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0386发布日期:2019-05-21 21:1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盖组件及包含该上盖组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电饭煲等烹饪器具,一般将蒸汽阀3安装在活动盖板1上,而活动盖板1靠近蒸汽阀3的一端与上盖2转动连接。这样,在安装过程中,活动盖板1绕上盖2上的支点转动时,蒸汽阀3也同步转动,如图1所示,容易将密封圈4的下边缘顶出去导致错位,致使密封不良或者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上盖组件的烹饪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排气口;密封圈,套装在所述排气口处;活动盖板,安装在所述上盖的下部,包括靠近所述排气口并与所述上盖能够转动地连接的旋转端和远离所述排气口并与所述上盖能够拆卸地相连的拆卸端;蒸汽阀,安装在所述活动盖板上,且其蒸汽出口与所述排气口对应设置;其中,所述蒸汽阀朝向所述密封圈的一端设有第一配合面,所述密封圈朝向所述蒸汽阀的一端设有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面相互抵靠,使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排气口密封连通,且所述第一配合面靠近所述旋转端的一端限定有避空区域,所述避空区域在所述活动盖板旋转安装的过程中能够避让所述第二配合面靠近所述旋转端的一端,以限制所述密封圈被所述蒸汽阀顶错位。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上盖组件,包括上盖、密封圈、活动盖板和蒸汽阀,密封圈套装在上盖上的排气口处,且蒸汽阀的第一配合面与密封圈的第二配合面相互抵靠,实现了蒸汽出口与排气口之间的密封连通,防止蒸汽向上盖内部泄漏;活动盖板安装在上盖的下部,且其靠近排气口的一端与上盖可转动连接,记为旋转端,其远离排气口的一端与上盖可拆卸连接,记为拆卸端,则通过调节拆卸端并相应旋转,即可实现活动盖板与上盖之间的装卸;同时,第一配合面靠近旋转端的一端限定有避空区域,避空区域在活动盖板旋转安装的过程中能够避让第二配合面靠近旋转端的一端,这样既能够起到良好的避空作用,有利于降低蒸汽阀与密封圈之间的干涉程度,从而降低密封圈的底部边缘被蒸汽阀顶出去而发生错位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可靠性;又能够减少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径向摩擦(即第二配合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摩擦),因而也能够降低密封圈的底部边缘被蒸汽阀顶出去导致错位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可靠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上盖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面包括与所述第二配合面相互抵靠的密封面和与所述密封面靠近所述旋转端的一端相连且向远离所述密封圈的方向弯折延伸的折弯面,且所述折弯面与所述密封面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二配合面的外边缘相对应,使所述折弯面所在区域形成所述避空区域。

第一配合面包括密封面和折弯面,密封面与第二配合面相互抵靠,实现蒸汽出口与排气口的密封连通;折弯面与密封面靠近旋转端的一端相连且向远离密封圈的方向弯折延伸,使得折弯面与第二配合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密封面与第二配合面之间的距离,由于在活动盖板安装的过程中折弯面先到达第二配合面靠近旋转端的一端,故而能够起到一定的避空作用,防止蒸汽阀顶部与侧部的连接部位直接插入密封圈内将密封圈的底部边缘顶出导致错位;且在装配完成后折弯面与密封面的连接部位与第二配合面的外边缘相对应,既保证了密封面能够与第二配合面完全贴合以实现有效密封,又降低了折弯面与密封面的连接部位插入密封圈内将密封圈的底部边缘顶出去导致错位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面相互平行。

密封面与第二配合面相互平行,相当于对现有技术中蒸汽阀的顶面的一部分区域进行改进即可,使其向远离密封圈的方向弯折延伸,以在活动盖板旋转安装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避空功能即可,而蒸汽阀顶面的大部分区域及密封圈的结构无需改动,因而结构和原理均较为简单,适于推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面倾斜设置,且按照由所述拆卸端指向所述旋转端的方向,所述第一配合面向远离所述密封圈的方向倾斜,使所述第一配合面靠近所述旋转端的一端限定出所述避空区域。

