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米结构和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9553发布日期:2019-05-21 21:0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送米结构和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米结构及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厨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节省用户在煮饭过程中必要的手动洗米放米操作,现有的烹饪设备中,例如智能饭煲,为实现自动放米洗米操作,在洗米流程前,通过风力将米吹入洗米盒进行洗涤,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现有送米结构9的形状问题,即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送米结构9,上小下大,米粒很容易在容纳腔内产生堆积形成图2所示的金字塔形状,进气口面对厚而大的米堆,难以将其吹动,降低了送米效率,且风阻增大,噪音也较大;另外,金字塔形的米堆,下部宽大,使大量的米粒堆积在进气口的旁边,难以被风吹到,进一步降低了送米效率,这样,只能以更大的风速以及风量来送米,从而导致其产生较大噪音,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米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送米结构的烹饪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米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存储物料的容纳腔,且容纳腔在气体流动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排料口,气体由进气口流向排料口;进米口,设于壳体上;其中,在从下向上的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容纳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米结构,将至少部分的容纳腔的横截面积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为上大下小的形状,使内壁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逐渐靠近进气口和排料口,这样可以使从进米口的米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和内壁的引导下,不断向下方靠中间的位置运动,进入容纳腔内与进气口或排料口对应的部位,即靠近进气口或排料口,使米粒进入风力作用的范围内,也即是风力流动的最大速度处,此处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风力,这样当一部分米粒在风力作用下从排料口排出时,上部的米粒会快速地填补移走的米粒的空隙,米粒移动时,受到上大下小的内壁限位,使米粒具有向容纳腔的底部集中运动的趋势,而不是随着米粒增多而逐渐向四周堆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风力将米粒吹向排料口,从而在相同的风量下,可以提高送米速度,降低送米时产生的噪音,减少米粒滞留的可能。

可以理解地,如果内壁不是上大下小,而是现有技术中上小下大的形状,则上部米粒在填补空隙时,还会向四周移动,形成金字塔形的米堆,这样在米粒堆的下部会有很大一部分位于进气口和排料口的外侧,使得风力难以作用到,即使有一些风可以吹到这部分米粒堆积处,也会由于前方的米粒因位于排料口外侧而受到阻挡,难以被送出,使风到了米粒堆积处后,因不能继续前行而在此形成涡流区,进而增加了米粒在此残留的可能。在本方案中,上大下小的内壁提供了限位和引导作用,使米粒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向中间靠近进气口和排料口的位置移动,而不是向四周堆积,从而可以减少涡流区,减少米粒残留的可能。

具体地,送米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存储物料的容纳腔,且容纳腔在气体流动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排料口,气体由进气口流向排料口,这样有利于利用风力带动容纳腔内的米粒从排料口排出,实现送米的目的;将进米口设于壳体上,以便物料在风力作用下,被带往排料口,提高送米效率,降低送米时的噪音;其中,在从下向上的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容纳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使从进米口进入的米粒能够不断随着米粒被风力送出排料口而不断下移,向容纳腔中与进气口和排料口相对应的位置运动,并在风力作用下,持续地被送出排料口,从而在相同的风力下,提高了送米效率,降低了送米时的噪音。

其中,还需说明,在从下向上的竖直方向上,容纳腔的横截面积为容纳腔被以上述方向为法向量对应的平面所截的面积,换言之,若壳体水平放置,则上述横截面为竖直平面。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送米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具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上壳体与下壳体合围形成容纳腔,且上壳体上设有进米口。

本方案中,将壳体设置为相互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上壳体与下壳体合围形成容纳腔,且上壳体上设有进米口,这样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安装,进米口设置在上壳体上有利于利用米粒的重力自然下落,减少进米口处的堵塞。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气口与排料口的下边缘形状与下壳体的形状相适配。

在本方案中,将进气口与排料口的下边缘形状设置为与下壳体的形状相适配,这样使进气口下边缘与下壳体相连的部位、排料口下边缘与下壳体相连的部位较为平滑,使气流在这两个部位不会因结构形状的突变而使气流方向受到较大影响,且不会存在导致米粒滞留的涡流区,减少了风力在这两个部位的损失,提高送米效率,还可以减少气流在这两个部位因方向改变而产生噪音的可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壳体具体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其中,前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中部以及进气口,中部与下壳体平行,且中部上开设有进米口,后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中部和排料口。

