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1794发布日期:2019-05-31 21:1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及具有蒸汽冷凝装置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饭煲、压力煲作为厨房必须品,其烹饪的食物口感被大家一致认可,但烹饪过程中,其需排出较多的蒸汽,可能会造成污染厨房环境的风险,也可能会烫伤用户。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蒸汽冷凝装置,主要结构一种为设置导入蒸汽的冷凝腔,如:CN206151259U公开的冷凝装置,通过风扇吹冷凝腔,以实现对冷凝腔内的蒸汽进行冷凝,这种结构的重点是冷却冷凝腔,而非直接冷凝蒸汽,冷却效果一般,蒸汽仍有大量的排出。另外一种结构为设置排风通道,如CN106724880A公开的冷凝装置,在排风通道上设置蒸汽冷凝腔,排气风机驱动排风通道内气体流动的同时,一部分气体由蒸汽冷凝腔上冷气入口进入蒸汽冷凝腔内混合进行第一步散热,并且排风通道的后端进一步冷却。这种结构由于冷风仅部分进入冷却冷凝腔,冷却冷凝腔内蒸汽温度、蒸汽量较大,无法在冷却冷凝腔内很好的进行降温,即使通过后面的排风通道进一步冷却,由于排风通道内风速快、容积较小,蒸汽也会被快速的带出,其冷却效果一般。

上述两种结构蒸汽冷凝装置对于电饭煲、压力煲等产生蒸汽较多的烹饪器具并不适用,会导致排出的蒸汽温度仍会烫伤人或者仍会出现较大雾气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冷却蒸汽效果好,特别适用于饭煲、压力煲厨房类烹饪器具,并且还可以方便实现蒸汽冷凝水的回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包括冷却混合腔、加速蒸汽冷却的风扇,冷却混合腔设有进风口、排气口、第一蒸汽入口以及排水口,第一蒸汽入口导入蒸汽进入冷却混合腔内,排水口设置在冷却混合腔的底部,所述风扇设有吸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吹出的冷风由进风口进入冷却混合腔内与蒸汽混合冷却,冷却后的气体经排气口排出冷凝装置外部,排气口排出的混合气体温度低于50℃。

所述风扇固定设置在冷却混合腔外部,出风口联通进风口。

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冷却混合腔的侧壁上,排气口开设在冷却混合腔的顶壁上;或者,所述进风口与排气口设置在冷却混合腔的相邻侧壁上;或者,所述进风口与排气口在冷却混合腔的侧壁上,二者高度不同;或者,所述进风口与排气口二者均开设在冷却混合腔顶壁上,二者距离1cm至8cm。