第一配合面倾斜设置,且按照由拆卸端指向旋转端的方向,第一配合面向远离密封圈的方向倾斜,有利于增加第一配合面靠近旋转端的一端与密封圈之间的距离,从而使第一配合面靠近旋转的一端能够在活动盖板安装的过程中发挥避空作用,降低蒸汽阀与密封圈之间的干涉程度,从而降低密封圈的底部边缘被蒸汽阀顶出去而发生错位的概率,即:使第一配合面靠近旋转端的一端限定出了避空区域;且这样设置使得第一配合面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平面,简化了第一配合面的结构,便于蒸汽阀的加工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配合面倾斜设置,且按照由所述拆卸端指向所述旋转端的方向,所述第二配合面向靠近所述蒸汽阀的方向倾斜。

第二配合面也倾斜设置,且按照由拆卸端指向旋转端的方向,第二配合面向靠近蒸汽阀的方向倾斜,即:第二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的倾斜方向相一致,这样有利于提高装配完成后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的贴合程度,便于蒸汽阀对密封圈施加正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圈的密封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配合面与所述第一配合面相互平行。

第二配合面与第一配合面相平行,保证了装配完成后第一配合面能够与第二配合面尽可能地紧密贴合,使得蒸汽阀能够对密封圈施加正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圈包括沿其轴线方向依次相连的限位段、插入段和密封段,所述限位段限位在所述上盖上,所述插入段插入所述排气口内,所述密封段与所述蒸汽阀相抵靠,且所述密封段与所述蒸汽阀相接触的表面形成为所述第二配合面。

密封圈包括限位段、插入段和密封段,限位段、插入段和密封段沿密封圈的轴线方向依次相连接。其中,限位段限位在上盖上,实现密封圈与上盖之间的限位配合,防止密封圈完全落入排气口内;插入段插入排气口内,使密封段能够与蒸汽阀相抵靠,进而实现蒸汽出口与排气口之间的密封连通,保证蒸汽不会从蒸汽阀与上盖之间的空间泄漏出去,进而避免蒸汽对上盖内的其他部件造成影响;相应地,只需将密封段与蒸汽阀相接触的表面设计为第二配合面即可,而密封圈的其他部位可以无需变化或仅做少量变化即可,有利于减少对现有的密封圈的改动,适于推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段包括:连接段,其一端与所述插入段相连,其另一端向外且向靠近所述蒸汽阀的方向延伸;延伸段,其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相连,其另一端向内且向靠近所述蒸汽阀的方向延伸;和接触段,其一端与所述延伸段的另一端相连,其另一端向内延伸;其中,所述接触段与所述蒸汽阀相抵靠,且所述接触段与所述蒸汽阀相接触的表面形成为所述第二配合面。

密封段包括连接段、延伸段和接触段,连接段、延伸段和接触段依次相连,形成了连续折弯结构,有利于增加密封圈的轴向变形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效果;相应地,只需将接触段与蒸汽阀相接触的表面设计为第二配合面即可,而密封圈的其他部位可以无需变化或仅做少量变化,有利于减少对现有的密封圈的改动,适于推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段为对称结构,且按照由所述拆卸端指向所述旋转端的方向,所述插入段的长度逐渐增加,使所述第二配合面向靠近所述蒸汽阀的方向倾斜。

密封段为对称结构(比如整体呈圆形、矩形、椭圆形等均可以),且按照由拆卸端指向旋转端的方向,插入段的长度逐渐增加,使第二配合面向靠近蒸汽阀的方向倾斜,即:通过对插入段长度的改动,实现了第二配合面的倾斜设置,而无需改动密封段的结构,这样有利于密封段平衡受力,从而保证密封圈的密封效果,结构简单、构思巧妙。

