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的封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9053发布日期:2019-05-21 21:05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杯的封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尤其涉及一种杯的封水结构。



背景技术:

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做成的盛水的容器,真空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此外,为进一步密封保温杯和提高保温杯的保温效果,通常会在保温杯杯口设置一个杯盖,与保温杯配合使用。保温杯杯口与杯盖之间的连接会留有缝隙,为密封该缝隙,通常会在杯盖内侧顶部的水平平面上设置一个硅胶圈,在杯盖盖合到杯口时,通过杯盖内侧顶部平面的硅胶圈与杯口产生的作用力使杯口压紧硅胶圈,从而通过硅胶圈达到密封杯盖内侧顶部平面与杯口之间的缝隙的效果。但是此种方式将导致硅胶圈在密封缝隙时,硅胶圈会给杯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得杯盖的螺纹与杯子的螺纹相互压紧,从而增加了杯盖的螺纹与杯子的螺纹的摩擦力,则在旋转杯盖时,两者的螺纹将会相互挤压摩擦,并产生刺耳的摩擦噪音,影响用户体验感,且会降低杯盖与杯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保温杯因杯盖与杯体螺纹连接引起的摩擦噪音,会影响体验感并降低保温杯的使用寿命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杯盖的封水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杯的封水结构,包括杯体、盖体,所述杯体口部设置有第一螺纹,还包括封水组件,所述封水组件包括封水台、封水圈,所述封水台设置于所述盖体内侧并伸入所述杯体口部,所述封水台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所述杯体、盖体通过第一螺纹、第二螺纹螺纹连接,所述封水圈设置于所述封水台上,所述封水圈密封所述封水台与所述杯体内壁间的缝隙。

杯体用于盛装液体,盖体用于盖合杯体,将杯体密封,杯体口部设置的第一螺纹用于与第二螺纹相配合,从而旋紧盖体与杯体,提高杯体的密封性,封水组件用于密封住杯体口部,防止杯体内的液体溢出以及杯体内的热量流失,提高杯体的密封效果和保温效果,封水台用于伸入杯体口部,对杯体内的液体进行遮挡,封水圈用于密封封水台与杯体内壁之间的缝隙,进一步阻止杯体内的液体流出,提高封水组件的密封效果,其中将封水圈设置在封水台上,一方面在盖体与杯体旋紧时,能够减小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之间的摩擦压力,同时防止盖体与杯体之间相互过度摩擦而产生刺耳噪音,提高了杯体、盖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封水圈也能够起到支撑盖体的作用,避免盖体在旋转时产生偏心的情况,提高了盖体转动的顺滑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封水圈设置于封水台上的方式,提高了封水组件的封水效果,避免了盖体与杯体间相互过度摩擦产生的刺耳噪音,同时也改善了盖体转动的平衡性,延长了杯体与盖体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感。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的封水结构,所述封水台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封水圈套于所述限位凹槽中并被所述限位凹槽所限位。

限位凹槽的设置,能够限制封水圈的位置,防止保温杯在频繁使用过程中因封水圈脱落而导致的降低密封性能与降低噪音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的封水结构,所述封水圈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的上方或下方。

将封水圈设置在第二螺纹的下方,能够在第二螺纹的下方处就实现封水效果,使得杯体内的液体无法到达第二螺纹处,从而保证了盖体使用过程中第二螺纹处的清洁度。而将封水圈设置在第二螺纹的上方,则能够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增大杯体内液体的盛装空间。而不管封水圈是位于第二螺纹的上方或下方,都能够实现其密封的作用,而且其在盖体与杯体螺旋配合时能够降低噪音。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的封水结构,所述封水台上部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卡接筋,所述盖体内侧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筋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封水台通过所述卡接筋与卡槽的固接与盖体相连接。

在盖体加工工艺过程中,将盖体与封水台分离实现分别加工,能够降低加工难度,然后再通过卡接筋与卡槽的相互配合,能够将盖体与封水台准确定位,满足盖体与封水台同轴度的要求,此外,卡槽与卡接筋的卡合,能够提高封水台与盖体连接的紧密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加工时,可以采取激光焊接的方式焊接卡接筋与卡槽,保证其使用时的牢固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的封水结构,所述杯体口部还设置有挡水凸环,所述挡水凸环与所述盖体内侧相配合。

