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泡器、锅盖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0380发布日期:2019-03-02 03:50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破泡器、锅盖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破泡器、应用该破泡器的锅盖、及应用该锅盖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在工作中或工作结束后需将内部高温高压蒸汽排出,由于该高温高压蒸汽能量高、排出速度快,使得压力锅排气时产生较大的噪声,给使用者带来较大的困扰。同时,在排气过程中,锅内压力大,排气速度快,导致锅内液体或食物随排气而溢出。

现有电压力锅的上盖会安装破泡器,破泡器的进气口一般会设置小孔结构,小孔结构用以进气和排出破泡器内的积水。但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较大,小孔尺寸较小,破泡器内的积水通常难以有效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破泡器,旨在实现快速排出破泡器内的积水,使应用该破泡器的锅盖和烹饪器具降低噪音的同时快速完成排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破泡器,包括底座和连接于底座的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排气通道,所述底座设有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出气端的出气面积小于所述进气端的进气面积,所述进气通道的内壁凸设有至少一第一导流筋,所述第一导流筋沿所述出气端至所述进气端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还设有盖设于所述出气端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连通所述排气通道和进气通道的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从所述顶盖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底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背向所述上盖的一侧凸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底座配合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凸出部的上端与所述出气端连接,所述凸出部的下端为所述进气端,所述第一导流筋设于所述凸出部的内壁上且对应所述第一出气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的侧壁从所述底座的底壁向上凸起,所述进气通道的内壁凸设有二条第一导流筋,二条第一导流筋延伸至所述顶盖,二条第一导流筋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孔的两侧。

进一步地,定义所述第一导流筋的长度为L,所述第一导流筋的长度L 小于或等于所述进气通道侧壁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面向所述上盖的一侧还凸设有第二导流筋,所述第二导流筋穿过所述第一出气孔与所述第一导流筋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定义所述第一导流筋的长度为L,所述第一导流筋的长度L 小于或等于所述凸出部的高度,定义所述第二导流筋的厚度为h2,所述第一出气孔的高度为h1,h2<h1。

进一步地,定义所述第一导流筋的宽度为d1,定义所述第二导流筋的宽度为d2,0.4mm≤d1≤5mm,0.4mm≤d2≤5mm,定义所述第一出气孔的宽度为d3,d1<d3,d2<d3。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上还设有连通所述排气通道和进气通道的若干第二出气孔,若干第二出气孔间隔且均匀分布与所述第一出气孔的两侧。

进一步地,定义所述第二出气孔的高度为h3,所述第一出气孔的高度为 h1,h3<h1。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开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错开分布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锅盖,包括盖本体及安装于盖本体的破泡器,所述破泡器为上述所述的破泡器,所述盖本体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破泡器容纳于所述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及盖设于锅体的锅盖,所述锅盖为上述所述的锅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破泡器包括底座和连接于底座的上盖,上盖和底座之间形成有排气通道。其中,底座设有连通排气通道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出气端的出气面积小于进气端的进气面积,进气通道的内壁凸设有至少一第一导流筋,第一导流筋沿出气端至进气端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通道的内壁设置第一导流筋,第一导流筋沿出气端至进气端的方向延伸,使得进气通道内的第一导流筋利用水的表面张力,使水顺利沿第一导流筋方向流动,实现快速、有效地排出破泡器内的积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破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破泡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底座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底座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底座B-B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底座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底座C-C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6中底座D-D向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破泡器100。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破泡器100包括底座 20和连接于底座20的上盖10,上盖10和底座20之间形成有排气通道40,底座20设有连通排气通道40的进气通道30,进气通道30包括进气端31和出气端32,出气端32的出气面积小于进气端31的进气面积,进气通道30的内壁凸设有至少一第一导流筋23,第一导流筋23沿出气端32至进气端31的方向延伸。