而对于第一配合面包括密封面和折弯面的技术方案而言,由于折弯面起到了良好的避空作用,因而第二配合面倾斜设置,且按照由拆卸端指向旋转端的方向,第二配合面向靠近蒸汽阀的方向倾斜,也不会被蒸汽阀顶出导致错位;进一步地,密封面也倾斜设置,且按照由拆卸端指向旋转端的方向,密封面向远离密封圈的方向倾斜,则密封面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避空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密封圈被顶出去导致错位的概率;优选地,密封面与第二配合面相平行,这样有利于提高装配完成后密封面与第二配合面的贴合程度,便于蒸汽阀对密封圈施加正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圈的密封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与所述限位段中的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插入所述限位凹槽内,使所述限位段限位在所述上盖上。

通过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的配合,来实现限位段与上盖之间的限位配合,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凸起插入所述限位凹槽的方向与所述排气口的轴线方向相平行。

限位凸起插入限位凹槽的方向与排气口的轴线方向相平行,使得密封圈相对于上盖只能沿排气口的轴线方向运动,因而有效避免了限位段沿密封圈的径向方向运动而脱离上盖,从而提高了密封圈的位置稳定性,并有效避免了密封圈落入排气口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蒸汽阀包括安装在所述活动盖板上的阀座和安装在所述阀座上的阀盖,所述阀盖上开设有所述蒸汽出口,并设有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或,所述上盖局部向上凸出形成安装腔,所述排气口开设在所述安装腔的顶壁上,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蒸汽阀包括阀座和阀盖,阀座安装在活动盖板上,实现蒸汽阀与活动盖板之间的配合安装;阀盖安装在阀座上,并与阀座限定出蒸汽腔,且阀盖上设有蒸汽出口用于排出蒸汽,实现蒸汽阀的功能;相应地,在阀盖上设置第一配合面,则只需将阀盖进行适当改动即可,有利于减少对现有的蒸汽阀的改动,适于推广。

上盖局部向上凸出形成安装腔,排气口开设在安装腔的顶壁上,便于蒸汽向上升腾排出;蒸汽阀位于安装腔内,保证了其与排气口的有效配合,并能够对蒸汽阀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尽可能避免蒸汽阀发生漏气而对上盖中的其他结构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盖设在所述锅体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

当然,不局限于电饭煲,也可以为电压力锅、电蒸锅、电煮锅、豆浆机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上盖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活动盖板,2上盖,3蒸汽阀,4密封圈。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上盖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上盖,11排气口,12安装腔,20密封圈,21限位段,22插入段,23 连接段,24延伸段,25接触段,251第二配合面,30活动盖板,40蒸汽阀, 41阀座,42阀盖,421蒸汽出口,422第一配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2和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包括:上盖10、密封圈 20、活动盖板30和蒸汽阀40。

具体地,上盖10上设有排气口11;密封圈20套装在排气口11处;活动盖板30安装在上盖10的下部,包括靠近排气口11并与上盖10能够转动地连接的旋转端和远离排气口11并与上盖10能够拆卸地相连的拆卸端;蒸汽阀 40安装在活动盖板30上,且其蒸汽出口421与排气口11对应设置;其中,蒸汽阀40朝向密封圈20的一端设有第一配合面422,密封圈20朝向蒸汽阀 40的一端设有第二配合面251,第一配合面422与第二配合面251相互抵靠,使蒸汽出口421与排气口11密封连通,且所述第一配合面靠近所述旋转端的一端限定有避空区域,所述避空区域在所述活动盖板旋转安装的过程中能够避让所述第二配合面靠近所述旋转端的一端,以限制所述密封圈被所述蒸汽阀顶错位。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包括上盖10、密封圈20、活动盖板30和蒸汽阀40,密封圈20套装在上盖10上的排气口11处,且蒸汽阀40的第一配合面422与密封圈20的第二配合面251相互抵靠,实现了蒸汽出口421与排气口11之间的密封连通,防止蒸汽向上盖10内部泄漏;活动盖板30安装在上盖10的下部,且其靠近排气口11的一端与上盖10可转动连接,记为旋转端,其远离排气口11的一端与上盖10可拆卸连接,记为拆卸端,则通过调节拆卸端并相应旋转,即可实现活动盖板30与上盖10之间的装卸;同时,第一配合面422靠近旋转端的一端限定有避空区域,避空区域在活动盖板旋转安装的过程中能够避让第二配合面251靠近旋转端的一端,这样既能够起到良好的避空作用,有利于降低蒸汽阀40与密封圈20之间的干涉程度,从而降低密封圈20的底部边缘被蒸汽阀40顶出去而发生错位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密封圈20的密封可靠性;又能够减少第一配合面422与第二配合面251之间的径向摩擦(即第二配合面25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摩擦),因而也能够降低密封圈20的底部边缘被蒸汽阀40顶出去导致错位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圈20的密封可靠性。

