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水壶的壶盖防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8863发布日期:2019-06-14 22:35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热水壶的壶盖防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壶的壶盖防坠结构。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在倾倒热水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壶盖不会发生坠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壶盖防坠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热水壶的壶盖防坠结构,其能够保证了电热水壶倾倒热水的过程中,壶盖不会发生坠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热水壶的壶盖防坠结构,包括壶盖及上部为开口的壶体,壶盖底部设有插装入开口内的下凸环,所述开口的内侧面上设有限位块,下凸环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包括套装在下凸环上的环形部及由环形部侧面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一定位环,第一定位环上表面抵靠在壶盖底部,第一定位环对应限位块设有第一容纳缺口,下凸环外侧面上对应限位块设有限位片;壶盖盖合在壶体上时,第一定位环下表面抵靠在开口上,限位块位于第一容纳缺口内,限位片位于限位块正下方,限位片与限位块之间留有用于壶盖上移并使限位块脱离第一容纳缺口的间隔层。

所述第一定位环的上表面与环形部的上表面平齐。

所述下凸环底部折弯有外翻围边,外翻围边竖直朝上,限位片设置在外翻围边的外侧面上。

所述壶盖的边缘上设有防尘帽,壶盖盖合在壶体上时,防尘帽位于限位块上方。

所述限位片呈月牙状或半圆状,限位片由不锈钢制造而成,密封圈由软性橡胶制造而成。

所述环形部侧面水平向外延伸有第二定位环,第二定位环位于第一定位环下方,第二定位环对应限位块设有第二容纳缺口,第二容纳缺口位于第一容纳缺口正下方,第一定位环的直径大于第二定位环的直径,第一定位环的厚度大于第二定位环的厚度;壶盖盖合在壶体上时,限位块位于第二容纳缺口内。

所述壶体的开口上设有壶嘴,壶嘴位于限位块的相对一侧,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对应壶嘴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三缺口及第四缺口。

所述壶体上设有握持组件,包括把手及贴合设置在壶体侧面的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顶部设有扣装在开口上的第一倒扣部,把手包括覆盖在第一固定片外侧面上的第二固定片,第二固定片顶部对应第一倒扣部设有第二倒扣部,第二倒扣部覆盖并扣装在第一倒扣部上,第一倒扣部和第二倒扣部构成限位块;壶盖盖合在壶体上时,第二倒扣部顶部与壶盖底部接触。

所述第一固定片由壶体的侧面下部向上延伸至壶体的开口。

所述把手还包括连接在第二固定片外侧且呈匚形状的握持部,握持部外侧设有护盖。

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把手均由不锈钢制造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壶盖防坠结构能够保证了电热水壶倾倒热水的过程中,壶盖不会发生坠落。间隔层的预留保证了壶盖拥有向上活动的空间,从而实现壶盖的开合。外翻围边的设置可有效避免用户被下凸环的底部割伤,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防尘帽可减少尘埃在限位块上积聚,从而减少尘埃进入到壶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握持组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7,本电热水壶的壶盖防坠结构,包括壶盖1及上部为开口21的壶体2,壶盖1底部设有插装入开口21内的下凸环11,所述开口21的内侧面上设有限位块12,下凸环11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包括套装在下凸环11上的环形部13及由环形部13侧面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一定位环14,第一定位环14上表面抵靠在壶盖1底部,第一定位环14对应限位块12设有第一容纳缺口15,下凸环11外侧面上对应限位块12设有限位片16;壶盖1盖合在壶体2上时,第一定位环14下表面抵靠在开口21上,限位块12 位于第一容纳缺口15内,限位片16位于限位块12正下方,限位片16与限位块12之间留有用于壶盖1上移并使限位块12脱离第一容纳缺口15的间隔层17。

间隔层17的预留保证了壶盖1拥有向上活动的空间,从而实现壶盖1的开合。

壶盖1盖合过程:

步骤一:先将壶盖1初步放置到开口21上,初步放置过程中限位片16需要避开限位块12(即限位片16和限位块12之间在竖直方向上需要错位,否则限位片16会卡在限位块12上致使壶盖1无法盖合),下凸环11及限位片16伸入到开口21内,第一定位环14下表面抵靠在开口21上,其中一段的第一定位环14下表面抵靠在限位块12上(即此时的壶盖1处于倾斜的状态);

