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轨及百叶窗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6588发布日期:2018-09-14 21:04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轨及百叶窗帘,适用于智能家居领域。



背景技术:

百叶窗帘可供遮蔽窗户和门的开口,以便阻隔光线并保持隐私。百叶窗帘由众多的叶片组成,当叶片全部闭合时,通过百叶窗帘拉绳锁具,拉动拉线,即可卷起叶片,此时向右扯拉线,叶片应自动锁紧,保持相应的卷起状态,既不继续上卷,也不松脱下滑。

目前市场上的百叶窗帘具有多种尺寸的窗帘帘体,针对不同不同尺寸的窗帘帘体必须开模生产不同尺寸的定规,当某一尺寸的窗帘滞销时,其相应的顶轨无法使用到其他尺寸的窗帘上,对厂家造成严重的存库影响,浪费资源,增加厂家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内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的顶轨及百叶窗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轨,其特征在于:具有截面呈U 型的轨道,该轨道底面可拆卸的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下端面形成有用于连接窗帘帘体的连接部,所述轨道底部开有通孔Ⅰ,安装板上对应轨道上的通孔Ⅰ开设有通孔Ⅱ。

所述轨道底部设有沿轨道通长布置的插槽Ⅰ,插槽Ⅰ内插装所述安装板。

所述连接部为尺寸与窗帘帘体相适配的、用于插装窗帘帘体的插槽Ⅱ。

所述轨道底面沿其边缘通长设有遮阳挡片。

一种百叶窗帘,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的顶轨。

所述顶轨通过安装码固定于墙体,该顶轨通过其上的安装板连接窗帘帘体,顶轨的轨道安装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卷线机,卷线机上的拉线依次穿过轨道上的通孔Ⅰ和安装板上的通孔Ⅱ后连接窗帘帘体。

所述轨道一侧板的内壁上端形成有通长布置的卡槽,该轨道另一侧板的上端形成有卡条;

所述安装码具有为L型支架板,该L型支架板的一端插装有卡舌并配有弹簧,所述L型支架板制有卡钩;

所述安装码通过卡钩钩住所述轨道上的卡条,并通过卡舌配合弹簧顶在轨道的卡槽内。

所述驱动机构为拉珠手动驱动装置或电机电动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顶轨由轨道和安装板构成,轨道可批量生产,安装板的安装部对应不同尺寸的窗帘帘体生产有相应的不同型号,当某一型号滞销时,仅其对应的成本较小的安装板无法使用,成本较大的轨道仍可与其他尺寸的窗帘帘体配合使用,降低了厂家的库存压力,充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顶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安装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百叶窗帘,具有顶轨、窗帘帘体5(可以为百叶帘、蜂巢帘等)和卷线机4,卷线机4由拉珠手动驱动装置或电机电动驱动装置驱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顶轨具有截面呈U型的轨道1,该轨道底面可拆卸的安装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下端面形成有用于连接窗帘帘体5的连接部,轨道1底部开有通孔Ⅰ16,安装板2上对应轨道1上的通孔Ⅰ16开设有通孔Ⅱ22。轨道1底部设有沿轨道通长布置的插槽Ⅰ11,插槽Ⅰ11内插装安装板2。安装板2的连接部为尺寸与窗帘帘体5相适配的、用于插装窗帘帘体的插槽Ⅱ21。轨道1底面沿其边缘通长设有遮阳挡片14,用于遮挡窗帘帘体与顶轨之间的缝隙。

顶轨通过安装码3固定于墙体,该顶轨通过其上的安装板2连接窗帘帘体5,顶轨的轨道1内安装有卷线机4,卷线机4上的拉线依次穿过轨道1上的通孔Ⅰ 16和安装板2上的通孔Ⅱ22后连接窗帘帘体5,控制窗帘帘体5升降。

本实施例在轨道1一侧板的内壁上端形成有通长布置的卡槽13,该轨道另一侧板的上端形成有卡条15。如图3所示,安装码3具有为L型支架板31,该 L型支架板的一端插装有卡舌33并配有弹簧32,L型支架板31制有卡钩34。安装码3通过卡钩34钩住轨道1上的卡条15,并通过卡舌33配合弹簧32顶在轨道1的卡槽13内。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