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玻璃百叶窗清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1130发布日期:2019-08-27 21:0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空玻璃百叶窗清扫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玻璃百叶窗,特别涉及一种中空玻璃百叶窗清扫结构。



背景技术:

中空百叶玻璃窗由于具有遮阳、隔热、防噪音等特点,在全世界获得广泛使用。

日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661706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中空百叶窗,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绕绳器旋转,绕绳器上绕有拉绳,拉绳贯穿所有百叶,并固定于底端百叶上,通过旋转绕绳器可使拉绳拉升或放下百叶帘;与绕绳器联轴有链轮,链轮上连接的链条一直延伸至百叶窗底部,链条上水平固定有清洁杆,清洁杆随着链条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清扫玻璃。

由于百叶窗内腔基本上是封闭的,中空玻璃内壁相比外壁要干净得多,而清洁杆不能清扫中空玻璃的外壁,因此位于中空玻璃内的清洁杆并不能物尽其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空玻璃百叶窗清扫结构,其具有可清扫中空玻璃外壁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中空玻璃百叶窗清扫结构,包括窗框,窗框上装有中空玻璃,中空玻璃内设有电机,电机上连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和窗框底部均设有链轮并通过链条连接,链条上设有第一清洁杆杆,传动轴上绕有拉绳,拉绳从上至下贯穿百叶帘并固定于百叶帘底部,所述窗框侧面沿第一清洁杆运动方向设有开口,第一清洁杆的端部设有连接器,连接器从开口伸出,连接器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清扫中空玻璃外壁的第二清洁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清洁杆端部的连接器从窗框侧面开口引出,并在连接器上固定第二清洁杆,第二清洁杆可随着第一清洁杆上下移动,从而达到清扫中空玻璃外壁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与第一清洁杆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清扫中空玻璃外壁时,可将连接器从第一清洁杆上拆下,当需要清扫中空玻璃外壁时再安装连接器及第二清洁杆。

优选的,所述窗框上设有用于封闭开口的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在不安装连接器及第二清洁杆时,用封盖遮住开口,起到防水挡尘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窗框侧面设有插槽,封盖插于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盖与插槽配合,可用抽拉封盖的方式打开或封闭开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同侧设有两个分别供第一清洁杆、第二清洁杆插入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插孔可将第一清洁杆、第二清洁杆固定在连接器上。

优选的,所述开口上覆盖有防尘带,防尘带上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供防尘带穿过的穿孔,第一清洁杆和连接器均与安装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安装座沿防尘带移动,从而使第二清洁杆与第一清洁杆间接连接,安装座移动过程中防尘带始终覆盖开口。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两侧均设有辊轴,辊轴与安装座围成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辊轴与防尘带接触,安装座相对于防尘带移动时,滚动的辊轴可减小两者的摩擦阻力。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朝外表面设有凸起,凸起位于防尘带两侧,连接器连接于凸起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起可避开防尘带将连接器固定于安装座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安装第二清洁杆,利用百叶帘的升降作为动力,实现对中空玻璃外壁的清扫;

2、可在电机故障的情况下,在第一清洁杆上安装连接器,并通过上下拉动连接器实现百叶帘的手动升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中空玻璃百叶窗的窗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空玻璃百叶窗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的第一清洁杆和第二清洁杆与连接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的中空玻璃百叶窗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窗框;11、开口;12、封盖;13、插槽;2、百叶帘;3、第一清洁杆;4、第二清洁杆;51、电机;52、传动轴;61、链轮;62、链条;7、拉绳;8、连接器;81、插孔;9、防尘带;10、安装座;101、辊轴;102、穿孔;10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中空玻璃百叶窗清扫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窗框1,窗框1前后两侧安装中空玻璃,中空玻璃内安装有百叶帘2。窗框1内的顶部固定设有电机51,电机51上连有一根传动轴52,传动轴52上绕有拉绳7,拉绳7从上至下贯穿百叶帘2的所有叶片,并固定于百叶帘2底部的叶片上,电机51驱动传动轴52旋转时,拉绳7拉动百叶帘2底部上升,从而达到开窗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与授权公告号为CN206617064U的专利相同的绕线支架和梯带吊起百叶帘2,以及控制百叶帘2的叶片翻转。

如图1所示,传动轴52上和窗框1底部均固定有链轮61,两个链轮61通过链条62连接,链条62上水平固定有包含清洁件的第一清洁杆3,清洁件可为毛刷、海绵等。窗框1侧面沿高度方向设有开口11,开口11正对第一清洁杆3的运动轨迹。

如图2所示,第一清洁杆3的端部固定有连接器8,连接器8从开口11伸出窗框1外,连接器8上还固定有第二清洁杆4,第二清洁杆4位于中空玻璃外侧。随着链条62的上下移动,第一清洁杆3上的清洁件清扫中空玻璃内壁,第二清洁杆4上的清洁件清扫中空玻璃外壁。

如图3所示,第一清洁杆3和第二清洁杆4均与连接器8可拆卸连接,连接器8为凸块形状,连接器8的同一侧面上设有两个插孔81,第一清洁杆3和第二清洁杆4分别插于两个插孔81内。当不需要清扫中空玻璃外壁时,可将第二清洁杆4从连接器8上拔下,或将连接器8从第一清洁杆3端部拔下。

如图2所示,窗框1侧面开口11处还设有插槽13,图2中插槽13位于窗框1侧板的内部,所以用虚线示出。插槽13内插有封盖12,将封盖12拉出可遮住开口11,达到防水防尘的作用。当不需要清扫中空玻璃外壁并拆下连接器8时,利用封盖12封闭开口11。

实施例2

一种中空玻璃百叶窗清扫结构,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开口11上不设置封盖12,而是从上至下覆盖一条防尘带9,利用防尘带9防水挡尘,由于开口11被防尘带9遮挡,故用虚线表示开口11。防尘带9上连接有一块安装座10,第一清洁杆3(用虚线示出)和连接器8分别设于安装座10的两侧。

如图5所示,安装座10上沿防尘带9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辊轴101,辊轴101与安装座10围成穿孔102,防尘带9从一侧的穿孔102穿至箍于安装座10表面上,并从另一侧的穿孔102穿出。当第一清洁杆3带动安装座10上下移动时,防尘带9可始终遮盖开口11。安装座10表面上于防尘带9两侧一体成型有凸起103,连接器8即安装在凸起103上。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