具体地,上盖10盖装于底座20,上盖10和底座20配合形成排气通道 40。底座20开设有连通排气通道40的通孔,该通孔形成具有进气端31和出气端32的进气通道30。上盖10开设有与进气通道30错开分布的排气口11,排气口11通过排气通道40与进气通道3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出气端32 的出气面积小于进气端31的进气面积,为了方便将破泡器内的积水排出,进气通道30的内壁凸设有至少一第一导流筋23,第一导流筋23沿出气端32至进气端31的方向延伸。

可以理解的,蒸汽由进气端31进入进气通道30,由出气端32进入破泡器100的排气通道40内,通过排气通道40后由排气口11排出。由于出气端 32的出气面积小于进气端31的进气面积,使得蒸汽从出气端32进入排气通道40时产生气泡,为了破除排气通道40内蒸汽中的泡沫,如图3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底座20面向上盖10的一侧还凸设有若干筋条25,筋条25与进气通道30的出气端32间隔设置,筋条25的设置可有效挤破或阻挡进入排气通道40的蒸汽中的泡沫,以实现破泡效果,有效解决破泡器100 排气口11冒泡的问题。筋条25破除泡沫后形成水珠积落在底座20的底壁,此时,第一导流筋23的设置,有利于破除水的表面张力,使水顺利沿第一导流筋23方向流动,以实现破泡器100内底座20上的积水沿着第一导流筋23 从进气通道30流出,实现快速、有效地排出破泡器100内的积水。

现有破泡器的进气口一般会设置小孔结构,小孔结构有进气和排出破泡器内积水的作用。但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较大,小孔尺寸较小,导致破泡器内的积水难以排出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破泡器100,通过在进气通道30 的内壁设置第一导流筋23,且第一导流筋23沿出气端32至进气端31的方向延伸,积水流至进气通道30出气端32时,进气通道30内壁上的第一导流筋23可破除水的表面张力,使水顺利沿第一导流筋23方向流动,以实现破泡器 100内底座20上的积水沿着第一导流筋23从进气通道30的进气端31流出,实现快速、有效地排出破泡器100内的积水。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中,底座20还设有盖设于出气端32的顶盖24,顶盖24上设置连通排气通道40和进气通道30的第一出气孔243,第一出气孔243从顶盖24延伸至底座20的底壁上。

具体地,为了方便排出蒸汽以及积水,顶盖24上设置连通排气通道40 和进气通道30的第一出气孔243。顶盖24可以直接盖设于出气端32,也即顶盖24与底座20的底壁齐平,此时,第一出气孔243与底座20的底壁平行,第一出气孔243从顶盖24延伸至底座20的底壁上。顶盖24也可以架设于出气端32,也即顶盖24包括顶壁241、及自顶壁241的周缘朝向底座20的底壁延伸的侧壁242,此时,侧壁242环绕出气端32设置,第一出气孔243与底座20的底壁呈垂直状,第一出气孔243开设与侧壁242,且第一出气孔243 从顶盖24延伸至底座20的底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8所示,定义第一出气孔243的高度为h1,第一出气孔243的高度h1等于侧壁242的高度。也即第一出气孔243的高度 h1为顶壁241至底座20的距离,方便破泡器100内底座20上的积水全部由第一出气孔243排出。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实中,顶盖24的侧壁242 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孔243,有利于快速排除破泡器100内底座20上的积水。

可以理解的,在进气通道30的出气端32处设置顶盖24,使得蒸汽从进气通道30进入破泡器100内时,顶盖24首先对蒸汽中的泡沫进行阻挡或挤破,提高破泡器100的破跑效果。第一出气孔243方便蒸汽由进气通道30进入排气通道40,并由排气口11排出。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中,底座20背向上盖10 的一侧凸设有凸出部22,凸出部22和底座20配合形成进气通道30,凸出部 22的上端与出气端32连接,凸出部22的下端为进气端31,第一导流筋23 设于凸出部22的内壁上且对应第一出气孔243设置。

