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6980发布日期:2019-06-14 22:1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日用品制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桌子。



背景技术: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尽管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但是,作为最严重的地质自然灾害,地震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而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到来的准确时间甚至是大概时间,地震是无法预测的。一般来说,当地震发生时,在高层建筑内的人们无法及时逃离建筑区进入安全区域内,为了能够尽量减少地震时出现的伤亡,在建筑物内会选择避难的地方,例如桌子底下。

但是,目前的抗震桌为连接成一体的结构,使得桌子受到巨大压力后易出现变形,无法有效的对桌子下面的人进行保护,且在地震过程中桌子易出现侧翻,使得在桌子下面的人容易暴露在外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桌子,用于抗震桌,可在地震发生过程中防止桌子变形和侧翻,从而有效保护桌下的生物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桌子,包括桌板和位于所述桌板下方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个外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高度相同且以所述桌板中轴线对称分布;

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各自的顶部设置有通过弹性装置相连的固定柱;各固定柱的顶端与所述桌板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内部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相匹配的橡胶块,各弹性装置设置在相应的橡胶块上。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对的内侧;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撑杆相对的内侧;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相对的内侧;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撑杆相对的内侧;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三支撑杆对称分布在所述桌板中轴面的两侧。

可选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相对的内侧,或是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杆和所述第四固定杆相对的内侧;

所述固定架设置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位于所述中轴线上,所述调节柱的顶端与所述桌板相连,所述调节柱底端通过调节螺栓与所述固定架相连。

可选的,还包括固定腔壳,所述固定腔壳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桌板相背的底面上,且位于所述调节柱的正下方;

所述固定腔壳延所述调节柱方向的腔内长度不下于所述调节柱的高度,以用于容纳所述调节柱。

可选的,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对的内侧连接第一加固杆的两端;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撑杆相对的内侧连接第二加固杆的两端;

所述第一加固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方,所述第二加固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固杆为多根,所述第二加固杆为多根。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固杆为钢结构管,所述第二加固杆为钢结构管。

可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杆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相对内侧的顶端,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相对内侧的中部。

可选的,还包括对称分布第一三脚架和第二三脚架;

所述第一三脚架一端与所述加强杆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内侧相连;所述第二三脚架一端与所述加强杆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内侧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桌子,包括桌板和位于桌板下方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个外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板上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高度相同且以桌板中轴线对称分布;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各自的顶部设置有通过弹性装置相连的固定柱;各固定柱的顶端与桌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桌板和支撑杆之间设置带有弹性装置的固定柱,可在桌板承受巨大压力时进行缓存,有利于缓解桌板变形,甚至是断裂现象;通过在桌子底部设置有与各支撑杆相连的固定板,不仅可减小桌子侧翻的可能性,还可使蹲或坐在固定板的上方的生物体,在桌子侧翻时有效避免暴露在外而受到伤害的状况。本申请提供的桌子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可用于抗震桌,在地震发生过程中可有效防止桌子变形和侧翻,从而有效保护桌下的生物体免受伤害,有利于保证用户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桌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桌子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首先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桌子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图,可作为抗震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包括以下内容:

桌子可包括桌板1和固定板2。

固定板2可位于桌板1正下方,固定板2可与桌板1的面积相同,也可不同,这均不影响本申请的实现。固定板2可用于生物体(例如用户)蹲或坐。

固定板2的两个外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

第一支撑板3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第一支撑板3上表面为与桌板下表面相对的那个表面。两侧为第一支撑板3长度方向的两侧。

第二支撑板4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支撑杆7和第四支撑杆8,两侧为第二支撑板4长度方向的两侧。

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第三支撑杆7和第四支撑杆8的高度相同且以桌板中轴线对称分布。例如,第一支撑杆5和第三支撑杆7以中轴线所在的中轴面对称分布,第二支撑杆6和第四支撑杆8以中轴线所在的中轴面对称分布。

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第三支撑杆7和第四支撑杆8各自的顶部设置有通过弹性装置相连的固定柱;各固定柱的顶端与桌板相连接,顶部为支撑杆的上表面,弹性装置可为弹簧。在桌板2与每个支撑杆(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第三支撑杆7和第四支撑杆8)之间都设有一个固定柱,该固定柱通过弹性装置与二者相连接。当然,一个支撑杆上也可设置多个固定柱,多个固定柱可以设置在一个弹性装置上,也可设置在一个弹性装置上,即固定柱和弹性装置一一对应。本申请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举例来说,第三支撑杆7顶部(第三支撑杆7上表面)设有弹簧71,弹簧71的一端连接第三支撑杆7,另一端连接固定柱72,固定柱72的另一端与桌板1相连接;或者第三支撑杆7顶部(第三支撑杆7上表面)设有两个弹簧,每个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固定柱,两个固定柱的另一端与桌板1相连接。