在本方案中,沿气体流动方向将上壳体分为前部、中部和后部,且前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中部以及进气口,中部与下壳体平行,且中部上开设有进米口,后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中部和排料口,这样有利于使风力贯通整个容纳腔,使从中部的进米口进入容纳腔内的米粒都能够受到风力作用,且气流流动过程中风向不发生改变,风力损失小,可以提高送米效率,减少米粒在容纳腔内的堆积,从而减小风阻,降低噪音。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气口与排料口的轴线共线,前部为曲面板,且前部平滑连接中部以及进气口;后部为曲面板,且后部平滑连接中部以及排料口。

在本方案中,进气口与排料口的轴线共线,有利于气体从进气口流入后,沿直线向排料口流动,这样可以减小风阻,提高送米效率;前部设置为曲面板,且前部平滑连接中部以及进气口;后部为曲面板,且后部平滑连接中部以及排料口,这样的结构,使前部与中部之间、前部与进气口之间可以平滑过渡,后部与中部之间、后部与排料口之间可以平滑过渡,有利于减小风阻,使米粒在容纳腔内顺畅地移动,减少因各个连接位置处的形状突变而使导致米粒的运动产生堵塞的可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过气体流动方向的纵向截面上,前部与后部的轮廓投影均呈直线状,且前部与中部所呈的第一角度小于后部与中部所呈的第二角度。

在本方案中,在过气体流动方向的纵向截面上,前部与后部的轮廓投影均呈直线状,且前部与中部所呈的第一角度小于后部与中部所呈的第二角度,即在进气口处,前部与中部的夹角较大,这样使气体进入容纳腔后,可以快速的地向四周扩散,有利于使容纳腔各处的米粒都受到风力的作用而向排料口运动;后部与中部的夹角较小,使米粒运动到排料口附近时,运动方向改变小,可以减小运动阻力并保持原有的运动速度,提升送米效率,降低因运动方向突变产生撞击而带来的噪音。

此外,在进气口与排料口的轴线共线的基础上,气体流动方向为一直线,从而上述过气体流动方向的纵向截面,即为过二者轴线且竖直放置的截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过气体流动方向的纵向截面上,前部与后部的轮廓投影均呈弧线状。

在本方案中,在过气体流动方向的纵向截面上,前部与后部的轮廓投影均呈弧线状,这样有利于减小前部、后部位置的风阻和米粒流动的阻力,提高送米效率,减少米粒滞留的可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过气体流动方向的纵向截面上,前部与后部的轮廓投影中的一个呈弧线状,另一个呈直线状。

在本方案中,在过气体流动方向的纵向截面上,前部与后部的轮廓投影中的一个呈弧线状,另一个呈直线状,这样的结构简单,并为送米机构提供了多样造型,有利于适应烹饪器具内的不同空间造型要求,还有利于减小前部、后部位置的风阻和米粒流动的阻力,提高送米效率,减少米粒滞留的可能。

其中,可选地,前部轮廓在上述纵向截面上的投影呈弧线状,后部轮廓在上述纵向截面的投影呈直线状。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米口的进米方向与气体流动方向所夹角度的范围为0°~120°。

在本方案中,将进米口的进米方向与气体流动方向所夹角度的范围为0°~120°,这样使米粒在刚从进米口处进入容纳腔内时的运动方向就偏向排料口,即具有了向排料口的运动初速度,从而在相同的风力作用下,可以提高送米效率,减少送米时产生的噪音。

可选地,进米口的进米方向与气体流动方向所夹角度可以为30°、45°、60°、75°、90°、100°中的任意一个,其中,优选的角度为90°,这样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安装,还可以避免进米时产生堵塞。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气口的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排料口的截面面积。

在本方案中,将进气口的截面面积设置为小于或等于排料口的截面面积,使进气口进入的气流能够全部通过排料口,而不是吹向排料口周边的壳壁,减少了风力的浪费,也可以减少因气流吹向壳壁而产生的噪音。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送米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耳,固设于壳体的外壁,且每个固定耳上设有连接孔。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送米结构的壳体外壁上设置至少一个固定耳,且每个固定耳上设有连接孔,这样有利于实现送米结构的固定和连接,且这样的结构简单,生产和安装都很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和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送米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设备,因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送米结构,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上述烹饪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电蒸锅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送米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送米结构的纵向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9送米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送米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的横向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3的纵向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送米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7的横向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7的纵向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送米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1的横向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1的纵向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3至图1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壳体,10上壳体,102前部,104中部,106后部,12下壳体,2进气口,4排料口,6进米口,8固定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3至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送米结构。

