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盆支承部件及可折叠浴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6412发布日期:2019-05-15 22:44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浴盆支承部件及可折叠浴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婴幼儿洗浴的浴盆,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浴盆及浴盆支承部件。



背景技术:

供婴幼儿洗浴的浴盆或浴桶,相比于家里使用的浴缸而言,具有轻便、可移动等特点。由于现在的居家面积较小,人们希望浴盆所占空间较小,但不影响使用性能,因此出现了可折叠式浴盆。

市面上出现几种折叠式浴盆,第一种折叠浴盆包括一个可折叠的支架,以及柔性材料制成的盆体,依靠支架将盆体撑开;此种浴盆的部件多,折叠和展开操作不便;第二种折叠浴盆,其包括硬质塑料部分和柔性塑料部分,其折叠方向为横向压缩折叠,该折叠浴盆的加工工艺相对复杂,且浴盆内装水后,其牢固性不足。

第三种折叠浴盆,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630149B的一种可折叠浴盆,其包括支撑部件、底板和面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和面板之间的可折叠的环形盆壁,底板和面板由塑料一次注塑成型形成,环形盆壁由热塑性弹性体二次注塑成型形成,其采用纵向压缩的方式进行折叠。

该种折叠浴盆的盆体展开时,需要用支撑部件进行支撑,同时浴盆的底板坐落在地面上,此时浴盆当作浴桶来使用,深度较大的称为浴桶,给大概2-5岁的婴幼儿站立式洗浴,大人可以坐在旁边的凳子上给婴幼儿洗浴;此时浴盆内的水以及人体的重量大部分都支撑在浴盆的底板上,而支撑部件所起的作用是防止浴盆形变。

当折叠浴盆的盆体折叠时,由于浴盆的盆体整体高度变低,并且对支撑部件也进行相应的折叠,浴盆的底板坐落在地面上,适合于刚出生不久(0-2岁)的婴幼儿躺式洗浴,此时由于浴盆的高度不够,大人需要采用跪着等姿势给孩子洗澡,这样会比较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两种状态下使用的可折叠浴盆,当浴盆纵向向下展开时,盆体变深可作为浴桶使用,给婴幼儿站立式洗浴;当浴盆纵向向上收拢时,盆体变浅处于躺浴状态下,由于支撑部件的高度不变且盆体处于展开状态相同的高度下,以方便大人坐在凳子上给孩子洗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折叠浴盆的浴盆支承部件,用于支承在处于向上收拢状态的浴盆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抵靠在浴盆底部下侧面的薄型支撑架,所述的薄型支撑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沿浴盆底部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杆,两根支撑杆的两端搁置在浴盆支承脚上,两根支撑杆之间的中间区域设有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多根加强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多根加强杆的上表面与支撑杆的上表面齐平,加强杆与支撑杆共同用于支承浴盆底部;或者多根加强杆的上表面水平高度低于支撑杆的下表面,该加强杆用于增强两根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多根加强杆包括至少两根与所述的支撑杆垂直的横向档,或至少两根与所述的支撑杆呈一锐角的斜向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多根加强杆还包括至少一根与所述的支撑杆平行的纵向档,所述的纵向档与所述的横向档固定连接,所述的纵向档的端部搁置在浴盆支承脚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支撑杆的两端部下侧设有凸起部,用于限制支撑杆在浴盆支承脚上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凸起部内侧的支撑杆下侧面设有一定位销,所述的定位销插入浴盆支承脚中以使支撑杆定位在浴盆支承脚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薄型支撑架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可折叠浴盆,包括可纵向展开和折叠的盆体及位于所述的盆体两侧的支承脚,所述的盆体纵向向下展开时,盆体的底部与支承脚的底部大致齐平以致所述的盆体的底部坐落于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盆体纵向向上折叠使所述的盆体底部离开地面一段距离,在盆体的底部增加浴盆支承部件以使盆体在负载状态下仍能保持在折叠状态,所述的浴盆支承部件包括用于抵靠在浴盆底部下侧面的薄型支撑架,所述的薄型支撑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沿浴盆底部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杆,两根支撑杆的两端搁置在支承脚上,两根支撑杆之间的中间区域设有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多根加强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多根加强杆的上表面与支撑杆的上表面齐平,加强杆与支撑杆共同用于支承浴盆底部;或者多根加强杆的上表面低于支撑杆的下表面,加强杆用于增强两根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多根加强杆包括至少两根与所述的支撑杆垂直的横向档,或至少两根与所述的支撑杆呈一锐角的斜向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多根加强杆还包括至少一根与所述的支撑杆平行的纵向档,所述的纵向档与所述的横向档固定连接,所述的纵向档的端部搁置在浴盆支承脚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支承脚包括两个竖档和横档,横档连接于两个竖档之间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支撑杆的端部分别架在两个横档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两个竖档之间的底部位置连接有底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支撑杆的两端部下侧设有凸起部,用于限制支撑杆在横档上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凸起部内侧的支撑杆下侧面设有一定位销,所述的定位销插入横档的定位孔中以使支撑杆定位在浴盆支承脚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浴盆在折叠收纳状态下,由于支承脚将盆体撑起,使得盆体的底部离开地面,在盆体内盛装洗浴水以及婴幼儿后(即负载状态下),通过支撑杆和加强杆将将盆体的底部支撑住,使盆体保持在折叠收纳状态,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0-2岁的新生婴儿以躺姿方式进行洗浴,由于浴盆的高度还是保持在原来的状态,那么大人在帮助婴幼儿洗澡时,大人可以坐姿方式进行,使大人不会太累。

