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板角度调整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1224发布日期:2019-06-21 23:2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桌板角度调整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桌板角度调整模块,特别适用于可调整桌面倾斜角度的桌子或桌板。



背景技术:

桌子的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各种不同形态的桌子中,有部分产品具有可调整桌面倾斜角度的功能,能符合特定情境如制图或长时间阅读的需求,也能较佳地符合人体躯干,从而对长时间使用的舒适度或维持使用者的姿势与健康有所帮助。

然而,在现有可调整桌面角度的桌子中,主要是以单一顶杆推动桌面倾斜并改变使用角度,并以一至二个铰炼连接桌面进行支撑,当桌面调整为倾斜非水平状态时,桌面仅有二或三个支撑点,桌面在远离使用者的较高处往往无法获得稳定支撑,桌面角落或左右两侧若受到重压容易发生歪斜,影响使用体验。

例如,中国台湾TW M496963公开了一种桌面角度可调整的桌子,除了可能会有如上所述的缺陷外,中国台湾TW M496963是使用气/液压缸来实现高度及角度的调整,然而气/液压缸或是其它手摇螺杆的设计,其高度/角度的调整对于部分使用者(例如幼童)来说,操作性仍不够便利。

因此,具有高稳定性特质且操作便利的可调整桌面角度的桌子,仍为生产业者及消费者所欢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桌子,除了能便于调整桌面的倾斜角度之外,同时具有桌面稳定度高的特点。

除此之外,由于近年来消费者健康意识抬头,开始有提倡部分办公时间站立工作的呼声出现,可调整桌面角度的桌子的使用者群体往往也较注重健康并关注产品是否能符合人体工学,若能在可调整桌面角度的桌子一并提供可调整桌面高度的功能,将可同时提供可站立工作的使用模式,应可较佳地符合使用者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桌面倾斜角度的桌子,其桌面高度亦可便于供使用者依使用需求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操作的可调整桌。

为了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桌板角度调整模块,包括一主框架、一桌板组、一辅助框架以及一推杆。该桌板组的前侧枢接于该主框架的前侧,使该桌板组可绕一第一轴线相对于该主框架摆动,使该桌板组的后侧与该主框架的后侧彼此靠近或远离。该辅助框架一侧可滑动地连接于该主框架与该桌板组其中一者,该辅助框架另一侧枢接于该主框架与该桌板组其中另一者,使该辅助框架可绕一第二轴线摆动,该第二轴线与该第一轴线平行。该推杆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推杆具有马达而可受电力驱动改变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的距离,该第一端枢接于该主框架,该第二端枢接于该桌板组与该辅助框架的其中一者。

通过上述设计,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桌板角度调整模块可利用推杆推升桌板组,调整桌面的倾斜角度,同时利用辅助框架支撑桌板组,可提高桌面的稳定度。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桌板角度调整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桌板角度调整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桌板角度调整模块的侧视图;

图4与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桌板角度调整模块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与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桌板角度调整模块于收纳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桌板角度调整模块于半收折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桌板角度调整模块的侧视图;

图10至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桌板角度调整模块的动作示意图。

符号说明

x第一轴线 y第二轴线

10主框架 1承载座

12定位孔 20桌板组

21桌板 22矩形框体

23轴杆 24滑槽

25连接座 30辅助框架

31支撑杆 32连接杆

33第一连接座 34第二连接座

35第三连接座 36第四连接座

37连接座 40推杆

41第一端 42第二端

43插销 50脚柱

51顶端 52底端

53、54管体 55推杆

56第一枢轴 561轴杆

57定位孔 58第二枢轴

581轴杆 59开孔

60底座 61开孔

70定位销 80插销

90控制模块 100承载台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位置关系,包括:上,下,左和右,若无特别指明,皆是以图式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桌板角度调整模块,包括一主框架10、一桌板组20、一辅助框架30、一推杆40、一脚柱50、一底座60、一定位销70以及一插销80,此外,可进一步包括一控制模块90。如图1所示,该桌板角度调整模块可立置于地面,而提供桌子的完整使用功能。