下面结合一些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上盖组件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图中未示出)

第一配合面422包括与第二配合面251相互抵靠的密封面和与密封面靠近旋转端的一端相连且向远离密封圈20的方向弯折延伸的折弯面,且折弯面与密封面的连接部位与第二配合面251的外边缘相对应,使折弯面所在区域形成避空区域。

第一配合面422包括密封面和折弯面,密封面与第二配合面251相互抵靠,实现蒸汽出口与排气口的密封连通;折弯面与密封面靠近旋转端的一端相连且向远离密封圈20的方向弯折延伸,使得折弯面与第二配合面251之间的距离大于密封面与第二配合面251之间的距离,由于在活动盖板安装的过程中折弯面先到达第二配合面251靠近旋转端的一端,故而能够起到一定的避空作用,防止蒸汽阀40顶部与侧部的连接部位直接插入密封圈20内将密封圈20的底部边缘顶出导致错位;且在装配完成后折弯面与密封面的连接部位与第二配合面251的外边缘相对应,既保证了密封面能够与第二配合面251完全贴合以实现有效密封,又降低了折弯面与密封面的连接部位插入密封圈20内将密封圈 20的底部边缘顶出去导致错位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圈20的密封可靠性。

优选地,密封面与第二配合面251相互平行。

密封面与第二配合面251相互平行,相当于对现有技术中蒸汽阀40的顶面的一部分区域进行改进即可,使其向远离密封圈20的方向弯折延伸,以在活动盖板旋转安装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避空功能即可,而蒸汽阀40顶面的大部分区域及密封圈20的结构无需改动,因而结构和原理均较为简单,适于推广。

实施例二

第一配合面422倾斜设置,且按照由拆卸端指向旋转端的方向,第一配合面422向远离密封圈20的方向倾斜,使第一配合面422靠近旋转端的一端限定出避空区域。

第一配合面422倾斜设置,且按照由拆卸端指向旋转端的方向,第一配合面422向远离密封圈20的方向倾斜,有利于增加第一配合面422靠近旋转端的一端与密封圈20之间的距离,从而使第一配合面422靠近旋转的一端能够在活动盖板安装的过程中发挥避空作用,降低蒸汽阀40与密封圈20之间的干涉程度,从而降低密封圈20的底部边缘被蒸汽阀40顶出去而发生错位的概率,即:使第一配合面422靠近旋转端的一端限定出了避空区域;且这样设置使得第一配合面422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平面,简化了第一配合面422的结构,便于蒸汽阀40的加工成型。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二配合面 251倾斜设置,且按照由拆卸端指向旋转端的方向,第二配合面251向靠近蒸汽阀40的方向倾斜,如图2和图3所示。