如图3、图7、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米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形成有用于存储物料的容纳腔,且容纳腔在气体流动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2和排料口4,气体由进气口2流向排料口4;进米口6,设于壳体1上;其中,在从下向上的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容纳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如图5、图9、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米结构,将至少部分的容纳腔的横截面积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为上大下小的形状,使内壁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逐渐靠近进气口2和排料口4,这样可以使从进米口6的米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和内壁的引导下,不断向下方靠中间的位置运动,进入容纳腔内与进气口或排料口4对应的部位,即靠近进气口2或排料口4,使米粒进入风力作用的范围内,也即是风力流动的最大速度处,此处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风力,这样当一部分米粒在风力作用下从排料口4排出时,上部的米粒会快速地填补移走的米粒的空隙,米粒移动时,受到上大下小的内壁限位,使米粒具有向容纳腔的底部集中运动的趋势,而不是随着米粒增多而逐渐向四周堆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风力将米粒吹向排料口4,从而在相同的风量下,可以提高送米速度,降低送米时产生的噪音,减少米粒滞留的可能。

可以理解地,如果内壁不是上大下小,而是现有技术中上小下大的形状,则上部米粒在填补空隙时,还会向四周移动,形成金字塔形的米堆,这样在米粒堆的下部会有很大一部分位于进气口2和排料口4的外侧,使得风力难以作用到,即使有一些风可以吹到这部分米粒堆积处,也会由于前方的米粒因位于排料口4外侧而受到阻挡,难以被送出,使风到了这部分米粒堆积处后,因不能继续前行而在此形成涡流区,进而增加了米粒在此残留的可能。在本方案中,上大下小的内壁提供了限位和引导作用,使米粒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向中间靠近进气口2和排料口4的位置移动,而不是向四周堆积,从而可以减少涡流区,减少米粒残留的可能。

如图4、图8、图12所示,具体地,送米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形成有用于存储物料的容纳腔,且容纳腔在气体流动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2和排料口4,气体由进气口2流向排料口4,这样有利于利用风力带动容纳腔内的米粒从排料口4排出,实现送米的目的;将进米口6设于壳体1上,便于物料流入容纳腔,进而在风力作用下,被带往排料口4,提高送米效率,降低送米时的噪音;其中,在从下向上的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容纳腔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使容纳腔内的米粒流动阻力减小,从进米口6进入的米粒能够不断随着米粒被风力送出排料口4而不断下移,向容纳腔中与进气口2和排料口4相对应的位置运动,并在风力作用下,持续地被送出排料口4,减少了米粒在容纳腔内滞留的可能,从而在相同的风力下,提高了送米效率,降低了送米时的噪音,或者在同等的送米效率下,可以采用更低的风速,从而可以降低噪音,降低能耗。

此外,优选地,容纳腔底部的横截面积最小,这样可以使米粒在下落过程中,一直都受到内壁的引导而向底部的中间位置移动,避免向四周堆积而产生涡流区,进一步减少了米粒残留的可能。

其中,还需说明,在从下向上的竖直方向上,容纳腔的横截面积为容纳腔被以上述方向为法向量对应的平面所截的面积,换言之,若壳体1水平放置,则上述横截面为竖直平面。

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米结构,并不局限于大米的输送,其他颗粒状的材料例如小米、黄豆、绿豆、高粱米、薏米、玉米等等,也都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对象。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送米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壳体1具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体10和下壳体12,其中,上壳体10与下壳体12合围形成容纳腔,且上壳体10上设有进米口6。

本方案中,将壳体1设置为相互配合的上壳体10和下壳体12,且上壳体10与下壳体12合围形成容纳腔,且上壳体10上设有进米口6,这样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安装,进米口6设置在上壳体10上有利于利用米粒的重力自然下落,减少进米口6处的堵塞。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进气口2与排料口4的下边缘形状与下壳体12的形状相适配。

在本方案中,将进气口2与排料口4的下边缘形状设置为与下壳体12的形状相适配,这样使进气口2下边缘与下壳体12相连的部位、排料口4下边缘与下壳体12相连的部位较为平滑,使气流在这两个部位不会因结构形状的突变而使气流方向受到较大影响,且不会存在导致米粒滞留的涡流区,减少了风力在这两个部位的损失,提高送米效率,还可以减少气流在这两个部位因方向改变而产生噪音的可能。

