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产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床式办公桌。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办公桌功能单一,使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式办公桌,其功能更加多样化,不仅能够用于日常办公,还能够当作临时休息的床铺使用,便于提高休息质量,从而提高办公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床式办公桌,其包括:桌体和存放柜。桌体的桌板包括基板和盖板,基板具有用于容置被褥的容置腔,盖板可拆卸地盖设于基板以封闭容置槽。盖板的外板面做光滑处理以用于办公作业。存放柜设于基板的底面并沿桌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存放柜包括两组第一柜体和两组第二柜体。两组第一柜体分设于桌体的两端。两组第一柜体之间设置有沿桌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轨,两组第二柜体设于两组第一柜体之间并可滑动地配合于滑轨。第二柜体具有第一滑动止点和第二滑动止点。第二柜体位于第一滑动止点时,两组第二柜体分设于桌体的两端并同第一柜体相抵。第二柜体位于第二滑动止点时,两组第二柜体相抵并位于两组第一柜体之间的中间位置。桌体的桌腿均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垂直于基板设置并固定连接于基板,第二柱体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柱体的远离基板的一端,第二柱体的转动轴心线均沿桌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柱体相对第一柱体转动具有第一转动止点和第二转动止点。第二柱体位于第一转动止点时,第二柱体的端壁同第一柱体的端壁相抵,且第二柱体的轴心线同第一柱体的轴心线重合。第二柱体位于第二转动止点时,第二柱体垂直于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的侧壁同第一柜体的底壁相抵,且第二柱体的远离第一柜体的侧壁同第二柜体的底壁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第二柱体的远离第一柜体的侧壁和第二柜体的底壁均设置有弹性防滑垫,弹性防滑垫沿第二柱体的轴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柱体的远离第一柱体的一端的端壁连接有弹性垫,第二柱体位于第二转动止点时,位于桌体一侧的第二柱体的弹性垫同位于桌体另一侧的第二柱体的弹性垫相抵,相抵的两个弹性垫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柜体呈长方体状且其轴心线沿桌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柜体具有呈长方体状的内腔,内腔同第一柜体同轴设置并贯穿第一柜体的两个端壁。
进一步地,盖板为两个。沿桌体的长度方向,盖板的长度均同基板的长度相等。沿桌体的宽度方向,盖板的宽度均为基板的宽度的一半。两个盖板并列设置且二者的靠近桌体的两侧边缘的侧边均铰接于基板,盖板的转动轴心线均沿桌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盖板均具有第三转动止点和第四转动止点。盖板位于第三转动止点时,两个盖板均盖合于基板且二者的侧边相抵。盖板位于第四转动止点时,两个盖板均翻转至基板的外侧,且二者均同基板平行。
进一步地,两个盖板的内板面均设置有柔性坐垫。
进一步地,沿桌体的长度方向,容置腔的长度为基板的长度的十分之九至二十分之九。沿桌体的宽度方向,容置腔的宽度为基板的宽度的十分之九至二十分之九。
进一步地,容置腔的深度为3~5c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床式办公桌在平常办公时,能够当作普通的办公桌使用,此时,第二柜体位于第一滑动止点,且第二柱体位于第一转动止点。位于床式办公桌两端的两组第一柜体和两组第二柜体均可用于日常办公存放文件或物品用,而且由于第一柜体和第二柜体均分设于床式办公桌的两端,并不会对办公人员的正常坐姿造成干扰(不会出现第一柜体或第二柜体顶到办公人员膝盖而造成不适的问题),方便实用。
当办公结束,员工需要休息时,可以将盖板的外板面(即桌面)的工作物品整理干净或移入存放柜,并将第二柜体由第一滑动止点转动至第二转动止点,将第二柱体由第一转动止点转动至第二转动止点。
此时,床式办公桌的整体高度明显降低,第二柱体由垂直于地面的状态转变成了平行于地面的状态,并位于第一柜体的下方对第一柜体形成支撑。这样不仅增大了第二柱体同地面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降低第二柱体对地面的压强,防止人躺上去之后压强过大而损伤地板,而且还能够对第一柜体形成支撑。同时,两组第二柜体也滑动到了两组第一柜体之间的中间位置,由于第二柱体的远离第一柜体的侧壁同第二柜体的底壁位于同一平面,两组第二柜体和第二柱体可以协同对床式办公桌形成支撑,由于两组第二柜体的加入,床式办公桌同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从而使支撑力充分分散化,使得压强大大减小,不仅能够防止损伤地板,而且第二柜体和第二柱体受到的挤压力也变得非常小,能够防止第二柜体或第二柱体变形,同时支撑的稳定性也大大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两组第二柜体还能够有效地对基板的中间部位形成支撑,防止基板的中部发生变形。