步骤二:转动壶盖1致使限位块12落入第一容纳缺口15,壶盖1转变为水平状态,对用户起到提示作用,表示盖合完成,此时,第一定位环14位于限位块12的左右两侧,起到限定壶盖1转动的作用,同时,限位片16转动到限位块12的正下方,在电热水壶倾倒热水的过程中,当壶盖1沿其轴向朝外移动时,限位片16会抵靠在限位块12底部,保证壶盖1不会从壶体2上掉落。

壶盖1打开过程:

步骤一:向上提起壶盖1,使限位块12脱离第一容纳缺口15,第一定位环14不再限制壶盖1的转动,此时,限位片16会抵靠在限位块12底部,对用户起到一个力反馈,起到提示作用;

步骤二:转动壶盖1,使限位片16和限位块12在垂直方向不再重合,限位片16不再对限位块12产生上下方向的限位作用;

步骤三:向上提起壶盖1。

经过三个步骤才能把壶盖1打开,这三个步骤需要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热水倾倒过程不会触犯上述的全部步骤,因此,壶盖防坠结构能够保证了电热水壶倾倒热水的过程中,壶盖1不会发生坠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环14的上表面与环形部13的上表面平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下凸环11底部折弯有外翻围边3,外翻围边3竖直朝上,限位片 16设置在外翻围边3的外侧面上

外翻围边3的设置可有效避免用户被下凸环11的底部割伤,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壶盖1的边缘上设有防尘帽4,壶盖1盖合在壶体2上时,防尘帽 4位于限位块12上方。

防尘帽4可减少尘埃在限位块12上积聚,从而减少尘埃进入到壶体2内。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部13侧面水平向外延伸有第二定位环5,第二定位环5位于第一定位环14下方,第二定位环5对应限位块12设有第二容纳缺口51,第二容纳缺口51 位于第一容纳缺口15正下方,第一定位环14的直径大于第二定位环5的直径,第一定位环14的厚度大于第二定位环5的厚度;壶盖1盖合在壶体2上时,限位块12位于第二容纳缺口51内。

所述限位片16呈月牙状或半圆状,避免刺伤用户,限位片16由不锈钢制造而成,不锈钢耐热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寿命长。密封圈由软性橡胶制造而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第一定位环14的直径和厚度较大,同时,第一定位环14上表面抵靠在壶盖1底部,因此,在开盖过程中直接转动壶盖1,第一定位环14会对限位块12起到阻挡作用,第一定位环14不会发生过大的形变,不会导致壶盖1脱离开口21。

第二定位环5的直径较小且厚度较薄,因此,壶盖1盖合过程中,第一定位环14 会发生形变,壶盖1的下凸环11能够顺利下移,不会影响步骤一中壶盖1的初步放置,使其中一段的第一定位环14下表面能够顺利地抵靠在限位块12上。

限位块12落入第一容纳缺口15时,同时落入第二容纳缺口5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壶盖1打开过程的步骤二中,同理,第二定位环5的直径较小且厚度较薄,第二定位环5会发生形变,转动壶盖1时,第二定位环5会与限位块12不断发生摩擦,起到一定的阻尼作用,但又不影响壶盖1的转动,第二定位环5的设置使壶盖1在非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坠落,保证电热水壶的使用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2的开口21上设有壶嘴6,壶嘴6位于限位块12的相对一侧,第一定位环14和第二定位环5对应壶嘴6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三缺口61及第四缺口62。即第三缺口61及第四缺口62位于第一容纳缺口15及第二容纳缺口51的相对一侧。第三缺口61及第四缺口62的设置,便于加热过程中,水蒸汽的输出,以及在热水倾倒过程中,热水的顺畅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2上设有握持组件,包括把手及贴合设置在壶体2侧面的第一固定片7,第一固定片7顶部设有扣装在开口21上的第一倒扣部71,把手包括覆盖在第一固定片7外侧面上的第二固定片72,第二固定片72顶部对应第一倒扣部71设有第二倒扣部73,第二倒扣部73覆盖并扣装在第一倒扣部71上,第一倒扣部71和第二倒扣部73构成限位块12;壶盖1盖合在壶体2上时,第二倒扣部73顶部与壶盖1底部接触,第一倒扣部71和第二倒扣部73的设置使握持组件能够稳固地安装在壶体2上,同时,配合密封圈和限位片16等部件实现壶盖1的防坠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片7由壶体2的侧面下部向上延伸至壶体2的开口21,便于握持组件的安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还包括连接在第二固定片72外侧且呈匚形状的握持部9,便于握持,握持部9外侧设有护盖9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片7和把手均由不锈钢制造成,不锈钢耐热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寿命长。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而非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依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