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渗水石茶盘以及石盘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7447发布日期:2019-03-19 21:01阅读:3250来源:国知局
新型渗水石茶盘以及石盘茶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渗水石茶盘以及石盘茶具。



背景技术:

茶盘又称茶船是用来置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状可方可圆或作扇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夹层,夹层用以盛废水,可以是抽屉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单层以一根塑料管连接,排出盘面废水,但茶桌下仍需要一桶相承;其选材广泛,金、木、竹、陶皆可取。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茶盘在使用过程中均是通过设置排水管将表面的水排出,当水流过大时往往造成排水不及时,容易从茶盘侧面溢流,污染桌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功能强、不会出现堵塞的新型渗水石茶盘以及石盘茶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排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渗水石茶盘,包括茶盘本体,所述茶盘本体为由刚性渗水材料制成的多微孔板状结构,水能从所述茶盘本体上表面渗入到其下表面后排出。所述茶盘本体为大漠沙石或铸型沙与胶和固化剂经混合搅拌后压制而成,刚性渗水材料为大漠沙石或铸形沙,刚性渗水材料还可以选择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透水陶瓷板、水泥板、陶土烧制板、青砖板、红砖板及瓦材板。采用渗水材料制成的茶盘本体,使得水可以通过茶盘本体表面渗入并排出,增大排水面积、增加排水方式,使得茶盘表面不会积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盘本体上设置有渗水凹槽,所述渗水凹槽内设置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凹槽俯视图投影为圆形。所述渗水凹槽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如三角形、方形、多边形等不规则形状。当水流过快时渗水凹槽的设置不会因为茶盘本体自身渗水速度过慢而导致水从茶盘侧面溢流的问题;通过在具有渗水功能的茶盘本体上设置渗水凹槽,渗水凹槽内设置渗水孔,进一步提高茶盘排水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盘本体上表面为中间低四周高的弧面结构,所述渗水凹槽位于所述茶盘本体上表面中心。

坡度的设置,方便表面得水向中间汇聚并经渗水凹槽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渗水孔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的所述渗水孔均匀设置在所述渗水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渗水孔为盲孔或通孔。

渗水孔为盲孔时不仅可进行排水,还可以进行茶渣过滤,丰富茶盘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盘本体上还设置有提拉部,所述提拉部位于所述茶盘本体左侧或右侧。

提拉部的设置,在茶盘本体放置在桌上或架子上时方便通过提拉部进行茶盘本体的提起或放下,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拉部为与手指直径相适配的提拉孔,所述提拉孔贯通设置在所述茶盘本体上。提拉部还可以设置成提拉钩、或其他方便提拉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茶盘本体上还设置有图案雕刻层。

图案雕刻层的设置使茶盘本体更加美观大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盘茶具,包括权所述石茶盘、盘架和防水胶套,所述盘架为框架结构,所述盘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石茶盘的定位槽,所述石茶盘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防水胶套为闭口环形结构,且所述防水胶套在使用时横截面为L型,包括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垫在所述茶盘本体与所述定位槽底部之间,所述第二边垫在所述茶盘本体与所述定位槽侧壁之间,所述第一边边部垂直向远离所述第二边方向延伸形成挡水部。通过设置防水胶套可防止茶盘本体上的水渗入到盘架上,挡水部的设置也避免茶盘本体上的水测流到盘架上。第一边和第二边的宽度分别与定位槽的宽度和高度相同,挡水部与盘架侧壁贴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架由多根连梁相互垂直拼接而成,相邻两根所述连梁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梁采用铝型材制成,所述连接件采用铝或ABS塑料材料制成,所述连梁外表面上设置有木纹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明连接件和暗连接件,所述明连接件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合部,所述连梁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明连接件为圆角或直角结构,所述明连接件的两个所述卡合部插入到相邻两根所述连梁的所述凹槽内实现彼此的连接;所述暗连接件为L型结构,相邻两根所述连梁端部设置有卡槽,所述暗连接件的两个直壁插入到所述卡槽内实现所述连梁的连接,相邻两根所述连梁连接后所述暗连接件从外部看不到。

采用铝制盘架提高产品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连梁表面的木纹层是通过木纹纸转印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茶盘通过采用渗水材料制成,使得茶盘本体具有渗水功能,方便茶盘表面水的排出。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应急渗水凹槽,当水流过大时水在自然重力作用下会流入到渗水凹槽内进行排水作业,不会形成溢流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盲孔渗水孔,渗水孔除可进行污水排出外还可以进行茶渣过滤,丰富茶盘功能。

4、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铝制盘架,提高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5、本实用新型提拉孔的设置方便进行茶盘的提取拿放,而且提拉孔也可以进行排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渗水石茶盘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渗水石茶盘一种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石盘茶具中盘架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石盘茶具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石盘茶具中防水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横截面视图。