固定板2通过支撑杆与桌板1成为一体,可减小桌子侧翻的可能性,增加桌子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桌子的结构科学合理,通过在桌板和支撑杆之间设置带有弹性装置的固定柱,可在桌板承受巨大压力时进行缓存,有利于缓解桌板变形,甚至是断裂现象;通过在桌子底部设置有与各支撑杆相连的固定板,不仅可减小桌子侧翻的可能性,还可使蹲或坐在固定板的上方的生物体,在桌子侧翻时有效避免暴露在外而受到伤害的状况。本申请提供的桌子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可用于抗震桌,在地震发生过程中可有效防止桌子变形和侧翻,从而有效保护桌下的生物体免受伤害,有利于保证用户的人身安全。

为了进一步缓解桌板承受的压力,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第三支撑杆7和第四支撑杆8的内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相匹配的橡胶块,各弹性装置设置在相应的橡胶块上。

举例来说,第一支撑杆5内部有凹槽,凹槽内有体积相匹配的橡胶块,橡胶块上端连接弹簧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固定柱。

通过在弹性装置下方设置橡胶块,能够有效的对桌子上方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减轻桌子变形的可能性。

为了进一步增加桌子的稳定性,放置桌子侧翻,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基于上述实施例,还可还包括第一固定杆9、第二固定杆10、第三固定杆11、第四固定杆12。

第一支撑杆5和第三支撑杆7对称分布在桌板中轴面的两侧,第二支撑杆6和第四支撑杆8对称分布在桌板中轴面的两侧时,第一固定杆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杆5与第二支撑杆6相对的内侧;第二固定杆1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三支撑杆7与第四支撑杆8相对的内侧;第三固定杆1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杆5与第三支撑杆7相对的内侧;第四固定杆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支撑杆6与第四支撑杆8相对的内侧。

为了增强桌子的稳定性,可在各固定杆下方设置三脚架,各三脚架一端与支撑杆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杆相连。

各固定杆(第一固定杆9、第二固定杆10、第三固定杆11、第四固定杆12)可设置在各支撑杆(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第三支撑杆7和第四支撑杆8)的内侧顶端,当然,也可只设置第一固定杆9、第二固定杆10,或只设置第三固定杆11、第四固定杆12,各固定杆也可设置在内侧的任何一个位置,本申请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该种实施方式下,为了进一步提升桌子的温度性,在各固定杆下方还可设置加固杆,可在每个固定杆(第一固定杆9、第二固定杆10、第三固定杆11、第四固定杆12)下方设置一个或多个加固杆,也可在其中一个或2个下方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例如,第一支撑杆5与第二支撑杆6相对的内侧连接第一加固杆13的两端;第三支撑杆7与第四支撑杆8相对的内侧连接第二加固杆14的两端。

可选的,为了增强桌子的稳定性,加固杆可为钢结构管。可为钢结构实管,为了减轻桌子重量,也可为钢结构中空管。

在第三固定杆11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杆5与第三支撑杆7相对内侧的顶端,为了放在侧翻,还可包括加强杆15,加强杆1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杆5与第三支撑杆7相对内侧的中部。

在加强杆15上还可对称分布第一三脚架151和第二三脚架152。第一三脚架151一端与加强杆15底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5内侧相连;第二三脚架152一端与加强杆15底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杆7内侧相连。

通过安装加固杆和加强杆,使得桌子更加牢固,在受到压力后不易变形。因此不易损坏伤人。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还可包括固定架16。固定架16可设置在第一固定杆9和第二固定杆10相对的内侧,也可设置在第三固定杆11和第四固定杆12相对的内侧。

固定架16上设置有调节柱,调节柱位于桌板1的中轴线上,调节柱的顶端与桌板1的下表面相连,调节柱底端通过调节螺栓与固定架16的上表面相连。

通过设置调节柱,可进一步缓解桌板上边的压力,有效防止桌板变形。

通过设置弹性装置和调节柱,可调节桌板的放置高度。

在固定架16下方正对调节柱的位置还可包括固定腔壳161,固定腔壳设置在固定架与桌板相背的底面上,且位于调节柱的正下方;固定腔壳延调节柱方向的腔内长度不下于调节柱的高度,以用于容纳调节柱。

通过在固定架的底端位于调节柱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腔壳,固定腔壳的内部对应调节柱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深度不小于调节柱的长度。桌板在受到压力后,调节柱向固定架16的下方伸出,调节柱伸出的部分进入固定腔壳中,有效防止调节柱伤到在桌子下面的人。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桌子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