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镜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0381发布日期:2019-07-13 08:26阅读:2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镜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镜子。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实用的智能家居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智能镜子便是科技融入生活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人们可以在使用智能镜子来照镜子的同时,通过智能镜子上显示的各种信息来及时查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非常方便,且贴近生活。

然而,现有技术中,镜面玻璃的背侧和显示屏之间采用泡棉进行粘贴,由此使得显示屏的视窗区和镜面玻璃之间有一个0.5-0.8mm的间隙,当光线从镜面玻璃入射进去,光线会在间隙内不断产生反射、折射和漫反射,用户在照镜子时将显示屏关闭,此时由于间隙内残留有反射光线和折线,从而使得视窗区泛白,进而造成用户不好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镜子,该智能镜子能够解决在灭屏时出现视窗区泛白的问题,进而保证用户体验良好。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镜子,包括镜面玻璃、连接胶层和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所述镜面玻璃的背面通过所述连接胶层粘合于所述显示屏上,且所述连接胶层的厚度小于所述镜面玻璃的厚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胶层的厚度值为0.175mm-0.25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胶层为光学胶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胶层均匀涂布于所述显示屏上,且所述连接胶层的边缘与所述显示屏的边缘相平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镜面玻璃的折射率为1.5,所述连接胶层的折射率为1.43-1.48。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处理装置和电源模块,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源模块均与所述处理装置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镜面玻璃的边缘突出于所述显示屏的边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镜面玻璃的厚度值为2-3mm。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固定框架,所述镜面玻璃的背面贴设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挂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挂架包括安装板、连接板和壁挂板,所述壁挂板上设置有挂孔,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而与所述壁挂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框架设置有L形安装槽,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L形安装槽的一个槽边上,所述连接板抵靠于所述L形安装槽的另一个槽边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镜面玻璃的背面通过连接胶层而与显示屏相粘合,由此保证镜面玻璃和显示屏之间不存在间隙,光线在从玻璃镜面进入至玻璃镜面内侧后会通过连接胶层或显示屏反射出,即在灭屏时视窗区内不会泛白,从而保证用户体验良好。

2、连接胶层的厚度值为0.175mm-0.25mm,镜面玻璃的面积大,镜面玻璃的平整度难以管控,而当镜面玻璃表面不满足要求时容易导致牛顿环产生且使得镜面玻璃的装配精度不佳,而设置一个0.175mm-0.25mm的连接胶层间隙,则该连接胶层能够进行精度补偿,使得镜面玻璃和显示屏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当上述间距过小时则使得镜面玻璃和显示屏之间的精度补偿效果不佳,且使得镜面玻璃和显示屏之间连接不够牢固,而当间隙过大时则会使得连接胶层内光线产生折射、反射和漫反射,故采用上述厚度值范围的连接胶层为优选方案。

3、连接胶层为光学胶,而光学胶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优点,能够保证镜面玻璃与显示屏稳定连接,而光学胶在未固化时为液体,进而能够更好地对镜面玻璃和显示屏进行精度补偿。

4、该智能镜还包括固定框架,镜面玻璃的背面贴设于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设置有挂架,固定框架使得镜面玻璃能够通过挂架实现悬挂,结构稳定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镜子侧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镜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智能镜子侧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镜面玻璃,2-连接胶层,3-显示模块,4-固定框架,5-挂架,6-泡棉;31-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附图中箭头的指向为光线的传播方向。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镜子,包括镜面玻璃1、连接胶层2和显示模块3,所述显示模块3包括显示屏31,所述镜面玻璃1的背面通过所述连接胶层2粘合于所述显示屏31上,且所述连接胶层2的厚度小于所述镜面玻璃1的厚度,由此镜面玻璃1的背侧和显示屏31之间不存在间隙,参见图1,光线在从玻璃镜面进入至玻璃镜面内侧后会通过连接胶层2或显示屏31反射出,即在灭屏时视窗区内不会泛白,从而保证用户体验良好。而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镜,参见图3,镜面玻璃1和显示屏31之间采用泡棉6粘贴,由此镜面玻璃1和显示屏31之间存在一个间隙,光线在间隙内不断发生发射、折射和漫反射,由此在关闭显示屏31时,视窗区会发生泛白,由此影响用户体验。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镜面玻璃1的背面通过连接胶层2而与显示屏31相粘合,由此保证镜面玻璃1和显示屏31之间不存在间隙,光线在从玻璃镜面进入至玻璃镜面内侧后会通过连接胶层2或显示屏31反射出,即在灭屏时视窗区内不会泛白,从而保证用户体验良好。