图中1、茶盘本体;11、渗水凹槽;12、渗水孔;13、提拉部;14、图案雕刻层;2、盘架;21、定位槽;22、连梁;23、连接件;3、防水胶套;31、第一边;32、第二边;33、挡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渗水石茶盘,包括茶盘本体1,茶盘本体1为由刚性渗水材料制成的多微孔板状结构,水能从茶盘本体1上表面渗入到其下表面后排出,茶盘本体1上设置有渗水凹槽11,渗水凹槽11内设置有渗水孔12。茶盘本体1为大漠沙石或铸型沙与胶和固化剂经混合搅拌后压制而成,刚性渗水材料为大漠沙石或铸形沙,刚性渗水材料还可以选择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透水陶瓷板、水泥板、陶土烧制板、青砖板、红砖板及瓦材板。采用渗水材料制成的茶盘本体,使得水可以通过茶盘本体1表面渗入并排出,增大排水面积、增加排水方式,使得茶盘表面不会积水;通过在具有渗水功能的茶盘本体1上设置渗水凹槽11,渗水凹槽11内设置渗水孔12,当水流过快时渗水凹槽11的设置不会因为茶盘本体1自身渗水速度过慢而导致水从茶盘侧面溢流的问题;通过在具有渗水功能的茶盘本体1上设置渗水凹槽11,渗水凹槽11内设置渗水孔12,进一步提高茶盘排水能力进一步提高茶盘排水能力。

茶盘本体1上表面为中间低四周高的弧面结构,渗水凹槽11位于茶盘本体1上表面中心。茶盘表面坡度的设置,方便表面的水向中间汇聚并经渗水凹槽11排出。为了增加排水能力,渗水凹槽1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可以在茶盘本体1表面设置多个渗水凹槽11进行排水。为了防止渗水凹槽11内的水再次回流到茶盘本体1表面上,渗水凹槽11顶部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的槽盖,槽盖一端与茶盘本体1表面铰接,通过旋转槽盖可将渗水凹槽11关闭或打开。

优选的,渗水凹槽11俯视图投影为圆形。渗水凹槽11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如三角形、方形、多边形等不规则形状。

渗水孔12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的渗水孔12均匀设置在渗水凹槽11内。

为了能快速进行排水,渗水孔12为通孔,废水从茶盘本体1表面靠自然重力流入到凹渗水凹槽11内,然后从渗水孔12排到茶盘本体1下部;为了丰富茶盘的功能,渗水孔12也可以设置成盲孔,渗水孔12可以作为茶渣过滤使用。渗水孔12为盲孔时不仅可进行排水,还可以进行茶渣过滤,丰富茶盘功能。

为了便于茶盘提拉,茶盘本体1上还设置有提拉部13,提拉部13位于茶盘本体1左侧或右侧。提拉部13的设置,在茶盘本体1放置在桌上或架子上时方便通过提拉部13进行茶盘本体1的提起或放下,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

提拉部13为与手指直径相适配的提拉孔,提拉孔贯通设置在茶盘本体1上。提拉部13还可以设置成提拉钩、或其他方便提拉的结构。

为了更加美观,茶盘本体1上还设置有图案雕刻层14。图案雕刻层14的设置使茶盘本体1更加美观大方。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盘茶具,包括石茶盘、盘架2和防水胶套3,盘架2为框架结构,盘架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石茶盘的定位槽21,石茶盘放置在定位槽21内,防水胶套3放置在石茶盘与定位槽21连接处。如图5和图6所示,防水胶套3为闭口环形结构,且述防水胶套3在使用时横截面为L型,包括第一边31和第二边32,第一边31垫在茶盘本体1与定位槽21底部之间,第二边32垫在茶盘本体1与定位槽21侧壁之间,第一边31边部垂直向远离第二边32方向延伸形成挡水部33,通过设置防水胶套3可防止茶盘本体1上的水渗入到盘架2上,挡水部33的设置也避免茶盘本体1上的水测流到盘架2上。第一边31和第二边32的宽度分别与定位槽21的宽度和高度相同,挡水部33与盘架2侧壁贴合连接。

如图3所示,盘架2由多根连梁22相互垂直拼接而成,相邻两根连梁22之间通过连接件23可拆卸连接,连梁22采用铝型材制成,连接件23采用铝或ABS塑料材料制成,连梁22外表面上设置有木纹层。采用铝制盘架2提高产品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连梁22表面的木纹层是通过木纹纸转印形成。连接件23包括明连接件和暗连接件,明连接件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合部,连梁22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卡合部相适配的凹槽,明连接件为圆角或直角结构,明连接件的两个卡合部插入到相邻两根连梁22的凹槽内实现彼此的连接;另一种实施方式,暗连接件为L型结构,相邻两根连梁22端部设置有卡槽,暗连接件的两个直壁插入到卡槽内实现连梁22的连接,相邻两根连梁22连接后暗连接件从外部看不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