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浴器的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8544发布日期:2019-06-05 22:5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足浴器的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足浴器上的、安全又卫生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足浴器进行排水的时候是通过一条与足浴器盆体连接的软管实现的,在软管的端部连接有一个塞子,当泡脚时就用塞子把软管的管口塞紧,挂在足浴器盆体侧壁,以防水流出来;当需要排水时就把软管放下来,然后把塞子拔出来让水从管口流出来。但是,现有的足浴器的排水装置存在以下缺点:排水软管通过一个塞子来塞紧管口,在排水拔出塞子时,水很容易就会溅到用户的手上,刚泡完脚的水是很脏的,若溅到手上会很不卫生,而且为了防止水从水管溢出来,塞子都会塞的较紧,这就导致拔塞子时会比较费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足浴器排水装置,该排水装置在打开排水管管口进行排水时水不会溅到使用者的手上,方便卫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足浴器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盖、与排水管盖适配安装的排水管座及排水嘴,所述排水管座上设有控制排水的开关,所述开关通过顶杆装置控制排水阀的开启或关闭,所述顶杆装置包括杆体和用于锁紧开关的锁紧部,所述锁紧部上设有用于变换排水或者闭水状态的卡扣装置,所述排水管座内设有适配于卡扣装置滑动的滑槽装置;

所述卡扣装置包括第一斜面及与第一斜面对称设置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连接有用于导向卡扣装置在滑槽装置滑动的导向部;

所述滑槽装置包括直滑槽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包括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滑动的第三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配合滑动的第四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之间连接有导向所述导向部滑动的导向槽。

作为改进,所述开关的底部设有用于推动顶杆装置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所述锁紧部锁紧推杆的加强筋。

作为改进,所述锁紧部上设有容置推杆的第一容腔和用于容置加强筋的第二容腔。

作为改进,所述排水管座的前端设有一平面,所述平面上开设有三个方形槽,中间的方形槽用于推杆通过,所述滑槽装置分别对称地设置在另外两个方形槽的底部。

作为改进,所述排水阀设置在排水嘴内,所述排水阀包括基座和用于减缓水流流速的圆锥台,所述基座的侧壁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排水嘴的内壁相抵触;所述基座内设有用于控制排水或者闭水的阀门,所述阀门上设有用于控制阀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阀门相连,另一端与圆锥台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泡完脚的水从排水嘴流出后再经由排水管盖的内壁流出盆体外,操作开关在水流方向的上方,打开阀门时水不会溅到手上,不会碰到水,且卡扣装置和滑槽装置的装配使用能保持一直排水或者闭水的状态,操作不费劲且方便卫生,以达到操作时手不会被水溅到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关于排水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关于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关于顶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处于闭水状态时卡扣装置和滑槽装置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处于闭水状态时顶杆与排水阀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排水状态时卡扣装置和滑槽装置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排水状态时顶杆与排水阀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C处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1中D处的放大图。

图中:

排水管盖1、排水管座2、开关3、顶杆装置4、排水阀5、排水管7、排水嘴8、平面21、方形槽22、推杆31、加强筋32、杆体41、锁紧部42、基座51、圆锥台52、密封圈53、阀门54、弹簧55、卡扣装置61、滑槽装置62、第一容腔421、第二容腔422、第一斜面611、第二斜面612、导向部613、直滑槽621、第二滑槽622、第三斜面6221、第四斜面6222、导向槽62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足浴器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盖1、与排水管盖1适配安装的排水管座2及排水嘴8,排水嘴8安装在排水管座2的尾部,且与排水管7相接通,排水管7则与足浴器的盆体相连。所述排水管座2上设有开关3,所述开关3通过顶杆装置4控制排水阀5的开启或关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开关3的底部设有用于带动顶杆装置4的推杆31,所述推杆3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锁紧推杆31的加强筋32,其中加强筋32为两条,分别设置在推杆31的两侧,见图5,使得开关3更加耐用。

优选地,所述排水阀5设置在排水嘴8内,所述排水阀5包括基座51和用于减缓水流流速的圆锥台52,其中圆锥台52使得水流能够平稳地过渡到基座51中。所述基座51的侧壁上设有密封圈53,所述密封圈53与排水嘴8的内壁相抵触,防止水从基座51的其他地方流出;所述基座51内设有用于控制排水或者闭水的阀门54,所述阀门54上设有用于控制阀门54的弹簧55,所述弹簧55的一端与阀门54相连,另一端与圆锥台52相连,利用弹簧55自身的弹性力,使得阀门54在施力外力的情况下可以打开,在外力消失时阀门54能关闭,实现排水或闭水的状态转换,如图8所示为阀门54关闭状态,图11和图13所示为阀门54打开状态,其中图11中的箭头所示为水的排放示意图。