具体地,凸出部22的设置有利于破泡器100安装于锅盖600及烹饪器具上,凸出部22环绕进气通道30的出气端32设置,并与底座20配合形成进气通道30,也即凸出部22的上端与出气端32连接,凸出部22的下端为进气端31,第一导流筋23设于凸出部22的内壁上且对应第一出气孔243设置。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底座20的底壁与凸出部22连为一体。

如图2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中,顶盖24上还设有连通排气通道 40和进气通道30的若干第二出气孔244,若干第二出气孔244间隔且均匀分布与第一出气孔243的两侧。

具体地,顶盖24的侧壁242还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出气孔244,每一第二出气孔244与进气通道30连通。可以理解的,若干第二出气孔244 围绕第一出气孔243设置于侧壁242,且均匀分布于第一出气孔243的两侧。第二出气孔244方便蒸汽由进气通道30进入排气通道40,并由排气口11排出。

更具体地,为了破泡器100的蒸汽排出与积水排出互不影响,定义第二出气孔244的高度为h3,也即第二出气孔244的高度h1为由顶壁241延伸至侧壁242的距离,第一出气孔243的高度为h1,也即第一出气孔243的高度 h1为顶壁241至底座20的距离,h3<h1。可以理解的,第二出气孔244的高度小于第一出气孔243的高度,有利于破泡器100的蒸汽排出与积水排出互不影响。

可以理解的,如图2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中,底座20面向上盖 10的一侧还凸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筋条25。也即若干筋条25分布于排气通道40内,且与蒸汽流动方向呈垂直或夹角设置。此时,筋条25的厚度小于排气通道40的高度,便于蒸汽通过排气通道40。通过在底座20设置若干筋条25,使得蒸汽中的泡沫通过排气通道40时,筋条25可以挤破或阻挡蒸汽中的泡沫,提高破泡效果,有效解决破泡器100排气口11冒泡的问题,并且筋条25还可以过滤掉蒸汽中的水珠,降低用户被烫伤的几率,提高破泡器100 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的第一实施例中,进气通道30的侧壁从底座20的底壁向上凸起,进气通道30的内壁凸设有二条第一导流筋23,二条第一导流筋23延伸至顶盖24,二条第一导流筋23分别位于第一出气孔 243的两侧。

具体地,进气通道30的侧壁从底座20的底壁向上凸起,延伸至顶盖24 的顶壁241,此时,进气通道30的侧壁从底座20的底壁向上凸起的部分与顶盖24的侧壁242为同一结构。二条第一导流筋23由进气通道30的内壁延伸至顶盖24的顶壁241,且二条第一导流筋23分别位于第一出气孔243的两侧。

可以理解的,在第一出气孔24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流筋23,方便底座20内的积水沿第一导流筋23流入进气通道30,并由进气通道30快速排出。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中,第一导流筋23在进气通道30的内壁与顶盖24的侧壁242上呈直条型,第一导流筋23的侧面与第一出气孔243的侧壁对齐。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第一导流筋23可以是设于第一出气孔243一侧的一条,也可以是相对于第一出气孔243中心对称的两条。

更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义第一导流筋23的长度为L,第一导流筋23的长度L小于或等于进气通道30侧壁的高度。也即第一导流筋23的长度L小于或等于侧壁242的高度与凸出部22的高度之和。方便第一导流筋23在顺利导出积水的同时,不影响破泡器100的安装使用。优选的,第一导流筋23的宽度在0.4mm至5mm范围内。第一导流筋23的厚度在0.5mm至5mm范围内,且第一导流筋23的厚度不超过进气通道30的直径,使底座20上的积水顺利从进气通道30排出。

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的第二实施例中,底座20面向上盖 10的一侧还凸设有第二导流筋21,第二导流筋21穿过第一出气孔243与第一导流筋23连接为一体。

