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带可调节腰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3643发布日期:2018-11-23 18:47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带可调节腰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用品,具体地说一种用于携带婴儿的腰凳。



背景技术:

目前,婴儿背带的使用,让越来越多为人父母的双手从抱孩子的状况中解放出来,这不仅帮父母省力,幼儿也能与父母有更多的身体接触,这会使幼儿很有安全感,父母也可以随时观察幼儿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目前,一种适合6个月后婴儿的腰凳式婴儿背带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

现有的腰凳式婴儿背带包括一连接在背垫下方的座垫,座垫是直接由一块状的坐垫构成的,也可以是可折叠的结构。

但是,目前的腰凳式婴儿背带结构将婴儿放在座垫上之后,要把婴儿固定上去却很麻烦,需要固定调节很多带子,非常繁琐,很费时间,且带子力度不好调节,万一没把婴儿固定紧,有可能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带可调节腰凳,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使腰凳式婴儿背带便于使用和调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背带可调节腰凳,其特征在于:具有背垫和连接在背垫下方的坐垫,背垫两侧分别固定有左肩固定背带和右肩固定背带的一端,左肩固定背带和右肩固定背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左肩调节背带和右肩调节背带的一端;具有一个背带调节机构位于背垫的后面,背带调节机构包括顶盖、旋扣、卡带扣、转轮、轴、底座;

底座固定于背垫的后面;

卡带扣底部与底座内侧轴向配合;

旋扣固定于顶盖内;

旋扣外壁设有数个具有弹性的外齿;卡带扣内壁设有内齿;外齿与内齿以棘轮棘齿结构啮合;

旋扣端面上设有凸齿;转轮端面设有转齿;转齿与凸齿啮合;

轴为由数根分离的轴壁构成的中空轴,轴壁顶端设有向外凸起的轴凸;底座设有开口;轴的底端面与底座的开口抵触,轴的中部与转轮的孔轴固定配合;旋扣设有内孔;轴凸与内孔卡扣配合;

卡带扣上设有两个穿带耳孔及两个出带孔;转轮侧壁上设有两个导带孔和两个穿带孔;导带孔位置与穿带耳孔位置对应;穿带孔位置与出带孔位置对应;左肩调节背带和右肩调节背带的端部分别穿过穿带耳孔、导带孔、穿带孔、出带孔后抵触卡在固定在卡带扣的出带孔上。

左肩固定背带上固定有左胸固定带,右肩固定背带上固定有穿过长度调节扣的右胸固定带,左胸固定带和右胸固定带以端部的卡扣连接可结合成胸固定带。

坐垫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穿过长度调节扣的左腿固定带和右腿固定带,左腿固定带和右腿固定带以端部的卡扣连接可结合成腿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坐垫和背垫上分别安装了卡扣结构的可调节长度的胸固定带和腿固定带,固定婴儿的胸和腿非常方便,而且通过可以迅速放松和迅速通过旋转而调节固定背带及调节背带松紧度的背带调节机构,可以将婴儿迅速固定和放松,且固定紧度的调节非常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调节方便,安全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解开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带调节机构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带调节机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带调节机构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带调节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1;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带调节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2;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带调节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卡带扣与转轮立体结构示意图1;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卡带扣与转轮立体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给婴儿使用的背带可调节腰凳,具有背垫1’和连接在背垫1’下方的坐垫2’,背垫1’两侧分别固定有左肩固定背带31’和右肩固定背带32’的一端,左肩固定背带31’和右肩固定背带3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左肩调节背带41’和右肩调节背带42’的一端。

左肩固定背带31’上固定有左胸固定带61’,右肩固定背带32’上固定有有穿过长度调节扣的右胸固定带62’,左胸固定带61’和右胸固定带62’以端部的卡扣连接可结合成胸固定带6’。

坐垫2’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穿过长度调节扣的左腿固定带51’和右腿固定带52’,左腿固定带51’和右腿固定带52’以端部的卡扣连接可结合成腿固定带5’。

