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环式玻璃底盘和电加热壶体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8616发布日期:2019-06-26 01:01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卡环式玻璃底盘和电加热壶体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底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环式玻璃底盘和电加热壶体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食物料理机是日常生活必备的电器之一,近几年食物料理机使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加热功能的食物料理机,其加热速度快、温度高,一般设有加热底座,底座上的电加热的布线合理,电加热丝与外界绝缘封装,使用起来确保安全性。

目前破壁机、榨汁机、豆浆机的底盘均采用不锈钢板,不锈钢板的上端面直接盛装水,不锈钢板的底端焊接一圈电加热用的粗电阻丝,通过电阻丝的两端连接PCB组件,PCB组件控制供电电源的通断,通过电阻丝的发热以及不锈钢板传热,将破壁机、榨汁机、豆浆机中的汁液烧开。虽然使用方便,但是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不锈钢板的底端焊接一圈电加热用的粗电阻丝,往往不锈钢板接触有粗电阻丝的端面上由于瞬间温度上升过快,因为玻璃和不锈钢的膨涨系数不同,玻璃杯体容易破裂,存在安全隐患,增加消费者使用成本;

2、有粗电阻丝的端面在通电的时间段内均处在高温状态,局部加热,受热不均,通高温的地方容易粘连有食物料理,食材容易粘底和烧糊,不容易清洗;同时,加热盘的局部容易氧化,长期使用的壶底盘的上表面有一圈呈褐色的氧化层,壶底盘使用寿命短,成本高;

3、由于不锈钢氧化后表面粗而容易结垢,不容易清洗,致使细菌繁殖创造条件;不锈钢板的顶端面直接与要饮用的汁液接触,不锈钢板在加热的过程中,重金属容易在高温的状态下析出,对饮用汁液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亟需解决现有技术中,不锈钢加热底盘带来的诸多不便。

现有技术中有采用玻璃加热底盘作为加热盘,但是玻璃底盘与壶体的装配方式一直是本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现有技术采取的电热壶的底盘和壶体装配方式容易导致玻璃底盘易脱落、密封性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加热底盘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各种家用电器,如各种养生壶,电加热水壶,婴儿调奶器,煮茶器及各料理机、破壁机等采用加热底盘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电热壶的底盘和壶体装配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卡环式玻璃底盘和电加热壶体装配结构,包括耐高温防裂玻璃板和电加热壶体,所述电加热壶体的底端设置有径向收紧台,所述径向收紧台设置有向下喇叭开口的支撑端,支撑端上设置有密封硅胶,玻璃板的上端面的外圆周部设置有一圈凹槽,喇叭开口的支撑端底部嵌入在凹槽内,所述支撑端通过密封硅胶粘接在凹槽内,所述玻璃板外侧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底部卡紧在玻璃板下底面,所述卡环上端抵顶在径向收紧台的下底面,所述卡环通过螺丝紧固在玻璃板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耐高温防裂玻璃板底面上雕刻有发热槽,发热槽里面镶嵌有发热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耐高温防裂玻璃板厚度为3—5mm,在所述耐高温防裂玻璃板底面开设深度为0.5—0.8mm发热槽,发热槽布满耐高温防裂玻璃板的底面;发热槽内镶嵌有直径为0.25—0.4mm发热丝;发热槽中填充有密封胶,发热槽下底面粘接有云母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耐高温防裂玻璃板的下方设置有电加热发热盘,所述耐高温防裂玻璃板底部设置有凹槽,电加热发热盘上表面设置与凹槽匹配的凸起,电加热发热盘上表面的凸起镶嵌在凹槽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耐高温防裂玻璃板底面上均匀布置有发热膜。

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壶的底盘和壶体装配结构,具有明显的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将玻璃壶体凹槽镶嵌在玻璃片上,凹槽内设置有硅胶通过硅胶密封固定,再玻璃片的外侧设置卡环的加固,装配方式牢固可靠;二,耐高温防裂玻璃板底面上雕刻有发热槽,通过镶嵌发热丝的方式,增加发热丝与发热槽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加热的热利用率,节能效果更加明显;三,采用玻璃板作为电加热壶体的底盘,使用于各种家用电加热壶、如各种养生壶、煮茶器及各料理机、破壁机等,玻璃底盘作为加热装置的底盘干净卫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式是将加热丝镶嵌至玻璃板的发热槽中;玻璃三面吸收热量,且受热均匀,大大地增加了受热面积而提高了热效率,节能效果明显;发热丝是红外线光波加热,穿透玻璃对水分子直接辐射,使水分子的活化程度大大地提高。

