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热陶瓷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9143发布日期:2019-04-29 12:0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热陶瓷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热陶瓷锅。



背景技术:

陶瓷锅是中国的传统炊具之一,陶瓷锅作为一款深受大众喜爱的餐具,具有硬度高、韧度好、不生锈、导热性能极佳、耐氧化和无磨蚀等众多优点,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众多电热陶瓷锅,电热陶瓷锅是一种通过在陶瓷内胆的外侧贴有导磁膜,从而通过电磁对陶瓷内胆加热的锅。

夏季天气气温较高时,刚煮好的食物需要放置一会冷却一段时间才方便食用。特别是刚煮好的米饭或粥,由于电饭锅的保温效果好,因此出锅时米饭和粥的温度特别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等待时间,对于性格比较急的人来说非常烦恼。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以使烹煮完的食品完成快速冷却的陶瓷锅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热陶瓷锅,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电热陶瓷锅,包括:

锅身,锅身为陶土材质的锅身,锅身外侧设有可通过电磁加热的导磁膜,锅身底部为球弧形结构;

锅盖,锅盖包括设有出气孔的内盖和设有手柄的外盖,手柄内设置有上温度传感器以及可将上温度传感器所测数据传至主板的无线传输模块;

底座,底座内设置有控制面板、主板和绕线盘以及设于绕线盘下方的散热扇,底座底部设有对应散热扇的通风口;

绕线盘,绕线盘设有球弧形凹板,球弧形凹板设有若干用于固定锅身的固定块,固定块之间设有可供气流通过的散热通道,绕线盘底部设置有散热口,散热口处设置有散热扇以及与锅身底部连接的下温度传感器,绕线盘可通过导磁膜对锅身进行加热;

散热扇,散热扇设于散热口处且与底座固定连接;

主板,主板电连接有绕线盘、下温度传感器、散热扇和控制面板,主板可接收上、下温度传感器所测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当陶瓷锅体内温度超出设定值时,主板可根据设定程序对绕线盘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从而改变陶瓷锅体内的温度;

控制面板,烹饪完成后可通过控制面板开启散热扇对锅身散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柄还包括与锅盖螺纹连接的手柄座,手柄座设置有用于固定手柄的螺纹孔,手柄通过手柄座与该锅盖固定。由此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紧凑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柄座与锅盖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由此可以防止水蒸气进入手柄内对上温度传感器转成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上方还设置有可嵌入底座的底座盖板,底座盖板下表面设置有螺纹连接孔,底座盖板通过该螺纹连接孔与绕线盘固定连接,底座盖板上表面设置有围绕陶瓷锅体的弧形限位条。由此可方便锅身放入底座且弧形限位条还可防止锅身在底座内晃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块上表面为可与锅身紧密贴合的弧形光滑面。由此可使锅身平稳放置在绕线盘内,且固定块与固定块之间形成可供气流通过的散热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绕线盘的外侧安装有硅胶垫脚,绕线盘通过该硅胶垫脚固定在底座内。由此绕线盘可平稳的固定在底座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板与底座底部螺纹连接。由此具有连接稳固的效果,且在散热扇工作时可顺便使主板降温散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面板为电子触摸屏。由此可以具有操作方便以及保持外表平整美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新型电热陶瓷锅在绕线盘底部设有散热扇,锅身通过设于弧形凹槽处的固定块固定锅身,固定块之间设有可供气流通过的散热通道。散热扇开启后散热扇可通过底座下端的通风口抽取空气随后将空气从散热通道送出,从而带走锅身和主板内的热量。因此该新型电热陶瓷锅可在食物烹饪完成后将其快速冷却。

2、该新型电热陶瓷锅在下端的绕线盘和顶部手柄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因此该电热陶瓷锅可通过上温度传感器和下温度传感器较好的监控锅体内的温度,使其烹饪效果更佳。同时该上温度传感器和下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锅身温度下降到设定值时,可通过主板关闭散热扇,节约能源。

3、该新型电热陶瓷锅的锅身为球弧形陶土锅身,绕线盘上设有球弧形凹板,因此绕线盘可包裹陶瓷锅体底部,加热速度更快,烹饪效果更好,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新型电热陶瓷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新型电热陶瓷锅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电热陶瓷锅,包括:

锅身1,锅身1为陶土材质的锅身1,陶土材质的锅身1具有硬度高、韧度好、不生锈、导热性能极佳、耐氧化和无磨蚀等众多优点。锅身1外侧设有可通过电磁加热的导磁膜2,绕线盘3可产生交变磁场,导磁膜2在交变磁场中快速升温,从而通过热传递加热锅身1。锅身1底部为球弧形结构,球弧形结构可增大受热面积,因此锅身1的加热速度更快,烹饪效果更好。

如图1所示,锅盖4,锅盖4包括设有出气孔的内盖402设有手柄404的外盖401,手柄404内设置有上温度传感器403以及可将上温度传感器403所测数据传至主板8的无线传输模块,上温度传感器403的探针伸出外盖401内表面可测量内盖402与外盖401之间的水蒸气温度。

如图2所示,底座5,底座5内设置有控制面板6、主板8和绕线盘3以及设于绕线盘3下方的散热扇7。控制面板6嵌在底座5一侧,绕线盘3固定在底座5内上端中间位置,主板8与底座5一侧固定连接。底座5底部设有对应散热扇7的通风口9,散热扇7开启后散热扇7可通过底座5下端的通风口9抽取空气随后将空气从散热通道送出,从而带走锅身1和主板8内的热量。

如图1所示,绕线盘3,绕线盘3上设有球弧形凹板301,球弧形凹板301设有若干用于固定锅身1的固定块302,固定块302之间设有可供气流通过的散热通道,绕线盘3底部设置有散热口303,散热口303处设置有散热扇7以及与锅身1底部连接的下温度传感器10,绕线盘3可通过导磁膜2对锅身1进行加热。

如图1所示,散热扇7,散热扇7设于散热口303处且与底座5固定连接,散热扇7开启后散热扇7可通过底座5下端的通风口9抽取空气随后将空气从散热通道送出,从而带走锅身1和主板8内的热量。

如图1所示,主板8,主板8电连接有绕线盘3、下温度传感器10、散热扇7和控制面板6,主板8可接收上、下温度传感器10所测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当陶瓷锅体内温度超出设定值时,主板8可根据设定程序对绕线盘3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从而改变陶瓷锅体内的温度。同时当主板8通过上温度传感器403和下温度传感器10检测到锅身1温度下降到设定值时,将立即关闭散热扇7,节约能源。

如图1所示,控制面板6,烹饪完成后可通过控制面板6开启散热扇7对锅身1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404还包括与锅盖4螺纹连接的手柄404座,手柄404座设置有用于固定手柄404的螺纹孔,手柄404通过手柄404座与该锅盖4固定。该手柄404座可有效降低锅身1内传递到手柄404内部的热量,防止手柄404内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电路板损坏,结构简单,连接稳固。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404座与锅盖4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防止热量在手柄404座与外盖401连接处散失,密封圈套入螺栓然后通过螺母固定。密封圈可防止因蒸汽进入手柄404内从而导致手柄404内的电子原件收到损伤,使产品使用寿命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5上方还设置有可嵌入底座5的底座盖板501,底座盖板501下表面设置有螺纹连接孔,底座盖板501通过该螺纹连接孔与绕线盘3固定连接,底座盖板501上表面设置有围绕陶瓷锅体的弧形限位条502。锅身1底部与绕线盘3的球弧形凹板301贴合时,该弧形限位条502与锅身1侧面紧密接触,让陶瓷锅体在底座5内安放更加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302上表面为可与锅身1紧密贴合的弧形光滑面。由此可使锅身1平稳放置在绕线盘3内,且固定块302与固定块302之间形成可供气流通过的散热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绕线盘3的外侧安装有硅胶垫脚,绕线盘3通过该硅胶垫脚固定在底座5内。让绕线盘3可以更平稳的固定在底座5内,方便绕线盘3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主板8与底座5底部螺纹连接。主板8设于底座5内一侧与底座5固定连接,散热扇7工作时可同时将主板8产生的热量带出底座5内。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面板6为电子触摸屏。电子触摸屏的控制面板6相对于按键的控制面板6外表更加美观,操作灵敏度更高方便操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