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门帘的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0116发布日期:2019-07-17 05:33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挂式门帘的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门帘的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1067300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悬挂门帘的龙骨,其包括龙骨和吊板,其悬挂孔为横向部分不对称的T型,其龙骨为折弯板,制造工艺复杂,而且固定效果不好,其吊板与悬挂孔的悬挂结构(相当于本申请中的挂板)与吊板之间为直板式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得,吊板与龙骨之间完成悬挂配合以后其活动空间依然很大,容易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固定不牢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固定牢靠,防脱落的悬挂式门帘的悬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挂式门帘的悬挂装置,包括龙骨和吊板,龙骨上布设有悬挂孔,悬挂孔为横向部分不对称的T型,所述龙骨为板状,所述吊板包括前吊板和后吊板,前吊板的上端固定有与悬挂孔进行悬挂配合的挂板,挂板与前吊板之间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呈倒梯形,前吊板和后吊板上开设有用于固定门帘的固定孔。

所述悬挂孔的底边的两端均开设有弧形的扩口。

所述悬挂孔呈直线且等间距排列在龙骨上。

所述前吊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挂板,挂板到前吊板顶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挂板之间距离的一半。

所述前吊板和后吊板下端的边缘均为云状。

所述龙骨的上部设有两个切割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板状的龙骨和挂板相互挂合,在悬挂完成时,吊板会和龙骨之间形成不为零的小角度,在门帘的重力作用下,吊板和龙骨之间会存在一定的扭力,在扭力的作用下,两者的固定比较牢靠。同时挂板和吊板之间采用倒梯形的过渡连接板连接,悬挂孔的底边的两端均开设的弧形的扩口,在完成悬挂时,倒梯形的连接板的下端和扩口的弧形边相互卡合,由于具有扩口的下底边处的宽度大,因此,吊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上下滑动,进一步增强吊板和龙骨之间的稳定性,防止吊板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吊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悬挂式门帘的悬挂装置的实施例,包括龙骨1和吊板,龙骨1上布设有悬挂孔3,悬挂孔3为横向部分不对称的T型,悬挂孔3呈直线且等间距排列在龙骨1上,龙骨1为板状,吊板包括前吊板2和后吊板6,前吊板2的上端固定有与悬挂孔3进行悬挂配合的挂板4,挂板4与前吊板2之间通过连接板5固定连接,连接板5呈倒梯形,前吊板2和后吊板6上开设有用于固定门帘的固定孔。

悬挂孔3的底边的两端均开设有弧形的扩口,在完成悬挂时,倒梯形的连接板的下端和扩口的弧形边相互卡合,由于具有扩口的下底边处的宽度大,因此,吊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上下滑动,进一步增强吊板和龙骨之间的稳定性,防止吊板脱落。

前吊板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挂板4,挂板4到前吊板2边缘的距离小于两个挂板之间距离的一半,这样可防止在组装使用时,两个相邻吊板之间相互干涉。

为了更加的美观,前吊板和后吊板下端的边缘为云状的曲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图案型结构。

龙骨的上部设有两个切割孔7,其方便对龙骨进行切割。

本实用新型中未提及的技术均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任何劣化或者等同变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