所述冷却混合腔内设有蒸汽引导段和混合部,混合部设置在蒸汽引导段的后端,进风口设置在蒸汽引导段端部。

所述冷却混合腔内设有冷却通道,进风口和第一蒸汽入口设置在冷却通道前端;或者冷却混合腔内设有冷凝板或凝水凸起。

所述进风口进风方向朝向混合部;或者冷却混合腔内设有朝向混合部的扰流挡板。

所述第一蒸汽入口的前端还设有冷却缓冲腔和第二蒸汽入口,第二蒸汽入口导入蒸汽进入冷却缓冲腔,第一蒸汽入口连通冷却缓冲腔以将冷却缓冲腔内蒸汽导入冷却混合腔。

所述冷却缓冲腔内设有冷却件,冷却件为冷凝器或交错设置的冷却板或冷却通道。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体、锅体、加热装置,本体包括机体和盖体,锅体,放置在机体内,加热装置设置在机体内加热锅体以产生蒸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上述的任意一种蒸汽冷凝装置,蒸汽冷凝装置连通锅体以冷凝排出蒸汽。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体、锅体、蒸汽发生器,锅体放置在本体内,蒸汽发生器连通锅体内部以供给蒸汽加热锅体内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有上述的任意一种蒸汽冷凝装置,蒸汽冷凝装置连通锅体以冷凝排出蒸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蒸汽冷凝装置,采用风扇吹冷风,进入冷却混合腔与其内的蒸汽混合冷却,进冷却后,由排气口排出,所述的冷风为相对蒸汽命名,主要取自环境中。具体为采用风扇吹冷风,进入冷却混合腔与其内的蒸汽混合冷却,进冷却后,由排气口排出,所述的冷风为相对蒸汽温度较低,主要取自环境中,当然也可以用制冷设备获取。重点是,风扇吹的冷风进入到冷却混合腔,有效降低了蒸汽的温度,较现有技术,采用少部分冷风和换热板结合的方式,冷却效率大大提升。当然,由于风扇的驱动力,本实用新型进入的冷风量大于蒸汽量,其混合降温效果显著,排出的蒸汽温度低于50℃,排气口可以直接连通外界大气。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固定设置在冷却混合腔外部,出风口联通进风口,且风扇固定在冷却混合腔的侧壁或下部。可以方便风扇的安装,且避免冷却混合腔内冷凝水对风扇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冷却混合腔的侧壁上,排气口开设在冷却混合腔的顶壁上,排气口设置在上部,可以保证排气口处的冷凝水流回冷却混合腔,不会外溢。并且不会出现最佳路径的风险,保证混合冷却的效果。同样道理,所述进风口与排气口设置在冷却混合腔的相邻侧壁上;或者,所述进风口与排气口在冷却混合腔的侧壁上,二者高度不同;或者,所述进风口与排气口二者均开设在冷却混合腔顶壁上,二者距离1cm至8cm。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混合腔内设有蒸汽引导段和混合部,混合部设置在蒸汽引导段的后端,进风口设置在蒸汽引导段端部。如此,通过引导段设置,保证蒸汽导入腔体内,避免风扇吹风造成蒸汽回流的风险。通过在进风口设置在蒸汽引导段端部,能保证蒸汽由引导段出来后,即与冷风接触,实现混合冷却,提升冷却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进风方向朝向混合部,如此,通过进入的冷风驱动气体进入混合部,避免其冲击蒸汽引导段的风险;同样道理,冷却混合腔内设有朝向混合部的扰流挡板,也可以引导蒸汽、冷风一起进入混合部。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混合腔内设有冷却通道,进风口和第一蒸汽入口设置在冷却通道前端,通过设置冷却通道延长了蒸汽排出的时间,保证混合冷却的效果。进一步地,冷却混合腔内设有冷凝板或凝水凸起,以实现蒸汽冷凝水的凝结,有效降低含水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水排出口设置在冷却混合腔的底壁。如此,可以直接排出冷却混合腔内形成的冷凝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所述第一蒸汽入口的前端还设有冷却缓冲腔和第二蒸汽入口,第二蒸汽入口导入蒸汽进入冷却缓冲腔,第一蒸汽入口连通冷却缓冲腔以将冷却缓冲腔内蒸汽导入冷却混合腔。通过设置冷却缓冲腔,使得蒸汽的流动路径由第二蒸汽入口进入冷却缓冲腔初步冷却,再由第一蒸汽入口进入冷却混合腔,实现了二级冷却的效果。并且设置冷却缓冲腔,可以避免冷却混合腔内冷风进入蒸汽入口前端,对蒸汽产生端产生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腔内设有冷却件,冷却件为冷凝器或交错设置的冷却板或冷却通道。以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保证降温的同时保障蒸汽产生端不会受冷却。

