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已知的烹饪器具(例如电饭煲)为了提高烹饪速率,通常加热功率都很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食材被持续大火力加热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从而产生溢锅的问题。
为使烹饪器具具有防溢功能,可以将烹饪空间外部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路吸入烹饪空间,再置换出烹饪空间中的热量(热气体),以实现快速冷却及防溢的功能。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气体集中进入烹饪空间会影响冷却效果,也会使烹饪空间中产生的泡沫直接进入进气管路。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体、吸气口和气体输送装置;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盖体与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包括内盖和分散结构;所述内盖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所述分散结构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处并且覆盖所述进气口,所述分散结构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当烹饪空间中的食物处于沸腾阶段时,所烹饪的食物内的诸如淀粉等的粘性物质会析出到水中,蒸汽被包裹住,形成大量的泡沫,这些泡沫会大量堆积。而气体输送装置能够通过吸气口吸入外界气体,并且通过进气口将外界气体输送到烹饪空间(具体地腔体空间)中。通常所输送的气体与腔体空间中产生的泡沫存在冷热温差,因此所输送的气体在进入烹饪空间(具体地腔体空间)接触泡沫后,能够使泡沫内的蒸汽液化和收缩而破碎,以防止溢锅。即使在大火力快速烹饪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溢锅。此外,进气口处设置有分散结构,分散结构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一方面,可以避免气体集中地喷向腔体空间而在所烹饪的食物的表面吹出凹坑;另一方面,能够更大面积地接触腔体空间中产生的泡沫,使更多的泡沫破碎,以防止溢出;再一方面,还能够防止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泡沫通过进气口进入进气管路,避免出现异味和清洗问题。
可选地,所述分散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进气口处。
可选地,所述分散结构与所述内盖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分散结构构造为朝向所述盖体的外侧凸出或朝向所述盖体的内侧凹进。
可选地,所述内盖为可拆内盖。
可选地,所述盖体包括多个所述分散结构。
可选地,所述盖体包括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蒸汽入口,所述蒸汽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通孔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所述蒸汽入口。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或等于0.1mm并且小于或等于5mm。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或等于0.5mm并且小于或等于1.5mm。
可选地,所述通孔相对于所述进气口的中心轴线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吸气口设置在所述盖体上。
可选地,所述气体输送装置为气泵。
可选地,所述气体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中。
可选地,所述气体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煲体中。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截面示意图;以及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的原理示意图。其中,为了简洁,图1中仅示意性地示出了烹饪器具100的部分结构。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00包括煲体110。煲体110可以呈大体圆角长方体形状、大体圆筒形状或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煲体110中设置有大体圆筒形状或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的内锅130。内锅130可以自由地放入煲体110的内锅收纳部中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30进行清洗。内锅130用于存放待烹饪的食物,诸如米、汤等。内锅130的顶部具有顶部开口。使用者可以通过顶部开口将待烹饪的食物存放在内锅130中,或者通过顶部开口将烹饪好的食物从内锅130中取出。
煲体110中还设置有用于加热内锅130的内锅加热装置(未示出)。内锅加热装置可以在内锅130的底部和/或侧部对内锅130进行加热。内锅加热装置可以为电加热管,也可以为诸如电磁线圈的感应加热装置。