当第二柱体和第二柜体调节完毕后,可以进一步将盖板从基板上拆卸下来,使存放于基板的容置腔中的被褥暴露出来,此时便可直接躺倒床式办公桌上休息。
床式办公桌在转换模式之后,高度明显降低,便于员工躺卧,且其有效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防止人躺上去之后压强过大而损坏地板。此外,当第二柱体转动至第四滑动止点之后,第二柱体能够承载第一柜体,第一柜体还可以反过来对第二柱体提供加固作用,使得第二柱体具有更稳固的支撑,促使第二柱体上的内力分散化,避免第二柱体上出现内力的局部集中而发生晃动,或者损伤第二柱体与第二柱体的铰接部位,大大提高了第二柱体作为直接支撑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仅提高了整个床式办公桌的稳定性,避免床式办公桌磨损,还能够提高人躺上去之后的舒适感。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床式办公桌功能更加多样化,不仅能够用于日常办公,还能够当作临时休息的床铺使用,便于提高休息质量,从而提高办公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床式办公桌处于办公桌模式时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床式办公桌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床式办公桌朝床转变时的中间过程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床式办公桌朝床转变时的中间过程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床式办公桌转变为床后的示意图。
图标:1000-床式办公桌;100-桌体;110-基板;120-盖板;121-柔性坐垫;130-第一柱体;140-第二柱体;141-弹性垫;210-第一柜体;211-内腔;220-第二柜体;300-滑轨;400-弹性防滑垫;500-被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床式办公桌1000,床式办公桌1000包括:桌体100和存放柜。
桌体100的桌板包括基板110和盖板120,基板110具有用于容置被褥500的容置腔,盖板120可拆卸地盖设于基板110以封闭容置槽。盖板120的外板面做光滑处理以用于办公作业。
存放柜设于基板110的底面并沿桌体100的宽度方向设置。存放柜包括两组第一柜体210和两组第二柜体220。两组第一柜体210分设于桌体100的两端。两组第一柜体210之间设置有沿桌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轨300,两组第二柜体220设于两组第一柜体210之间并可滑动地配合于滑轨300。
第二柜体220具有第一滑动止点和第二滑动止点。第二柜体220位于第一滑动止点时,两组第二柜体220分设于桌体100的两端并同第一柜体210相抵。第二柜体220位于第二滑动止点时,两组第二柜体220相抵并位于两组第一柜体210之间的中间位置。
桌体100的桌腿均包括第一柱体130和第二柱体140。第一柱体130垂直于基板110设置并固定连接于基板110,第二柱体140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柱体130的远离基板110的一端,第二柱体140的转动轴心线均沿桌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
第二柱体140相对第一柱体130转动具有第一转动止点和第二转动止点。第二柱体140位于第一转动止点时,第二柱体140的端壁同第一柱体130的端壁相抵,且第二柱体140的轴心线同第一柱体130的轴心线重合。第二柱体140位于第二转动止点时,第二柱体140垂直于第一柱体130,第二柱体140的侧壁同第一柜体210的底壁相抵,且第二柱体140的远离第一柜体210的侧壁同第二柜体220的底壁位于同一平面。
床式办公桌1000在平常办公时,能够当作普通的办公桌使用,此时,第二柜体220位于第一滑动止点,且第二柱体140位于第一转动止点。位于床式办公桌1000两端的两组第一柜体210和两组第二柜体220均可用于日常办公存放文件或物品用,而且由于第一柜体210和第二柜体220均分设于床式办公桌1000的两端,并不会对办公人员的正常坐姿造成干扰(不会出现第一柜体210或第二柜体220顶到办公人员膝盖而造成不适的问题),方便实用。
当办公结束,员工需要休息时,可以将盖板120的外板面(即桌面)的工作物品整理干净或移入存放柜,并将第二柜体220由第一滑动止点转动至第二转动止点,将第二柱体140由第一转动止点转动至第二转动止点。
此时,床式办公桌1000的整体高度明显降低,第二柱体140由垂直于地面的状态转变成了平行于地面的状态,并位于第一柜体210的下方对第一柜体210形成支撑。这样不仅增大了第二柱体140同地面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降低第二柱体140对地面的压强,防止人躺上去之后压强过大而损伤地板,而且还能够对第一柜体210形成支撑。同时,两组第二柜体220也滑动到了两组第一柜体210之间的中间位置,由于第二柱体140的远离第一柜体210的侧壁同第二柜体220的底壁位于同一平面,两组第二柜体220和第二柱体140可以协同对床式办公桌1000形成支撑,由于两组第二柜体220的加入,床式办公桌1000同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从而使支撑力充分分散化,使得压强大大减小,不仅能够防止损伤地板,而且第二柜体220和第二柱体140受到的挤压力也变得非常小,能够防止第二柜体220或第二柱体140变形,同时支撑的稳定性也大大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两组第二柜体220还能够有效地对基板110的中间部位形成支撑,防止基板110的中部发生变形。