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加热装置加热锅体内食物形成蒸汽,盖体上设置上述的蒸汽冷凝装置,以避免蒸汽排出过多,影响环境或烫伤用户风险。也可以是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例如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通入锅体内,加热食物,多余蒸汽以及产生的蒸汽,经上述的蒸汽冷凝装置冷凝。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主要为饭煲或压力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烹饪器具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烹饪器具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包括冷却混合腔、加速蒸汽冷却的风扇,冷却混合腔设有进风口、排气口、第一蒸汽入口以及排水口,第一蒸汽入口导入蒸汽进入冷却混合腔内,排水口设置在冷却混合腔的底部,所述风扇设有吸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吹出的冷风由进风口进入冷却混合腔内与蒸汽混合冷却,冷却后的气体经排气口排出冷凝装置外部。如此,实现蒸汽在冷却混合腔内被冷却,排出的气体温度较低且含水量、温度大大降低,会直接降至50℃以下,不会产生雾气的风险。在本实用新型中,风扇出风口吹出的冷风进入冷却混合腔,与第一蒸汽入口进入的蒸汽混合,也就是进入的冷风量大于蒸汽进入的量,并且冷热气体受到风扇的扇动,其混合效果较好,蒸汽会快速的冷却,混合冷却后形成的气体再由排气口排出冷凝装置外或冷却混合腔外进入环境大气中,不会产生烫伤的风险。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装置100第一实施例,包括冷却混合腔1、加速蒸汽冷却的风扇2,冷却混合腔1设有进风口11、排气口12、第一蒸汽入口13以及排水口14,第一蒸汽入口13导入蒸汽进入冷却混合腔1内,排水口14设置在冷却混合腔1的底部。所述风扇2设有吸风口21和出风口22,出风口22吹出的冷风由进风口11进入冷却混合腔1内与蒸汽混合冷却,冷却后的气体经排气口12排出冷凝装置外部。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冷却混合腔1为金属或塑料制成,进风口11设置在冷却混合腔1的侧壁上,且位于中部,避免冷却混合腔1内的冷凝水进入进风口11,其距离冷却混合腔1底壁高度h为2cm以上。排气口12设置在冷却混合腔1顶部,且远离设有进风口1的侧壁,以延长气体排出时间,保证混合充分,并且可以将排气口附近的冷凝水回流,或者设置导向结构以避免水流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冷却效果,所述的冷却混合腔1的容积至少为100ml,但考虑到其应用在厨房小家电中,其体积又不能过大,避免产品体积过大,因此设置冷却混合腔1的容积小于600ml,具体的可以是100ml、150ml、200ml至300ml、或400ml、450ml、或500ml或550ml,也就是该容积大于等于100ml,小于600ml之间的任意数值,具体的容积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其应用的产品造型选定,但最低为100ml。

更进一步地,为保证由排气口12排出的气体含水量较低,在排气口12外可以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可以冷凝部分水汽,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水汽。为提升效果,排气管可以是金属制成的管道或金属与塑料组合制成的管道,或部分为金属管道,以实现进一步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设置管道,可以方便控制排出气体的方向,进一步减少安全风险。

作为改进实施例,冷却混合腔1的第一蒸汽入口13可以设置在进风口11附近,其第一蒸汽入口13的蒸汽导入的方向与进风口11的进风方向相同,或距离较近,由于进风口11处进风量大,风速快,可以对第一蒸汽入口13处的蒸汽形成射流带动的作用,快速的使蒸汽进入冷风流中混合冷却。作为优选实施例,可以在第一蒸汽入口13设置导管,以将进入的蒸汽导入到进风口11附近,或者使得其与进风口11的进风方向相同。

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混合腔1内设有蒸汽引导段15和混合部16,该引导段15为引导管或引导板,混合部16设置在蒸汽引导段的后端,进风口11设置在蒸汽引导段15端部,以快速的冲击蒸汽。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第一蒸汽入口13可以设置在进风口11对面,以对冲的形式混合。更进一步地,为保证冷风流向可控,保证混合冷却效果提升,所述进风口进风方向朝向混合部,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是风扇朝向混合部倾斜设置,或者设置引导板。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冷却混合腔内设有朝向混合部的扰流挡板,以引导进风口进风方向。