可以理解地,进气口2与排料口4的底部还与下壳体12平齐,这样可以使风力集中在容纳腔的下部,与容纳腔上大下小的形状对应,可以更好地利用风力,且还可以避免在容纳腔的底部出现导致米粒滞留的涡流区,提高米粒被吹出排料口4的可能,减少因为米粒长时间滞留在容纳腔内导致霉变而影响产品卫生的可能。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上壳体10具体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前部102、中部104和后部106,其中,前部102的两端分别连接中部104以及进气口2,中部104与下壳体12平行,且中部104上开设有进米口6,后部106的两端分别连接中部104和排料口4。

在本方案中,沿气体流动方向将上壳体10分为前部102、中部104和后部106,且前部102的两端分别连接中部104以及进气口2,中部104与下壳体12平行,且中部104上开设有进米口6,后部106的两端分别连接中部104和排料口4,这样有利于使风力贯通整个容纳腔,使从中部104的进米口6进入容纳腔内的米粒都能够受到风力作用,且气流流动过程中风向不发生改变,风力损失小,可以提高送米效率,减少米粒在容纳腔内的堆积,从而减小风阻,降低噪音。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进气口2与排料口4的轴线共线,前部102为曲面板,且前部102平滑连接中部104以及进气口2;后部106为曲面板,且后部106平滑连接中部104以及排料口4。

在本方案中,进气口2与排料口4的轴线共线,有利于气体从进气口2流入后,沿直线向排料口4流动,这样可以减小风阻,提高风力的利用程度,提高送米效率;将前部102设置为曲面板,且前部102平滑连接中部104以及进气口2;后部106为曲面板,且后部106平滑连接中部104以及排料口4,这样的结构,使前部102与中部104之间、前部102与进气口2之间可以平滑过渡,后部106与中部104之间、后部106与排料口4之间可以平滑过渡,有利于减小风阻,使米粒在容纳腔内顺畅地移动,减少因各个连接位置处的形状突变而使导致米粒的运动产生堵塞的可能。

如图10所示,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在过气体流动方向的纵向截面上,前部102与后部106的轮廓投影均呈直线状,且前部102与中部104所呈的第一角度小于后部106与中部104所呈的第二角度。

在本方案中,在过气体流动方向的纵向截面上,前部102与后部106的轮廓投影均呈直线状,且前部102与中部104所呈的第一角度小于后部106与中部104所呈的第二角度,即在进气口2处,前部102与中部104的夹角较大,这样使气体进入容纳腔后,可以快速的地向四周扩散,有利于使容纳腔各处的米粒都受到风力的作用而向排料口4运动;后部106与中部104的夹角较小,使米粒运动到排料口4附近时,运动方向改变小,可以减小运动阻力并保持原有的运动速度,提升送米效率,降低因运动方向突变产生撞击而带来的噪音。

如图1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过气体流动方向的纵向截面上,前部102与后部106的轮廓投影均呈弧线状。

在本方案中,在过气体流动方向的纵向截面上,前部102与后部106的轮廓投影均呈弧线状,这样有利于减小前部102、后部106位置的风阻和米粒流动的阻力,提高送米效率,减少米粒滞留的可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过气体流动方向的纵向截面上,前部102与后部106的轮廓投影中的一个呈弧线状,另一个呈直线状。

在本方案中,在过气体流动方向的纵向截面上,前部102与后部106的轮廓投影中的一个呈弧线状,另一个呈直线状,这样的结构简单,并为送米机构提供了多样造型,有利于适应烹饪器具内的不同空间造型要求,还有利于减小前部102、后部106位置的风阻和米粒流动的阻力,提高送米效率,减少米粒滞留的可能。

具体地,如图6所示,前部102轮廓在上述纵向截面上的投影呈弧线状,后部106轮廓在上述纵向截面的投影呈直线状。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进米口6的进米方向与气体流动方向所夹角度的范围为0°~120°。

在本方案中,将进米口6的进米方向与气体流动方向所夹角度的范围为0°~120°,这样使米粒在刚从进米口6处进入容纳腔内时的运动方向就偏向排料口4,即具有了向排料口4的运动初速度,从而在相同的风力作用下,可以提高送米效率,减少送米时产生的噪音。

可选地,进米口6的进米方向与气体流动方向所夹角度可以为30°、45°、60°、75°、90°、100°中的任意一个,其中,优选的角度为90°,这样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安装,还可以避免进米时产生堵塞。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进气口2的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排料口4的截面面积。