该主框架10可供其它各个部件设置,负有连接其它部件以及稳定整体结构的功能,该主框架实际上可以是矩形框架,并于矩形框架中固定地设置一承载座11,供推杆40与脚柱50连接,依预定使用者所在的位置而言,该主框架10具有较靠近使用者的前侧以及较远离使用者的后侧,该承载座11则位于前侧与后侧之间较靠近后侧处。该主框架10另外还具有位于承载座11的定位孔12。

该桌板组20具有供使用者使用的桌面,具体而言,桌板组20具有桌板21与固定于桌板21底面的矩形框体22,矩形框体22于较靠近使用者的前侧进一步向前沿伸,于矩形框体22沿伸处的末端由轴杆23枢接于主框架10的前侧,使桌板组20枢接于主框架10,并使桌板组20可绕由轴杆23沿伸而出的第一轴线x相对于主框架10摆动,于摆动时,桌板组20的后侧靠近或远离主框架10的后侧,从而改变桌面的倾斜角度。矩形框体22的左右两侧具有滑槽24,两滑槽24彼此平行且垂直于第一轴线x,具体而言,该二滑槽24是开设于矩形框体22的长条形开孔。桌板组20另具有一连接座25,固定地设置于矩形框体22,且连接座25位于矩形框体22的前侧与后侧之间邻近前侧处。

该辅助框架30包括二支撑杆31、一连接杆32以及第一至第四连接座33、34、35、36,两支撑杆31彼此平行,连接杆32固定地连接于两支撑杆31之间而使支撑杆31与连接杆32连接为呈H形的框体,第一连接座33与第三连接座35分别固定地设置于其中一支撑杆31的两端,第二连接座34与第四连接座36则分别固定地设置于另一支撑杆31的两端,使第一至第四连接座分别位于H形框体的四个顶点而具有固定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至第四连接座固定于支撑杆与连接杆结合成的H形框体,然而,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框体改换为矩形、X形或其它形式,仅需将第一至第四连接座排列固定于一矩形的四个角即可。该第一连接座33与该第二连接座34枢接于主框架10,使辅助框架30可绕由第一连接座33与第二连接座34沿伸而成的第二轴线y摆动,第二轴线y与第一轴线x平行,第一连接座33与第二连接座34位于第二轴线y。第三连接座35与第四连接座36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桌板组20的二滑槽24。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改将滑槽设置于主框架,使辅助框架的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枢接于桌板组,并将辅助框架的第三连接座与第四连接座可滑动地连接于主框架的滑槽,亦属可行。

该推杆40具有第一端41与第二端42,该推杆40内具有马达而可受电力驱动改变第一端41与第二端42之间的距离,具体而言,该推杆40可以是例如中国台湾TW M362285号专利所述的电动伸缩管或其类似装置。该推杆40的第一端41通过插销43而可拆卸地枢接于主框架10的承载座11,第二端42则枢接于桌板组20的连接座25,其中,由于连接座25是位于桌板组20的邻近前侧处,因此,如图4所示,推杆40的第二端42相较于辅助框架30较靠近前侧处,第二端42与第一轴线x的距离亦小于辅助框架30与第一轴线x的最小距离。

该脚柱50具有一顶端51与一底端52,该脚柱50内具有马达而可受电力驱动改变顶端51与底端52之间的距离,具体而言,该脚柱50具有相互套接的两管体53、54以及设置于该二管体中的推杆55,该推杆55可受电力驱动而带动两管体53、54相对移动,从而改变顶端51与底端52之间的距离。该脚柱50另具有位于顶端51的一第一枢轴56与一定位孔57,该第一枢轴56与该第一轴线x平行,并由一轴杆561枢接于主框架10的乘载座11,定位销70可拆卸地插置于主框架10的定位孔12与脚柱50的定位孔57,使脚柱50的顶端51设置于主框架10,与主框架10固定地连接而不会相对摆动,其中,脚柱50的第一枢轴56与定位孔57中,第一枢轴56较靠近前侧,故定位销70与第一轴线x的距离大于第一枢轴56与第一轴线x的距离。该脚柱50另具有位于底端52的一第二枢轴58与一开孔5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轴56、定位孔57、第二枢轴58与开孔59是以空心短管的形式实施,然而,若改为直接开设于管体53、54的穿孔,亦属可行。