更进一步地,作为改进实施例,为保证蒸汽的充分冷却,单位时间内由进风口11进入的冷风量至少为由第一蒸汽入口13进入的蒸汽量的1倍。但是若进风量太大,风速会加快,比利于充分散热,因此,本实施例设定上限位时间内由进风口11进入的冷风量为由第一蒸汽入口13进入的蒸汽量的10倍。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可以依据应用情况在1至10倍的范围内选择。而对于饭煲、压力煲产品来说,一般3L容量的选择1-5倍,4-5L容量选择3-7倍,5L以上考虑选择5倍以上,其主要通过风扇转速实现。也就是说,在该实施方案中,最佳的为风扇吹出的冷风全部进入冷却混合腔1内,当然,若能保证进入的冷风量与蒸汽量成对应的比例关系,可以设置成部分进入的结构。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为加大冷风量,可以设置2个或3个风扇,吹入冷风。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为全部进入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冷风的情况,例如外设冷却器,可以采用部分冷分进入实现冷却蒸汽,当然,作为最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方案为全部冷风全部进入冷却混合腔1冷却蒸汽。

此外,为保证混合的效果,形成冷气冲击蒸汽混合的作用,进风口11进入的冷风速度大于由第一蒸汽入口13进入的蒸汽的速度,以打散蒸汽,形成冲击混合,加速冷却。

同样道理,为保证蒸汽的充分冷却,进风口11的面积应当设置的比第一蒸汽入口13大。依据蒸汽量的不同,具体为进风口11的面积与第一蒸汽入口13面积比为1至5。这样风扇的转速可以适当的降低,保障风扇寿命。

此外,作为改进实施例,冷风和蒸汽均进入冷却混合腔1后,为保证其混合冷却充分性又不能使得冷却混合腔1压力过大,而形成排气噪音,排气口12的面积与进风口11的面积之比为1至2。最佳的二者相等,这样形成的压力为微压,保证了排气的顺畅性。

在本实施例中,排水口14设置在冷却混合腔1的底部。如此,冷凝水可以快速的排出蒸汽冷凝装置外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冷却混合腔1可以作为冷凝水的暂存单元,只要控制储存的冷凝水不会漫过进风口即可。作为改进实施例,冷却混合腔1的底部可以设置朝向排水口14的倾斜结构,以导水。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冷却混合腔1内设有冷却通道,第一蒸汽入口13和进风口11设置在冷却通道前端,排气口12设置在后端。当然,也可以在冷却混合腔1内设冷凝板或凝水凸起,保证水汽可以快速形成冷凝水。

作为其它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风口11与排气口设置在冷却混合腔的相邻侧壁上,进风口进风方向与排气方向实现交叉,这样进风口进入的风可以带走部分排出的气体,进一步实现冷却,保证排出气体温度较低。另外一实施例,所述进风口与排气口在冷却混合腔的侧壁上,二者高度不同,这样避免冷风直接进入排气口,高度差为2cm至10cm。另外一实施例,所述进风口与排气口二者均开设在冷却混合腔顶壁上,二者距离1cm至8cm。既能满足延缓排气,又能避免形成最佳路径。

此外,作为改进实施例,考虑到冷凝水量的较少,可以将冷却混合腔1作为暂存水箱以暂存冷凝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2通过固定架23固定在冷却混合腔外部,所述风扇设有吸风口21和出风口22,吸风口21和出风口22均设置在固定架23上,为保障吸水风的清洁性,吸风口处设有过滤网(图未视)。出风口22直接正对冷却混合腔的进风口11设置,以连通,当然,也可以通过管道实现连通。作为改进实施例,出风口22或者进风口11处可以设置导风结构,以引导风吹向冷却混合腔。此外,设置防回流挡板,减少混合有蒸汽的气体在出风口22或者进风口11处冷凝避免冷凝水在不风扇不工作时流向风扇,影响风扇寿命,具体的防回流挡板可以与导风结构一体设置,例如设置在进风口11上部挡板。

