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闸门抗风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7565发布日期:2019-01-18 23:22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卷闸门抗风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卷闸门抗风组件。



背景技术:

卷闸门是将很多关节活动的门片串联在一起成为活动的门体,上述门体的两侧活动设置在在固定的滑道内,门体以门上方卷轴为中心转动上升或下降,卷闸门的门片之间一般直接进行活动连接设置,该结构是为了方便门片的收起和放下,但是也降低了了由门片组成的门体的牢固性,由于门片较薄且只有两端固定在滑道内,在门体受到水平方向的风吹时,门片容易产生形变,如若遇到强风甚至台风时,门体容易损坏甚至被吹跑,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多种抗风卷闸门,上述抗风卷闸门一般通过加强门片的刚性以及加固各门片之间的连接来达到抗风的目的,上述抗风卷闸门的价格一般较高,对于工厂等已经安装了多个卷闸门的单位来说,全部更换上述的抗风卷闸门的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可大大增加卷闸门的抗风能力的卷闸门抗风组件。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卷闸门抗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抗风架、固定槽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于卷闸门上方的墙壁上,所述固定槽嵌设于所述固定环下方的地板上,所述抗风架立设于卷闸门后方,所述抗风架具有用于抵顶住卷闸门的门体的挡杆和用于支撑所述挡杆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包括连接件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于所述挡杆背向所述卷闸门的一侧,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挡杆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挡杆之间的垂直距离,多个所述连接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挡杆之间,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挡杆,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挡杆均为镀锌钢管,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穿设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伸入所述固定槽内。

所述挡杆的长度为3.5m,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挡杆的垂直距离为0.15m-0.18m,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挡杆的垂直距离为0.06m-0.08m。

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挡杆的垂直距离为0.165m,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挡杆的垂直距离为0.07m。

所述连接件为多块平行设置的角铁,所述挡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

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挡杆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结构。

所述加强结构为设置在相邻的每两块所述角铁之间的圆环。

所述加强结构为倾斜设置在相邻的每两块所述角铁之间的加强杆。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卷闸门抗风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挡杆的上端穿设在固定环内,挡杆的下端插入固定槽内,挡杆抵顶住卷闸门,起到支撑卷闸门的门体的作用,卷闸门的门体由于受到挡杆的阻挡,在受到风吹时不会产生太大的形变,从而防止卷闸门被吹坏和吹走,支撑杆和挡杆均为镀锌钢管,可承受较大的外力,支撑杆倾斜设置在挡杆一侧,且支撑杆的上端距离挡杆的距离较大、支撑杆的下端距离挡杆的距离较小的设计可以使抗风架的上部的受力强度较高,从而应对高处风速较高、卷闸门的上端受力较大的情况,便于抗风架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挡杆、12.连接件、13.支撑杆、14.加强杆、15.圆环、2.固定槽、3.固定环、32.固定部、4.卷闸门门体、5.墙壁、6.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方式一:

如图1所示的卷闸门抗风组件,包括抗风架、固定槽2和固定环3。

所述抗风架具有用于抵顶住卷闸门的挡杆11、用于支撑挡杆11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包括连接件12和支撑杆13,支撑杆13倾斜设置于挡杆11背向卷闸门门体4的一侧,支撑杆13的下端与挡杆11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支撑杆13的上端与挡杆11之间的垂直距离,支撑杆13和挡杆11均为镀锌钢管,多个连接件12间隔设置于支撑杆13和挡杆11之间,通过各连接件12连接支撑杆13和挡杆11,支撑杆13的上端穿设于固定环3内,支撑杆13的下端伸入固定槽2内。

固定环3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固定环3安装在墙体上的固定部32,固定部32固定设置于卷闸门门体4上方的墙壁5上,较佳的固定部32可采用膨胀螺栓,上述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在卷闸门门体4上方的墙壁5上,固定部32也可采用普通螺栓,上述普通螺栓的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在卷闸门门体4上方的墙壁5内。

固定槽2设置于固定环3下方的地板6上,具体的固定槽2可以是开设在地板6上的圆形槽孔,也可是嵌设在地板6内的金属槽。

较佳的固定槽2和固定环3的孔径均略大于支撑杆13的管径。

连接件12为多块平行设置的角铁,多块角铁均与挡杆11呈90°分布,支撑杆13和挡杆11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主要起到进一步加强所述抗风架的强度的作用,较佳的,所述加强结构为倾斜设置在相邻的每两块角铁之间的加强杆14,加强杆14为钢管,加强杆14的一端与支撑杆13进行焊接固定,加强杆14的另一端与挡杆11焊接固定。

以高度为3m的卷闸门门体4为例,此时,挡杆11的长度为3.5m,支撑杆13的上端与挡杆11的垂直距离为0.15m-0.18m,支撑杆13的下端与挡杆11的垂直距离为0.06m-0.08m。

较佳的,支撑杆13的上端与挡杆11的垂直距离为0.165m,支撑杆13的下端与挡杆11的垂直距离为0.07m。

较佳的,支撑杆13的长度大于挡杆11的长度,支撑杆13的长度略大于固定槽2和固定环3之间的距离,该设计方便支撑杆13的安装:安装时向上移动支撑杆13,使支撑杆13上端部分穿过固定环3内,此时再将支撑杆13的下端对齐固定槽2的上方,将支撑杆13的下端插入固定槽2内,最后调节挡杆11使之与卷闸门门体4进行充分接触,从而对卷闸门门体4提供支撑。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支撑杆13的上端穿设在固定环3内,支撑杆13的下端插入固定槽2内,挡杆11抵顶住卷闸门门体4,起到支撑卷闸门门体4的作用,卷闸门门体4由于受到挡杆11的阻挡,在受到风吹时不会产生太大的形变,从而防止闸门门体4被吹坏和吹走,支撑杆13和挡杆11均为镀锌钢管,可承受较大的外力且不易变形,挡杆11倾斜设置在支撑杆13的一侧,且挡杆11的上端距离支撑杆13的距离较大、挡杆11的下端距离支撑杆13的距离较小的设计可以使抗风架的上部的受力强度较高,从而应对高处风速较高、卷闸门的上端受力较大的情况。

本发明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多个本发明平行并排设置在相同的卷闸门后,从而大大增加抗风能力。

实施方式二:

如图2所述: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为设置在相邻的每两块角铁之间的圆环15,圆环15为铁质圆环,圆环15的一侧与挡杆11焊接固定,圆环15的另一侧与支撑杆13焊接固定。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