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槽盘全自动三辊闸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7990发布日期:2019-10-15 18:2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三槽盘全自动三辊闸机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辊闸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三槽盘全自动三辊闸机芯。
背景技术
:三辊闸作为控制行人进出、使行人有序通行的装置,广泛地应用于地铁站、车站等各类公共场所。三辊闸可配合智能系统、如票、卡等进行放行使用,达到控制行人有序出入的作用。为满足公共场所安检服务的严格、高效及自动化等需求,三辊闸必须具备严格控制只有经过验证的乘客方可进入安检通道、严格控制乘客的有序快速通行的能力,而上述能力的实现则几乎完全依赖于三辊闸机芯合理的结构和布局。目前,大多使用的传统机芯,没有配备驱动电机,依靠人力推动辊闸前行,机芯里面也只靠电磁铁吸合定位;使用过程对机芯的各部件磨损较大,而且三辊闸机芯的机械部件过多不利于检修,从而影响使用寿命。技术实现要素:为克服现有三辊闸机芯结构不合理,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槽盘全自动三辊闸机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槽盘全自动三辊闸机芯,包括底座、上盖、电动马达、传动轴、转盘、三槽盘、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轴承座、辊盘、第一支撑连接板和第二支撑连接板,其中底座与上盖通过第一支撑连接板和第二支撑连接板固定连接,该上盖上端设有感应盘;所述转盘与传动轴一体设置,该转盘上方设有第一伞齿轮,转盘底部设有定位销;所述轴承座设置在底座上,其中轴承座内设有第一轴承,该第一轴承贯穿底座;所述三槽盘底部中间位置固定有连接轴,该连接轴设置在第一轴承内,其中连接轴的底端贯穿底座;所述辊盘设置在底座下方,该辊盘与贯穿底座的连接轴连接。优选地,所述三槽盘周边等距开设有三条长槽,该长槽为侧边和顶部开口,底部相连的凹槽,其中相邻两长槽之间的间隔角度为120°。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连接板上开设有一通孔,其中电动马达设置在第一支撑连接板侧部。优选地,所述电动马达设有输出轴,该输出轴贯穿第一支撑连接板上的通孔,其中输出轴端部设有第二伞齿轮。优选地,第二伞齿轮设置在第一伞齿轮侧部,其中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优选地,所述转盘底部等距设有6个定位销,其中相邻两定位销之间的间隔角度为60°。优选地,所述转盘的直径为三槽盘直径的2倍,其中转盘设置在三槽盘侧部,三槽盘设置在转盘下方;所述转盘底部的定位销对应三槽盘上的长槽,其中定位销卡设于长槽内。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一凹槽,该凹槽设置在轴承座侧部,其中凹槽内设有第二轴承。优选地,所述所述传动轴底端抵设在第二轴承内,该传动轴顶端贯穿上盖并与感应盘连接。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推力球轴承、模具压簧和调节螺母,其中传动轴上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调节螺母配合,用于调节模具压簧的力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模块化设计,其性能稳定、响应速度快,整机组装和拆卸检修维护方便,通过转盘上的6个定位销在三槽盘的三条长槽内旋转,实现三槽盘通过转盘的其中任意两个定位销在0°、120°、360°的时候形成一个卡死状态,可用到关门到位。整体工作时传动稳定流畅,转速可调,满足各种不同要求高端管理和安防等级高的各类复杂场所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底座120第二支撑连接板20上盖130感应盘30电动马达140侧板301输出轴150自动落杆件40传动轴160定位销401外螺纹170第一轴承50转盘180连接轴60三槽盘190长槽70第一伞齿轮200通孔80第二伞齿轮210第二轴承90轴承座220推力球轴承100辊盘230模具压簧110第一支撑连接板240调节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三槽盘全自动三辊闸机芯。请结合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槽盘全自动三辊闸机芯,包括底座10、上盖20、电动马达30、传动轴40、转盘50、三槽盘60、第一伞齿轮70、第二伞齿轮80、轴承座90、辊盘100、第一支撑连接板110和第二支撑连接板120,其中底座10与上盖20通过第一支撑连接板110和第二支撑连接板120固定连接,该上盖20上端设有感应盘130。第一支撑连接板110和第二支撑连接板12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侧板140,该侧板140上设有自动落杆件150。转盘50与传动轴40一体设置,该转盘50上方设有第一伞齿轮70,转盘50底部设有定位销160;所述轴承座90设置在底座10上,其中轴承座90内设有第一轴承170,该第一轴承170贯穿底座10。三槽盘60底部中间位置固定有连接轴180,该连接轴180设置在第一轴承170内,其中连接轴180的底端贯穿底座10;所述辊盘100设置在底座10下方,并与贯穿底座10的连接轴180连接。三槽盘60周边等距开设有三条长槽190,该长槽190为侧边和顶部开口,底部相连的凹槽,其中相邻两长槽190之间的间隔角度为120°。第一支撑连接板110上开设有一通孔200,其中电动马达30设置在第一支撑连接板110侧部;电动马达30设有输出轴301,该输出轴301贯穿第一支撑连接板110上的通孔200,其中输出轴301端部设有第二伞齿轮80;第二伞齿轮80设置在第一伞齿轮70侧部,其中第二伞齿轮80与第一伞齿轮70啮合。转盘50底部等距设有6个定位销160,其中相邻两定位销160之间的间隔角度为60°。转盘50的直径为三槽盘60直径的2倍,其中转盘50设置在三槽盘60侧部,三槽盘60设置在转盘50下方;所述转盘50底部的定位销160对应三槽盘60上的长槽190,其中定位销160卡设于长槽190内。底座10上开设有一凹槽,该凹槽设置在轴承座90侧部,其中凹槽内设有第二轴承210;传动轴40底端抵设在第二轴承210内,该传动轴40顶端贯穿上盖20并与感应盘130连接。传动轴40上套设有推力球轴承220、模具压簧230和调节螺母240,其中传动轴40上设有外螺纹401,该外螺纹401与调节螺母240配合,用于调节模具压簧230的力度。本实施例中,三槽盘60上长槽190长度大于定位销160在长槽190内移动的行程,当电动马达30转动,通过第二伞齿轮80带动第一伞齿轮70转动,从而使传动轴40上的转盘50转动;转盘50通过定位销160带动三槽盘60实现360°旋转,转盘50底部的6个定位销160在三槽盘60的三条长槽190内旋转,实现三槽盘60通过转盘50的其中任意两个定位销160在0°、120°、360°的时候形成一个卡死状态,可用到关门到位。三槽盘60为不锈钢金属一体加工成型,没有任何焊接点,一体加工成型的好处强度更加牢固,三条长槽190通过电脑锣加工的时候没有穿透,主要是用于保护三槽盘60在受到外力撞击的时候不会破裂,从而使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