作为改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的风扇为轴流风扇,成本低,固定结构简单。当然,也可以是涡轮风扇,这种风扇的选择满足具有吸风口21和出风口22即可,吸风口21和出风口22可以设置在固定架22上,也可以设置在风扇的壳体上。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涡流风扇或其它类型的吹风风扇。并且,为了提升冷风的效果,也可以增加制冷器,降低风的温度。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冷却装置的具体实施例描述,其主要实用新型点在于通过风扇吹入大量的冷风,快速的与蒸汽混合,实现降温的效果,举例来说,例如吹入的冷风与蒸汽量是2倍关系,环境温度25℃,蒸汽温度100℃,通过本实用新型在排气口排出的温度为((100-25)/3)+30=50℃。再受到风扇本身吹风造成的散热、以及混合时间的散热、流通过程的散热,散热结构的影响,实际的排出温度低于50℃,甚至更低。也就是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排气口排出的混合气体温度低于50℃。如此,避免了烫伤的风险,低温气体含水量少,不会出现雾气污染的问题。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于冷却油烟和蒸汽混合物。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实施例一的记载,进行组合和删减,本实用新型主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为,设置冷却混合腔1,将蒸汽导入冷却混合腔1内,风扇2吹出的冷风全部进入冷却混合腔内,以保证冷风量足够,实现快速降低冷却混合腔内的蒸汽,大大提升了冷却效果,其应用在电饭煲、压力煲或蒸汽饭煲上,以降低煮饭或煲汤、煮粥过程中蒸汽大量排出的蒸汽。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风扇产生的风量足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部分冷风进入冷却混合腔1的方案,比如,一部分冷风进入冷却混合腔1,另外一部分用于冷却冷却混合腔1的外壳或其它部件。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冷却缓冲腔3,冷却缓冲腔3设置在第一蒸汽入口的前端,冷却缓冲腔3设有第二蒸汽入口31,以导入蒸汽进入冷却缓冲腔3,第一蒸汽入口13连通冷却缓冲腔以将冷却缓冲腔内蒸汽导入冷却混合腔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冷却缓冲腔3设置在第一蒸汽入口的前端,以对进入冷却混合腔的蒸汽进行初步冷却和缓冲储备,以避免冷却混合腔内冷气灌入,影响前端的蒸汽加热或者前端的加热效果。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冷却缓冲腔3还设有排水孔(图未视),排水孔将其内的冷凝水导入冷却混合腔内,或直接排出。当然,也可以将排水孔直接与第一蒸汽入口连通,以实现即排出水又实现导出蒸汽。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冷却缓冲腔内设有冷却件32,冷却件32为冷凝器或交错设置的冷却板或冷却通道。如此,提升了蒸汽在冷却缓冲腔内的缓冲冷却效果。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用上述三种冷却器的至少一种,以实现加强冷却的作用。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凝器为设置在冷却缓冲腔顶板的金属散热壁,金属散热壁一侧组成冷却缓冲腔,另外一侧向外界敞开,以散热。当然,也可以在金属散热壁内设置必要的凝水结构,如凸起等。

作为改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冷却混合腔上的排气口12连接有排气管121,冷却缓冲腔围绕设置在排气管外周,一方面可以避免水分在此处的凝结,另外一方面排气管排出的气体温度较低,可以提升冷却缓冲腔的冷却效果。

作为改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混合腔1位于冷却缓冲腔3的下方,以方便冷凝水的流动。

作为改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混合腔的容积与冷却缓冲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实际的蒸汽量进行调节。

作为改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缓冲腔3呈扁平设置,以扩大蒸汽与冷却件的接触,保证缓冲冷却效果。所述的冷却混合腔1呈竖向设置,以保证混合冷却的效果。

