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升降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0049发布日期:2019-05-17 19:4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升降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桌,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户外的多功能升降桌。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人们都会使用到桌子这类家具,家庭使用的桌子一般功能性比较单一,例如用于餐饮、置物、会谈、喝茶等。市场上外观种类繁多的桌子,包括户外与室内使用的桌子大抵都如此。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进行休闲娱乐的方式已经不同于传统的方式,现代人们休闲娱乐方式丰富,功能性单一的桌子逐渐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例如,人们在户外休闲时光中使用餐桌或茶桌的同时,往往还离不开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而一般的电子设备的电量损耗较快,户外餐桌或茶桌等不能提供充电便利。再例如,普通的餐桌或茶桌结构固定,不能在多种应用场合切换,餐桌的高度较高,不便用于喝茶会谈,因而不能实现一桌多用。尽管近些年的市场中,桌子的结构和外观都在不断地改进、更新,并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桌子,但是仍然没有一种新颖、独创一格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升降桌,解决现有桌子功能性单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升降桌,所述多功能升降桌包括桌板、外框、内框以及升降机构。桌板包括桌板本体和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嵌入于桌板本体,太阳能板具有至少一个输出接口,输出接口位于桌板本体的一侧。内框支撑桌板,外框内部具有一个容纳空间,内框嵌套于外框内部的容纳空间中。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框架、第二固定框架、第一活动框架、第二活动框架以及电机,第一固定框架的外周固定于内框的内壁,第一固定框架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第二固定框架的外周固定于外框的内壁,第二固定框架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第二固定框架的两个滑槽分别一一对应地平行于第一固定框架的两个滑槽;第一活动框架的一侧枢轴连接于第一固定框架,第一活动框架的另一侧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框架的滑槽,以使得第一活动框架倾斜地位于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二固定框架之间;第二活动框架的一侧枢轴连接于第二固定框架,第二活动框架的另一侧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框架的滑槽,以使得第二活动框架倾斜位于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二固定框架之间,第一活动框架的两侧分别一一对应地枢轴连接于第二活动框架的两侧,第二活动框架的一侧具有推杆;电机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固定框架,电机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活动框架的推杆,电机推动第二活动框架的推杆,以使第二活动框架沿着第一固定框架的滑槽滑动,且第一活动框架同步地沿着第二固定框架的滑槽滑动,从而带动内框从外框中升高,或使内框降低并隐藏于外框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桌板本体是由藤条编织缠绕于管材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太阳能板为钢化带太阳能玻璃板,太阳能板的厚度为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内框是由藤条编织缠绕于管材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外框是由藤条编织缠绕于管材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多功能升降桌包括控制面板和电池盒,控制面板设置于桌板本体的一侧,控制面板具有按键,电池盒包括电池和控制部,控制面板和控制部电性连接,控制部和电池电性连接,控制部和升降机构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太阳能板电性连接于控制部,以给升降机构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多功能升降桌包括遥控器,遥控器遥控升降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桌板、内框以及外框的外形均选自方形、圆形、船型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框嵌套于外框内部,并通过升降机构来驱动内框从外框中升高或降低内框,从而当内框升高时,桌板随着内框升高,整个多功能升降桌的高度被升高,此时多功能升降桌可用作餐桌;反之,当内框高度被降低时,内框可隐藏于外框内部,整个多功能升降桌的高度被降低,此时多功能升降桌可用作茶桌。换而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多功能升降桌是集合了餐桌、茶桌等多种功能的桌子为一体。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太阳能板嵌入于桌板本体中,使得桌板具有太阳能发电功能,太阳能板通过输出接口可以给用户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充电。所述多功能升降桌非常适合于户外休闲娱乐,是集合就餐、喝茶、会谈、娱乐、供电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桌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升降桌在降低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多功能升降桌的内框被降低并隐藏于外框;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升降桌在降低状态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升降桌在升高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多功能升降桌的内框从外框中升高;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升降桌在升高状态下倒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升降桌在升高状态下的侧视图,展示了升降机构的结构;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升降桌在升高状态下另一视角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升降桌在降低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升降桌在降低状态下另一视角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只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其他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方案。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升降桌,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户外休闲娱乐的多功能升降桌,并且所述多功能升降桌可以进行太阳能发电,从而给用户供电。所述多功能升降桌包括桌板10、内框20、外框30以及升降机构40。