如图1所示,煲体110上设置有盖体120。盖体120的形状与煲体110的形状基本上对应。例如,盖体120可以呈圆角长方体形状。盖体120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在煲体110上,用于盖合煲体110的整个顶部或者至少煲体110的内锅130。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120可以通过例如铰接的方式在最大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置在煲体110的上方。
当盖体120盖合在煲体110上时,盖体120与煲体110(具体地,与煲体110的内锅130)之间形成烹饪空间140。烹饪空间140包括食物存放空间141和腔体空间142。具体地,食物存放空间141是指实际存放食物的空间。腔体空间142位于食物存放空间141上方。也就是说,当盖体120盖合在煲体110上时,腔体空间142是位于食物上表面与盖体120之间的空间。食物存放空间141与腔体空间142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二者的体积大小会根据食材体积的具体变化而改变。
烹饪器具100中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一个或多个吸气口151。吸气口151可以设置在烹饪器具100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处。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吸气口151设置在盖体120上。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盖体120包括衬盖121、设置在衬盖121的上侧的装饰盖122以及设置在衬盖121的下侧的内盖123。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描述盖体120中的各个部件及其位置关系中使用的方向性术语,诸如“上方”、“下方”、“上侧”、“下侧”、“向上”、“向下”、“之上”、“之下”等是相对于盖体120处于盖合位置时而言的。可选地,内盖123为可拆内盖,以便于将内盖123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吸气口151设置在装饰盖122上。当然,吸气口151可以设置在盖体120的任何其他合适的位置处。例如,吸气口151可以设置在盖体120的侧表面。
烹饪器具100中还设置有与烹饪空间140(具体地,腔体空间142)连通的进气口152。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进气口152设置在盖体120上。更具体地,进气口152设置在盖体120的内盖123上。
烹饪器具100中还设置有气体输送装置153,用于向烹饪空间140(具体地,腔体空间142)输送气体。气体输送装置153可以为气泵。具体地,气体输送装置153与吸气口151和进气口152连通。更具体地,气体输送装置153通过气体输送管路与吸气口151和进气口152连通。吸气口151的一端与气体输送装置153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由此,气体输送装置153能够经由吸气口151吸入外界气体并将其输送至腔体空间142中。
气体输送装置153可以设置在烹饪器具100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气体输送装置153设置在盖体120中,以便于通过吸气管路154与设置在盖体120中的吸气口151连通,通过进气管路155与设置在盖体120中的进气口152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气体输送装置153可以设置在煲体110中,以避免将气体输送装置153设置在盖体120时,由于蒸汽聚焦在盖体120下侧造成气体输送装置153周围环境温度过高,而影响气体输送装置153的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
气体输送装置153与吸气口151之间通过吸气管路154连通。例如,吸气管路154可以由诸如硅胶的弹性材料制成。吸气管路154的一端与气体输送装置153的进气端插接,另一端与吸气口151连通,例如吸气管路154的另一端插入吸气口151。气体输送装置153与进气口152之间通过进气管路155连通。例如,进气管路155可以由诸如硅胶的弹性材料制成,进气管路155的一端连接至气体输送装置153,进气管路155的另一端与进气口152连通。因此,吸气口151、吸气管路154、气体输送装置153、进气管路155以及进气口152共同形成了气体输送系统,用于将烹饪器具100外界的气体(例如外界冷气体)吸入烹饪空间140中。进气管路155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盖体120中。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进气管路155完全地设置在盖体120中。
在烹饪过程中,当烹饪空间140(具体地食物存放空间141)中的食物处于沸腾阶段时,所烹饪的食物内的诸如淀粉等的粘性物质会析出到水中,蒸汽被包裹住,形成大量的泡沫,这些泡沫会大量堆积在烹饪空间140(具体地腔体空间142)中。而气体输送装置153能够通过进气口152将外界的气体输送到腔体空间142中。通常所输送的气体与腔体空间142中产生的泡沫存在冷热温差,因此所输送的气体在进入烹饪空间140(具体地腔体空间142)接触泡沫后,能够使泡沫内的蒸汽液化和收缩而破碎,以防止溢锅。即使在大火力快速烹饪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溢锅。
