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垃圾回收功能的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5272发布日期:2018-12-18 21:04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垃圾回收功能的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垃圾回收功能的吸尘器,属于吸尘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吸尘器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卧式和便携式。吸尘器主要由起尘、吸尘、滤尘三部分组成。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201621006234.8的一种吸尘器,涉及清洁用具技术领域,以缓解现有的吸尘器在使用过程中,储尘桶与风道之间由于连接不稳固容易产生缝隙,导致垃圾从缝隙中溢出,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器,包括:主机,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旋风杯与储尘桶,以及一端与主机连接、另一端与旋风杯连接的连接臂;连接臂内设置有风道。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吸尘器的生产制造中。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吸尘器功能较为单一,遇到水瓶等空置瓶体较多的情况下,无法及时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垃圾回收功能的吸尘器,以解决吸尘器功能较为单一,遇到水瓶等空置瓶体较多的情况下,无法及时回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垃圾回收功能的吸尘器,其结构包括机体、内桶、安装座、吸尘风机、吸气管、电源线、机架、回收桶、万向轮,所述机体为圆筒体结构,上下端面的横截面直径相等,所述机体外壁左右侧设有凹槽把手,上侧连接处设有拆卸连接件,所述机体底部位于机架底板表面上,所述机架由底架与扶手架焊接构成,其中底架与万向轮采用并排安装方式相连接,所述机体内腔设有内桶,采用放置安装方式相接触,所述内桶上侧位置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为环形座体结构,所述安装座边缘与机体上侧活动相连,所述机体设在回收桶的侧边位置;所述回收桶由桶盖、桶体、底座、第一储腔、第二储腔组成,所述桶盖一侧与桶体采用铰链安装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桶体下端垂直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第一储腔与第二储腔通过隔板一体连接,置于桶体中,所述底座与机架底板接触面为直径相等的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一端与吸尘风机接线端相连接,采用通电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内桶设在吸尘风机的下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管与吸尘风机表面中心处安装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通过安装座与吸尘风机连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吸尘风机安装位于安装座上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腔与第二储腔的容积相同,采用开放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高度为40mm,长度为200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垃圾回收功能的吸尘器,通过电源线外接电源座通电后连接吸尘风机,吸尘风机运作产生负压,带动空气从吸气管进入内桶中,遇到水瓶等空置瓶体较多的情况下,通过回收桶进行分类,回收桶由盖与桶体及底座构成外壳体,其内腔设有第一储腔与第二储腔,将空瓶根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要求投放,其中第一储腔为可回收腔,第二储腔为不可回收腔,投放完毕后将桶盖盖上,具有防尘与保护功能,有效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垃圾回收功能的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桶内部储腔示意图。

图中:机体-1、内桶-2、安装座-3、吸尘风机-4、吸气管-5、电源线-6、机架-7、回收桶-8、桶盖-801、桶体-802、底座-803、第一储腔-804、第二储腔-805、万向轮-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垃圾回收功能的吸尘器,其结构包括机体1、内桶2、安装座3、吸尘风机4、吸气管5、电源线6、机架7、回收桶8、万向轮9,所述机体1为圆筒体结构,上下端面的横截面直径相等,所述机体1外壁左右侧设有凹槽把手,上侧连接处设有拆卸连接件,所述机体1底部位于机架7底板表面上,所述机架7由底架与扶手架焊接构成,其中底架与万向轮9采用并排安装方式相连接,所述机体1内腔设有内桶2,采用放置安装方式相接触,所述内桶2上侧位置设有安装座3,安装座3为环形座体结构,所述安装座3边缘与机体1上侧活动相连,所述机体1设在回收桶8的侧边位置;所述回收桶8由桶盖801、桶体802、底座803、第一储腔804、第二储腔805组成,所述桶盖801一侧与桶体802采用铰链安装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桶体802下端垂直与底座803相连接,所述第一储腔804与第二储腔805通过隔板一体连接,置于桶体802中,所述底座803与机架7底板接触面为直径相等的方形,所述电源线6一端与吸尘风机4接线端相连接,采用通电连接方式,所述内桶2设在吸尘风机4的下方位置,所述吸气管5与吸尘风机4表面中心处安装相连接,所述机体1通过安装座3与吸尘风机4连为一体,所述吸尘风机4安装位于安装座3上方位置。

本专利所说的桶盖801根据桶体802制成方形盖,左右两侧设有通气口,上侧粘合固定方形板,方形板与底座803面积相等,边缘为垂直角结构。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电源线6外接电源座通电后连接吸尘风机4,吸尘风机4运作产生负压,带动空气从吸气管5进入内桶2中,遇到水瓶等空置瓶体较多的情况下,通过回收桶8进行分类,回收桶8由盖801与桶体802及底座803构成外壳体,其内腔设有第一储腔804与第二储腔805,将空瓶根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要求投放,其中第一储腔804为可回收腔,第二储腔805为不可回收腔,投放完毕后将桶盖801盖上,具有防尘与保护功能,有效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吸尘器功能较为单一,遇到水瓶等空置瓶体较多的情况下,无法及时回收,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将空瓶根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要求投放,投放完毕后将桶盖盖上,具有防尘与保护功能,有效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具体如下所述:

桶盖801一侧与桶体802采用铰链安装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桶体802下端垂直与底座803相连接,所述第一储腔804与第二储腔805通过隔板一体连接,置于桶体802中,所述底座803与机架7底板接触面为直径相等的方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