本实施通过在冷却混合腔1的前端设置冷却缓冲腔3以提升冷却效果,并且通过管道设置、冷却件设置,实现多多重冷却,保证蒸汽冷凝后,排出的气体温度进一步降低。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冷却缓冲腔设置在冷却混合腔的后端,这种位置的变化并不能规避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实施例一的描述范围,采用风冷混合的方案冷却蒸汽。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冷却混合腔1包括由蒸汽导入管道4形成的第一混合部10,以及第二混合部20,第一蒸汽入口为蒸汽导入管道4与第一混合部10的分界处。也就是说,蒸汽导入管道4前端为蒸汽导入流动,蒸汽导入管道的后端形成冷却混合腔的第一混合部10,第二混合部20内形成混合、排气、排水等结构。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混合部20的形状与实施例一一致。进风口设置在第一混合部10。本实施例采用蒸汽导入管道,组成冷却混合腔1的一个部分,加大了冷却混合腔1的冷却有效路径,冷却效果大大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设置在第一混合部10上,其进风方向与蒸汽导入管道内蒸汽流动方向相同。并且进风口设置在蒸汽导入管道的位置距蒸汽导入管道的进气口距离至少为蒸汽导入管道长度的0.1至0.8。以保障冷却效果,避免影响蒸汽加热部或对加热部产生蒸汽造成影响。

以上本实施例通过蒸汽导入管道的后段形成第一混合部,进风口设置在第一混合部,即保障了冷气与蒸汽的充分混合,又保证了冷却时间,对于蒸汽的冷却效果大大提升。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40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本体401、锅体402、加热装置403,本体包括机体4011和盖体4012,锅体402放置在机体4011内,加热装置设置在机体内加热锅体以产生蒸汽,所述盖体设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一种蒸汽冷凝装置,蒸汽冷凝装置连通锅体以冷凝排出蒸汽。

具体的为,机体4011与盖体4012铰接,可开启或闭合机体4011,锅体402放置在本体内形成内锅。加热装置403加热锅体内食物和水,形成蒸汽,盖体上设有排出蒸汽的排气管,排气管连接至蒸汽冷凝装置的冷却混合腔1,以降低冷凝蒸汽。具体的,该烹饪器具可以是压力锅,也可以是电饭煲。而加热装置可以是电热盘、IH加热线盘或蒸汽发生器或红外加热管的一种,或者他们两种组合。

作为改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蒸汽冷凝装置应用在烹饪器具上时,其排水口排出的冷凝水流向收水盒存储,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冷凝水回流进入蒸汽发生器内,以重新利用。具体的对于流回蒸汽发生器的结构为流入蒸汽发生器前端的水泵供水端,也可以流向水箱内。这样可以减少水的利用,节约能源。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烹饪器具50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本体51、锅体52、蒸汽发生器53,锅体52放置在本体51内,蒸汽发生器53连通锅体52内部以供给蒸汽加热锅体内食物,所述本体51内还设有上述任实施例一至三的任意一种蒸汽冷凝装置100,蒸汽冷凝装置连通锅体以冷凝排出蒸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烹饪器具为蒸汽加热实现烹饪,具体的本体51为框式结构,本体侧部设有供锅体52取放的空间,空间的上部设有蒸汽供给管和蒸汽排出管,蒸汽供给管连通蒸汽发生器53与锅体52内部,蒸汽排出管连通锅体内部与蒸汽冷凝装置。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本体内还设有连通蒸汽发生器的水箱54,第一冷凝水排出口连通水箱54;或者所述本体内还设有供给蒸汽发生器水的水泵55,第一冷凝水排出口直接或间接连通水泵的入水口。如此,实现了蒸汽冷凝水的再利用,节约了用水。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发生器采用了锅炉式加热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混合腔在烹饪结束时,为避免冷凝水的长时间存放,设有第二排水口,以排出,具体的为设置电磁阀,在烹饪结束后,第二电磁阀开启排出多余蒸汽产生的冷凝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说明书的记载进行组合或简单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