优选地,所述连接胶层2的厚度值为0.175mm-0.25mm,镜面玻璃1的面积大,镜面玻璃1的平整度难以管控,而当镜面玻璃1表面不满足要求时容易导致牛顿环产生且使得镜面玻璃1的装配精度不佳,而设置一个0.175mm-0.25mm的连接胶层2间隙,则该连接胶层2能够进行精度补偿,使得镜面玻璃1和显示屏31之间连接更加紧密。需要指出的是,当上述间距过小时则使得镜面玻璃1和显示屏31之间的精度补偿效果不佳,且使得镜面玻璃1和显示屏31之间连接不够牢固,而当间隙过大时则会使得连接胶层2内光线产生折射、反射和漫反射,故采用上述厚度值范围的连接胶层2为优选方案。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胶层2为光学胶,而光学胶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优点,能够保证镜面玻璃1与显示屏31稳定连接,而光学胶在未固化时为液体,进而能够更好地对镜面玻璃1和显示屏31进行精度补偿。需要指出的是,其他液体胶和固体胶也能够满足需求,只不过光学胶为优选方案。

进一步,为了使得显示屏31和镜面玻璃1牢固连接且避免泛白现象发生,所述连接胶层2均匀涂布于所述显示屏31上,且所述连接胶层2的边缘与所述显示屏31的边缘相平齐,即所述连接胶层2涂满所述显示屏31,由此使得显示屏31与镜面玻璃1之间紧密连接。此外,所述镜面玻璃1的折射率为1.5,所述连接胶层2的折射率为1.43-1.48,镜面玻璃1和连接胶层2的折射率接近,由此减少光学的折射及漫反射,进而避免在灭屏时视窗区内发生泛白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3还包括处理装置和电源模块,所述显示屏31和所述电源模块均与所述处理装置电连接,电源模块为整个智能镜提高电源,而处理装置能够实现人与智能镜的交互,实现智能镜的智能化操作。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处理装置为CPU或MCU,进而实现智能化操作。

此外,所述镜面玻璃的边缘突出于所述显示屏的边缘,即所述镜面玻璃1的面积大于所述显示屏31的面积,由此镜面玻璃1能够完全覆盖显示屏31。进一步地,所述镜面玻璃1的厚度值为2-3mm。

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镜还包括固定框架4,所述镜面玻璃1的背面贴设于所述固定框架4,所述固定框架4上设置有挂架5,固定框架4使得镜面玻璃1能够通过挂架5实现悬挂,结构稳定且操作方便。具体地,所述挂架5包括安装板、连接板和壁挂板,所述壁挂板上设置有挂孔,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而与所述壁挂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框架4设置有L形安装槽,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L形安装槽的一个槽边上,所述连接板抵靠于所述L形安装槽的另一个槽边上,上述结构使得挂架5能够稳定地安装在固定框架4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镜子,镜面玻璃1的背面通过连接胶层2而与显示屏31相粘合,由此保证镜面玻璃1和显示屏31之间不存在间隙,光线在从玻璃镜面进入至玻璃镜面内侧后会通过连接胶层2或显示屏31反射出,即在灭屏时视窗区内不会泛白,从而保证用户体验良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