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型婴幼儿睡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6909发布日期:2019-03-30 08:24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型婴幼儿睡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服装,特别是一种立体型婴幼儿睡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婴儿服装品种繁多,睡袋也有很多品类。现有的睡袋大部分结构如下,要么由前裢片和后裢片缝制而成,要么由整体的裢片缝制呈筒形,然后侧部加工成衣袖,这种结构形成的婴幼儿睡袋,只是由前后裢片的宽度或者筒形的直径决定了整个睡袋内的空间,形成的空间有限,婴幼儿腿部难以大范围活动,因而对婴幼儿造成局部的挤压感;另外,上述结构的睡袋的腋部不利于排汗和通风,婴幼儿手臂的活动范围受限,增加了婴幼儿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婴幼儿活动空间大、穿着舒适且增加腋下通风的立体型婴幼儿睡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有衣袖的睡袋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睡袋本体包括形状相适应的前裢片和后裢片,前裢片和后裢片的顶部中间缝制形成领口、侧部上方缝制形成衣袖,前裢片和后裢片之间缝制有自一侧腋下向下延伸且与前、后裢片的底部缝制后延伸至另一侧腋下的侧部裢片,侧部裢片的腋下部位自上而下逐渐变宽,侧部裢片的上部设有透气网布,前裢片上设有自顶部一侧向斜下方延伸且下部具有平直段的拉链。

所述前裢片的内表面缝制有贴靠在拉链下面的分隔布条,分隔布条一直延伸至前裢片的顶部领口处且绕过领口处后设有缝制在前裢片的前表面的遮挡段,遮挡段能遮挡拉倒顶部的拉链的拉环。

所述侧部裢片的中下部设有粘扣且通过粘扣粘接有能拆卸的环抱布,环抱布的前部设有能对粘的两个对接头且当两对接头对接后形成环形的环抱布,环抱布位于后裢片外侧的部段上设有开口朝下的插手袋。

所述衣袖连接有通过粘扣粘接从而形成能拆卸的加长袖。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设置了侧部裢片且侧部裢片的上部设有透气网布,因而缝制成整体的睡袋时,睡袋的截面空间为具有四个边部的空间,大大增大了睡袋的空间,便于婴幼儿蹬腿等活动动作,并且增加了腋下的透气性,避免因而婴幼儿皮肤起痱子的问题,有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的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B-B线剖视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区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型婴幼儿睡袋的优选实施例,其包括设置有衣袖的睡袋本体,所述睡袋本体包括形状相适应的前裢片1和后裢片2,前裢片1和后裢片2的顶部中间缝制形成领口、侧部上方缝制形成衣袖,前裢片1和后裢片2之间缝制有自一侧腋下向下延伸且与前、后裢片的底部缝制后延伸至另一侧腋下的侧部裢片3,侧部裢片3的腋下部位自上而下逐渐变宽,侧部裢片3的上部设有透气网布4,前裢片1上设有自顶部一侧向斜下方延伸且下部具有平直段的拉链9,拉链偏置的好处在于,减轻对婴幼儿腹部的挤压,并且这种偏置且具有平直段的好处在于可以完全打开整个睡袋,便于婴幼儿的装入和抱出。

参见图1、图2、图4和图3所示,所述前裢片1的内表面缝制有贴靠在拉链下面的分隔布条5,分隔布条5一直延伸至前裢片的顶部领口处且绕过领口处后设有缝制在前裢片1的前表面的遮挡段51,遮挡段51能遮挡拉倒顶部的拉链9的拉环,防止拉链9以及拉链的拉环会硌到婴幼儿,增加婴幼儿的舒适感。

参见图1、图2、图4和图3所示,所述侧部裢片3的中下部设有粘扣且通过粘扣粘接有能拆卸的环抱布6,环抱布6的前部设有能对粘的两个对接头且当两对接头对接后形成环形的环抱布6,环抱布6位于后裢片外侧的部段上设有开口朝下的插手袋7。设置的插手袋7可防止大人在托抱时滑脱且可温暖大人的手部。所述衣袖连接有通过粘扣粘接从而形成能拆卸的加长袖8,可以增加婴幼儿的衣袖长度起到保暖的作用并防止婴幼儿挠伤自己,并且如果不安装加长袖8,可使婴幼儿的手部露出。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基于本实用新型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