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烤箱用热源部件、内胆结构及石炉电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9849发布日期:2019-05-03 19:1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烤箱用热源部件、内胆结构及石炉电烤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烤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烤箱用热源部件、内胆结构及石炉电烤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烤箱内胆材质均采用不锈钢、搪瓷钢,镀铝板等金属材质,烘焙过程中加热源主要通过布局于内胆外侧和内胆内部的加热管,通过热传导,热辐射等方式加热烘焙放置在内胆内部的食物。传统烤箱存在加热方式单一、热源布局单一、烤箱温度波动较大、烘焙食物的速度比较慢、烘焙食物口感不佳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觖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升烤箱内部温度均匀性,使食物口感更佳的电烤箱用热源部件,同时提供一种安装有该热源部件的内胆结构。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主要觖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升烤箱内部温度均匀性,使食物口感更佳的石炉电烤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烤箱用热源部件,由基体和热源组成,所述基体由低热导率材料制成,所述热源与所述基体之间热接触。

进一步,所述基体为由低热导率材料制成的板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热源为电加热元件。

进一步,在所述基体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电加热元件嵌入安装在容纳腔内,或所述电加热元件敷设在基体的表面上。

进一步,所述低热导率材料为石料。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烤箱用内胆结构,其中至少一块所述壁板由上所述的热源部件制成,或在至少一块所述壁板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热源部件。

进一步,所述热源部件平铺在所述壁板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或在所述壁板上设置有安装凹腔,所述热源部件嵌入安装在所述安装凹腔内;或在所述壁板上开设安装开口,所述热源部件嵌入在安装开口内固定安装。

进一步,在所述壁板和热源部件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利用固定销穿过壁板和热源部件上的安装孔,固定销的另一侧通过固定锁片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炉电烤箱,包括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多组加热装置,至少其中一组加热装置为如上所述的热源部件。

一种石炉电烤箱,包括内胆,所述内胆采用如上所述的内胆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烤箱用热源部件、内胆结构及石炉电烤箱,利用由石料等低热导率材料制成的热源部件代替现有烤箱的内胆材质,利用低热导率材料热传导性差的特性,在烤箱加热装置停止加热逻辑时序期间,补偿烤箱内胆热量,提升烤箱的保温性能,提升热效率,减少由于内胆热量散失造成的温度波动,解决了烤箱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有利于提升食物口感。同时,也利用石料等材料在加热过程中辐射远红外线的特性,使辐射的热量深层穿通食物,激发食物内部水分活性,从而减少烘焙时间,使食物口感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烤箱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烤箱内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源部件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烤箱侧板结构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至图5所示,基体1,电加热元件2,容纳腔3,壁板4,安装凹腔5,安装孔6,固定销7,固定锁片8,插槽9,缩径部分10,内胆11,侧板11a,底板11b,背板11c,电加热管12,搁物架13,开口14,散热口15,挂钩结构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烤箱用热源部件,由基体1和热源组成,热源与基体1之间热接触,热源产生的热量直接由基体1吸收,并由基体1向内胆空间释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基体1由低热导率材料制成,且该低热导率材料优选采用石料。为了增加基体1的热辐射面积,便于安装,同时又不占用烤箱内胆的空间,优选基体1为由石料制成的板状结构,即基体1采用石板。在烤箱工作时,石板基体1吸收电加热元件2产生的热量,并向内胆空间内辐射热量及远红外线,用以烘焙放置在内胆内的食物,该辐射的热量可以深层穿透食物,激发食物内部水分活性,从而减少烘焙时间,使食物口感更佳。同时,由于基体1选用的是低热导率的石料,其热传导性差,可以用于在烤箱电加热管及热源部件上的电加热元件2停止加热逻辑时序期间,补偿烤箱内胆热量,从而减少由于内胆热量散失造成的温度波动,利于提高烤箱内部温度均匀性,进一步提升食物口感。

本实施例中,热源优选采用电加热元件2,如电加热管、电加热丝等,电加热元件2由电源供电,并由电烤箱的控制装置控制通断。电加热元件2固定安装在基体1上,电加热元件2可以只采用一组,也可以采用多组电加热元件串联或并联的方式。当然,热源也可以采用其它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与加热部件连接,该加热部件可以为安装在烤箱内部的电加热管等,加热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金属材料传递给基体1。

在石板基体1上设置有容纳腔3,容纳腔3的形状与电加热元件2的形状相同,如图3所示,电加热元件2采用电加热管,电加热管整体呈多折的曲线形状,用以铺满基体1,保证基体1受热均匀,电加热管嵌入安装在容纳腔3内。电加热管嵌入安装后与基体1的接触面积加大,更加有利于基体1受热均匀,且有利于基体1吸收和储存热量,加速食物烘焙的速度,缩短烘焙时间。电加热元件2也可以直接平铺在基体1的表面上,用管夹等固定。

