组件2取代现有的滤网筒或碗型滤网结构,从而可简化产品的结构,降低产品的成本。另外,非环形结构的过滤组件2的面积较小,因此清洗起来会更加容易,因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食物处理机的滤网难清洗的现象。还有非环形结构的过滤组件2在安装时,不需要像螺杆4那样进行轴芯定位,因此可减少需要对位的零件个数,简化安装过程,降低安装难度,另外非环形结构的过滤组件2在拆装时,也不会与螺杆4发生干涉,因而既可先拆装螺杆4,后拆装过滤组件2,也可先拆装过滤组件2,后拆装螺杆4,以提高螺杆4和过滤组件2拆装的随意性和便利性。

其中,食物处理杯1与螺杆4之间的间隙从食物处理杯1的杯口至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减小,优选为逐渐减小。这样能够使食物处理杯1与螺杆4之间形成的物料通道越来越窄,从而能够将食材逐渐处理成越来越小的块,这样便可提高出汁率。进一步优选地,食物处理杯1可呈锥形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13所示,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片22,安装在食物处理杯1内,位于食物处理杯1与螺杆4之间,能够与食物处理杯1围成一储汁腔3,过滤片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过滤孔220;至少一个插入条24,能够一一对应插入安装到多个过滤孔220内,且每一插入条24均能够与一对应的过滤孔220围成一个或多个与滤汁通道20。

在该些实施例中,过滤组件2具体包括过滤片22和插入条24,其中,过滤片22用于与食物处理杯1围成一储汁腔3,而过滤片22上还设置有过滤孔220,这样食物汁便可通过过滤孔220而进入到储汁腔3内。而插入条24能够插入到过滤孔220内,以减小过滤孔220的开口面积,这样便可减小过滤组件2的滤汁通道20的开口面积,以提高过滤组件2的过滤效果,防止大块的食物渣穿过过滤组件2而进入到储汁腔3内。而这种过滤组件2,由于滤汁通道20是由过滤片22和插入条24组合而成的,因此,可将过滤片22上的过滤孔220较之滤网结构的滤网孔设置的稍微大一些,然后通过插入条24来减小其开口面积,以使过滤组件2的滤汁通道20的开口面积能够满足滤汁需求。这种结构在清洗时,可将过滤片22和插入条24拆开后清洗,而由于过滤片22的面积较小,且过滤孔220较大,因此清洗起来非常容易,这样便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滤网难清洗的痛点,从而可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至少一个插入条24一体设置在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壁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插入条24,这样便可通过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壁上的插入条24与一过滤片22而形成一过滤组件2,以实现对食材的过滤。而这种结构能够在降低清洗难度的同时,还能够将插入条24一体设置在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壁上,从而还可减少零件的个数,从而可简化产品的结构,提高安装效率,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其中,在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过滤组件2安装在安装槽内时,可将至少一个插入条24设置在安装槽的底壁上。

在上述另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至图13所示,过滤组件2还包括:连接件26,能够拆卸地安装在过滤片22靠近食物处理杯1的一面上;其中,至少一个插入条24均安装在连接件26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还可在过滤片22之外在额外设置一个连接件26,以便能够将一个或多个插入条24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便可通过连接件26来实现一个或多个插入条24在过滤片22上的安装,以便能够简化过滤组件2的安装过程。此外,该种结构,由于插入条24没有设置在食物处理杯1上,从而一方面可简化食物处理杯1的结构,另一方面还使得过滤组件2能够整体可拆卸,从而能够提高清洗便利性和后续维修的便利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至图10所示,插入条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插入条24相互平行并间隔地设置在连接件26上,过滤孔220的数量与插入条24的数量一致,过滤孔220沿食物处理杯1的轴向方向分布,过滤孔220靠近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的一端开口,多个插入条24能够从食物处理杯1的轴向方向一一对应插入安装到多个过滤孔220内。

在该些实施例中,插入条24的数量为多个,过滤孔220的数量与插入条24的数量一致,这样能够形成多个滤汁通道20,从而可提高过滤组件2的过滤性能。而多个插入条24相互平行并间隔设置在连接件26上,过滤片22上平行并间隔设置有多个过滤孔220,这样使得过滤组件2的结构更加简单。而过滤孔220沿食物处理杯1的轴向方向分布,且过滤孔220的下端开口,插入条24能够从过滤片22的下端插入安装到过滤片22的上端,这样使得过滤片22与插入条24能够从上下方向进行插装,从而可提高过滤片22与插入条24之间的安装便利性。