桌板10为方形,桌板10包括桌板本体11和太阳能板12。可选地,于其他实施例中,桌板10为圆形或船型。也就是说,桌板10的外形选自方形、圆形、船型中的一种。

桌板本体11是由藤条编织缠绕于管材形成。具体而言,桌板本体11包括由管材连接形成的框架和藤条,藤条编织缠绕于框架。

可选地,于另一实施例中,桌板本体11是由藤条编织缠绕于板条形成,也就是说,桌面本体11包括由板条连接形成的框架和藤条,藤条编织缠绕于框架。可选地,于另一实施例中,桌面本体11采用玻璃材质。

太阳能板12可进行太阳能发电,可选地,太阳能板12的厚度为5mm。可选地,太阳能板12为钢化带太阳能玻璃板。太阳能板12嵌入于桌板本体11。如图1所示,太阳能板12嵌入于桌板本体11的中心,太阳能板12和桌板本体11形成一个平面。也就是说,太阳能板12和桌板本体11组成桌板10并形成桌板平面以供置物。太阳能板12具有至少一个输出接口121,输出接口121位于桌板本体11的一侧。太阳能板12接收太阳光线并发电,太阳能板12通过输出接口121输出电量,从而给用户供电。

可选地,输出接口121的数量为四个。可选地,输出接口121为USB接口。但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于其他实施例中,输出接口121的数量为其他数值,例如两个;输出接口121为其他类型的接口。

内框20为方形,内框20支撑桌板10。内框20接合于桌板10的底部以支撑桌板10。内框20是由藤条编织缠绕于管材形成。具体而言,内框20包括由管材连接形成的框架和藤条,藤条编织缠绕于框架。

可选地,于其他实施例中,内框20为圆形或船型。也就是说,内框20的外形选自方形、圆形、船型中的一种。

外框30为方形,外框30是由藤条编织缠绕于管材形成。具体而言,外框30包括由管材连接形成的框架和藤条,藤条编织缠绕于框架。外框30内部具有一个容纳空间,内框20嵌套于外框30内部的容纳空间中,即内框20位于外框30内部,外框30环绕包围内框20。内框20可操作地从外框30中升高或降低。

可选地,于其他实施例中,外框30为圆形或船型。也就是说,外框30的外形选自方形、圆形、船型中的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桌板10、内框20以及外框30各自的形状相互匹配。例如,当桌板10为圆形时,内框20和外框30的形状均相应地为圆形,这样,所述多功能升降桌为一个圆桌。

升降机构40连接内框20和外框30,也就是说,内框20和外框30通过升降机构40连接为一体。升降机构40置于内框20内部,即在使用状态下,升降机构40位于桌板10下方并隐藏于整个多功能升降桌的内部。升降机构40驱动内框20从外框30中升高,或者使内框20降低并隐藏于外框30内。当升降机构40驱动内框20从外框30中升高时,整个多功能升降桌的高度升高,此时多功能升降桌可用作餐桌、书桌等。当升降机构40驱动内框20降低并使得内框20隐藏于外框30内部时,整个多功能升降桌高度降低,此时多功能升降桌可用作茶桌、咖啡桌、会谈桌等。通过升降机构40控制内框20的升降,来调节多功能升降桌的高度,使得多功能升降桌可以当作餐桌、书桌、茶桌、咖啡桌、会谈桌等使用,实现一桌多用。

具体地,如图5至图8所示,升降机构40包括第一固定框架41、第二固定框架42、第一活动框架43、第二活动框架44以及电机45。第一固定框架41的外周固定于内框20的内壁。第一固定框架41的形状和内框20相匹配,第一固定框架41为方形框架,第一固定框架41具有四条边框411。可选地,于其他实施例中,若内框20为圆形或船型,第一固定框架41为相应地为圆形或者船型。第一固定框架41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滑槽412,即第一固定框架41具有两个滑槽412。

第二固定框架42的外周固定于外框30的内壁,第二固定框架42位于外框30的底部并和第一固定框架41平行。第二固定框架42的形状和外框30相匹配,第二固定框架42为方形框架,第二固定框架42具有四条边框421和一固定杆422,四条边框421首尾连接成矩形,固定杆4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对的两条边框421。可选地,于其他实施例中,若外框为圆形或者船型,第二固定框架42相应地为圆形或者船型。在使用状态下,第一固定框架41位于第二固定框架42的上方。第二固定框架42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滑槽423,即第二固定框架42具有两个滑槽423。第二固定框架42的两个滑槽423分别一一对应地平行于第一固定框架41

