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可变的组合式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700发布日期:2019-05-24 21:0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可变的组合式家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特别涉及一种结构可变的组合式家具。



背景技术:

现在,功能单一的传统家具早已不能满足当代年轻人的需求,尤其对于小户型空间的利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购买大件的家具无疑会让居室看上去更小。

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家具桌椅,一般体型较大,难以在小户型空间摆放,影响美观,同时传统的家具桌椅无法改变结构,功能单一,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审美疲劳,而且以及可以改变其结构的传统的家具桌椅在调节时较为困难,需要多人合作才能改变其功能结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结构可变的组合式家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可变的组合式家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结构可变的组合式家具,包括底座、一号支撑板和二号支撑板,所述一号支撑板和二号支撑板分别焊接于底座两端,所述一号支撑板和二号支撑板表面均镶嵌有固定支柱,所述固定支柱顶端镶嵌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表面滑扣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一侧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活动轴滑扣于限位滑槽内,所述底座顶端表面焊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位于一号支撑板和二号支撑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板一侧表面镶嵌有卡扣凸块,所述伸缩杆顶端表面开设有卡扣凹槽,且卡扣凹槽与卡扣凸块相互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底端表面卡扣连接有软绵垫。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端表面镶嵌有减震垫,且减震垫卡扣于支板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结构可变的组合式家具通过将底座卡扣连接有软绵垫的一面向上,便利于将整个家具当做座椅使用。

2、该种结构可变的组合式家具通过滑动位于一号支撑板和二号支撑板之间的支板,便利于通过转动活动轴来调节支板的水平角度,使两块相同的支板水平对齐,然后通过支板底端镶嵌的卡扣凸块卡扣于伸缩杆顶端表面开设的卡扣凹槽中,从而使整个家具结构改变呈桌面状,当成桌子使用。

3、该种结构可变的组合式家具通过底座顶端表面镶嵌的减震垫,可避免支板一端在滑动过程中与底座表面产生挤压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通过调节伸缩杆可对桌面的水平角度进行轻微的调整,满足一些使用者对桌面水平度的需求,同时也可避免在整个家具成座椅状时伸缩杆接触地面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可变的组合式家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可变的组合式家具的整体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一号支撑板;3、二号支撑板;4、固定支柱;5、活动轴;6、支板;7、限位滑槽;8、减震垫;9、伸缩杆;10、卡扣凸块;11、卡扣凹槽;12、软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结构可变的组合式家具,包括底座1、一号支撑板2和二号支撑板3,所述一号支撑板2和二号支撑板3分别焊接于底座1两端,所述一号支撑板2和二号支撑板3表面均镶嵌有固定支柱4,所述固定支柱4顶端镶嵌有活动轴5,所述活动轴5表面滑扣连接有支板6,所述支板6一侧开设有限位滑槽7,所述活动轴5滑扣于限位滑槽7内,所述底座1顶端表面焊接有伸缩杆9,且伸缩杆9位于一号支撑板2和二号支撑板3之间。

其中,所述支板6一侧表面镶嵌有卡扣凸块10,所述伸缩杆9顶端表面开设有卡扣凹槽11,且卡扣凹槽11与卡扣凸块10相互对应。

其中,所述底座1底端表面卡扣连接有软绵垫12。

其中,所述底座1顶端表面镶嵌有减震垫8,且减震垫8卡扣于支板6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结构可变的组合式家具,使用时,将底座1卡扣连接有软绵垫12的一面向上,可使整个家具当做座椅使用,当需要对其进行改变功能与结构时,使底座1卡扣连接有软绵垫12的一面向下,滑动位于一号支撑板2和二号支撑板3之间的支板6,同时通过转动活动轴5来调节支板6的水平角度,使两块相同的支板6水平对齐,然后通过支板6底端镶嵌的卡扣凸块10卡扣于伸缩杆9顶端表面开设的卡扣凹槽11中,从而使整个家具结构改变呈桌面状,当成桌子使用,底座1顶端表面镶嵌的减震垫8可避免支板6一端在滑动过程中与底座1表面产生挤压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调节伸缩杆9可对桌面的水平角度进行轻微的调整,满足一些使用者对桌面水平度的需求,同时也可避免在整个家具成座椅状时伸缩杆9接触地面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整个家具调节方便,占地面积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