第二配合面251也倾斜设置,且按照由拆卸端指向旋转端的方向,第二配合面251向靠近蒸汽阀40的方向倾斜,即:第二配合面251与第二配合面251 的倾斜方向相一致,这样有利于提高装配完成后第一配合面422与第二配合面 251的贴合程度,便于蒸汽阀40对密封圈20施加正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圈20的密封可靠性。

优选地,第二配合面251与第一配合面422相互平行。

第二配合面251与第一配合面422相平行,保证了装配完成后第一配合面 422能够与第二配合面251尽可能地紧密贴合,使得蒸汽阀40能够对密封圈 20施加正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圈20的密封可靠性。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密封圈20包括沿其轴线方向依次相连的限位段21、插入段22和密封段,限位段21限位在上盖10上,插入段22插入排气口11内,密封段与蒸汽阀40相抵靠,密封段与蒸汽阀40相接触的表面形成为第二配合面251,如图2和图3所示。

密封圈20包括限位段21、插入段22和密封段,限位段21、插入段22 和密封段沿密封圈20的轴线方向依次相连接。其中,限位段21限位在上盖 10上,实现密封圈20与上盖10之间的限位配合,防止密封圈20完全落入排气口11内;插入段22插入排气口11内,使密封段能够与蒸汽阀40相抵靠,进而实现蒸汽出口421与排气口11之间的密封连通,保证蒸汽不会从蒸汽阀 40与上盖10之间的空间泄漏出去,进而避免蒸汽对上盖10内的其他部件造成影响;相应地,只需将密封段与蒸汽阀40相接触的表面设计为第二配合面 251即可,而密封圈20的其他部位可以无需变化或仅做少量变化即可,有利于减少对现有的密封圈20的改动,适于推广。

进一步地,密封段包括:连接段23、延伸段24和接触段25,如图3所示。具体地,连接段23的一端与插入段22相连,连接段23的另一端向外且向靠近蒸汽阀40的方向延伸;延伸段24的一端与连接段23的另一端相连,延伸段24的另一端向内且向靠近蒸汽阀40的方向延伸;接触段25的一端与延伸段24的另一端相连,接触段25的另一端向内延伸;其中,接触段25与蒸汽阀40相抵靠,且接触段25与蒸汽阀40相接触的表面形成为第二配合面251。

密封段包括连接段23、延伸段24和接触段25,连接段23、延伸段24和接触段25依次相连,形成了连续折弯结构,有利于增加密封圈20的轴向变形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圈20的密封效果;相应地,只需将接触段25与蒸汽阀40相接触的表面设计为第二配合面251即可,而密封圈20的其他部位可以无需变化或仅做少量变化,有利于减少对现有的密封圈20的改动,适于推广。

进一步地,密封段为对称结构,且按照由拆卸端指向旋转端的方向,插入段22的长度逐渐增加,使第二配合面251向靠近蒸汽阀40的方向倾斜,如图 3所示。

密封段为对称结构(比如整体呈圆形、矩形、椭圆形等均可以),且按照由拆卸端指向旋转端的方向,插入段22的长度逐渐增加,使第二配合面251 向远离密封圈20的方向倾斜,即:通过对插入段22长度的改动,实现了第二配合面251的倾斜设置,而无需改动密封段的结构,这样有利于密封段平衡受力,从而保证密封圈20的密封效果,结构简单、构思巧妙。

进一步地,上盖10与限位段21中的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凸起插入限位凹槽内,使限位段21限位在上盖10上,如图2 和图3所示。

通过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的配合,来实现限位段21与上盖10之间的限位配合,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优选地,限位凸起插入限位凹槽的方向与排气口11的轴线方向相平行,如图2和图3所示。

限位凸起插入限位凹槽的方向与排气口11的轴线方向相平行,使得密封圈20相对于上盖10只能沿排气口11的轴线方向运动,因而有效避免了限位段21沿密封圈20的径向方向运动而脱离上盖10,从而提高了密封圈20的位置稳定性,并有效避免了密封圈20落入排气口11内。