其中,优选地,连接件26为围设在多个插入条24周围的框体。

在上述又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插入条24的数量为多个,连接件26为一安装板,多个插入条24呈多列多排地安装在安装板上,过滤孔2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过滤孔220对应多个插入条24呈多列多排的设置在过滤片22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将连接件26设置成安装板,然后可在安装板上等间隔设置多列多排的插入条24,此时,可在过滤片22上对应设置多列多排的过滤孔220,在安装时,可将安装板安装在过滤片22的后侧上,以使插入条24能够从过滤片22的后侧插入安装到过滤孔220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13所示,连接件26上设置有第一卡扣,过滤片22上设置有第二卡扣,第一卡扣能够与第二卡扣配合,以使连接件26卡扣安装在过滤片22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连接件26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卡扣,而在过滤片22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卡扣,这样便能够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配合将连接件26简单快速地卡扣安装在过滤片22上,以便能够简单方便地实现连接件26与过滤片22之间的安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13所示,第一卡扣为卡槽262和凸起222中的一个,第二卡扣为卡槽262和凸起222中的另一个,凸起222能够卡入到卡槽262内。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连接件26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卡槽262,而在过滤片22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凸起222,这样便能够通过卡槽262和凸起222的配合将连接件26简单快速地卡扣安装在过滤片22上,以便能够简单方便地实现连接件26与过滤片22之间的安装。当然,在另一方案中,也可将卡槽262设置在过滤片22上,而对应地在连接件26设置凸起222,以实现连接件26与过滤片22之间的安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插入条24远离食物处理杯1的侧壁的面与过滤片22远离食物处理杯1的侧壁的面平齐。

在该些实施例中,插入条24远离食物处理杯1的侧壁的面与过滤片22远离食物处理杯1的侧壁的面平齐,也即过滤组件2靠近螺杆4安装的一面为一平面,这样能够使过滤组件2靠近螺杆4安装的面比较平整,从而可防止过滤组件2与螺杆4发生勾挂等现象,或者防止出现过滤组件2勾挂食材等现象,这样便能够防止过滤组件2干涉螺杆4运动,且也能够减少过滤组件2上残留的食材,降低过滤组件2的清洗难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滤汁通道20在食物处理杯1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为t,其中,0.19mm≤t≤1.29mm,或0.3mm≤t≤0.9mm。

在该些实施例中,合理设置滤汁通道20的宽度可合理设置过滤组件2的过滤能力,从而可确保出汁效率和食物汁的纯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图3和图24所示,过滤片22靠近食物处理杯1的侧壁的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226。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过滤片22靠近食物处理杯1的一面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加强筋226,以便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加强筋226来增强过滤片22的强度,防止过滤片22在与螺杆4挤压时发生变形。同时设置加强筋226还能够防止过滤片22与食物处理杯1完全贴合,这样便能够使过滤片22与食物处理杯1之间能够始终留有一定的缝隙,以便能够通过缝隙形成储汁腔3,即这样设置可防止过滤片22的过滤孔220被食物处理杯1的壁堵死。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4和15所示,过滤组件2包括网片28和安装架29,网片28安装在安装架29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也可将过滤组件2设置成网片28和安装架29的结构,且优选地,可将网片28和安装架29一体注塑成型。而在具体安装时,可将网片28和安装架29组成的结构插入安装到螺杆4与食物处理杯1的侧壁之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过滤组件2与螺杆4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的宽度值为d2,其中,0.19mm≤d2≤1.99mm,或0.29mm≤d2≤0.99mm。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食物处理杯1内设置一个螺杆4,这样可通过螺杆4与食物处理杯1的配合实现对食材的挤压等粉碎处理。而将过滤组件2与螺杆4之间的第二间隙d2设置在0.19mm-1.99mm之间,或0.29mm-0.99mm之间,能够使过滤组件2与螺杆4之间的第二间隙非常小,这样在螺杆4转动时,螺杆4一方面能够与过滤组件2配合,以实现对食材的充分挤压,从而确保出汁率,另一方面螺杆4能够直接刮擦在过滤组件2的表面,从而能够将过滤组件2上的食物渣带走,以实现对过滤组件2的清洗,这样便能够减少残留在过滤组件2上的食物渣,降低过滤组件2的清洗难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15所示,过滤组件2远离食物处理杯1的侧壁的面上设置有手扣槽224。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过滤组件2靠近螺杆4安装的一面上设置一个手扣槽224,这样可通过手扣槽224来实现过滤片22的移动以及与插条之间的插接。而手扣槽224的设置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操作部位,从而能够使过滤组件2的拆装更加便利。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15所示,过滤组件2在食物处理杯1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从食物处理杯1的杯口至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逐渐变窄,或过滤组件2呈扇形,过滤组件2沿食物处理杯1的周向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侧之间的夹角为γ,其中,45°≤γ≤135°,或60°≤γ≤120°。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将过滤组件2设置成上大下小的结构,比如扇形结构,这样在通过过滤组件2与食物处理杯1围成储汁腔3时,便能够使储汁腔3上宽下窄,这样便能够将储汁腔3的下端逐渐收窄,从而更利于储汁腔3内的汁液的排出。同时,可优选将过滤组件2设置成扇形,因为扇形为比较常见且比较好加工的形状,因而可简化过滤组件2的加工难度。而过滤组件2左右两侧之间的角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优选地,可设置在45°至135°之间,或60°至120°之间,这样能够使过滤组件2的宽度能够逐渐变窄,而不至于剧烈突变,从而可防止过滤组件2底部过尖或底部过宽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24所示,储汁腔3在食物处理杯1的径向方向上的宽度从食物处理杯1的杯口方向至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方向变窄,食物处理杯1的侧壁或底壁上还设置有与储汁腔3导通的出汁口16,出汁口16位于储汁腔3在食物处理杯1的径向方向上的宽度最窄的位置处。