具体地,第一导流筋23和第二导流筋21连接为一体,且呈“L”型设置在底座20与进气通道30的内壁上。此时,第一导流筋23和第二导流筋21 的连接端位于第一出气孔243于底座20的投影范围内。第二导流筋21方便将底座20内的积水引入进气通道30内,第一导流筋23方便将第二导流筋21 引入进气通道30的积水导出进气通道30。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中,底座 20可设置多条第二导流筋21,进气通道30的内壁也可以设置多条第一导流筋23,多条第一导流筋23均设于第一出气孔243对应的进气通道30的内壁。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第二导流筋21的形状可以是长条形、曲线型等。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义第一导流筋23的长度为L,第一导流筋23的长度L小于或等于凸出部22的高度,方便第一导流筋23在顺利导出积水的同时,不影响破泡器100的安装使用。定义第二导流筋21的厚度为h2,第一出气孔243的高度为h1,h2<h1,有利于第二导流筋21将底座20内的积水引入进气通道30内,确保导流效果。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筋23的长度L与第二导流筋21的厚度h2之和,小于顶壁241至凸出部22端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义第一导流筋23的宽度为d1,定义第二导流筋21的宽度为d2,定义第一出气孔243的宽度为d3, d1<d3,d2<d3以保证第一导流筋23和第二导流筋21的导流效果。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d1=d2,也即第一导流筋23的宽度等于第二导流筋 21的宽度,第一导流筋23和第二导流筋21为一体连接成型。优选的,0.4mm ≤d1≤5mm,0.4mm≤d2≤5mm。第一导流筋23的厚度在0.5mm至5mm范围内,且第一导流筋23的厚度不超过进气通道30的直径,以保证第一导流筋23的导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中,破泡器100的底座20也可以不设置顶盖24,也即底座20开设有通孔,底座20环绕通孔还凸设有凸出部22,凸出部22朝向底座 20背向上盖10一侧延伸,凸出部22和通孔共同形成进气通道30。此时,底座20面向上盖10的一侧不设筋条25,或设置较少筋条25。

具体地,底座20面向上盖10的一侧还凸设有第二导流筋21,第二导流筋21与第一导流筋23连接为一体,第二导流筋21位于排气通道40内,且第二导流筋21的厚度小于底座20与上盖10之间的距离。此时,第一导流筋 23和第二导流筋21连接为一体,且呈“L”型设置在底座20与进气通道30 的内壁上。第二导流筋21方便将底座20内的积水引入进气通道30内,第一导流筋23方便将第二导流筋21引入进气通道30的积水导出进气通道30。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中,底座20可设置多条第一导流筋23和第二导流筋21。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第二导流筋21的形状可以是长条形、曲线型等。

可以理解的,第一导流筋23的长度L小于或等于凸出部22的高度,方便第一导流筋23在顺利导出积水的同时,不影响破泡器100的安装使用。优选的,第一导流筋23的宽度d1在0.4mm至5mm的范围内,第二导流筋21 的宽度d2在0.4mm至5mm的范围内,第一导流筋23的厚度在0.5mm至5mm 范围内,且第一导流筋23的厚度不超过进气通道30的直径,以保证第一导流筋23的导流效果。优选的,第二导流筋21的水平长度在2mm至70mm范围内,第二导流筋21的厚度h2在0.4mm至5mm的范围内,且第二导流筋 21的厚度h2不超过排气通道40的高度,以保证第二导流筋21的导流效果。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锅盖600,包括盖本体610及安装于盖本体610的破泡器100,该破泡器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锅盖6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盖本体610设置有安装槽620,破泡器100容纳于安装槽620内。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盖本体610包括内盖和罩设于内盖外的面盖,面盖上设置有安装槽620,破泡器100安装于面盖上的安装槽620内。盖本体610 上设置有贯通内盖和面盖并与锅体内导通的通孔,锅体内的蒸汽通过通孔穿过内盖和面盖后由破泡器100底座20的进气通道30进入破泡器内,然后由破泡器100上盖10的排气口11排出。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800,包括锅体810及盖设于锅体810的锅盖600,该锅盖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烹饪器具8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烹饪器具800可以是电压力锅、电饭煲等,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应用破泡器100的锅盖600还可以应用到除电压力锅以外的其他烹饪器具800产品上,比如电饭煲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