实施例二: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烤箱用内胆结构,内胆由多块壁板4组成,多块壁板4包括两侧的侧板、顶板、底板和背板,在其中至少一块壁板4上安装有如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热源部件。或者,整个壁板4均由石料制成,在由石料制成的石板壁板4上安装电加热元件2。

为了不占用内胆内腔的空间,本实施例中,优选在壁板4上设置有安装凹腔5,安装凹腔5向烤箱的外壳方向凹陷,安装凹腔5的形状与基体1的形状相匹配,安装有电加热元件2的石板基体1嵌入安装在安装凹腔5内,热源部件在安装后位于内胆的内部。

在壁板4和基体1的四个角上对应设置有四个安装孔6,在每个安装孔6内插入一个固定销7。固定销7由头部及杆部组成,其中头部的直径大于安装孔6的直径,固定销7的杆部穿过壁板4和基体1上的安装孔6,固定销7的另一侧通过固定锁片8锁定,壁板4和基体1夹紧固定在固定销7的头部与固定锁片8之间。

如图5所示,固定锁片8上具有插槽9,插槽9为一端敞口的豁口,在固定销7杆部的端部位置具有缩径部分10,缩径部分10的直径小于两侧的杆部直径,缩径部分10的宽度与固定锁片8的厚度相匹配。在安装时固定锁片8的插槽9插入固定销7的缩径部分10,在插槽9的根部具有呈圆形的卡固部,该卡固部的直径略小于缩径部分10的直径,插槽9插至根部时缩径部分10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卡固在卡固部内,进而将基体1与壁板4固定连接在一起,该安装结构非常简单,拆装也非常方便,利于日常维护。

当然,基体1也可以直接平铺在壁板4的表面上固定安装。基体1还可以在壁板4上开设安装开口,安装开口的形状与基体1的形状相匹配,基体1整体嵌入在安装开口内固定安装,此时,壁板4在四个角处向中心伸出安装板,安装板与基体1之间通过上述的固定销和固定锁片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石炉电烤箱,包括外壳和内胆11,在内胆11的内部放置烘焙食物。其中,内胆11由侧板11a、顶板(图中未标示)、底板11b、背板11c组成,侧板11a、顶板、底板11b、背板11c中至少一个采用如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壁板4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烤箱内部温度均匀性,优选在内胆的两侧侧板11a和底板11b上安装热源部件。在内胆空间的上方和背板11c的后方还可以再另外分别安装电加热管12,在背板11c上对应后方的电加热管设置散热口15。内胆空间上方的电加热管12、背板11c后方的电加热管(图中未示出)、侧板11a、底板11b上的热源部件共同组成电烤箱的加热系统。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两侧侧板11a上分别安装搁物架13,搁物架13用于放置烤架等部件。搁物架13为金属架,在两侧上方的顶部设置有挂钩结构16,挂钩结构16的端部具有折弯的部分,对应挂钩结构16在侧板11a上开有两个开口14,挂钩结构16的折弯部分从开口14中穿过后卡在侧板11a的另一侧,进而将搁物架13吊挂在侧板11a上。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烤箱,利用由石料等低热导率材料制成的热源部件代替了现有烤箱的内胆材质,在烤箱运行过程中,安装在内胆三面的石板基体1向内胆内部辐射热量及远红外线,可以深层穿透食物,激发食物内部水分活性,从而减少烘焙时间,使食物口感更佳。其次,烤箱内胆三面的石板基体1在受热后,由于热传导性差,可以在烤箱电加热管12、电加热元件2停止加热逻辑时序期间,补偿烤箱内胆热量,提升烤箱的保温性能,提升热效率,减少由于内胆热量散失造成的温度波动,解决烤箱内部温度不均匀、热源单一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缩短烤制时间,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电烤箱内胆11的侧板11a、底板11b、顶板或背板11c中,有的安装有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由基体1和电加热元件2组成的热源部件,有的则仅安装石板基体1,在基体1上不安装电加热元件2,该石板基体1仅用于吸收其它电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

实施例五: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电烤箱的内胆内部安装有多组加热装置,至少其中一组加热装置为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热源部件,其它的加热装置包括原有安装在烤箱内的电加热管12。

本实施例中,热源部件可以不固定安装在壁板4上,而是整体作为单独的部件安装在内胆的内部。在烤箱工作时,利用烤箱原有安装的电加热管12及基体1上的电加热元件2加热,基体1不但吸收电加热元件2产生的热量,同时还吸收其它电加热管12所释放的热量。热源部件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相同。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