在本方案中,将进气口2的截面面积设置为小于或等于排料口4的截面面积,使进气口2进入的气流能够全部通过排料口4,而不是吹向排料口4周边的壳壁,减少了风力的浪费,也可以减少因气流吹向壳壁而产生的噪音。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送米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耳8,固设于壳体1的外壁,且每个固定耳8上设有连接孔。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送米结构的壳体1外壁上设置至少一个固定耳8,且每个固定耳8上设有连接孔,这样有利于实现送米结构的固定和连接,且这样的结构简单,生产和安装都很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和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送米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设备,因设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送米结构,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上述烹饪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电蒸锅等。

如图3和图4、图7、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送米结构中,包括壳体1和壳体1内的容纳腔,壳体1外壁对称地设有四个固定耳8;壳体1包括上壳体10和下壳体12,上下壳体12闭合后共同形成容纳腔;上壳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2和排料口4,上壳体10的顶部设有进米口6,气流从进气口2向排料口4流动。

具体地,在沿进气口2到排料口4的方向上,上壳体10分别包括与进气口2相连的前部102、被进米口6贯穿的中部104和与排料口4相连的后部106。进气口2和排料口4均为圆形,两者的中心线共线且进气口2的横截面积小于排料口4的横截面积,这样,进气口2进入的气流能够全部直接地向排料口4运动,大幅减小了风阻,降低了噪音。

如图5所示,更具体地,容纳腔的横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大致半圆形,使进入容纳腔内的米粒能够顺着容纳腔的内壁不断下滑;进气口2的底部和排料口4的下边缘与容纳腔的底部,或者说下壳体12的形状相适配,且进气口2的底部和排料口4的底部与下壳体12的内壁相平齐,即进气口2的下边缘和排料口4的下边缘都在容纳腔的底部最低处,或者说是近似地处在风力流动的最大速度处,这样在底部没有涡流区,可以保证米粒无残留可以全部被风吹出,提高风力的利用效率,避免米粒滞留产生霉变而导致卫生问题。

可以理解地,大致半圆形的容纳腔的横截面,如图5、图9和图13所示,其外轮廓可以由一个单独的半圆弧构成,也可以是由多个不同半径的圆弧构成,各个不同半径的圆弧之间平滑过渡。

可以理解地,容纳腔的底部为下凹的弧面,但也可以是平面,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优选为下凹的弧面。

进一步地,上壳体10的前部102和后部106均为曲面板,中部104为平板,中部104与下壳体12平行,其中,前部102的曲面板,与进气口2平滑过渡;曲面的后部106与排料口4平滑过渡,其中,前部102与中部104所呈的第一角度小于后部106与中部104所呈的第二角度,即后部106与中部104的夹角更小,这样有利于减小排料时的风阻,提高送米效率,降低噪音。

可以理解地,曲面板,可以是如图5、图6和图8所示的在多个方向上都有不同曲率的曲面板,即图5、图6和图8中的前部102和后部106,或者图13、图14中的后部106;曲面板也可以是如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的仅在一个方向上具有不同曲率的曲面板,即图11、图12中的前部102。

如图7、图8、图10所示,可选地,前部102为直板,与中部104相垂直,这样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安装。

如图6、图10、图14中的箭头所示,在工作时,米粒沿中部104的进米口6上方箭头方向进入壳体1的容纳腔内部,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下落的同时,气流沿进气口2处的箭头方向进入容纳腔,吹向下滑的米粒,使其向排料口4处移动,由于后部106与中部104的夹角较小,风阻小,使米粒和气流顺利地沿着箭头方向从排料口4排出;容纳腔的横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形状,使米粒难以堆积,在重力和风力的双重作用下,随着前面的米粒排出而不断下滑和前移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中,包括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送米结构,或称米梭。米梭为将大米从储米箱送至送米风力系统中的中转装置。储米箱在米梭上部,米梭上部有进米口6,通过主机程序控制单次下米量,单次下米完成后,启动送米风机气流从米梭的进气口2送入,将米梭中的大米输送排料口4以至后续的洗米环节或煮食位置。根据控制程序的设定和计算,多次的下米-送米后,即可达到用户需求的送米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米结构及烹饪设备,提高了送米效率,降低了噪音,减少了米粒在送米结构中滞留的可能,提高了烹饪设备的卫生状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