所述顶杆装置4包括杆体41和用于锁紧开关3的锁紧部42,对应地,所述锁紧部42上设有容置推杆31的第一容腔421和用于容置加强筋32的第二容腔422,见图6。由于推杆31为圆柱状,推杆31插入到第一容腔421后容易发生偏转,使得开关3也一同旋转,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增设的第二容腔422能够夹持推杆31并锁紧推杆31不发生旋转,使得开关3只能推动而不能旋转,保证了开关3能正常工作。

如图3、图4、图6、图7、图9、图10、图12所示,所述锁紧部42上设有卡扣装置61,所述排水管座2内设有适配于卡扣装置61滑动的滑槽装置62。当需要排水时,将开关3往后推动,此时卡扣装置61沿着滑槽装置62滑动,从右侧移动到左侧,与此同时,推杆31带动顶杆装置4推开排水阀5,水沿着排水管7、排水嘴8直至流出排水阀5;当不需要排水时,将开关3往前推动,推杆31带动顶杆装置4回到原始的位置,从左侧回到右侧,顶杆4远离排水阀5,排水阀5关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座2的前端设有一平面21,所述平面21上开设有三个方形槽22,中间的方形槽22供推杆31通过,所述滑槽装置62分别对称地设置在另外两个方形槽22的底部,即排水管座2的内部,见图2。

为了能使排水装置能一直保持排水或者闭水的状态,从而避免用户手动地卡住开关3的情况,如图6至图12所示,所述卡扣61包括第一斜面611及与第一斜面611对称设置的第二斜面612,所述第一斜面611和第二斜面612之间连接有用于导向卡扣装置61在滑槽装置62上滑动的导向部613。对应地,所述滑槽装置62包括直滑槽621及第二滑槽622,对应地,所述第二滑槽622包括与所述第一斜面611配合滑动的第三斜面6221、与所述第二斜面612配合滑动的第四斜面6222,所述第三斜面6221和第四斜面6222之间连接有导向所述导向部613滑动的导向槽6223。当顶杆装置4处于右侧时,所述卡扣61的第一斜面611与第二滑槽622的第三斜面6221相接触,所述卡扣61的导向部613与直滑槽621相接触,排水装置处于关闭的状态,开关3处于关闭的状态;当施加外力将开关3从右侧推动到左侧时,杆体41与阀门54接触并往压缩弹簧55的方向移动时,卡扣装置61的第一斜面611沿着第三斜面6221向下运动,直至导向部613与所述导向槽6223接触后,此时由于滑槽装置62自身材料的弹力,滑槽装置62往外扩张,此时,外力的施加使得导向部613继续沿着导向槽6223滑动到第四斜面6222的入口处,继续施加外力,使得导向部613脱离导向槽6223,滑槽装置62由于自身的反弹力再次回到初始状态,同时第二滑槽622上的第四斜面6222与卡扣61上的第二斜面612相触并保持接触的状态,排水装置处于一直排水的状态,开关3处于开启的状态;当施加外力将开关3从左侧推回到右侧时,即顶杆4与阀门54分离,排水阀5中的弹簧55由于被压缩而具有反弹的弹性恢复力,弹簧55推动阀门54往基座51的右侧移动,此时卡扣装置61上的第二斜面612沿着第二滑槽622的第四斜面6222向下移动,滑槽装置62再一次被扩张,直至卡扣装置61的导向部613再次与第二滑槽622的导向槽6223相接触并沿着导向槽6223滑动到右侧,直到卡扣装置61的第一斜面611再次与第二滑槽622的第三斜面6221接触后,滑槽装置62由于自身材料的弹力再次恢复到原始状态,排水装置处于一直关闭的状态。至此,完成一次从闭水到排水、从排水再到闭水的过程,非常实用和便于用户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和滑槽装置的配合使用使得足浴器能保持一直排水或者闭水的状态,操作不费劲且方便卫生,以达到操作时手不会被水溅到的目的。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