如图1所示,盖体120中设置有蒸汽通道180,以使烹饪空间140(具体地腔体空间142)中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100的外部。其中,蒸汽通道180的一端设置有与烹饪空间连通的蒸汽入口181,蒸汽通道180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蒸汽出口182(图2)。具体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蒸汽入口181设置在内盖123上。蒸汽出口182设置在装饰盖122上。如上所述地,气体输送装置153所输送的气体在进入烹饪空间140后,能够使腔体空间142中堆积的泡沫内的蒸汽液化和收缩而破碎。所输送的气体在冲击泡沫后,能够经由蒸汽入口181通过蒸汽通道180而排放至外界,带走一部分热量,因而能够抑制泡沫的生成,并且能够降低压力,以进一步防止溢锅。
如图1和图2所示,进气口152处设置有分散结构170,分散结构170覆盖进气口152。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覆盖”可以是从上方覆盖,也可以是从下方覆盖,也可以是从侧部覆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分散结构170构造为相对于进气口152或者内盖123朝向盖体120的外侧凸出。当然,分散结构170也可以构造为相对于进气口152或者内盖123朝向盖体120的内侧凹进。
分散结构170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71。如图2所示,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分散结构170的侧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通孔171。通过调节通孔171的位置和数量,可以调节气体进入烹饪空间140时的方向。此外,还能够防止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泡沫通过进气口152进入进气管路155,避免出现异味和清洗问题。
具体地,分散结构170上的多个通孔171能够将进气口152处的气体朝向多个方向分散地喷向腔体空间142,一方面,可以避免气体集中地喷向腔体空间142而在所烹饪的食物的表面吹出凹坑;另一方面,能够更大面积地接触腔体空间142中产生的泡沫,使更多的泡沫破碎,以防止溢出;再一方面,还能够防止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泡沫通过进气口152进入进气管路155,避免出现异味和清洗问题。多个通孔171可以均匀地设置在分散结构170上。
可选地,通孔171中的至少一个通孔朝向蒸汽入口181。该至少一个分散结构通常位于分散结构170的朝向蒸汽入口181的侧部。通过将至少一个通孔朝向蒸汽入口181设置,可以使得至少一部分气体能够喷向蒸汽入口181。通常,腔体空间142中产生的泡沫倾向于朝向蒸汽入口181移动。通过将分散结构170的通孔171中的至少一个朝向蒸汽入口181设置,可以将至少部分的外界气体直接吹向蒸汽入口181。一旦蒸汽入口181处有溢出趋势时,直接吹向蒸汽入口181处的外界气体能够快速地与蒸汽入口181处的泡沫接触而使其破碎,因而能够更快速地防溢。
可选地,通孔171的内径大于或等于0.1mm并且小于或等于5mm。进一步可选地,通孔171的内径大于或等于0.5mm并且小于或等于1.5mm。申请人发现,通孔171的内径在上述范围内时,一方面可以使得气体能够尽可能分散地进入到腔体空间142,另一方面能够使得腔体空间142中的泡沫不容易通过通孔171进入进气口152,减少了清洗问题。进一步可选地,通孔171相对于进气口152的中心轴线倾斜设置。由此,可以使得食材在腔体空间142中产生的泡沫不容易进入进气口152,减少了清洗问题。
可选地,盖体120可以包括多个进气口152和多个分散结构170。多个分散结构170分别覆盖对应设置的一个或多个进气口152。即每一个分散结构170可以覆盖一个对应的进气口152,或者每一个分散结构170可以同时覆盖多个进气口152。通过设置多个分散结构170,可以便于在多个位置向腔体空间142泵送气体。进一步可选地,多个进气口152和多个分散结构170均匀分布,以使得能够向腔体空间142各处均匀地泵送气体。由此,可以最大面积地起到冷却作用,降低泡沫的产生和溢出。
分散结构170可以与内盖123一体成型。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内盖123为可拆内盖,分散结构170构造为与内盖123一体成型。由此,分散结构170可以与内盖123一起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分散结构也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进气口处。分散结构可以为与内盖分体的构件。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盖体220中,分散结构270进气口252处可拆卸地连接至内盖223或者进气管路155,以覆盖进气口252。更具体地,分散结构270与内盖223上设置的进气口252螺纹连接。或者分散结构270在进气口252处与进气管路155螺纹连接。分散结构270还可以在进气口252处通过诸如螺钉等的螺纹紧固件连接至内盖223。通过将分散结构270可拆卸地安装在进气口252处,即使内盖223不拆卸下来,也可以方便地将分散结构270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