上述长度调节扣是现有技术,使用在背包带上,也即带子穿过长度调节扣以后可以拉动而调节长度,从而调节胸固定带6’和腿固定带5’的松紧度。

如图3、4、5、6、7、8、9、10、11所示:

如图3所示,背带调节机构包括顶盖1、旋扣2、卡带扣3、转轮4、轴5、底座6;底座6固定于背垫1’的后面;卡带扣3底部与底座6内侧轴向配合;旋扣2固定于顶盖1内;卡带扣3上设有两穿带耳孔32。

旋扣2外壁与卡带扣3内壁配合;旋扣2端面与转轮4端面配合;轴5与转轮4孔轴固定配合;底座6设有开口;所述的轴5端面与开口抵触。

如图4所示,左肩调节背带41’和右肩调节背带42’的端部分别深入背垫1’后面的夹层中,深入背带调节机构内。

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旋扣2外壁设有三个具有弹性的外齿22(也即外齿22是一根伸出的杆状物,外齿22由内向外半径逐渐增大);卡带扣3内壁设有一圈内齿31;外齿22与内齿31以棘轮棘齿结构啮合,由于卡带扣3与底座6固定,外齿22可以相对与内齿31转动,并有自锁作用。

如图5、6、7、8、9、10所示,旋扣2端面上设有凸齿21;转轮4端面设有转齿41;转齿41与凸齿21啮合。转齿41与凸齿21啮合后,旋扣2带动转轮4。

如图7所示,轴5为由数根分离的轴壁构成的中空轴,轴壁顶端设有向外凸起的轴凸51;底座6设有开口;轴5的底端面与底座6的开口抵触,轴5的中部与转轮4的孔轴固定配合;旋扣2设有内孔23;轴凸51与内孔23卡扣配合。

如图10、图11所示,卡带扣3上设有两个穿带耳孔32及两个出带孔33;转轮4侧壁上设有两个导带孔42和两个穿带孔43;导带孔42位置与穿带耳孔32位置对应;穿带孔43位置与出带孔33位置对应;左肩调节背带41’和右肩调节背带42’的端部分别穿过穿带耳孔32、导带孔42、穿带孔43、出带孔33后,端部打结或安装凸起物而抵触卡在固定在卡带扣3的出带孔33上,这样不能回缩出出带孔33。

如图5所示,顶盖1、旋扣2、卡带扣3、转轮4、轴5、底座6依次安装;底座6与背垫1’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轴5与转轮4、旋扣2的孔轴配合,将旋扣2与转轮4啮合,旋扣2外壁设有的外齿22与卡带扣3内壁设有内齿31啮合,旋转顶盖1带动旋扣2旋转,并带动转轮4;转轮4旋转将左肩调节背带41’和右肩调节背带42’缠绕,收紧左肩调节背带41’和右肩调节背带42’;这样,左肩调节背带41’和左肩固定背带31’构成的用来固定婴儿左肩部的环形就会变小,右肩调节背带41’和右肩固定背带31’构成的用来固定婴儿右肩部的环形就会变小。

拔起顶盖1,由于轴5为空心轴,轴5上的轴凸51弹性变形,轴5与旋扣2分离,从而实现转轮4与旋扣2分离;左肩调节背带41’和右肩调节背带42’呈松弛状态,此时可拉出左肩调节背带41’和右肩调节背带42’;这样,左肩调节背带41’和左肩固定背带31’构成的用来固定婴儿左肩部的环形就会变大,右肩调节背带41’和右肩固定背带31’构成的用来固定婴儿右肩部的环形就会变大。

将婴儿坐靠在背垫1’和连接在背垫1’下方的坐垫2’上,左肩套入左肩调节背带41’和左肩固定背带31’构成的用来固定婴儿左肩部的环形,右肩套入右肩调节背带41’和右肩固定背带31’构成的用来固定婴儿右肩部的环形,旋转顶盖1,将婴儿的左右肩部固定紧但是又让其舒适,然后调节胸固定带6’和腿固定带5’的松紧度,分别固定婴儿的胸部和腿部。

不使用时,可以迅速放松各种固定带,将婴儿解下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