其中,排气口11的轴线方向指的是经过排气口11所在平面的中心且垂直于排气口11所在平面的直线,且排气口的形状不局限于圆形,也可以是方向、椭圆形或其他形状。

实施例五(图中未示出)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密封圈20包括沿其轴线方向依次相连的限位段21、插入段22和密封段,限位段21限位在上盖10上,插入段22插入排气口11内,密封段与蒸汽阀40相抵靠,密封段与蒸汽阀40相接触的表面形成为第二配合面251,如图2和图3所示。

密封圈20包括限位段21、插入段22和密封段,限位段21、插入段22 和密封段沿密封圈20的轴线方向依次相连接。其中,限位段21限位在上盖 10上,实现密封圈20与上盖10之间的限位配合,防止密封圈20完全落入排气口11内;插入段22插入排气口11内,使密封段能够与蒸汽阀40相抵靠,进而实现蒸汽出口421与排气口11之间的密封连通,保证蒸汽不会从蒸汽阀 40与上盖10之间的空间泄漏出去,进而避免蒸汽对上盖10内的其他部件造成影响;相应地,只需将密封段与蒸汽阀40相接触的表面设计为第二配合面 251即可,而密封圈20的其他部位可以无需变化或仅做少量变化即可,有利于减少对现有的密封圈20的改动,适于推广。

进一步地,密封段包括:连接段23、延伸段24和接触段25,如图3所示。具体地,连接段23的一端与插入段22相连,连接段23的另一端向外且向靠近蒸汽阀40的方向延伸;延伸段24的一端与连接段23的另一端相连,延伸段24的另一端向内且向靠近蒸汽阀40的方向延伸;接触段25的一端与延伸段24的另一端相连,接触段25的另一端向内延伸;其中,接触段25与蒸汽阀40相抵靠,且接触段25与蒸汽阀40相接触的表面形成为第二配合面251。

密封段包括连接段23、延伸段24和接触段25,连接段23、延伸段24和接触段25依次相连,形成了连续折弯结构,有利于增加密封圈20的轴向变形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圈20的密封效果;相应地,只需将接触段25与蒸汽阀40相接触的表面设计为第二配合面251即可,而密封圈20的其他部位可以无需变化或仅做少量变化,有利于减少对现有的密封圈20的改动,适于推广。

进一步地,密封段为对称结构,且按照由拆卸端指向旋转端的方向,插入段22的长度逐渐增加,使第二配合面251向靠近蒸汽阀40的方向倾斜,如图 3所示。

密封段为对称结构(比如整体呈圆形、矩形、椭圆形等均可以),且按照由拆卸端指向旋转端的方向,插入段22的长度逐渐增加,使第二配合面251 向远离密封圈20的方向倾斜。由于折弯面起到了良好的避空作用,因而第二配合面251倾斜设置,也不会被蒸汽阀40顶出导致错位。

进一步地,密封面也倾斜设置,且按照由拆卸端指向旋转端的方向,密封面向远离密封圈20的方向倾斜,则密封面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避空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密封圈20被顶出去导致错位的概率。

优选地,密封面与第二配合面251相平行,这样有利于提高装配完成后密封面与第二配合面251的贴合程度,便于蒸汽阀40对密封圈20施加正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圈20的密封可靠性。

此外,通过对插入段22长度的改动,实现第二配合面251的倾斜设置,无需改动密封段的结构,从而保证密封圈20的密封效果,结构简单、构思巧妙。

进一步地,上盖10与限位段21中的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凸起插入限位凹槽内,使限位段21限位在上盖10上,如图2 和图3所示。

通过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的配合,来实现限位段21与上盖10之间的限位配合,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优选地,限位凸起插入限位凹槽的方向与排气口11的轴线方向相平行,如图2和图3所示。