在该些实施例中,储汁腔3在食物处理杯1的径向方向上的宽度从食物处理杯1的杯口方向至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方向变窄,能够使储汁腔3上宽下窄,这样便能够将储汁腔3的下端逐渐收窄,从而更利于储汁腔3内的汁液的排出。同时,可优选在储汁腔3的径向宽度最小的位置处设置一个出汁口16,以便能够通过出汁口16将储汁腔3内的汁液排出,而这种设置,能够在汁液排出过程中将储汁腔3中的汁液自动聚集到出汁口16处,从而能够使储汁腔3内的汁液自动排出的更加顺畅干净,从而可减少储汁腔3内的汁液的残留。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图3、图4、图6、图14和图24所示,食物处理机还包括:进料杯5,安装在食物处理杯1的杯口处,用于打开和关闭食物处理杯1的杯口;其中,过滤组件2靠近进料杯5的一端限位安装至进料杯5。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食物处理杯1的杯口处设置一个进料杯5,以通过进料杯5来实现进料,这里进料杯5即可为带有推料棒的筒状,也可为带有存料平台和切削装置的结构。同时,可将过滤组件2的上端安装至进料杯5,以便能够通过进料杯5实现过滤组件2的限位安装,这样便可防止过滤组件2沿食物处理杯1的轴向方向窜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过滤组件2安装在安装槽内,安装槽的形状大小与过滤组件2的形状大小相互适配。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在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壁上设置一个安装槽,这样可通过安装槽来实现过滤组件2的安装,而这种结构,可利用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壁的厚度来容纳过滤组件2,从而能够将过滤组件2部分或全部嵌入安装到食物处理杯1的侧壁内,这样能够增大食物处理杯1的空间的利用率,使过滤组件2与食物处理杯1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以降低产品的整体体积。另外,该种结构还可通过安装槽的两边对过滤组件2的周向自由度进行限位,从而可防止过滤组件2沿食物处理杯1的周向方向窜动。

