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5971发布日期:2019-04-09 21:4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升降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生壶,尤其是一种升降养生壶。属于养生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养生壶大多为简易式的一体蒸煮锅设计,一体式设计虽然能够简化养生壶的生产成本,但是养生壶的功能则受到过于简化的设计而导致的使用不便。养生壶所浸泡材料,如茶叶、药材、花瓣等经过长时间浸泡后会失去味道和药用价值。大多时候,蒸煮后的养生茶并不能及时饮用,为此而反复加热的材料其营养价值流失严重,生物蛋白亦容易变性,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养生壶变成毒药壶。如使用者亲自用瓢将材料打捞则操作麻烦,在长时间浸泡后,材料只能当作废渣处理。另一种养生壶的设计在泡茶腔体内设置专门承放材料的隔料网,隔料网使材料与泡茶腔分开,当需要停止冲泡时,手动或利用镊子将隔料网从泡茶腔内拿出,由于隔料网为敞口设计,无论手动还是用镊子将隔料网取出,都会触碰到材料,存在卫生问题。由于隔料网为敞口设计,当泡茶完毕,需要倒出茶叶时材料容易顺出水口漏出,影响成品茶的口感。

现时的养生壶鉴于本身结构的限制,还不具有一种能够在冲泡完毕后自动将材料与泡茶腔分离的养生壶。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升降养生壶,具有升降结构,能够在设定的冲泡时间后电机带动升降结构自动将茶叶篮升出,与冲泡腔体内的成品茶分离;且茶叶篮整体可封闭不受污染,倒置不会漏出材料,操作简便,安全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养生壶不具有升降功能,不能自动将茶叶篮与成品茶分离的问题以及隔离网不具有顶盖容易受到外界污染或者倒茶时材料容易掉落到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升降养生壶,具有升降结构和提篮封盖,达到冲泡时间可控,冲泡完成后茶叶篮可升出液面,倒茶时茶叶篮内的材料不会从出水口漏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升降养生壶,包括底座和壶身,其结构特点是:底座内设置电机,壶身底部设置发热盘或电磁加热器,壶身内设置升降组件和泡茶篮;电机向上伸出传动头,传动头与壶身内的升降组件传动,底座上设置下耦合导电元件,壶身底部设置上耦合导电元件,上耦合导电元件与发热盘或电磁加热器电气连接;下耦合导电元件和上耦合导电元件中部具有穿孔,上耦合导电元件上设置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为伸缩套杆结构,电机通过传动件与升降组件内的螺杆联动,螺杆外侧具有斜纹螺牙,螺纹工件的内螺纹与斜纹螺牙通过转动实现螺杆与螺纹工件间的纵向运动;螺纹工件固定在内套杆上,外套杆垂直固定在壶身底部,内套杆随螺纹工件的升降而在外套杆内上下运动;泡茶篮位于外套杆上方,升降组件升降控制泡茶篮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泡茶篮包括篮体、支撑柱、顶盖、封顶,所述篮体底部和/或四周具有细密冲孔,篮体底部开有供支撑柱伸入的开口,支撑柱为中空柱体,支撑柱顶部设置封顶;顶盖盖合篮体;所述内套杆、外套杆与支撑柱位于同一直线上,内套杆、外套杆可伸入支撑柱内。

进一步地,顶盖与支撑柱相对位置设置开口,顶盖密布冲孔,支撑柱伸出顶盖,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伸出顶盖部分开有供镊子夹取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弹簧,螺杆表面的中部区域具有斜纹螺牙,顶部和底部区域均为光杆部分,顶部光杆部分套装弹簧,弹簧中部位置与顶部光杆部分套紧锁死且弹簧其余部分可自由伸缩,弹簧顶端可与外套杆顶部相抵、底端可与螺杆上端的斜纹螺牙相抵,底部光杆部分通过传动件连接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由上弹簧、下弹簧组成,螺杆的顶部光杆部分还具有环形固定座,环形固定座分别上下固定连接上弹簧、下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由电机连接部和螺杆连接部组成,电机传动头套入至电机连接部内,插销横穿传动头和电机连接部;螺杆底部光杆活动套装在螺杆连接部内,螺杆与螺杆连接部不能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滑支架,防滑支架位于外套杆下方,防滑支架活动夹持螺杆,使螺杆在防滑支架夹持范围内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板和温度感应器,控制板控制发热盘或电磁加热器发热,温度感应器为热敏电阻,温度感应器感应壶身温度并将探测到的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板,控制板根据收集到的温度信号控制发热盘或电磁加热器的功率。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有益效果