的两个滑槽412。换而言之,第一固定框架41的其中一个滑槽412和第二固定框架42的其中一个滑槽423位于同一侧;第一固定框架41的另一个滑槽412和第二固定框架42的另一个滑槽423位于同一侧。

第一活动框架43为方形框架,第一活动框架43具有四条边框。第一活动框架43的一侧枢轴连接于第一固定框架41,第一活动框架43的另一侧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框架42的滑槽421,以使得第一活动框架43倾斜地位于第一固定框架41与第二固定框架43之间,且第一活动框架43沿着第二固定框架42滑动。

第二活动框架44为方形框架,第二活动框架44具有四条边框。第二活动框架44的一侧枢轴连接于第二固定框架42,第二固定框架44的另一侧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框架41的的滑槽411,以使得第二活动框架44倾斜位于第一固定框架41和第二固定框架43之间,且第二活动框架44沿着第一固定框架41滑动。第一活动框架43的两侧分别一一对应地枢轴连接于第二活动框架44的两侧,以使第一活动框架43和第二活动框架44可相对转动。如图5至图8所示,第一活动框架43和第二活动框架44均倾斜连接于第一固定框架41和第二固定框架42之间,第一活动框架43和第二活动框架44交叉形成X型,第一活动框架43相对的两条边框各自的中点位置分别一一对应地枢轴连接于第二活动框架44相对的两条边框各自的中点位置。第二活动框架44一侧具有一推杆441,推杆441垂直地一体延伸于第二活动框架44的一侧边。

电机45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固定框架42,电机45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活动框架44的推杆441。电机45推动第二活动框架44的推杆441,以使第二活动框架44沿着第一固定框架41的滑槽412滑动,且第一活动框架43同步地沿着第二固定框架42的滑槽423滑动,从而带动内框20从外框30中升高,或使内框20降低并隐藏于外框30内。可以理解的是,当电机45推动第二活动框架44的推杆441以迫使第二活动框架44沿着第一固定框架41滑动时,由于第一活动框架43和第二活动框架44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活动框架44也迫使第一活动框架43相应地沿着第二固定框架42滑动。这样,交叉连接的第一活动框架43和第二活动框架44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第一固定框架41被升高或降低,第一固定框架41和第二固定框架42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整个升降机构40的高度被升高或降低。升降机构40带动内框20从外框30中升高,或使内框20降低隐藏于外框30中。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多功能升降桌的高度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升降桌包括控制面板50和电池盒70,控制面板50设置于桌板本体11的一侧。如图1和图3所示,控制面板50具有按键51,用户通过操作按键51来控制升降机构40,以使升降机构40驱动内框20升高或降低。太阳能板12的输出接口121设置于控制面板50,四个输出接口121均为USB接口。

电池盒70设置于内框20的一侧,电池盒70包括电池和控制部,控制面板50和电池盒70的控制部电性连接,电池盒70的控制部和电池电性连接,电池盒70的控制部和升降机构40电性连接。太阳能板12电性连接于电池盒70的控制部,以给升降机构40供电。当内框20被降低并隐藏于外框30内部时,电池盒70也随之隐藏于外框30内部。可以理解的是,升降机构40具有多种供电方式,既可以通过太阳能板12来给升降机构40供电,也可以通过电池盒70的电池给升降机构40供电。另外,电池盒70本身还可以外接交流电源来供电。这样可以满足多功能升降桌的室内或户外的多种使用场景,例如,当在室内使用多功能升降桌时,可以将电池盒70连接交流电源来供电;当在户外使用多功能升降桌时,如果天气晴好,可以利用太阳能板12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发电来给电池盒70的电池充电,储存于电池的电量再供给升降机构40;如果碰上阴天且不便于连接交流电的场合,就可以利用预先储存于电池盒70的电池中的电量来供给升降机构40。

所述多功能升降桌包括遥控器60,遥控器60遥控升降机构40。这样,用户也可以操作遥控器60来启动升降机构40,以使升降机构40驱动内框20升高或降低。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以选择两种方式来启动升降机构40。用户既可以操作控制面板50上的按键51来控制升降机构40,也可以操作遥控器60来远程遥控升降机构4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升降桌不论是室内与户外都可使用,外观造型与混搭方式设计独特。桌板10的太阳能板12能为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充电,功能新颖。太阳能板12可给电池盒70充电,绿色环保。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描述以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