当第二柱体140和第二柜体220调节完毕后,可以进一步将盖板120从基板110上拆卸下来,使存放于基板110的容置腔中的被褥500暴露出来,此时便可直接躺倒床式办公桌1000上休息。
床式办公桌1000在转换模式之后,高度明显降低,便于员工躺卧,且其有效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防止人躺上去之后压强过大而损坏地板。此外,当第二柱体140转动至第四滑动止点之后,第二柱体140能够承载第一柜体210,第一柜体210还可以反过来对第二柱体140提供加固作用,使得第二柱体140具有更稳固的支撑,促使第二柱体140上的内力分散化,避免第二柱体140上出现内力的局部集中而发生晃动,或者损伤第二柱体140与第二柱体140的铰接部位,大大提高了第二柱体140作为直接支撑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仅提高了整个床式办公桌1000的稳定性,避免床式办公桌1000磨损,还能够提高人躺上去之后的舒适感。
总体而言,床式办公桌1000功能更加多样化,不仅能够用于日常办公,还能够当作临时休息的床铺使用,便于提高休息质量,从而提高办公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柱体140的远离第一柜体210的侧壁和第二柜体220的底壁均设置有弹性防滑垫400,弹性防滑垫400沿第二柱体140的轴向延伸设置。通过该设计,弹性缓冲垫能够对震动进行有效缓冲,能够防止人躺在床式办公桌1000上休息时,特别是躺在床式办公桌1000上翻身时造成床式办公桌1000剧烈晃动或侧移,大大提高了使用稳定性。此外,弹性防滑垫400还能够避免第二柱体140和第二柜体220直接与地面接触,同时减小了第二柱体140和和第二柜体220二者同地板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地,第二柱体140的远离第一柱体130的一端的端壁连接有弹性垫141,第二柱体140位于第二转动止点时,位于桌体100一侧的第二柱体140的弹性垫141同位于桌体100另一侧的第二柱体140的弹性垫141相抵,相抵的两个弹性垫141过盈配合。通过该设计,能够大大提高第二柱体140转动至第二转动止点时的稳定性。一方面,位于桌体100一侧的第二柱体140的弹性垫141同位于桌体100另一侧的第二柱体140的弹性垫141相抵之后,能够大大提高第二柱体140同地面的总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减小地板磨损。另一方面,由于两根第二柱体140的端部通过两个弹性垫141相抵接,弹性垫141所产生的弹力能够大大提高两个弹性垫14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两个弹性垫141相对滑动,从而避免两根相抵的第二柱体140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提高整个床式办公桌1000的支撑稳定强度。这直接能够提高人体舒适度。
进一步地,第一柜体210呈长方体状且其轴心线沿桌体100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柜体210具有呈长方体状的内腔211,内腔211同第一柜体210同轴设置并贯穿第一柜体210的两个端壁。通过该设计,第一柜体210不仅便于对办公用具方便地进行存放和取用,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其与第二柱体140的接处紧密度,整体上进一步提高床式办公桌1000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柜体220为抽屉式柜体。由于第二柜体220要直接参与到支撑床式办公桌1000,设置为抽屉式具有更高的强度。
进一步地,盖板120为两个。沿桌体100的长度方向,盖板120的长度均同基板110的长度相等。沿桌体100的宽度方向,盖板120的宽度均为基板110的宽度的一半。两个盖板120并列设置且二者的靠近桌体100的两侧边缘的侧边均铰接于基板110,盖板120的转动轴心线均沿桌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盖板120均具有第三转动止点和第四转动止点。盖板120位于第三转动止点时,两个盖板120均盖合于基板110且二者的侧边相抵。盖板120位于第四转动止点时,两个盖板120均翻转至基板110的外侧,且二者均同基板110平行。
通过该设计,使得盖板120的开启和关闭均非常方便,能够快速地对床式办公桌1000进行模式切换,使得床式办公桌1000更加方便快捷。此外,打开的盖板120(位于第四转动止点时)还能够有效增加床式办公桌1000的宽度,方便办公人员躺下休息,提高休息时的舒适度,消除了宽度过窄而造成不适的问题。
进一步地,两个盖板120的内板面均设置有柔性坐垫121。通过该设计,进一步提高了人体躺下接触盖板120时的舒适度,同时也能够提高办公人员坐在盖板120上休憩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沿桌体100的长度方向,容置腔的长度为基板110的长度的十分之九至二十分之九。沿桌体100的宽度方向,容置腔的宽度为基板110的宽度的十分之九至二十分之九。在本实施例中,沿桌体100的长度方向,容置腔的长度为基板110的长度的二十分之九。沿桌体100的宽度方向,容置腔的宽度为基板110的宽度的二十分之九。容置腔的深度为3~5cm。
通过以上设计,能够提高对加班的空间体积利用率,大大提高人体躺下休息时的舒适度,避免在翻身过程中撞击到床式办公桌1000的坚硬部位而造成不适。
综上所述,床式办公桌1000功能更加多样化,不仅能够用于日常办公,还能够当作临时休息的床铺使用,便于提高休息质量,从而提高办公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