在上述又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6和图17所示,食物处理杯1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食物处理机还包括:出汁嘴7,出汁嘴7的一端通过安装孔能够拆卸地安装到食物处理杯1内;其中,过滤组件2安装在出汁嘴7伸入到食物处理杯1内的一端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也可将过滤组件2直接通过出汁嘴7等能够拆卸地安装在一安装孔处,这样食物汁被过滤组件2过滤后便能够顺着安装孔和出汁嘴7排出,该种结构能够将过滤组件2和出汁嘴7结合安装在一起,从而可优化产品的结构。其中,这里过滤组件2优选为网片28和安装架29组成的滤网结构,即这里过滤组件2优选为如图15中的所示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8和图21所示,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配合筋18,配合筋18能够与螺杆4配合,以对食材进行处理;其中,食物处理杯1从食物处理杯1的杯口至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依次包括安装区、挤压区和研磨区,配合筋18包括:挤压筋182,设置在食物处理杯1的侧壁上,从食物处理杯1的挤压区延伸至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研磨筋184,设置在食物处理杯1的研磨区的侧壁上,并延伸至食物处理杯1的底部。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壁上设置一些配合筋18,比如挤压筋182和研磨筋184,这样便能够通过挤压筋182、研磨筋184等配合筋18与螺杆4进行配合,以加强螺杆4对食材的处理效果。同时,可将食物处理杯1从食物处理杯1的杯口至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依次设置为安装区、挤压区和研磨区,其中,可通过安装区来实现食物处理杯1与进料杯5或真空罩等之间的安装,而通过挤压区来对食材进行初步挤压或切削处理,而通过研磨区来对食材进行研磨,以进一步提高螺杆4对食材的挤压效果。而通过设置挤压筋182可增大挤压区和研磨区对食材的处理效果。而设置研磨筋184能够进一步对研磨区的局部研磨效果进行增强。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螺杆4与配合筋18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宽度值为d1,其中,0.19mm≤d1≤1.99mm,或0.29mm≤d1≤0.99mm。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食物处理杯1内设置一个螺杆4,这样可通过螺杆4与食物处理杯1的配合实现对食材的挤压等粉碎处理。而将配合筋18与螺杆4之间的第一间隙d1设置在0.19mm-1.99mm之间,或0.29mm-0.99mm之间,能够使配合筋18与螺杆4之间的第一间隙非常小,这样在螺杆4转动时,螺杆4一方面能够与配合筋18配合,以实现对食材的充分挤压,从而确保出汁率,另一方面螺杆4能够直接刮擦在配合筋18的表面,从而能够将配合筋18上的食物渣等带走,这样便能够减少残留在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壁上的食物渣,降低食物处理杯1的清洗难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8和图21所示,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或侧壁上设置有出渣通道12,出渣通道12的侧壁为非孔侧壁。

在该些实施例中,食物处理杯1上设置有出渣通道12,其中,出渣通道12即可设置在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上,也可设置在食物处理杯1的侧壁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而出渣通道12用于排出汁渣分离后的食物渣,而出渣通道12的侧壁为非孔侧壁,即出渣通道12靠近食物处理杯1的中心的一侧的侧壁为非孔侧壁,且出渣通道12远离食物处理杯1的中心的一侧的侧壁也为非孔侧壁,也就是说出渣通道12的内外侧的侧壁均没有开设通孔结构,也即出渣通道12的内外侧的侧壁均为封闭结构,这样能够增强出渣通道12与食物渣配合的面积,从而食物渣从出渣通道12排出时,便能够与出渣通道12的侧壁进行充分挤压,这样便能够在出渣过程中,增强渣与渣之间的挤压力度,以确保出渣处的出渣阻力,从而使得食物的汁渣能够彻底的分离,以确保出汁效率。还有,该种结构通过将出渣通道12的侧壁设置成封闭的结构,能够增强出渣力度,确保汁渣分离的效果,同时,该种结构没有借助挤压硅胶即可实现汁渣分离,从而去掉了挤渣硅胶的使用,减少了产品的零件数量,提高了产品的安装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还有该种结构,不需要在出渣通道12的侧壁处打孔,即无需在出渣通道12的侧壁处设置安装挤渣硅胶的孔,因而还可简化食物处理杯1的结构,降低食物处理杯1的加工难度,从而降低产品的总体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1所示,出渣通道12的入口的后侧相对出渣通道12的入口的前侧向食物处理杯1的杯口方向凸出设置。

