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折叠水壶是一种壶身可折叠的电热水壶,壶身一般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方便折叠,以提高水壶的便携性。
目前,公告号为CN10409553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壶,它包括可折叠的壶体、发热盘,壶体上端口设置有壶嘴,壶体下端口与发热盘相连;壶体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用于折叠的折角线。电热水壶加热完液体后,发热盘温度顶面较高,这种壶体折叠后,壶体折角线部分可能直接与发热盘顶面接触,不仅影响发热盘散热,而且对壶体材料的耐热性具有更高要求,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其具有发热盘散热较快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可折叠的壶身和加热盘,所述壶身上端为壶口,下端为与加热盘相连的连接口,所述壶身从壶口到连接口之间分布有至少2个折叠部,靠近连接口的折叠部与连接口之间的壶身部分为外环,所述外环的轴向宽度大于相邻折叠部之间的间距;当壶身折叠时,折叠部与加热盘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当壶身折叠时,壶口边沿高度大于折叠部上端高度。
优选的,当壶身未折叠时,连接口内径为D1,壶口内径为D2,壶身高度为h,。
优选的,所述加热盘的顶面外周边设置有翻边,所述加热盘的顶面设置有突环,所述突环与翻边之间留有用于嵌接连接口边沿的安装间隙。
优选的,所述外环外侧壁朝向壶身内侧凹陷,所述外环的内侧壁朝向壶身内侧凸起。
优选的,所述外环内侧壁紧贴突环外侧壁和顶面。
优选的,所述突环内径沿背离加热盘一侧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折叠部数目为3个或4个。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在加热盘底面的底盖,所述加热盘顶面与连接口边沿相连,所述加热盘外侧壁裸露于底盖和壶身之外。
优选的,所述折叠部的厚度小于壶身厚度;
或者,所述壶身内侧壁涂有隔热涂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当壶身折叠时,折叠部不与加热盘顶面抵接,使得加热盘顶面的区域空气可以与壶口外的空气进行对流,提供加热盘的散热效率;
2、折叠时壶身始终沿折叠部进行折叠,有利于保证每次折叠后的壶身形状相同;
3、外环内侧壁紧贴突环外侧壁和顶面,使得烧水产生的水垢不易落到突环与外环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未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壶身、加热盘和底盖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加热盘;2、壶身;21、外环;3、壶口;4、连接口;5、折叠部;6、翻边;7、突环;8、安装间隙;9、底盖;10、凹槽;11、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可折叠的壶身2、固定在壶身2上端的上盖11、固定在壶身2下端的加热盘1、固定在加热盘1的底盖9,壶身2为圆筒状,壶身2外径和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壶身2上端具有圆形的壶口3,壶身2下端具有圆形的连接口4,壶身2从壶口3到连接口4之间分布有两个以上折叠部5。
折叠部5沿壶身2外侧壁周向分布,折叠部5的厚度小于壶身2的厚度,使得折叠部5在壶身2外侧壁相内凹,同时在壶身2内侧壁向外凹,进而使得折叠时壶身2始终沿折叠部5进行折叠,有利于保证每次折叠后的壶身2形状相同。
参见图1和图4,靠近连接口4的折叠部5与连接口4之间的部分为外环21,外环21的轴向宽度大于相邻折叠部5之间的间距,当壶身2折叠时,外环21为壶身2最外侧的一圈,位于壶身2底端的折叠部5与加热盘1之间留有间隙,加热盘1顶面面积远大于加热盘1外侧壁面积,加热盘1发热后,主要通过加热盘1顶面散热,当壶身2折叠时,折叠部5不与加热盘1顶面抵接,使得加热盘1顶面的区域空气可以与壶口3外的空气进行对流,提供加热盘1的散热效率。而且,折叠部5并不与加热盘1直接接触,对折叠部5材料的耐热性要求较小,有利于减少壶身2的生产成本。
靠近壶口3的折叠部5与连接口4之间的轴向宽度大于外环21的轴向宽度,当壶身2沿折叠部5进行折叠时,壶口3边沿的高度大于折叠部5上端的高度,壶口3边沿向上突出10mm以上的距离,当壶口3边沿插入到上盖11内,并与上盖11内侧壁卡扣连接时,上盖11与壶身2之间预留出了间隙,可以避免壶身2的折叠部5与上盖11发生碰撞,有利于保证上盖11与壶口3边沿的安装。
壶身2内侧壁上涂有一侧隔热涂层,壶身2内侧壁与被加热液体直接接触,隔热涂层可以减少液体稳定从壶身2内侧壁传递到壶身2外侧壁,当用户碰触到壶身2外侧壁时不易于被烫伤,同时壶身2采用硅胶材料制成,进一步加强壶身2的隔热效果。
参见图1、图2和图3,加热盘1顶面外周边与连接口4边沿固定相连;加热盘1底面外周边与底盖9抵接。加热盘1位于壶身2与底盖9之间,并且加热盘1的外侧壁裸露于壶身2和底盖9之外,加热盘1发热后,热量可以直接散失到空气中,而无需经过壶身2或底盖9的传递,散热效果较好。
当壶身2未折叠时,连接口4内径为D1,壶口3内径为D2,壶身2高度为h, ;折叠部5的数量为2、3或4个;当壶身2参数满足上述条件时,壶身2可以保证有较大容量的情况下折叠次数较少,壶身2材料用量较少,有利于降低壶身2的制造成本。
加热盘1的顶面外周边向上延伸有翻边6,加热盘1顶面设置有突环7,突环7与加热盘1的中心线重合,突环7比翻边6更靠近顶面中心;翻边6顶端与突环7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突环7外侧壁与翻边6内侧壁之间留有环形的安装间隙8。
连接口4边沿可以嵌接在安装间隙8内,以实现壶身2与加热盘1的固定;
或者,连接口4边沿插入安装间隙8,并通过胶水固定在安装间隙8内,以实现壶身2与加热盘1固定。
加热盘1的底面开设有环形的凹槽10,凹槽10正对突环7并朝向突环7顶面延伸,使得突环7内部形成中空,以减少生产突环7所需的材料,节约生产成本。
外环21外侧壁朝向壶身2内侧凹陷,外环21内侧壁朝向壶身2内侧凸起,使得外环21的厚度保持不变,以节约材料。当壶身2折叠时,外环21朝向壶身2内侧凹陷,使得壶身2折叠后的占用空间减小,更为紧凑。
外环21内侧壁紧贴突环7外侧壁和顶面,使得烧水产生的水垢不易落到突环7与外环21之间的间隙,以便于用户清理水垢。突环7内径内背离加热盘1一侧逐渐增大,突环7内侧壁为斜面,使得落到突环7上的水垢可以沿突环7内侧壁滑落到加热盘1顶面,方便用户集中清洗水垢。
突环7顶面与外环21内侧壁抵接,抬高了壶身2的水平高度,当壶身2折叠后,折叠部5即使低于突环7的水平高度,也不会抵接到加热盘1的顶面,进一步保证加热盘1的散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