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内开内倒的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943发布日期:2019-01-08 21:27阅读:8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内开内倒的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既可内开又可内倒的窗门结构。



背景技术:

窗门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窗户的作用主要在于透光明亮、通风换气。一般窗门分为外开窗和内开窗。所述内开窗包括窗框、内开扇、玻璃。现有的内开窗由于内开扇在室内,容易占据室内空间;内开扇的四个角坚实尖锐,容易磕碰伤人;由于内开窗没有安装护栏,在高楼层容易让儿童爬出窗外,发生危险情况;开窗通风时,风直吹室内,温度控制能力较差;现有的内开窗门一般都有安装不可拆装、不可开关的纱窗增强其隐私功能,但是纱窗部件一旦损坏,则需要报废整个窗门,造成浪费;纱窗不能打开,当室内空气不流通时,则不能打开纱窗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纱窗又需要经常拆下来清洗,保障纱窗不因过多灰尘造成不透光,需要简单的拆装结构。现有的内开窗门都无法满足以上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内开窗门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一更优化的内开窗门。内开窗增加内倒功能,是优化内开窗的一个重要趋向,现有的内开内倒窗门的内倒组件复杂,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既可内开又可内倒的窗门与纱窗内开同时实现的结构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的内开扇既可内开又可内倒,内倒组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实施例的纱窗可以内开,同时可以简单拆装。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实现内开内倒的窗结构,包括执手、窗框和扇窗,其特点是:还包括第一传动杆、斜拉杆、锁点、锁座、转换角、第二传动杆,所述执手与第一传动杆为传动式连接,执手通过第一传动杆的内部控制锁点;所述执手可以进行两次转动,第一次转动执手,执手通过第一传动杆的内部带动锁点与锁座的分离,形成内开窗;再一次转动执手,执手带动第一传动杆向上提拉,提升的第一传动杆通过转换角,触发第二传动杆往前推动,引发斜拉杆的展开,形成内倒窗。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传动杆、支撑杆和支座槽,所述第三传动杆与支撑杆相连接,并固定于扇窗上,在转动执手,形成内开窗状态时,支撑杆与支座槽相分离。

优选地,当转动执手,形成内倒窗状态时,支撑杆往下移动,嵌入支座槽,形成固定支撑,支撑并维持内倒窗的状态。

优选地,上述锁座固定于窗框,所述锁座有一凹槽点,凹槽点形状大小与锁点形状大小契合,可以与锁点进行结合或脱离。

优选地,上述转换角内部具有一可伸缩的铁片,可伸缩的铁片两端分别连接着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的运动可以带动第二传动杆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斜拉杆为双层结构,上层可弯曲,下层为直线,处于内倒窗时,第二传动杆向前前移,斜拉杆的上层弯曲,推动扇窗内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拆装式纱窗结构的内开内倒窗门,这种窗门的内开扇既可以内开也可以内倒,内倒组件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内倒角度固定,促使扇窗不过多占用室内空间,防止扇窗四角磕碰伤人,防止儿童爬出窗外,风不直吹,下雨不溅湿室内,防盗性能较好等多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开内倒窗的第一传动杆等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开内倒窗的锁点锁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开内倒窗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开内倒窗斜拉杆的两种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内开内倒的窗结构,包括执手1、窗框和扇窗12,还包括第一传动杆2、斜拉杆3、第三传动杆4、锁点21、锁座22、转换角23、第二传动杆24、支撑杆5和支座槽6,所述执手1与第一传动杆2、第三传动杆4为传动式连接,执手1通过第一传动杆2的内部与锁点相连接,以及拉动第三传动杆4移动;

更为具体地,所述执手1可以进行两次转动,第一次转动执手1,执手1由朝下竖向把位转向横向把位,通过第一传动杆2的内部带动锁点21与锁座22的分离,第三传动杆4带动支撑杆5与支座槽6的凹槽相分离。所述锁座22上具有一凹槽,凹槽的形状大小与锁点21的形状大小一致,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地解锁,形成内开窗,通过围绕位于扇窗12上方铰链、下方铰链进行运动,此时斜拉杆3的状态为闭合状态;更为具体地,所述的第三传动杆4与支撑杆5相连接,并固定于扇窗12上,通过转动执手1,拉动第三传动杆4,带动支撑杆5移动。当内开内倒窗处于内开窗状态时,支撑杆5与支座槽6之间相互分离。

再一次转动执手1,执手1置于朝上竖向把位,当执手1由横行把位转向朝上竖向把位时,此时第一传动杆2的锁点21与锁座22之间仍处于分离状态,执手1带动第一传动杆2向上提拉,提升的第一传动杆2通过转换角23,触发第二传动杆24推动,更为具体为第一传动杆2的运动,推动转换角23内可伸缩的铁片,可伸缩铁片再推动第二传动杆24运动,引发斜拉杆3的展开;所述转换角23可实现力矩方向的改变,简化了装置的结构,能更好的控制斜拉杆3的张开或关闭;所述斜拉杆3为双层结构,上层可弯曲,下层为直线,处于内倒时,第二传动杆24向前前移,斜拉杆3的上层弯曲,推动扇窗12内倒,斜拉杆3的状态由图4中的3-2转成3-1,由闭合状态转换成开展状态,形成内倒窗。

更为具体地,当转动执手1,由内开窗状态转换成内倒窗状态时,执手拉动第三传动杆4,带动与第三传动杆4相连接的支撑杆5向下移动,移动至支座槽6的凹槽内,形成固定支撑,支撑并维持内倒窗的状态。内倒窗不过多占用室内空间,防止内倒窗四角磕碰伤人,防止儿童爬出窗外,风不直吹,下雨不溅湿室内,防盗性能较好等多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