在电加热的过程中,玻璃盘受热均匀,传热均匀且加热快;不会存在局部温度长期过高引起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且玻璃底盘与水接触的上端面不会析出重金属,无重金属污染。由于玻璃表面光滑,一般物质都不容易附着上去,高温加热过程中不容易糊底,容易清洗;玻璃的化学性稳定,不易腐蚀,不串味道;在耐高温防裂玻璃板上粘接热敏感器作为温度传感器,控制加热过程中的温度,防止加热耐高温防裂玻璃板干烧,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玻璃板和电加热壶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玻璃板雕刻发热槽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玻璃板电加热发热盘上表面凸起与凹槽匹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耐高温防裂玻璃板;2、电加热壶体;3、径向收紧台;4、支撑端;5、密封硅胶;6、凹槽;7、卡环;8、发热丝;9、发热膜;10、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卡环式玻璃底盘和电加热壶体装配结构,包括耐高温防裂玻璃板1和电加热壶体2,所述电加热壶体2的底端设置有径向收紧台3,所述径向收紧台3设置有向下喇叭开口的支撑端4,支撑端4上设置有密封硅胶5,玻璃板1的上端面的外圆周部设置有一圈凹槽6,喇叭开口的支撑端4底部嵌入在凹槽6内,所述支撑端4通过密封硅胶5粘接在凹槽6内,所述玻璃板1外侧设置有卡环7,所述卡环7底部卡紧在玻璃板1下底面,所述卡环7上端抵顶在径向收紧台3的下底面,卡环7通过螺丝10紧固在玻璃板1外侧(如图4所示)。

如图3所示,耐高温防裂玻璃板1底面上雕刻有发热槽,发热槽里面镶嵌有发热丝8。耐高温防裂玻璃板厚度为3—5mm,在所述耐高温防裂玻璃板底面开设深度为0.5—0.8mm发热槽,发热槽布满耐高温防裂玻璃板的底面;发热槽内镶嵌有直径为0.25—0.4mm发热丝8;发热槽中填充有密封胶,发热槽下底面粘接有云母片。

耐高温防裂玻璃板1的下方设置有电加热发热盘,所述耐高温防裂玻璃板1底部设置有凹槽,如图2所示,电加热发热盘上表面设置与凹槽匹配的凸起,电加热发热盘上表面的凸起镶嵌在凹槽里。或者通过在耐高温防裂玻璃板1底面上均匀布置有发热膜9方式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壶的底盘和壶体装配工艺:

第一步:耐高温防裂玻璃板上端面上加工一圈凹槽;第二步:耐高温防裂玻璃板底面加工凹槽作为加热槽;第三步:将加热丝镶嵌在加热槽里面;第四步:把硅胶灌到耐高温防裂玻璃板上端面上的凹槽里,然后把电加热壶体压到有硅胶的凹槽里固定密封;第五步:将卡环多点从耐高温防裂玻璃板底部直接向上方扣压进去,加上螺丝方式进行紧固和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的电路原理如下:

发热丝8连接有电极,电极引出导线,导线连接双金属片温控器,双金属片温控器通过导线连第一耦合器,第一耦合器耦合连接第二耦合器,第二耦合器设置在电源底盘上,第二耦合器连接供电电源。双金属片温控器和第一耦合器固定设置在耐高温防裂玻璃板1下底面。

电源底盘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的电路结构包括单片机、继电器、电流检测单元、单片机控制电源、信号放大电路;

第二耦合器串联连接继电器和电流检测单元,信号放大电路并联连接在电流检测单元两端,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单片机控制电源,电流检测单元的电流大于设定阈值时,单片机检测到该电流值并控制继电器断开,单片机控制电源连接供电电源为单片机提供电源。

发热盘上面焊接的发热电阻由良性导热材料制成,发热盘(发热盘设置在耐高温防裂玻璃板1的下方)上的发热电阻或者耐高温防裂玻璃板1上的发热介质连接电极,通过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耦合连接,在发热丝(或者发热膜、发热电阻)和电源之间构成通电回路的原理如下:

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耦合连接,发热盘设置在耐高温防裂玻璃板1的下方,进行热传导,发热电阻或者发热介质连接电极,电极引出导线,导线连接双金属片温控器,双金属片温控器通过导线连接第一耦合器,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耦合连接,第二耦合器连接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中的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回路中的电流,电流检测单元的电流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时,单片机检测到该电流值,并控制接继电器接通,保持第二耦合器与供电电源连通。

在壶体内的液体温度达到100℃时,耐高温防裂玻璃板1把温度传感到与之底面接触的双金属片温控器,双金属片温控器的弹片断开,使得第一耦合器与导线之间的电路断开,停止供电。

将玻璃壶体放置到电源底盘上,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耦合连接,按下壶体上的开关,双金属片温控器闭合,使电极与供电电源之间形成供电回路,与电极连接的电热丝、发热膜、发热电阻或者发热介质发热,给耐高温防裂玻璃板1加热,当待煮液体达到双金属片温控器的预设温度值时,双金属片温控器断开,停止供电。

本实用新型整个装配结构设计合理,紧固密封。加热底盘在加热过程中整个底盘受热均匀,避免了局部水温过高导致导致玻璃料理机杯体容易破裂,提高了料理机杯体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