限位凸起插入限位凹槽的方向与排气口11的轴线方向相平行,使得密封圈20相对于上盖10只能沿排气口11的轴线方向运动,因而有效避免了限位段21沿密封圈20的径向方向运动而脱离上盖10,从而提高了密封圈20的位置稳定性,并有效避免了密封圈20落入排气口11内。

其中,排气口11的轴线方向指的是经过排气口11所在平面的中心且垂直于排气口11所在平面的直线,且排气口的形状不局限于圆形,也可以是方向、椭圆形或其他形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蒸汽阀40包括安装在活动盖板30上的阀座和安装在阀座上的阀盖,阀盖上开设有蒸汽出口421,并设有第一配合面422,如图 2和图3所示。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上盖10局部向上凸出形成安装腔12,排气口11 开设在安装腔12的顶壁上,蒸汽阀40位于安装腔12内,如图2和图3所示。

蒸汽阀40包括阀座41和阀盖42,阀座41安装在活动盖板30上,实现蒸汽阀40与活动盖板30之间的配合安装;阀盖42安装在阀座41上,并与阀座41限定出蒸汽腔,且阀盖42上设有蒸汽出口421用于排出蒸汽,实现蒸汽阀40的功能;相应地,在阀盖42上设置第一配合面422,则只需将阀盖42 进行适当改动即可,有利于减少对现有的蒸汽阀40的改动,适于推广。

上盖10局部向上凸出形成安装腔12,排气口11开设在安装腔12的顶壁上,便于蒸汽向上升腾排出;蒸汽阀40位于安装腔12内,保证了其与排气口 11的有效配合,并能够对蒸汽阀40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尽可能避免蒸汽阀 40发生漏气而对上盖10中的其他结构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上盖组件,盖设在锅体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上盖组件,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饭煲。

当然,不局限于电饭煲,也可以为电压力锅、电蒸锅、电煮锅、豆浆机等。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并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

现有技术中,蒸汽阀盖固定在活动盖板上,在安装过程中,活动盖板绕上盖上的支点转动,蒸汽阀盖会将密封圈顶错位,如图1所示,导致密封不良。

而本申请公开的烹饪器具,将密封圈20和阀盖42做成斜面配合,在装配时尽量减少阀盖42与密封圈20之间的横向摩擦,而是采用正向压力,从而避免了密封圈20错位。换言之,将阀盖42上表面由水平面改为斜面,解决装配过程中蒸汽阀40密封圈20错位的问题,实现密封效果。

具体地,蒸汽阀40安装在活动盖板30上,阀盖42上表面为斜面,同时将密封圈20也改为与蒸汽阀40相匹配的斜面,在安装好后,阀盖42不会将密封圈20下边缘顶出去,避免了密封圈20装配时错位而导致密封失效。

由此可知,本申请蒸汽阀40安装在活动盖板30上,阀盖42上表面与蒸汽阀40密封圈20下边缘改为互相平行的斜面,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失效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盖组件,包括上盖、密封圈、活动盖板和蒸汽阀,密封圈套装在上盖上的排气口处,且蒸汽阀的第一配合面与密封圈的第二配合面相互抵靠,实现了蒸汽出口与排气口之间的密封连通,防止蒸汽向上盖内部泄漏;活动盖板安装在上盖的下部,且其靠近排气口的一端与上盖可转动连接,记为旋转端,其远离排气口的一端与上盖可拆卸连接,记为拆卸端,则通过调节拆卸端并相应旋转,即可实现活动盖板与上盖之间的装卸;同时,第一配合面靠近旋转端的一端限定有避空区域,避空区域在活动盖板旋转安装的过程中能够避让第二配合面靠近旋转端的一端,这样既能够起到良好的避空作用,有利于降低蒸汽阀与密封圈之间的干涉程度,从而降低密封圈的底部边缘被蒸汽阀顶出去而发生错位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可靠性;又能够减少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径向摩擦(即第二配合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摩擦),因而也能够降低密封圈的底部边缘被蒸汽阀顶出去导致错位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