在该些实施例中,出渣通道12的入口设置在食物处理杯1的内底壁内,而压榨碎的食材会随着螺杆4一起转动,而在食材随螺杆4的转动过程中,食物先与出渣通道12的入口接触的一侧为出渣通道12的入口的前侧,而后与食物接触的一侧为后侧,即这里的前后指的是与食物接触的先后顺序。而出渣通道12的入口的后侧相对出渣通道12的入口的前侧向食物处理杯1的杯口方向凸出设置,也即出渣通道12的入口的后侧高于出渣通道12的入口的前侧,其中,如图21所示,出渣通道12的入口的后侧与出渣通道12的入口的前侧之间设置有高度差h,这样在压榨碎的食材随螺杆4旋转时,食材先通过出渣通道12的入口的前侧,然后被出渣通道12的入口的后侧所阻挡,这样便会有越来越多的粉碎的食材逐渐聚集在出渣通道12的入口处,从而粉碎的食材便能够在螺杆4与出渣通道12的入口的后侧的双重作用下实现挤压,这样便能够确保出渣阻力,以使汁渣能够彻底分离,而分离后的食物渣由出渣通道12排出。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8和图21所示,出渣通道12设置在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上,出渣通道12包括:嵌入段122,安装在食物处理杯1的外底壁内;伸出段124,与嵌入段122连接,并凸出食物处理杯1的外底壁面设置;其中,伸出段124靠近食物处理杯1的中心的一侧的内壁面上设置有挤压面1242,挤压面1242从靠近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的一方至远离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的一方由食物处理杯1的中心方向向食物处理杯1的外侧方向倾斜延伸。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将出渣通道12设置在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上,这样可利用重力实现食物渣的排出。而出渣通道12包括嵌入段122和伸出段124,其中嵌入段122嵌入安装在食物处理杯1内,这里嵌入段122优选与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垂直设置,这样便能够使出渣方向与食物渣的重力方向完全一致,从而可借助食物渣的重力进行出渣。而伸出段124设置在食物处理杯1的外底壁上,用于将食物渣引导到更方便的位置进行接渣,比如可将伸出段124沿食物处理杯1的径向方向进行弯折,并使伸出段124从食物处理杯1的外侧壁伸出,这样食物渣便能够从食物处理杯1的底部排出,但依旧能够在食物处理杯1的侧壁处进行接渣,而不用从食物处理杯1的底部进行接渣,从而能够在利用重力进行出渣的同时,使得接渣位置更加便利。而通过在伸出段124靠近食物处理杯1的中心的一侧的内壁面上设置挤压面1242,即在伸出段124的内侧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挤压面1242,而挤压面1242从靠近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的一方至远离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的一方由食物处理杯1的中心方向向食物处理杯1的外侧方向倾斜延伸,即是说,挤压面1242由上至下从内向外倾斜设置,这样挤压面1242便能够逐渐朝向食物处理杯1的外侧方向设置,从而便能够在嵌入段122与伸出段124的连接处的下方形成一个支撑面,这样食物渣进入到出渣通道12后,便能够被出渣通道12的入口侧的后端、螺杆4和挤压面1242进行多方位挤压,从而能够确保汁渣分离所需要的出渣阻力,这样便能够确保汁渣分离的效果,确保出汁率,降低食物渣中的水分,确保食物渣的干燥度。

当然,在其它方案中,也可将伸出段124的内侧的侧壁直接垂直于食物处理杯1的底部设置,这样便无法通过伸出段124对食物渣进行挤压,但能够使食物渣流动的更加顺畅,可防止食物渣在伸出段124内堵塞,当然,也更利于伸出段124的清洗。

其中,优选地,嵌入段122竖直设置,优选垂直于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设置。而伸出段124优选从食物处理杯1的内侧向食物处理杯1的外侧方向延伸,且优选与食物处理杯1的壁设置成一体式结构,进一步优选地,伸出段124远离嵌入段122的一端从食物处理杯1的外侧壁面处伸出到食物处理杯1的外侧。

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8和图21所示,挤压面1242为倾斜平面或弧形面,倾斜平面与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为β,其中,19.9°≤β≤59.9°,或29.9°≤β≤49.9°。

在该些实施例中,挤压面1242即可沿同一角度倾斜设置,以形成一个倾斜平面,此时倾斜平面与食物处理杯1的底部之间的夹角β优选在19.9°-59.9°之间,进一步优选地,夹角β可在29.9°-49.9°之间,这样能够使倾斜平面的倾斜度比较适中,从而既能够确保挤压面1242的挤压力度又能够使食物渣顺畅下料,以防止食物通道堵塞。当然,在其它方案中,挤压面1242也可呈弧形,以形成弧形的挤压面1242。