该底座60具有一开孔61,该脚柱50的第二枢轴58与该第一轴线x平行,并由一轴杆581枢接于底座60,插销80可拆卸地插置于底座60的开孔61与脚柱50的开孔59,使脚柱50的底端52设置于底座60,与底座60固定地连接而不会相对摆动,其中,脚柱50的第二枢轴58与开孔59中,第二枢轴58较靠近前侧,故插销80与第一轴线x的距离大于第二枢轴58与第一轴线x的距离。

该控制模块90设置于桌板组20的桌板21顶面邻近前侧处,桌板21前侧另设有盖体而可遮蔽该控制模块90,避免误触动,然而其设置位置并不以此为限。该控制模块电连接于推杆40与脚柱50的马达,而可分别地控制推杆40与脚柱50的长度。

另外,如图1、图3所示,主框架10的两侧另可拆卸地设有承载台100,使用者可在承载台100上放置对象;在此使用场合中,所述滑槽24较佳是形成于矩形框体22而非主框架10,避免影响主框架10的结构强度。

承上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桌板角度调整模块于使用时,如图1、图3与图4所示,使用者可先开启控制模块90的盖体,以控制模块90中的按钮进行控制,控制推杆40的长度伸长,推杆40的第二端42将会由下方推顶桌板组20,使桌板组20绕第一轴线x摆动而逐渐倾斜,辅助框架30绕第二轴线y摆动逐渐倾斜,且辅助框架30的第三连接座35与第四连接座36将沿滑槽24滑移。其中,由于辅助框架中的第三连接座35与第四连接座36彼此固定,辅助框架30可以在第二轴线的圆周方向对桌板组20提供维持平衡与稳定支撑的效果。

其次,请参考图4与图5,使用者亦可由控制模块90控制脚柱50的长度伸长,即可利用脚柱50将主框架10与桌板组20的高度一同推升,供使用者任意调整桌面高度。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桌板角度调整模块亦具有可收折的使用效果。请参考图6,使用者可先将桌板角度调整模块倒置,将桌板组20平放于地面,将插销43移除,将推杆40与主框架10拆分,再进一步将插销80及定位销70移除,使底座60可绕轴杆581摆动后平贴于脚柱50,并使脚柱50可绕轴杆561摆动后平放于主框架10上方,即可将桌板角度调整模块收折为如图7所示样态,具有较小体积而可便于使用者收纳。

另一方面,出厂包装状态概如图7所示,桌板角度调整模块为倒置状态,已收折为最小的扁平化材积。使用者仅需将脚柱50绕轴杆561摆动后垂直于主框架10上方,再将定位销70插入,接着将底座60绕轴杆581摆动后垂直于脚柱50,将插销80插入,再进一步将插销43插入使推杆40与主框架10结合,即可将桌板角度调整模块组装完成如图1所示的样态使用。

又如图8所示,在不需要完全收折的使用场合中,也可以仅将定位销70移除,使桌板组向下垂摆而贴靠于脚柱,即可呈半收折状态。

请参考图9,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相较于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可将桌板组的连接座25移除,并改于辅助框架30的连接杆设置连接座37,并将推杆的第二端42枢接于辅助框架30的连接座37,可以在使用者控制推杆伸长时,由推杆推抵辅助框架沿第二轴线y摆动,再由辅助框架推抵桌板组沿第一轴线x摆动,可以获得相似的使用效果。

此外,在部分使用场合,例如使用者的周围环境可能具有高度较高的基座或既有桌体,可以将桌板角度调整模块的底座或底座及脚柱移除,如图9所示,进而将主框架直接放置于任意基座的表面,或者如图10至图12所示,可以将脚柱直接固定于其它基座或既有桌体,仍然能利用主框架、桌板组、辅助框架及推杆提供可调整桌面倾斜角度及调整高度的使用功能。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的桌板角度调整模块可以提供调整桌面倾斜角度以及桌面高度的功能,从而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合,再利用辅助框架支撑于桌板组,可以协助稳定桌面,减少桌面受力摇晃的情形,同时用马达取代以往的气/液压缸,能够让高度/角度调整的过程更加便利,而具良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仅是用以说明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公开的技术手段的范围,当可作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其它等效的实施例,但仍应视为与本实用新型实质相同的技术或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