一种升降养生壶,包括底座和壶身,底座内设置电机,壶身底部设置发热盘或电磁加热器,壶身内设置升降组件和泡茶篮。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在壶身内升降,从而带动泡茶篮在壶身内作纵向运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增加升降组件即避免在泡茶后人手取出泡茶篮的麻烦。

电机向上伸出传动头,传动头与壶身内的升降组件传动,底座上设置下耦合导电元件,壶身底部设置上耦合导电元件,下耦合导电元件和上耦合导电元件中部具有穿孔,上耦合导电元件上设置升降组件。电机并非与升降组件直接接触,实现电机与升降组件可分离可拆卸的功能;电机和控制面板设置在底座内,电机和电路控制板属于容易损坏部件,如沾有水分容易烧毁,电机和电路控制板设置在底座内有利于隔离水分,达到使用安全可靠的目的。上耦合导电元件与下耦合导电元件实现了壶身离开底座后立即断电,壶身重新回到底座即可马上加热,操作灵活。

升降组件为伸缩套杆结构,电机通过传动件与升降组件内的螺杆联动,螺杆外套装螺纹工件,螺杆外侧具有斜纹螺牙,螺纹工件的内螺纹与斜纹螺牙通过转动实现螺杆与螺纹工件间的纵向运动;螺纹工件固定在内套杆上,外套杆垂直固定在壶身底部,内套杆随螺纹工件的升降而在外套杆内上下运动。伸缩杆结构的升降组件快速高效,反应时间迅速,当控制电路接收到操作指令后传输至电机,电机根据操作指令正向或反向转动,达到控制螺杆正向或反向转动,螺杆的正反向转动使螺纹工件在螺杆上来回上下运动,由于内套杆与螺纹工件固定连接,内套杆随螺纹工件而运动,内套杆通过顶起泡茶篮使泡茶篮升高离开壶身内液体进入等待状态,内套杆下落则泡茶篮由于自身重力而下落进入泡茶状态。

所述泡茶篮包括篮体、支撑柱、顶盖、封顶,篮体底部和/或四周具有细密冲孔,篮体底部开有供支撑柱伸入的开口,支撑柱为中空柱体,支撑柱顶部设置封顶;顶盖与支撑柱相对位置设置开口,顶盖密布冲孔,支撑柱伸出顶盖,顶盖盖合篮体。

所述支撑柱伸出顶盖部分开有供镊子夹取的通孔。增加通孔使泡茶篮能够轻易被镊子夹起,使用简单。

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弹簧,螺杆表面的中部区域具有斜纹螺牙,顶部和底部区域均为光杆部分,顶部光杆部分套装弹簧,弹簧中部位置与顶部光杆部分套紧锁死且弹簧其余部分可自由伸缩,弹簧顶端可与外套杆顶部相抵、底端可与螺杆上端的斜纹螺牙相抵,底部光杆部分通过传动件连接电机。

所述弹簧由上弹簧、下弹簧组成,螺杆的顶部光杆部分还具有环形固定座,环形固定座分别上下固定连接上弹簧、下弹簧。上弹簧与下弹簧分别对内套杆顶部和螺杆产生回复力,使螺纹工件相对于螺杆无论是上升至最高点还是最低点均紧密贴合,防止过转后两者脱离而无法重新咬合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高精度电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所述传动件由电机连接部和螺杆连接部组成,电机传动头套入至电机连接部内,插销横穿传动头和电机连接部;螺杆底部光杆活动套装在螺杆连接部内,螺杆与螺杆连接部不能相对转动。螺杆底部光杆部分套入螺杆连接部,由于光杆部分形状与螺杆连接部吻合,光杆可以是设置纵向棱条,螺杆连接部内侧与纵向棱吻合对应,两者不会发生相对转动。螺杆并非与螺杆连接部紧密连接,可随时拔出或插入,取放方便。