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图4、图14和图24所示,食物处理杯1还包括:出渣嘴14,活动地安装在出渣通道12的出口处,能够相对出渣通道12进行伸缩或折叠。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出渣通道12处额外设置一个能够伸缩或能够折叠的出渣嘴14,这样在出渣时可通过出渣嘴14来引导食物渣,以改变接渣高度或接渣位置,而在出渣完成后,可将出渣嘴14缩回或折叠起来,以改变出渣嘴14凸出到出渣通道12外的长度,或者将出渣嘴14完全缩回安装到出渣通道12内,以实现出渣嘴14的隐藏收纳,这样便能够减小食物处理杯1的整体尺寸,以减少产品收纳、运输以及包装的成本。具体地,比如可将出渣嘴14沿圆周方向转动地安装在出渣通道12处,或者将出渣嘴14沿轴向方向移动地安装在出渣通道12处,当然,也可将出渣嘴14能够折叠地安装在出渣通道12处。

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4所示,食物处理杯1的底壁上设置有通孔,驱动装置为一电机,其中,电机的电机轴或螺杆4的螺杆轴或设置在螺杆4与电机轴之间的中间轴可穿过通孔,以使电机与螺杆4驱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24所示,食物处理杯1为立式榨汁杯。

在该些实施例中,食物处理杯1优选为立式榨汁杯,即过滤组件2优选用于立式榨汁的食物处理机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2和图23所示,螺杆4包括螺旋体42和设置在螺旋体42上的螺旋筋44,螺旋体42从螺旋体42的顶部至螺旋体42的底部依次包括切削段、挤压段和研磨段,螺旋筋44包括至少一个从螺旋体42的顶部延伸到螺旋体42的底部的主螺旋筋442,以及多个从切削段延伸到螺旋体42的底部的副螺旋筋444,以及多个设置在研磨段上的研磨螺旋筋446。

在该些实施例中,螺杆4包括螺旋体42和螺旋筋44,其中,螺旋筋44用于与螺旋体42形成螺旋槽,以实现对食材的输送。而螺旋体42从上至下可分成三段,即切削段、挤压段和研磨段,其中,切削段用于对食材进行初步挤压切削,而挤压段用于对食材进行初步挤压,而研磨段用于对食材进行精确研磨。而为了提高各个段对食材的处理效果,可在螺旋体42上从头到尾设置至少一个主螺旋筋442,以及从螺旋体42的中上部设置一个或多个副螺旋筋444,同时,还可在研磨区段在额外设置一个或多个研磨螺旋筋446,以增强研磨段的局部研磨效果。

其中,图23中的虚线为切削段与挤压段和挤压段和研磨段之间的分界线。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2和图23所示,螺旋筋44在螺杆4的径向方向上的高度从螺旋体42的顶部至螺旋体42的底部减小,螺旋体42的横截面积从螺旋体42的顶部至螺旋体42的顶部增大,螺旋体42的顶面的边缘与螺旋体42的轴线在螺杆4的径方向上的投影距离为a,其中,3.99mm≤a≤9.99mm,或4.99mm≤a≤7.99mm。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将螺旋筋44的径向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变窄,以便能够逐渐减小螺旋筋44与螺旋体42围成的螺旋槽的深度,这样便使螺旋槽的深度与食材的颗粒大小相适应,从而能够将食材越处理越碎。而螺旋体42优选设置成锥形结构,而螺旋体42上端的边缘与螺旋体42的轴线在螺杆4的径方向上的投影距离a优选设置在3.99mm-9.99mm,或进一步优选设置在4.99mm-7.99mm。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和图24所示,食物处理机还包括:底座6,底座6内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与螺杆4配合,以驱动螺杆4转动;其中,食物处理杯1能够安装在底座6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食物处理机包括底座6、食物处理杯1、螺杆4和过滤组件2等,其中,可优选将食物处理杯1安装在底座6上,并使食物处理杯1内的螺杆4与驱动装置配合,这样便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螺杆4在食物处理杯1内转动,以对食物处理杯1内的食物进行搅拌等处理。而这里的底座6一方面用于支撑安装食物处理杯1,另一方面用于提供驱动螺杆4转动的驱动力,以及用于进行产品的电动控制。

其中,优选地,食物处理机为原汁机或榨汁机,当然,食物处理机也还可以是除原汁机和榨汁机之外的其它结构,比如破壁机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