附图说明

图1为盆体展开时的整体状态示意图一;

图2为盆体展开时的整体状态示意图二;

图3为盆体收缩时的整体状态示意图一;

图4为盆体收缩时的整体状态示意图二;

图5为薄型支撑架与支承脚组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薄型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薄型支撑架与支承脚组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支承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薄型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图9中A处放大图。

图11为图8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可纵向展开或折叠的盆体1,包括底板2和面板3以及连接在底板2和面板3之间的可折叠的环形盆壁4,与CN102630149B公开的折叠浴盆相同的是,底板2和面板3 由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环形盆壁4由热塑性弹性体二次注塑成型形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盆壁4分为与面板3连接的上环壁41,与底板2连接的下环壁42,以及连接于上环壁41与下环壁42之间的柔性连接壁43;在盆体1展开时,上环壁41、下环壁42以及柔性连接壁43大致处于一个环形面;当盆体1 折叠收拢时,上环壁41、柔性连接壁43以及下环壁42由外往内分布,在使用时,下环壁42内盛装洗浴水以及婴幼儿位于内部。关于盆体的结构以及制造工艺可以参考 CN102630149B中的文献公开,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阐述,该公开文献与本实用新型的区别在于,公开文献中的环形盆壁为两次折叠,而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盆壁4为一次折叠。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支承脚5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在盆体1向上收拢折叠,使盆体1底部离开地面,此时盆体1不受重,盆体1可自行保持在折叠状态,当下环壁42 所形成的盛水容器中装入洗浴水以及供婴幼儿躺浴时,盆体1会因受重而向下展开,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介绍如何使盆体1在折叠状态并受重时,依然能保持住折叠状态。因为在这种状态下,由于盆体1的高度合适,大人无需跪着为婴幼儿洗浴,可以以坐着的方式给婴幼儿洗浴,这可以减轻大人的劳累程度以及更好地为婴幼儿洗浴。

如图3和图4所示,可折叠浴盆,包括可纵向展开和折叠的盆体1及位于盆体1两侧的支承脚5,盆体1纵向向下展开时,盆体1的底部与支承脚5的底部大致齐平以致盆体1的底部坐落于地面上,盆体1纵向向上折叠使盆体1底部离开地面一段距离,在盆体1的底部增加浴盆支承部件以使盆体在负载状态下仍能保持在折叠状态,浴盆支承部件包括用于抵靠在浴盆底部下侧面的薄型支撑架6,如图5至图7所示,薄型支撑架 6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沿浴盆底部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杆61,两根支撑杆61的两端搁置在支承脚5上,两根支撑杆61之间的中间区域设有与支撑杆61固定连接的多根加强杆62。

如图9所示,薄型支撑架6的上表面相对较为平滑的表面,而薄型支撑架6的下表面具有凹槽7以及众多加强筋71,在节省材料的前提下,保证支撑架的支承强度。

如图5至图7所示,薄型支撑架6整个一体注塑成型,且其由两根支撑杆61和多根加强杆62组成,中间具有镂空状态,既能保证薄型支撑架6对浴盆底部的支撑强度,又能减轻重量,节省材料和降低成本。如图6所示,薄型支撑架6的两根支撑杆61、横向档63以及纵向档64的厚度以及宽度最好是一致的,以便于模具的开发以及成型。

如图5至图7所示,多根加强杆62的上表面与支撑杆61的上表面齐平,加强杆62 与支撑杆61共同用于支承浴盆底部;多根加强杆62的上表面尽量与支撑杆61的中间段上表面共同与浴盆底部接触,两者接触面越多,薄型支撑架6的承受力越强;以防止折叠浴盆向下塌陷。或者多根加强杆62的上表面低于支撑杆61的下表面,加强杆62 用于增强两根支撑杆61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处的多根加强杆62仅仅起到连接两根支撑杆61的作用。

如图6和图9所示,多根加强杆62包括至少两根与支撑杆61垂直的横向档63,或至少两根与支撑杆61呈一锐角的斜向档,如两根斜向档以交叉的形式分布在两根支撑杆61之间,用于抵靠在浴盆底部,其目的均是为了保证薄型支撑架6对浴盆具有可靠的支承强度。

如图5、图6、图7和图9所示,多根加强杆62还包括一根与支撑杆61平行的纵向档64,纵向档64与横向档63固定连接,纵向档64的端部搁置在浴盆支承脚5上。

如图9和图10所示,支撑杆61的两端部下侧设有凸起部8,用于限制支撑杆61 在支承脚5的横档51上前后移动。凸起部8内侧的支撑杆61下侧面设有一定位销9,如图8和图11所示,定位销9插入横档51的定位孔10中以使支撑杆61定位在浴盆支承脚5中。支撑杆61端部的凸起部8和定位销9共同作用防止支撑杆61承受在浴盆底部时的位移,保证对浴盆的支承可靠性。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支承脚5包括两个竖档52、底档53和横档51,底档53 连接于两个竖档52之间的底部位置,横档51连接于两个竖档52之间的上部位置,支撑杆61的端部分别架在两个横档51上。通过在支承脚5上设置底档53和横档51,可以增加支承脚5的稳固性,当盆体1折叠收拢时,盆体、洗浴水及婴儿重量都通过支承脚5来承受,因此需要较大的稳固性。使用时,可以直接将支撑杆61通过通过凸起部8 和定位销9作用在横档51上,拆卸时也十分方便,不需要使用其他工具。

轴接在盆体侧部的支承脚5,在包装或运输时,可以把支承脚5折叠在盆体的底部,减少体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折叠浴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