还包括防滑支架,防滑支架位于外套杆下方,防滑支架活动夹持螺杆,使螺杆在支架夹持范围内转动。防滑支架防止螺杆在壶身取出时,由于下方失去承托力而下落。

还包括控制板和温度感应器,控制板控制发热盘或电磁加热器发热,温度感应器为热敏电阻,温度感应器感应壶身温度并将探测到的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板,控制板根据收集到的温度信号控制发热盘或电磁加热器的功率。本实用新型蒸煮功率可控可变,根据不同的茶类选择不同的功率,适合多种药材、茶叶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1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1的泡茶篮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1的泡茶篮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1的电路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1的导向套筒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1的螺纹工件与内套杆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7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4,一种升降养生壶,包括底座37和壶身32,其结构特点是:底座37内设置电机1,壶身32底部设置发热盘31或电磁加热器,壶身32内设置升降组件和泡茶篮22;电机1向上伸出传动头,传动头与壶身32内的升降组件传动,底座37上设置下耦合导电元件6,壶身32底部设置上耦合导电元件7,下耦合导电元件6和上耦合导电元件7中部具有穿孔,上耦合导电元件7上设置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为伸缩套杆结构,电机1通过传动件5与升降组件内的螺杆38联动,螺杆38外侧具有斜纹螺牙,螺纹工件12的内螺纹与斜纹螺牙通过相互转动实现螺杆38与螺纹工件12间的纵向运动;螺纹工件12固定在内套杆14下方,外套杆15垂直固定在壶身32底部,内套杆14随螺纹工件12的升降而在外套杆15内上下运动;泡茶篮22位于外套杆15上方,升降组件升降控制泡茶篮22升降。

本实施例中,所述泡茶篮22包括篮体221、支撑柱222、顶盖223、封顶224,篮体221底部和/或四周具有细密冲孔,篮体221底部开有供支撑柱222伸入的开口,支撑柱222为中空柱体,支撑柱222顶部设置封顶224;顶盖223与支撑柱222相对位置设置开口,顶盖223密布冲孔,支撑柱222伸出顶盖223,顶盖223盖合篮体221。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222伸出顶盖223部分开有供镊子夹取的通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弹簧,螺杆38表面的中部区域具有斜纹螺牙,顶部和底部区域均为光杆部分,顶部光杆部分套装弹簧,弹簧中部位置与顶部光杆部分套紧锁死且弹簧其余部分可自由伸缩,弹簧顶端可与外套杆15顶部相抵、底端可与螺杆38上端的斜纹螺牙相抵,底部光杆部分通过传动件5连接电机1。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由上弹簧21、下弹簧16组成,螺杆38的顶部光杆部分还具有环形固定座17,环形固定座17分别上下固定连接上弹簧21、下弹簧16。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5由电机连接部和螺杆连接部组成,电机传动头套入至电机连接部内,插销4横穿传动头和电机连接部;螺杆38底部光杆活动套装在螺杆连接部内,螺杆38底部光杆与螺杆连接部通过设置纵向配合齿使两者不能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滑支架9,防滑支架9位于外套杆15下方,防滑支架9活动夹持螺杆38,使螺杆38在防滑支架9夹持范围内转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板3和温度感应器29,控制板3控制发热盘31或电磁加热器发热,温度感应器29为热敏电阻,温度感应器29感应壶身温度并将探测到的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板3,控制板3根据收集到的温度信号控制发热盘31或电磁加热器的功率。

本实施例中,壶身32顶部开口由壶盖35盖合,壶盖35的手提把内侧开有供支撑柱222伸入的腔室。壶身32侧方还设置把手33。发热盘31设置在发热盘安装板31底部,发热盘安装板31设置在壶身32底部。壶身32底部设置的开口与发热盘安装板31形状吻合,壶身32底部开口与发热盘安装板31交接处设置发热盘防水圈30。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电路主要由控制板3、温度感应器29、突跳开关28、熔断器27组成。上耦合导电元件7、下耦合导电元件6在电路中起到以拔起插入的机械手段控制发热盘31的电源通断,而温度感应器29、突跳开关28、熔断器27利用电子元件特性,以信号方式传递至控制板3,达到控制板调节发热盘31功率变化。温度感应器29为热敏电阻、突跳开关28设置为当温度达到120℃时断开电路、熔断器27为保险丝。该电子回路属于暖水壶、电磁炉、电陶炉惯常电路设计,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升降单元主要为电机组件,温度感应单元为温度感应器29,工作显示单元为常规的显示屏,发热体单元为发热盘,电脑控制单元为控制板3,超温及防干烧保护单元为突跳开关28和熔断器27,两者一般为串联设计;其中突跳开关28在重新通电后恢复为闭合状态,而熔断器27熔断后需要重新更换配件方可恢复为闭合状态。

参照图6、图7本实施例中,导向套筒39位于外套杆15与内套杆14之间,导向套筒39与外套杆紧贴,导向套筒39的内侧具有纵向凹槽,螺纹工件12外表面具有纵向凸牙,螺纹工件12沿纵向凸牙与纵向凹槽配合来回滑动。

本实施例中,螺纹工件12的内螺纹也可设置于内套杆14内,此种变换可因不同的生产方式作不同的变换。因此螺纹工件12可简单的作为一个与导向套筒39配合的导向配件,也可以同时兼备与螺杆38配合升降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主题为升降养生壶,养生壶实质可充当泡茶器、电水壶,功能强大,满足大部分消费者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