挡水凸环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盖体与杯体的密封性能,防止杯体内的液体或水蒸气沿杯口外侧与盖体内侧的缝隙大量流出,造成烫伤事故。

作为优先,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的封水结构,所述封水圈外周面上设置有封水凸筋,所述封水凸筋被所述杯体内壁所挤压。

使用者在旋转盖体于杯体时,封水凸筋配合第二螺纹的动作,缓冲盖体与杯体的摩擦压力,增加使用寿命,减少噪音,并且增大封水圈与杯体的接触面积,封水效果大大提高。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的封水结构,所述封水圈的材质为硅胶。

硅胶的材质具有弹性变形的特性,将其运用于封水圈上,使封水圈具有弹性变形的性能,进而降低在盖合旋转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噪音,并且硅胶与杯体的相互贴合,在增加密封性能的同时,能够减缓杯体与盖体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封水圈位于第二螺纹下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封水圈位于第二螺纹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杯的封水结构,包括杯体2、盖体1,所述杯体2口部设置有第一螺纹21,还包括封水组件3,所述封水组件3包括封水台32、封水圈31,所述封水台32设置于所述盖体1内侧并伸入所述杯体2口部,所述封水台3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21配合的第二螺纹321,所述杯体2、盖体1通过第一螺纹21、第二螺纹321螺纹连接,所述封水圈31设置于所述封水台32上,所述封水圈31密封所述封水台32与所述杯体2内壁间的缝隙。

使用时,向杯体2中注入液体如水、饮料等,然后将盖体1盖合到杯体2口部,转动盖体1,使第二螺纹321旋入第一螺纹21直至盖体1与杯体2口部旋紧,盖体1与杯体2旋紧的同时,封水台32伸入杯体2口部,封水台32上的封水圈31与杯体2内壁相抵触,封水台32与封水圈31共同配合对杯体2口部进行封水。在盖体1旋入杯体2杯口时,封水圈31外侧与杯体2竖直方向的内壁保持抵触状态,使得盖体1在旋转时,不会发生偏心而顺利的与杯体2旋紧,完成盖体1与杯体2的盖合旋紧。且在旋紧过程中封水圈31不会额外对第一螺纹21、第二螺纹321施加压力,从而使得第一螺纹21、第二螺纹321之间旋紧时不会因摩擦过度而产生刺耳的噪音。

在使用者需要饮用杯体2内的液体时,将盖体1向外旋出,第一螺纹21与第二螺纹321逐渐分离,封水台32逐渐移出杯体2的口部,同时封水圈31也脱离与杯体2内壁的抵触并移出杯体2,最终将盖体1与杯体2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封水台32上设置有限位凹槽322,所述封水圈31套于所述限位凹槽322中并被所述限位凹槽322所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封水圈31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321的上方或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封水台32上部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卡接筋323,所述盖体1内侧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筋323相配合的卡槽11,所述封水台32通过所述卡接筋323与卡槽11的固接与盖体1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杯体2口部还设置有挡水凸环22,所述挡水凸环22与所述盖体1内侧相配合。

作为优先,所述封水圈31外周面上设置有封水凸筋311,所述封水凸筋311被所述杯体2内壁所挤压。

作为优选,所述封水圈31的材质为硅胶。

具体的,在盖体1旋入杯体2时,第二螺纹321旋入第一螺纹21使杯体2与盖体1旋紧,旋紧的同时,封水台32伸入杯体2口部,封水圈31上的封水凸筋311与杯体2内壁相抵触,杯体2上的挡水凸环22与盖体1内壁相抵触或流出一微小的缝隙,从而起到挡水效果,为盖体1的封水提供多重保障。

如图1所示,当封水圈31设置在第二螺纹321的下方时,可将封水圈31套于封水台32上的限位凹槽322内,从而对封水圈31进行限位。此时杯体2内的液体无法越过封水圈31而浸湿第二螺纹321,从而能够保证盖体1使用过程中第二螺纹321的清洁度。

如图3所示,当封水圈31设置在第二螺纹321的上方时,封水圈31能够通过第二螺纹321进行限位,从而保证封水圈31的稳定性。在此情况下,杯体2内的液体可以一直灌注到封水台32所在的位置,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杯体2内液体的盛装空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